1、第一章原核生物形态、构造与功能一 填空1 荷兰,列文虎克,单式显微镜,细菌2 法国,巴斯德。德国,科赫3 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4 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5 列文虎克6 营养7 C,H ,O N 8 比面值9 蛋白质(至少 99) 。10 裂殖11 原核类,真核类,非细胞类。12 球菌,杆菌,螺旋菌13 2.00.5 微米14 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螺菌,螺旋体,弧菌,链杆菌,星状菌,双杆菌。15 初染,媒染,脱色,复染。乙醇脱色,红色,紫色,G -,G+16 肽聚糖,磷壁酸, N-乙酰葡
2、糖胺,N-乙酰胞壁酸,溶菌酶。17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18 L 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支原体。19 0.1 纳米20 油煎蛋21 磷壁酸,脂多糖22 100 个/ml,3 个/L 23 2.0, 0.5 , 2024 阳性,土壤中25 疏水性角蛋白,DPA-Ca26 O-特异侧链27 病毒,支原体28 Escherichia, Bacillus subtilis 1.398 29 单菌落,包涵体,噬菌斑30 富尔根,核区31 脱色时间,菌龄,涂片厚度,阳性,紫色32 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33 DPA-Ca34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分生孢子。35 基内菌丝,气生菌丝,
3、孢子丝,分生孢子,孢囊孢子二 选择: 1B 2A 3A 4B 5A 6A 7C 8A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D 16B 17B 18C 19B 20A21D 22C 23A 24A 25B 26A 27C 28A 29C 30D 31B 32C 33B 34B 35D 36C 37C 38B 39B 40B41D 42C 43B 44C三、判断题:1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 17 18 19四、名词解释(略)五、写学名1 Escherichia coli 2 Bacillus subtilis 3 Staphylococcus aureus
4、 4 Streptomyces5 聚-羟丁酸 6 脂多糖 7 Bacillus thuringiensis六简答题1不同点 S. aureus (G+) E. coli (G-)肽聚糖,无芳香族的和含硫的 AA 类脂质,有芳香族的和含硫的 AA细胞壁构造磷壁酸 蛋白质双糖单位 双糖单位(N乙酰胞壁酸和 N-乙酰葡糖胺通过 1,4 糖甘键连接 双糖单位(同 G )肽尾短肽尾由四个 AA(L-AlaD-GluL-LysD- Ala)按 L 型和 D 型交替排列的方式连接而成的肽尾由 3 个 AA(m-DAP)肽桥 -(Gly)5- -CO. NH-甲肽尾上的连接点 第四 AA 第四 AA肽聚糖单体
5、乙肽尾上的连接点 第三 AA 第三 AA2 细菌芽孢的特点: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能力,是细菌的休眠体。示例:芽孢的有无在细菌鉴定中是一项重要的形态学指标。3 见 P12 表 114.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的医生革兰(Gram)1884 年首创的。步骤:先用草酸铵结晶紫液染色 加碘液细菌着色乙醇脱色蕃红(沙黄)复染。 乙醇脱色后,仍保持其初染的紫色 G 乙醇处理后迅速脱去原来的颜色,而染上蕃红的颜色G 原理: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细胞壁的渗透性等有关,主要是物理作用。染色时,染料一碘复合物在细菌细胞内形成。当用 95乙醇作脱色处理时,一方面能把细胞壁中的脂类抽提出来
6、,另一方面又使细胞壁引起脱水作用,使肽聚糖的孔径变小。由于 G 的细胞壁含脂类较多,被乙醇抽提出去后,细胞壁各层结构变得松弛,又因其肽聚糖含量较少,虽小孔也因脱水作用而缩小,但仍有足够大小的通道和较大的通透性,这样就可使染料一碘复合物能被抽提出来,形成革兰氏阴性反应。反之,G 的细胞壁含脂类较少,肽聚糖含量高,结构紧密。经乙醇脱水后,细胞壁孔径大为缩小,通透性明显地降低,染料一碘复合物不易被抽提出来,形成革兰氏阳性反应。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一填空1 酵母纤维素(甘露聚糖+蛋白质+葡聚糖)2 菌丝体,子实体3 假菌丝4 具核膜,有细胞器,能进行有丝分裂,显微藻类,原生动物,菌物界5 假根
7、,吸器,菌核,匍匐菌丝,附着胞,子实体6 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 ,担孢子7 线粒体,细胞膜8 子囊和子囊孢子9 黑曲霉10 蜗牛消化 溶菌酶11 几丁质 葡聚糖 甘露聚糖 肽聚糖12 芽殖13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繁殖菌丝14 毛霉 根霉 曲霉 青霉二、选择题1 B 2 B 3 B 4 B 5 C6 B 7 C 8 C 9 B 10 D11 B 12 C 13 B 14 B 15 A/B16 B 17 C 18 B 19 B 20 C21 C 22 C 23 C 24 C 25 B 26 B 27 A 28 B 29 D 三、判断1 2 3 4 5
8、6四、名词解释1 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2 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3 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体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具有固着和汲取养料的功能4 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5 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6 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7 形成喙状突起而联合后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8 孢子丝:放线菌的气生菌丝进一步成熟,分化成的结构。9 膨大细胞的原生质分化成许多小块,每小块周围出现一个壁,将细胞质包起来10 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成藕节状的细胞
