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让生物课堂走向学生生活.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531529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生物课堂走向学生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生物课堂走向学生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生物课堂走向学生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案例:浅议如何让生物教学“生活化” 郭海妹 2007-11-27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 。这明确提出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生物教师、生物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凡此种种,无不要求生物教师必须实行“生活化“教学。一、好的生物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背景出发。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生物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特点,决定了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直观性。如果我们从知识的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就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化抽

2、象为直观。1、贴近生活找课程资源,使学生意识到生物源于生活。比如在传授“生物的特征“时,老师拿出提前准备的树叶、石头、鸡毛、蚂蚁、菜豆种子、马铃薯等摆放在各小组同学的面前。然后要求同学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区分这些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最后由各组派一名代表说说本组是如何分类的。各个组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分类结果,以此就引发了大家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对这些熟知的生活物品的讨论区分,学生对生物的认识会有更深的理解。2、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发展。如在讲授“合理膳食”时,老师用幻灯片出示一组不良生活习惯的图片,然后和同学们讨论每幅图中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道理。经过这样一比较一

3、讨论,同学们很容易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究能力。如在讲授“霉菌”时,老师询问同学:一般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容易发现衣服、食物等霉变?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就说出了温暖潮湿的环境。老师跟着追问:“我们应该采取些什么措施,才能不让咱们的衣服、食物等发霉呢?”同学们很自然就想到了采取干燥、低温的办法。同学们的科学意识一下就出来了。4、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些生物知识后,2可以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例如:学习了“开会和结果“后,可以让学生帮助员工将校园内的果树进行授粉;学

4、了“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后,可以利用班上的花盆做验证,看一看加入某种无机盐和不加无机盐植物生长是否一样等。学完“传染病及其预防”后,老师以一种社会角色扮演的形式,给学生预设当某种类似“非典”的传染病再次入侵我们人类时,大家应该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责。尽管是预设的情境,但学生们在这里的讨论是相当激烈的,也是富有成效的。5、加强操作,培养能力。要把课堂上所学的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后,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亲人设计一份食谱,然后研究讨论营养成分的合理性。最后每位学

5、生都利用星期天去实施自己的设计,亲人品尝后,在设计草案上写上评语。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加深了亲情。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二、教学活动尊重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1、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课堂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实现认识迁移,使学生感受到新知不新,学会用旧知去同化新知,从而学会学习。如在学习“计划生育”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长发育和晚婚的年龄这一旧知识去探究晚婚晚育的意义。2、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

6、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生物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生物。比如在讲授“呼吸道的结构”时,利用人人知道的用口腔呼吸嗓子发干这一生活经验,使学生自然地探究出用鼻呼吸好的原因。3、提供向上攀登的“支架” ,也叫“脚手架” ,就是在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大台阶,每一个台阶就是一个支架,形成一个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进一步引向深入。3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是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要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主要目标,努力贯彻“生活性教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