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要求他们为爱国而卖国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274200“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是汉奸卖国贼终生信奉的伟大“真理” 。汉奸卖国贼“卖国”的目的是为了“利己” 。但在历史上,但卖国和爱国是很复杂很抽象的概念,有时有难区别这两个概念。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是他一生最大的耻辱。然而李鸿章卖国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最起码是和历史上的秦桧、汪精卫之流的卖国不能同日而语。历史不能假设,如是假设一下,被中国人民称为卖国贼的李鸿章,如果不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结果如何?有网友这样评价李鸿章:“虽然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但这不仅仅是李鸿章个人的过失,还有当时大清朝走向腐败和没落的背景
2、。李鸿章从长计议,主张求和。他是想让国家安定,趁此时努力富强国家,他的想法是没有错的。难道他是甘心求和?要知道他总是在尽力降低国家受到的损害。日本作为战争赔款要求割让的是胶东半岛,也就是山东省,如果山东给让给日本,那么就等于给日本在中国大陆上安放了一个大本营。如果不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日本随时可以对中国进行下一轮的侵略战争。按照当时大清国的国力,难以和日本继续战斗。 ”不知这样评价是否有一定的道理。戊戍六君子之谭嗣同,被誉为近代最最爱国之人,有人说谭嗣同的爱国不同于有些人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爱到了血液和骨头中去了。光绪变法时,苦于没有资金,无法推动,谭嗣同主动上奏,提出一个解决办法,要皇帝把西
3、藏、新疆、青海、蒙古等地分别卖给英俄,这样每年可以减省戍边费用几百万两,同时,这四个地方按每平方里 50 两计,可卖 10 亿两白银。这笔钱除去偿还马关条约赔款后,还会剩余近 8 亿两,可用于变法。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按平方里卖国土的第一人。奏折如下:“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费如不足,则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统计所卖之地之值,当近十万万。盖新疆一省之地已不下二万万方里,以至贱之价,每方里亦当卖银五两
4、,是新疆已应得十万万,而吾情愿少得价者,以为十年保护之资也。且价亦不必皆要现钱,凡铁甲船、铁路之钢条、木板、精枪、快炮及应用之一切机器,均可作抵。于是广兴学校,无一乡一村不有学校;大开议院,有一官一邑即有议院。虽然此奏并未获行,但谭嗣同的主张却是白纸黑字地写在那里,并流传到今天。可今日,又有谁去骂谭嗣同的卖国呢!孙中山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了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我们一般都认为这说明了革命党人缺乏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说明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性的表现,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
5、败的原因之一。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我们也可以站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大背景下,站在孙中山的立场上替他考虑一下: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要想打开外交的新局面,要想维护革命的果实,不做出一些自我牺牲能行吗?但在五四运动时,孙中山接见日本参谋本部参谋长河上勇时表态:如果日本政府肯帮助他完成国民革命,取得政权,他将非常高兴地把满州的利益转让给日本。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之父,他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是无人置疑的。可是为了取得政权,你就可以用整个东三省去和日本人做交易吗?但往坏的方面理解,你这究竟是不是卖国呢?所以我们只有往好的方面理解,孙中山为了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想得到日本人的支持。1917 年,
6、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1918 年 3 月 3 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 60 亿马克。不过在当时苏俄党中央召开有 15 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上,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同德国签订这样条约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不签订这样的和约,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不过投票的结果是列宁的主张以 7 票赞成、4 票弃权、4 票反对获得通过。直言
7、不讳的说,列宁要接受兼并和赔款的屈辱的和约,是违背了布尔什维克党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一贯政策的。通过签订这一和约,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并且在德国战败后,1922 年俄罗斯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布列斯特和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列宁国“卖国”而起到了爱国的作用。但如果新生的新生的苏俄政府如果被颠覆,是不是又有很多人骂列宁是卖国呢?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革命的方式是多样的;爱国的的道路也是曲折的,爱国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在敌人力量比较强大的情况下暂时示弱一下、隐藏一下自己的锋芒,以换取自己力量的积蓄,也不失为一种灵活的爱国策略。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对以上人的所谓的“卖国”行为,既不能单纯地看作是软弱性的表现,更不能看作是卖国行为,应是一种灵活的爱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