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6 页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姓名_ 准考证号_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 12 页,选择题部分 1 至 7 页,非选择题部分 8 至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共 140 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部分共 35
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表 1 为 2005 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 12 题。表 11、甲、乙、丙、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出生率低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国家 甲 乙 丙 丁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第 2 页 共 6 页 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3、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 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 1 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34 题。3. 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 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 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 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 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 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 ,完成 5-6 题。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
4、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 B. C. D.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第 3 页 共 6 页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 C. D. 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 地形平坦; 1距河流 1km 范围内。图 3 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 2一小方格代表 1km2(该区面积共 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 ,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
5、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 78 题。7.图 4 是四幅“河流” 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8.跟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 5 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第 4 页 共 6 页 A.甲、乙 B. 乙、丙 C.乙、丁 D. 甲丙图 6 中,M 为赤道与某一经线 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 L2上两点 Q1、Q 2 分别位于经线 L1的东西两侧。完成 9-10 题。9. 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 M、Q 1 和 M、Q 2 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A. Q1、Q 2 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B. M、Q 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C. M、Q 1之点位于同一经
6、线圈上D. Q1、M、Q 2之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10. 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 M、Q 1和 M、Q 2且 Q1、Q 2 与 L1之间地方时差?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不同时区11. 读图 7,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呈现多变的现象。?/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第 5 页 共 6 页 A. B. C. D. 非选择题部分(共 160 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36.(30 分)图 11 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 2 为图 11 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
7、列问题。(1)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12 分)(2) 简述“雪带” (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8 分)(3) 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形成的条件。(10 分)37.(26 分)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 13 为 12 中 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 3 为乙市工业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第 6 页 共 6 页 (1)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2 分)(2) 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6 分)(3) 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