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5314126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 五 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大气,土壤,岩石、地形,水,生物,举例说说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骆驼刺,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地理要素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

2、。,(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活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意义: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热量和CO2土壤及水圈中的养分和水分,转化成有机物(物质的运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的交换)储存起来。,(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传递的?,生物、土壤、大气、水等,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

3、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地理要素:包括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 和 等。(3)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表现(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大气,平衡功能(通过相互作用,使各要素自身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大气本身不具备这一能力,例如:大气中CO2、O2、N2的含量长期保持稳定。,地理环境能自动消除部分新

4、增的CO2,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主要靠 。,生产功能(指共同合成有机物的功能),CO2、光热,土壤岩石水圈,水分、无机盐,植物,叶绿素,有机物,CO2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阅读8687页活动内容,思考:(1)请描述藏羚羊的 生存自然要素有哪些?(2)请分析藏羚羊减 少的原因?(3)藏羚羊的数量在 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 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 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 什么功能?,(1)高原地形、寒冷的气候、含盐的土壤、充沛的水源等。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2)减少原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猎杀。(3)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

5、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 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平衡功能。,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氧气的平衡,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平衡,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有机物,光合作用,物质,和能量交换,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黄土高原景观,水土流失的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这种统一变化形成的,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作用引发的发展演化具有整体性。,汉代的黄土高原,草肥水美、山青水秀。自唐代以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

6、,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植被生长慢,气候变得干旱,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沟谷不断加深扩大,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活动:如下图所示: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请分析在该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湖泊演化,地形: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气候: 由湿润变得干燥。 生物: 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 土壤: 逐渐由湿变干。 水文: 水面逐渐缩小至直消失。,东北森林砍伐导致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恶性变化,案例,1,2,3,4,5,5,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过度砍伐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某一要素的变

7、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环境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B,森林植被破坏,大气湿度下降,黑土肥力下降,气候变干,地表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冲刷加剧,洪涝灾害增加,农业生产受损,请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选项,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水位上升,变得更丰富,水生生物增加陆生生物减少,温差变小湿度变大,减少,得到控制,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表现: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 的演化。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其他各个要素,协调,牵一发而动全身,统一的,某一自然地理

8、要素的变化,其他要素的改变,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练习,1、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作用有(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C、生物制约着地理环境 D、动物的迁移作用,A,2、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被称为( ) A.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物质的迁移 C、生物循环 D、能量流动,C,3、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有( )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 自净功能 新陈代谢功能A、 B、 C、 D、,B

9、,A,5、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B、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C、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D、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 等 统一变化的过程 6、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热带雨林被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B、我国华南地区较炎热,华北地区较温凉C、秦岭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于北坡D、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高度低于北坡,D,A,7、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自

10、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8、三峡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 A、洪涝灾害多发 B、污染加 C、生态失调 D、全球气候变暖,C,9、图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_作用。图中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在该作用中吸收_,释放_。 (2)图中箭头a表示植物叶片的 _作用。 (3)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_。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_和_ (4)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有:_(列举四个作用)。,光合,二氧化碳,氧气,蒸腾,有机质,成土物质,无机盐,调节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