9、串11 由于酵母菌的生长与无性繁殖,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酵母菌停止芽殖,此时通过细胞核的减数分裂的过程在细胞内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四个单倍体细胞13 霉菌菌丝不存在隔膜的菌丝14 霉菌菌丝存在隔膜的菌丝五1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3 Candida utilis4 Penicilliun chrysogenum5 Aspergillus niger 6 Aspergillus flavus7 Rhizopus nigricans8 Neurospora crassa六1 1)根霉:无隔菌丝、
10、它的孢子是孢囊孢子;是接合菌亚门根霉属。青霉:有隔菌丝、它的孢子是分生孢子;半知菌亚门青霉属2)根霉:有假根和匍匐菌丝,根霉孢子囊基部有囊托而无囊领。孢子囊是根霉的无性繁殖体,内含无数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型的孢囊孢子。有性繁殖形成结合孢子。青霉:菌落有绒状,絮状,绳状和束状等不同形态。青霉的菌丝体产生长而直的分生孢子梗。上半部分产生对称或不对称的扫帚状分支,着生几轮小梗,小梗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至卵形的绿色分生孢子。2 霉菌是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功能:1)工业应用:发酵生产2)在食品制造方面:酱油和酿造3)科学研究4)引起
11、工农业产品霉变3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芽殖、裂殖、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有性繁殖: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霉菌的繁殖方式:通过特化的气生菌丝进行繁殖。结构简单的子实体: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头、孢子囊)有性繁殖(担子)复杂的子实体:无性繁殖(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有性繁殖(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七综述题菌落特征 细菌 酵母菌 放线菌 霉菌类别 单细胞微生物 单细胞微生物 菌丝状微生物 菌丝状微生物细胞壁 肽聚糖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肽聚糖 几丁质细胞膜 无甾醇 有甾醇 无甾醇 有甾醇细胞的结构 形态特征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 大而分化 细而均匀粗而分化外观特点
12、 小而突起或大而 平坦 大而突起 小而紧密 大而疏松或大而 致密菌落透明度 透明或稍透明 稍透明 不透明 不透明菌落颜色 多样 单调,一般呈乳汁或矿烛 色 十分多样 十分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差异 相同 相同 一般不同 一般不同群 体 特 征菌落边缘 一般看不到细胞 可见球状,卵圆状或假丝 状细胞 有时可见细丝状细 胞 可见粗丝状细胞繁殖方式 二均分裂 无性繁殖(芽殖)有性繁殖(子囊孢子) 裂殖通过特化的气生菌丝进行繁殖(子实体)第三章 病毒一填空1 温和噬菌体2 烈性噬菌体3 核酸4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5 核酸,蛋白质外壳,不敏感,敏感6 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7 寄生,宿主细胞,吸附,侵入
13、,增殖,装配,释放8 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9 注射 内吞作用 与蛋白膜融合 移位10 双层平板法 电镜直接计数法 光电比浊计数法免疫沉淀法等 11 朊病毒12 dsDNA13 类 拟病毒 朊14 5109 (题中 106 应为 106)15 吸附 侵入 增殖 装配 释放二选择题1 C 2A 3 C 4 B 5C 6C 7C 8B 9 B 10D三、判断题1 2 3 4四、名词解释(略)五:简答题1 病毒的特征:(1)形体及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 DNA 就是 RNA,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以核酸和蛋
14、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的繁殖;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存在,并可长期保存其侵染活力;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不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2 噬菌体效价:每毫升试样所含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的粒子数。方法: 1 双层平板法:预先分别配制含 2和 1的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冷凝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 45 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代测噬菌体样品的上层培养基,再试管中摇抣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 37 下保温,一般在 10 多个小时后对噬菌体进行计数。 2 电镜直接计数法。
15、3 分光光度法3 答 : 当噬菌体与其相适应的特异宿主在水环境中发生偶然的碰撞后,如果尾丝间断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见教材 P69六、综述题1 见教材 P79 2、细菌 酵母菌 病毒形态 球形杆形螺旋形,弧菌 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 群体形态:包涵体,噬菌斑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结构 细胞壁以单细胞状态存在细胞壁:甘露聚糖葡聚糖细胞膜:甾醇病毒粒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大小 0.55 微米 2.5104.521 微米 很小,20200 纳米繁殖方式 裂殖,芽殖 多数营出芽繁殖有性繁殖:子囊孢子,囊孢子 吸附 ,侵入 ,增殖 ,成熟,释放生活条件 水生性较强pH 为 7.0
