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专题复习二资本主义市场.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5313213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题复习二资本主义市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专题复习二资本主义市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专题复习二资本主义市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专题复习二资本主义市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影响 1形成过程:开始形成: 14、15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 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 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

2、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形成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扩展,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打破其封闭的经济结构,使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火车、轮船等先进交通运输工具使列强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原料,甚至投资办厂更为便利。 3、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

3、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一市场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掠夺,但同时,客观上也极大地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世界向整体化发展。5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包括经济体系(世界市场) 、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殖民体系三大部份。其形成可分为工场业时期(萌芽) 、蒸汽机时代(初步形成) 、电气时代(最终形成)三个阶段

4、,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 体系组成 政治体系 经济体系 殖民体系含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地开始形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欧美)新航路开辟 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拉美亚非国家或地区开始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地初步形成工革后,资革命、改革在世界基本确立工革促欧美抢占、成附庸;危机说明工革后欧美使更多殖、半最终形成二工后,资制度牢牢巩固,在世界占统治地位二工后,资制度牢牢巩固,在世界占统治地位过渡,瓜分,奴役控制绝多土地、人口经济全球化世界史下 P110 含义、原因(4) 、实质、影响形成原因资生产方式的先进性、开放性和扩张性;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

5、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开展;资本主义各国的殖民扩张。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内外动力1、内在动力:工业革命的促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完成) 。2、外在动力: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的推动。三、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美、德、日四国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市场问题俄国:1861 年改革,废除农奴制。英国:继续进行圈地运动,消灭自耕农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获得南方的市场。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日本: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 四、前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1、从原因上看:市场的扩大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

6、展。(1)18 世纪中期,英打败法国,成为最大殖民国家,海外市场扩大,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2)19 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了统一国内市场;列强的殖民扩张导致了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2、从结果看:工业革命促进市场扩大,同时也加刷了各国对市场争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五、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区域

7、化和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打破了地域和国界,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一览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2)原因:A、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以及提供了便利条件;B、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C、市场经济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D、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E、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F、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8、。(3)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4)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利: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弊: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凭借传统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以及技术水平落后,使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5)中国制定合理对策、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发展

9、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经济区域化:经济区域化的含义: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条约或协约)组成贸易集团。目的: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对外竞争。经济区域化下三大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1)欧洲联盟的建立A、背景: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二战后,苏联对欧洲的威胁日益严重,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联合在一起。B、经过:1965 年,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六国在布鲁塞尔签署了关于建立三个共同体委员会及理事会的合并条约,1967 年 7

10、 月 1 日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形成一个整体,在该区域建立了经济共同市场。1992 年,欧共体政府间会议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3 年,该条约获得所有成员国批准并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2002 年 1 月,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进人欧元的 12 会员国,进人流通市场。2004年 5 月,欧盟扩大到 25 个国家。C、特点:和平崛起,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过渡。D、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使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能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解决相互间的问题;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区域化以及全球化三大

11、趋势。(2)北美自由贸易区A、背景: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使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突破了仅在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形成的传统做法,出现了由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建立的经济区域合作组织。B、特点:南北合作、大国主导、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的战略过渡。C、影响:促进了内部各国的经济发展,并能携起手来应付来自外部的欧洲和亚洲市场的经济集团的挑战;为实现美国“所有拉美国家贸易自由化” 、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A、背景:亚太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逐渐东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12、的日益明显。B、建立:1989 年 11 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了亚太地区 12 个国家的部长级会议,即“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C、特点:松散性心开放性、区域内次区域边缘性。D、影响: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创造了一个新模式。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世界发展进程发生着重大影响,一个国家只有掌握先进的科技才能真正强大起来。(2)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关键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3)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

13、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立足中国实际,融入世界发展,继往开来,积极进取。七、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探索1、列宁: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东欧国家改革: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南斯拉夫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八、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1、表现:自然资源开发过度:土地沙化、淡水缺乏加重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生存质量下降:气候恶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物种减少加重环境保护与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发展领域贫富悬殊问题 局部地区过度发展与大部分地区发展不足(南北差距加大)其他领域 恐怖主义(21 世纪的政治瘟疫) 、毒品走私、艾滋病蔓延等2、人类所采取的对策: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概念变为行动;在菲律宾召开反恐会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恐怖主义呼吁各国履行反恐公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