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历史说题稿2015 年泉州中考历史第 26 题为一道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的综合题,以“走进抗日救亡历史”为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考查抗日救亡歌曲,抗日救亡历史,泉州地方史,9 月 3 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内容。该题研究性学习的意味和学科综合的特色非常的明显。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对该题的认识:一、试题分析 1、该题体现了这两年来泉州历史的学科特色重视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综合,即教材上的活动课的内容。这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科间的综合。因此这两年泉州中考的试题中研究性学习的题目频繁的出现。如 2014 年泉州中考历史 26题“话说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性学习,
2、联系了泉州籍思想家李贽;2015 年泉州历史中考 26 题“走进抗日救亡历史”研究性学习,联系了泉州籍抗日英豪来命题。这说明这两年中考命题都将泉州乡土历史置于中国历史相应的大环境中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感情,今年更是增加了学科之间的综合。发挥了考试对教学的导向、诊断和激励的功能,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考历史学科命题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2、符合考试说明和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说明: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
3、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考试说明:试题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试题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3、紧扣时政热点联系时政,联系社会命题是近年的命题趋势。2015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以分析确立 9 月 3 日为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的伟大历史意义为题,问题设置具有开放性,又紧扣时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开卷考试“活而不难”特点。二、考查内容2(1)基础知识题号 考点1 全民族共同抗日2 抗
4、战时期泉州地方史的相关内容3 考查时代背景并渗透音乐艺术教育4 考查时政与史实相结合(2)基本技能:题号 考点1 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2 考查抗战时期泉州地方史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乡情感3 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并融爱国爱乡音乐艺术教育于一体4 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考生在正确解答该题时,应该经历如下思维过程:发现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判断信息出处等思维过程。运用已经获得的历史基本概念和史实。对历史现象和事物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三、答题分析1、基础知识不扎实,分析不足,造成概念不清。例如:第 1 小题中对“新的长城”的误读,以为是砖石构筑的长城;2、对研究性学习
5、的课程的不重视,学生无法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例如:第 3 小题中“分别从时代背景和音乐艺术”方面概括创作歌曲的思路,学生无从下手。3、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不过关,字迹潦草及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四、讲评策略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换传统的教学理念,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例题则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试题讲解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及目标:结合题问,获取信息学会审题3知识迁移,点拨解题学会解题解题方法:设问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题目】26泉州市各中学八年级开
6、展“走进抗日救亡历史”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理解学习】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含义。 (2分)【关键信息】 义勇军进行曲【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创作背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面临亡国的危机从而得出答案是:全民族共同抗战。【联系乡土】抗日战争时期,侨乡泉州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豪。图 12、图 13、图 14 所示泉州籍历史人物,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你学习了上述三位泉州籍历史人物的抗战事迹后,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请你简要说明理由(2 分)【关键信息】抗日;泉州;贡献【
7、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回顾人物贡献的方法:地位事迹。根据关键词找到有关三位人物的事迹,讨论组织语言得出答案:陈嘉庚:爱国华侨,成立“南侨总会”并任主席,募款并组织大量司机和修理工回国,支援祖国抗日。叶 飞:爱国侨胞,回国参加新并任纵队司令,为祖国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4郭志雄:国民党爱国官员,任国民党“第一装备团”副团长,在福建抗战首捷大湖战役中壮烈牺牲。【研究学习】郑江、蔡洋同学以抗日救亡歌曲研究抗战历史,撰写历史小论文,收集了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1935 年) 、 大刀进行曲 (1937 年) 、 黄河大合唱 (1939 年) 、 团结就是力量 (1943 年) 。他们拟定的历史小论文题目
8、分别是为抗战发出怒吼 、 聆听救亡歌曲,重温抗战历史 。(3)据上述歌曲和抗日战争有关历史,请你拟定一个历史小论文题目(不得照抄上述题目) 。 (2 分)假如你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爱国的青年词曲作者,请分别从时代背景和音乐艺术方面,概括你创作歌曲的思路。 (4 分)【关键信息】时代背景,音乐艺术角度【解题方法】拟定小论文题目时将歌曲和时代背景相结合,比如引导学生参照刚才说到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人民用歌曲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愤慨和抗日的心情可拟定题目危亡关头的怒吼 ,形式和内容符合题意即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以爱国青年词曲作者的身份主动去讨论探究
9、时代背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作品要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反映民族危亡,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抗战意志,号召中华儿女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斗争。音乐角度这个设问可以让学生听或者唱一首抗日歌曲,在谈谈自身的感受就可以得出答案:音乐艺术:气势宏伟的旋律,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万众一心的感召力。【学以致用】2014 年 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伟大历史意义。 (2 分)【关键信息】中国;抗战胜利;意义【解题方法】学生抓住关键词之后很容易可以得出答案: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5五、说题反思(1)坚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变,坚持按照课程标准来分解每节课的内容。(2)因为中考评价的公平性,决定了中考素材大部分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所以要关注生活实际,学会关注社会热点,学会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3)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核心。历史学科除了应该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之外,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问题设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既符合开卷开始命题“活而不难”特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教育价值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