16、8.0常生活在含糖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pH 为 3.86.0在宿主体内,一般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3、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裂殖(细菌) ,芽殖(酵母) ,借孢子、借菌丝繁殖(放线菌) ,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繁殖(酵母)有性繁殖:产子囊孢子繁殖(酵母菌) , 菌丝体特化形式(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繁殖(霉菌)噬菌体的繁殖:吸附 侵入 增殖 成熟 裂解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一填空1碳源 氮源 能源 生长因子 无机盐 水2提供能量 提供碳源 糖 复杂蛋白质 脂类 二氧化碳 NaHCO 3 3 蛋白质 尿素 核酸 铵盐 硝酸盐,C .H.O.N AA 异养微生物
17、N.H 或 N.O AA 自养微生物4 选择性培养基 鉴别性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5 光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化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型6 维生素 碱基 卟啉 调节代谢产物 参与酶和核酸的合成 维持正常代谢7 目的明确 营养协调 理化适宜 经济节约8 调节 pH 值,使 pH 值稳定9 单纯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转位10 牛肉膏 蛋白质 硝酸盐 铵盐 尿素 11 鞭毛12 培养基 13 加压蒸气灭菌14 麦芽汁培养基15 浇注平板 涂布平板16 蓝黑色金属光泽17 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 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 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二选择题1 A 2A 3D 4D 5D 6D 7B
18、8C 9A 10D11A 12C 13A 14C 15B 16C 17D 18C 19B 20A 21D 22B 23C 24D三、判断题1 2 3 4 5 6四、名词解释(略)五、简答题1、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制德,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作用的混合型养料。(1) 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做分类:天然培养基: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这是一类营养成分既复杂又丰富,又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成分的培养基。组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2) 按培
19、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做分类液体培养基:一类呈液体的培养基,在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培养微生物。固体培养基:一类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配制成的半固态的培养基。脱水培养基:含有除水以外的一切成分的商品培养基,使用时只要加入适量水并加以灭菌即可,是一类既成分精确又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培养基。(3) 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做分类:选择性培养基: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2、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1) 单纯扩散:又称
20、被动运送,指疏水性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的参与下,单词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的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2) 促进扩散:指运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底协助但不耗能底一类物质扩散运送方式。(3)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物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3 营养类型 能源 氢供体 基本碳源 实例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 光 无机物 二氧化碳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藻类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 光 有机物二氧化碳及简单有机物 红螺菌科的细菌光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
21、) 无机物 无机物 二氧化碳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 无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4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代谢能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逆浓度运输 不能 不能 能载体蛋白 不需要 需要 需要选择性 无 高度的立体专一性 高度的立体专一性六综述题:1 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四个原则:(1) 目的明确: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运用自己丰富的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知识,可为提出最佳实验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2) 营养协调:对微生物细胞组成元素的调查或分析,是设计培养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3) 理化适宜:指培养基的 PH 值,渗透压,水活度和氧化还原时等物理化
