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 094】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p4)(1)历史背景:根本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阶级关系上:士的阶层活跃与受重用,学术上:打破贵族教育垄断,私人讲学出现,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主要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3)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考点 095】识记孔子和早期儒学( p4-5)(1)孔子的思想主张:A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
2、鲁国人。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先后传授弟子三千人,学业优秀者七十二人,时称“七十二贤” 。整理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后称为“六经” 。言行载于论语一书。被后世尊为“至圣” 。B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爱人” ,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任” ,要待人宽容,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 “克已复礼” 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以德治民” 。人性,主张性相近。C教育思想: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局面。(2)孟子的思想主张:A.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有“
3、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一书B政治思想:“仁政” 。 B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 C人性:“性善论” 。(3)荀子的思想主张:A.政治:“仁义” 、 “王道” 、以德服人。B.民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人性:“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影响: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蔚然大宗。 (指人数多,但统治者更重
4、视的是法家思想。 )【考点 096】识记道家和法家( p6)1.道家: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思想A.“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B.朴素的辩证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战国时期:继承了老子学说,把事间万物都看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学派集大成者: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君主专制。评价: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历史发展趋势。 【考点 097】理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p8-
5、9)【注】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者:董仲舒汉代儒家代表人物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要求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汉武帝采纳并付诸实施。内容: A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为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为巩固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考点 098】识记儒学成为正统( p10)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教育上:中央兴办太学,在各郡
6、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家经典-“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博士”: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考点 099】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p17)1揭露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名言:天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4意义: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的兴
7、起起推动作用,【考点 100】理解文艺复兴:( p27)1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文化基础:古希腊、古罗马丰厚的文化遗存 2兴起: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3实质:是一场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不是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思想。4核心:人文主义崇尚人性反对以神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5. 意义: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发展,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6. 成就:(最早反映在文学领域)(1)文学三杰(2)艺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考点 101】理解启蒙运动兴
8、起的原因( p30)1背景(1) 经济条件(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 政治因素: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政治成熟,反对专制统治日益强烈。 (3) 文化因素: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2进程:17 世纪,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 世纪中叶,在法国达到高潮。3. 核心: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4.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 102】法国启蒙思想家( p31)思想家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张 意义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1.抨击天主教会;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3.提倡“天赋人权”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
9、的;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文学作品)1反对君主专制2 “三权分立” (立法权议会;行政权国王;司法权法院) 。3国家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卢梭 社会契约论 1 “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 为资产阶级大革命提供文学三杰 作品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薄伽丘 十日谈意大利方言短篇小说集但丁 神曲2革命夺权3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了理论武器扩展:康德(德意志)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影响:总结了启蒙运动 思想主张:(1)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2)强调人的重要性,人就是人,不是工具。
10、 (3)自由也要自律 【考点 103】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 p32)(1)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动员,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3)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相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背景 内容 涉及领域 影响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萌芽(14c-16c)(意大利)反对神权世界观,肯定人性。
11、文学、艺术 欧洲资产阶级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不同点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发展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强调人权法制每个方面(思想突出)推动资本主义时代到来联系 启蒙运动继承发展了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提出了资产阶级政治构想【考点 104】理解四大发明( p36)(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A造纸术:西汉时期中国已有纸;105 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唐代传入阿拉伯。 B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代广泛用于军事。C.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广泛用于航海D.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北宋(黄金时代)使用彩色套印技术,
12、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2)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推动欧洲社会进步,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飞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取代羊皮和小牛皮,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B.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C.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D.印刷术: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考点 105】识记授时历和齐民要术 ( p39)(1)元朝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其推行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三百年,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2)北魏的
13、贾思勰编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考点 106】识记:诗经(春秋末年)( p42)(1)内容: 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体例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2)地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界奉为儒家经典。【考点 107】识记:明清小说( p44)背景: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阶层: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
14、蓬勃发展阶段: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 施耐庵)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考点 108】汉字的演变:( p46)1起源: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图画文字” 。在商代形成完整体系。2演变脉络:甲骨文(商) 、大篆(春秋战国) 、小篆(秦始皇统一文字) 、隶书(秦汉) 、楷书(行书、草书) (魏晋南北朝)3.总趋势:由繁到简。【考点 109】
15、 清明上河图 ( p48)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反映了宋代上商业发展,商品经济发达的景象。【考点 110】京剧的出现( p48)1.京剧的形成的背景:清朝前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2京剧的形成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 ,兼收昆曲、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京剧” 。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以程长庚、谭鑫培等为代表的“同光十三绝” 。清朝京剧逐渐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剧种。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
16、。3京剧表演特色: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管弦打击乐器伴奏;角色分生旦净丑,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戏曲歌舞并重,唱念做打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体系。李约瑟难题(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明清(或 16 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状况的原因发达原因:农耕经
17、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等等(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皆可)不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等。(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皆可)【考点 111】牛顿和爱因斯坦( p54)一、经典力学的形成和发展(17 世纪) 1、背景:a.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 b.17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人的思想解放作用。2、创立:
18、1687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标志经典力学的建立。 3、内容: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大定律(惯性、加速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这些理论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成为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4、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5、应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海王星 6、影响: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标志近代科学形成。局限: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二、相对论的创立1、创立: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1905 年):物体运动时,质量会
19、随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空间和事件也会随物体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2)广义相对论(1916 年):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分布状况。 3、意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是 20 世纪初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900 年 普朗克(德)提出“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影响:A、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次革命,揭示微观世界的特殊运动规律,指出经典物理使用范围。B、相对论
20、和量子论的创立,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考点 112】达尔文与进化论( p59)1进化论创立的历史背景经济和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思想:1418 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洗礼,冲击基督权威。 (文、宗、启)科学:科学的进步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19 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确立,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进化论创立:(1)早期进化论:19 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2)达尔文进化论:达尔文,英国科学家,1859 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3.主要观点:
21、a 生物进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b生物渐变,而且变异c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结果 d后人概括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是普遍规律。4进化论的历史意义:挑战封建神学的神创世说,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进生物界,开创生物学的新时代。达尔文堪称“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赫胥黎天演论 )【考点 113】 “开眼看世界”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p68)一、开眼看世界(19 世纪 40 年代) 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危机四伏,统治者夜郎自大,处于封
