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 金陵中学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9 分1A2D3C 4C 5A6B 7C 8B9C 10A 11C 12C13C 14B 15A 16B 17D 18A19D20C 21C22B 23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9 分24答案要点:(共 13 分)参考答案:(1)汉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唐: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波斯湾。 (2 分)(2)郑和下西洋特点:友好和平;宣扬国威。 (1 分)(3)变化:由被动外交到主动外交(2 分) ;评价:表明清政府迫于国内外环境改变了观念,实行主动外交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
2、政府的封建统治。无论屈辱外交还是主动外交都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 (每点 1 分,任意两点既可得全分) (4 分)(4)建国初期,与苏联等 17 国建立外交关系;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外交政策成熟,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 世纪 70 年代,中日、中美建交,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共 4 分,答到 1 点给 1 分,至多 4 分)25答案要点:(共 14 分)(1)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2 分)原因: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增长相对迅速;“一五”计划以
3、来,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差;国家对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左”倾错误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5 分)(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和农业发展迅速,主要工农业产品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2 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 (1 分)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6答案要点:(共 12 分)(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 分) 。工业革命的开展(2 分) 。(2)经济全球化趋势(
4、2 分) 。提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1 分) ;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1 分) 。(3)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加大直接投资(或资本输出为主) ,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 (2 分)实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2 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2 分27答案要点(共 12 分)共同点:(1)经济:都出现或存在资本主义萌芽,如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清朝前期,在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了。 (3 分)(2)政治: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更加强化。如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掌握锦
5、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百官,镇压人民。清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皇权进一步加强。 (3 分)(3)都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如明朝中期戚继光领导的东南沿海抗倭斗争;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侵略并取得胜利。 (3 分)时代特征:(1)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2)古典小说蓬勃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同程度地具有反封建色彩。 (2 分)原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使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1 分) 28答案要点:(共 15 分)特点:政治:甲午战争失败, 马关条约签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
6、上了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6 分)经济:洋务运动破产;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侵略加剧;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 分)思想: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民主革命思想出现。 (3 分)制约因素: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势力)的阻挠。 (2 分)29答案要点:(共 15 分)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社会主义。 (3 分)(2)主编:狄德罗;主张: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宗教或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 (3 分)(3)标志马克思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1 分)(4)人文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的兴起;启蒙思想:手工工场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革命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6 分)共同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