22、学条件较为适宜。(4) 经济节约:以粗代精,以野代家,以废代好,以简到繁,以纤代糖,以烃代糖,以国代进4 种方法:(1) 生态模拟:在自然条件下,具有某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环境,必存在着该微生物所必须的,营养等其他条件。(2) 参阅文献:任何科技工作者决不能事事都靠直接经验,多查阅分析和利用文献资料上一切对自己研究对象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信息,对设计新培养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3) 精心设计:在设计时,试验新配方时,常常对多种影子进行比较和试验,工作量较大。(4) 实验比较:试验的规模一般都按照由定性到定量,由小到大。由实验室到工厂逐步扩大的原则。2 pH 值对微生物的影响pH 能影响细胞膜上的
23、电荷,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pH 值能影响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引起环境 pH 改变。它们将糖类发酵形成有机酸,将脂肪水解成有机酸,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正电部分,则会引起培养基 pH 下降;而蛋白质的脱羧反应形成胺类,选择性吸收无机盐的酸根,都会引起 pH 上升。治标的方法是通过加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治本的方法有,过酸时,加适量的氮源,提高发酵的通气量;过碱时,适当增加碳源,降低通气量。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一、填空1、青霉素; 2、化能异养; 3、化能自养; 4、抗生素; 5、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 6、题目有错:2 丙酮酸和1ATP、1NAD
24、H+H +、1NADPH+H +;7、EMP、乳酸、HMP、乳酸、乙醇、CO 2;8、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经典途径、异型乳酸发酵双歧杆菌途径;9、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10、生物小分子、能量、还原力;11、运动发酵单胞菌(或嗜糖假单胞菌) ;12、电子受体、ATP、ATP二、选择题ABDDD BDDC三、判断题1、错;2、错;3、对;4、错;5、对;6、对四、名词解释1、 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2、 Stickland:以一种氨基酸作底物脱
25、氢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3、 硝化作用:氨态氮经硝化细菌的氧化,转变为硝酸态氮的过程。4、 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指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化物的作用。5、 光能自养微生物:6、 化能异养微生物:7、 同型乳酸发酵:通过 EMP 途径,葡萄糖经发酵后只产生 2 分子乳酸的微生物代谢方式。8、 异型乳酸发酵: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 CO2 等多种产物的微生物代谢方式。9、 厌氧呼吸: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无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方式。10、生物固氮: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11、次生代
26、谢产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五、写出微生物的学名1、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 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3、 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4、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5、 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六、简答题1、 比较微生物营养类型异同:答:人们根据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性质可以将微生物分为四大营养类型:1) 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具有光合色素,既能通
27、过光合磷酸化作用产生 ATP,又能以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如 H2S,Na 2SO3 等)为供氢体,还原 CO2 而合成细胞物质。2) 光能异养型微生物:它们像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一样能够利用光能,但必须以外源有机化合物作为主要碳源和供氢体。3)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能利用无机化合物(如 NH3、NO 2-、H 2、H 2S、S、SO 3-、Fe +等)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把主要碳源 CO2 中的碳还原成细胞有机物碳架中的碳。4)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它们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利用有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氧化磷酸化提供的 ATP 而生长。这类微生物的特点是其能源与碳源往往分不开,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代谢即可供给
28、能量,也可以供给碳架物质。2、 为什么要选用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作为赖氨酸生产菌株?答:在此代谢途径中,原料天冬氨酸通过分支代谢途径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其中赖氨酸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但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由于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AK )有反馈抑制作用,并且有分支代谢途径的存在,细胞中的赖氨酸浓度较低。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代谢分支途径中断。在补给适量高丝氨酸的条件下,细胞内就能积累大量的赖氨酸。3、 什么是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写出其中三种的名称。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