22、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有识之士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开始睁眼看世界,萌发向西方 学习的思想。2倡导者 :林则徐、魏源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贡献:主持编译四洲志 , 各国律例 ,仿制西方战舰。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介绍西方史地、科技、政治制度,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在该书中,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核心思想) ,指出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学习的目的是维护清统治。3作用: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但未能实践。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思想) 时间:19 世纪 6
23、0-90 年代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体西用”的含义:中学为体指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西学为用指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实践:洋务运动 结果: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影响: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现,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考点 114】维新变法思想( p69)1早期维新思想:19 世纪 60 年代 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洋务运动的刺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24、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评价: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未付诸实践。 2维新思想的新发展:19 世纪 90 年代初(1)背景: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西学进一步传入(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系统阐发变法理论,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活动: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 其思想特点: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托古改制。原因:深受儒家思想影
25、响;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封建力量强大,托古改制(借助孔子权威,减小变法阻力) 。评价:“思想界之一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文教制度。 严复:批判君权论,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 他还选译了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 ,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石。(3)实践:戊戌变法(1898)结果:失败(4)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 115】新文化运动( p72)1历史背景: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6、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政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废除临时约法,实行专制,准备复辟帝制。思想文化(直接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遭抨击。2兴起概况: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发表敬告青年 ,倡导民主科学,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叫新青年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口号:“民主” (德先生)和“科学” (赛先生) 3.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前期: (1) (核心)提倡民主(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反对专制 ;
27、提倡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反对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1917 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发表 文学革命论 ,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鲁迅(新文学的典范)的狂人日记 (最早) 、 孔乙己 ,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把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后期:1918 新发展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发生改变。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实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8、。(2)进步性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片面性。【考点 116】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p74)1首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马克思主义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 、 庶民的胜利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评价:李大钊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2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9 年,李大钊为新青年
29、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 ,其中还有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的介绍马克思主义。(2)各地还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例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 。(3)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和周恩来等。他们建立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 劳动者 劳动音 。3实践(结果):1921 年,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 【考点 117】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p78)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历史背景:1政治: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各种改良方
30、案失败。2经济条件: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3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启迪。 4主观:1895 年,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国外,一边攻读资产阶级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二)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 年,在东京 “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 年在民报的发刊词上,孙中三阐发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内容1民族主义(前提)-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
31、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核心)政治革命:“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4三者间的关系及局限性:民族主义是前提。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政治革命的根本。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但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四)评价:进步: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资产阶级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局限(时代、阶级)
32、:但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这就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一)指导辛亥革命,推倒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的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是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三)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结果都是失败。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飞跃1背景: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
33、响;中共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帮助。孙中山的爱国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责任感。2提出新三民主义的标志: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 。 通过宣言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对比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内容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 (核心)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34、, “耕者有其田” 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评价1、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2、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1、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的民主革命纲领 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 ,推动了大革命的高涨。局限性:没有超出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范畴联系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3)评价:性质:新三
35、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影响: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反帝反封)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国民党一大以后,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国民大革命高潮迅速到来。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时间 19 世纪 40年代19 世纪 60-90 年代 19 世纪 60-90 年代1912 1915-1922 1918-事件 “开眼看世界”(林魏)洋务运动(洋务派)维新变法(维新/改良派)辛亥革命(革命派)新文化运动(激进派)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三民主
36、义民主与科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近代化进程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向西方学 向俄国学【考点 118】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历史背景:1、阶级基础: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先进知识分子逐步成长. 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的胜利和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3、时代需要(社会条件):中国处于双半社会,需要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4、实践基础:以毛为代表的中共长期革命实践及总结。二、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1、萌芽发端:建党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思想: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2、
37、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著作:井冈山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思想: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3、形成体系: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著作: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思想: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两步论“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b.创造性提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确立为指导思想1945 年,中共
38、七大 。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前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著作:1949 年,七届二中全 会讲话、 论人民民主专政 。思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指导和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基础(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著作: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阶段 主要著作 主要内容 形成阶段中共创建-大革命1921-1927中国社会状况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分析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 开始形成土地革命1927-1937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
39、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初步形成抗日战争1937-1945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革命分为两步走,明确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解放战争1945-1949 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政,丰富马克思的国家学说过渡时期1949-1956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建设时期1956-1966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发展【考点 119】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评价:1.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
40、第一次 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3.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结晶;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考点 120】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一、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时间 会 议 内 容1978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 年 中共十二大 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年 中共十三大 系统概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会议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介绍。1992 年 南方谈话 (1)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2)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