29、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毒素、生物碱、信息素等。七、综述题1、 举例说明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举一例即可):答:代谢调控是指在代谢途径水平上对酶活性和酶合成的调节,目的是使微生物积累更多的为人类所需的有益代谢产物。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上应用主要有:1) 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比如赖氨酸发酵:许多微生物可用天冬氨酸作原料,通过分支代谢途径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其中赖氨酸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但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由于反馈抑制作用和分支代谢途径的存在,细胞中的赖氨酸浓度较低。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代谢分支途径中断。在补给适量高丝氨酸
30、的条件下,菌体就能合成大量的赖氨酸。2) 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如黄色短杆菌的抗 -氨基- -羟基戊酸(AHV )菌株能积累苏氨酸,就是抗性突变株的高丝氨酸脱氢酶已不再受苏氨酸的反馈抑制,从而可使发酵液中的苏氨酸大量积累。3) 生物素的多少影响细胞膜的形成。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控制生物素的浓度在亚适量,细胞膜的透性增加,细胞就能及时地将谷氨酸分泌出来,降低了谷氨酸的反馈抑制,从而提高了产量。 另外,油酸也是细胞膜形成的必须脂肪酸,油酸缺陷型的菌株自己不能合成油酸导致细胞膜发生渗漏,故在培养基中限量添加油酸,即可提高谷氨酸的产量。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一、填空1 研究细菌遗传、
31、代谢性常采用 指数生长期 时期的细胞。2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 消毒 3 防腐 是采用一定方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物品腐坏。4 干热灭菌的温度 160170、时间 2h 。5 影响微生物代时的主要因素有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浓度和培养温度。6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营养、O 2 和水活度等。7 实验室常见的干热灭菌手段有 烘箱内热空气灭菌和 火焰灼烧;而对牛奶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巴氏灭菌,其温度为 6065,时间为 30min。8 通常,放线菌最适 ph 范围为 7.58.5,酵母菌的最适 ph 范围为 3.86.0,霉菌的最适 ph 范围为4.
32、05.8。9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10试列出几种常用的消毒剂如苯酚、新洁尔灭、次氯酸和福而马林等。11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有抑制 DNA 复制、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 RNA 转录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12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平板涂布、显微镜直接挑取和浇注平板法等方法。13抗代谢药物中的磺胺类是由于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从而竞争性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使不能合成二氢叶酸。14常用 530%的盐渍腌鱼、肉,可久贮不变质的原因是高渗使细胞失水死亡。15厌氧菌因为缺乏 SOD,故易被 O2 毒害致死。16实验室活菌记数常采用菌落法、特殊染色法,
33、总菌数记数常采用显微镜直接记数板法。17干热灭菌时必须在 160下维持 2h 时间才能达到彻底灭菌,一般根据是否能杀死芽孢制定灭菌条件的。18一般可通过机械筛选和环境条件诱导两类方法获得微生物的同步生长。19AFleming 等发现了一种广泛存在于卵清、人的泪液等的一种酶 溶菌酶,它能在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水解为点是 -1.4 糖苷键。20根据微生物生长与氧的关系,可以分为好氧微生物、厌痒微生物,兼性厌痒微生物三大类型。黄曲霉属于好氧微生物,啤酒酵母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厌氧微生物。21腌制和糖汁保藏食品的原理是通过高渗透压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22连续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使微生
34、物的生长速率和生长状态处于某种稳定状态。连续培养的方法可分为两类,即恒化率法和恒浊法。23若以生长因子来划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把他们分为生长因子自氧型和生长因子异氧型或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24活菌记数可用菌落法和特殊染色法两种方法来间接记繁殖数。25细菌产生抗药性的三条途径上一基因突变、遗传重组、质粒转移。26在青霉素直用前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化学治疗剂磺胺。27嗜冷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 20以下,嗜冷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 2045,嗜热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5以上。二、选择题:1.D 2.B 3.A 4.A 5.B 6C 7.C 8.A 9.A 10.B 11.C 12.B 13.A 14
35、.A 15.D 16.ABC 17.B 18.D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B 26.A 27.ABC 28.C 29.BC 30.B 31.B 三、判断题1. 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对 11. 错.12 错 13.错 14.对 15.对 16.错 17.错四、名词解释1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2 化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堵力即对病原菌局高度毒力而对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
36、染病的一种措施。3 碳酸系数: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碳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4 致死温度:在一定时间内,杀死某微生物的水悬浮液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5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6 消毒: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7 抗生素:一类由微生物或其他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人工衍生物。8 巴氏消毒法:是一种专用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9 同步生长:通过同步培养的手段而
37、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五、简答1 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率高的原因答:湿热蒸汽不但透射力强,而且还能破坏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和稳定性的氢氮,从而加速这一重要生命大分子物质的变性。2 指出下列物品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条件:培养皿:石蕊牛奶培养基 饮用水 种子 皮肤 无菌间答:培养皿:121,30mim,高温干热灭菌石蕊牛奶培养基:135150,515s,高温间歇灭菌饮用水:100下煮沸数分钟种子:0.1%KmnO4 表面消毒剂皮肤:70%25%的乙醇无菌间: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或 510ml/m3 醋酸(熏蒸)3 写出两种活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名称及其基本操作过程答:(1)称干
38、重法:将样品放在已知重量的平皿或烧杯内,于 105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再称量,求出 M 干重。(2)测含 N 量法:从一定的样品中分离出细胞,洗染后,按凯氏定 N 法,测出总 N 量,蛋白质含量为 16%,细菌蛋白质含量占细菌固形物的 50%80%,一般以 65%为代表。蛋白质总量 = 含 N 量 * 62.5细胞总量 = 蛋白质总量/(50%80%或(65% ) )= 蛋白质*1.544. pH 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的: 实验教材 P108。5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途径有哪些?答:基因突变 遗传重组 质粒转移6看图分析五类对氧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半固体琼脂柱的生
39、长状态答:(1)好氧菌聚体在半固体琼脂柱的表面(2)兼性厌氧菌在半固体琼脂柱中都有分布,但表面聚体的要比其他部分多一些 (3)微好氧菌聚体在半固体琼脂柱表面到 1/2 处的中间部分(4)耐氧菌在半固体琼脂柱中均匀分布(5)厌氧菌聚集在半固体琼脂柱的底部六综述题1 试绘图并说明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并指明各期特点,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答:(1)图略。(2)延滞期: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的 RNA 尤其是 rRNA 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十分活跃,核糖体、酶类和 ATP 的合成加速,易产生各种诱导酶对外解不良条件如 NaCl 溶液浓度、温度和抗生素
40、等理化因数及反应敏感指数期:生长速率常数 R 最大,代时最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细胞对理化因素较敏感稳定期:生长速率常数 R 等于零开始合成次生代谢物菌体产量达到最高点,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的消耗间呈现出有规律的比例关系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细胞内开始积累糖原,异染颗粒和脂肪等内含物衰亡期:群体呈现负生长状态细胞发生多样化 芽孢杆菌释放芽孢有的微生物进一步合成或释放对人类有益的抗生素等次生代谢物有的微生物发生自溶指导工业生产:发酵工业中要尽量缩短延滞期,一般使用对数期的菌种;要尽量延长对数期,采用连续发酵以保持较高的菌体密度,采取有效措施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对数期;以收获产物为
41、目的的,要尽量延长稳定期,此时是产物的最佳收获期。要尽量延缓衰亡期的到来,以防止产物消耗。2. 大肠杆菌在 37的牛奶中每 12.5 分繁殖一代,假设牛奶消毒后,大肠杆菌的含量为 1 个/100ml,请问按国家标准(30000 个/ ml) ,该消毒牛奶在 37下最多可存放多长时间?解: t=3.322*(lg310 4-lg10-2)12.5/604.5(小时)3. 某 纯 培 养 细 菌 接 种 时 间 的 含 菌 量 为30000个 /ml, 2小 时 后 进 入 指 数 生 长 , 再 过8小 时 发 酵 液 含 菌 量 为 40000个 /ml, 求 其 代时 。解:G=8/(lg4
42、0000-lg30000)*3.322=0.39h4. 试说明罐藏、盐渍、干制保藏食品的微生物学原理答:罐藏是对微生物生长时对氧加以控制,对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以及为耗氧菌生长起抑制作用。盐渍是指让微生物处在高渗压状态下,使细胞脱水,发生质壁分离,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干制保藏:让细胞失水,让微生物缺乏生长的水环境而不能生存。5. 在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引起培养 PH 改变的代谢产物。如糖类发酵氧化、脂类水解产生有机酸,硫酸胺的氨离子优先吸收生成硫酸等均会使培养基变酸,PH 降低,而蛋白质脱羧成胺类,硝酸钠的硝酸根离子选择吸收产氢氧化钠等使培养基变碱 PH 升高。保证 PH 较稳定的
43、方法如下:A 在配置培养基时利用 PH的内源调节如借磷酸缓冲液进行调节,以碳酸钙作备用碱进行调节;B 在发酵或者培养过程中利用 PH 的外源调节,即按需不断从外界流加酸或碱,以调整培养液的 PH,具体措施见教材 P166 的表解 PH 调节。6. 用来测定细菌生长量的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包含哪些具体的方法,并从实际应用、使用的局限性三方面加以具体分析答:直接计数法: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细胞计数板优点:直观、便捷、操作简单 缺点:不能区分死菌活菌应用: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浮液的计数 间接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缺点: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
44、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用: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支书或污染程度的检测。厌氧菌的菌落计数法亨盖特滚管培养法:设备较复杂,技术难度很高,各环节能达到严格驱氧。半固体深层琼脂:兼有省工、省料、省设备和菌落易辨认等优点。简便快速的测定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厌氧菌活菌数。 第七章 遗传变异和育种一、 填空:1、孢子 2、缺陷噬菌体 3、-196 4、转座子 5、有性、准性 6、紫外线 亚硝基胍7、缺失、添加、易位、倒位8、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有性杂交、准性杂交9、遗传物质结构、转录、转译10、移码11、高频转导、低频转导12、诱变剂处理、淘汰野生型、检
45、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13、嘧啶二聚体14、经典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15、变量试验、涂布试验、影印平板培养法二、选择题 BCDC三、判断题 对对错对对对四、名词解释1、准性生殖:在自然条件下,真核微生物体细胞间的一种自发性的原生质体融合现象。2、流产转导:经转导噬菌体的媒介而获得了供体菌 DNA 片段的受体菌,如果这段外源 DNA 在其内既不进行交换、整合和复制,也不迅速消失,而仅表现稳定的转录转译和性状表达,这一现象就称流产转导。3、野生型与原养型菌株: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在相应的基本培养基上能生长。原养型指营养缺陷型
46、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遗传型均用A +B+表示。4、感受态:指受体细胞最容易接受外源 DNA 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5、转化子: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 DNA 片段而形成的杂种后代,称转化子。6、温度敏感突变株:是一类典型的条件致死突变株。指突变使某些菌株的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以致会在某特定温度下具有功能,而在另一温度(一般为较高温度)下则无功能。7、抗性突变株:指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化学药物或致死物因子的抗性变异型。8、Hfr 菌株:即高频重组菌株,指 F 质粒整合到染色体上的菌株。9、质粒:原核生物的质粒
47、指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 dsDNA分子,即 cccDNA。10、细菌的普遍性转导: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基因组上任何小片段 DNA 进行“误包” ,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称为细菌的普遍性转导。11、点突变: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置换的突变。12、条件致死突变:某菌株或病毒经基因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可正常地生长、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称为条件致死突变。13、局限性转导:指通过部分缺陷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后者的基因组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14、营养缺陷型:野
48、生型菌株经诱变剂处理后,由于发生了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突变,因而只能在加有该酶合成产物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这类突变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或称为营养缺陷型。15、低频转导:指通过一般溶源菌释放的噬菌体所进行的转导,因其只能形成极少数(10 -4-10-6)转导子。16、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 F 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17、饰变: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五简答题1 简述:原理: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的平板上不能生长,如果发生回复突
49、变称原养型后则可生长。方法:在含待测可疑“三致”物的式样中,加入鼠肝匀浆液,经过一段时间保温后,吸入滤纸片中,然后将滤纸片放于上述平板中央。结果:(1)平板上无大量菌液,说明试样中不含诱变剂;(2)纸片周围有抑菌圈,外围出现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某种高浓度的诱变剂;(3)纸片周围出现大量菌落,说明试样中有浓度适当的诱变剂存在。优点:快速(约 3 天) 、准确(符合率85%) 、费用省。2 何谓原生质融合技术?简述其主要的操作及微生物育种的意义。原生质融合是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操作过程:先选择两株适当的有特殊价值,并带有选择性遗传标记的细胞作为亲本菌株置于等渗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