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补充资料一、日本时代年表日本先土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日本古代 绳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 弥生时代(纪元前 3 世纪 - 3 世纪) 【约两汉】 古坟时代(3 世纪后半、 4 世纪初 - 7 世纪前半、8 世纪初) 【约魏晋南北朝】 飞鸟时代(6 世纪终末 - 710 年) 【约隋唐前期】 奈良时代(710 年 - 784 年) 【唐代】 平安时代(794 年 - 1184 年) 【唐五代、宋】 日本中世 镰仓时代(1192 年 - 1334 年) 【宋元】 南北朝时代(1334 年 - 1392 年) 【元明,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
2、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室町时代(1392 年 - 1573 年) (戦国时代) 【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 】 日本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 年 - 1598 年) 【明,即所谓“织丰时代” ,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 江户时代(1603 年 - 1868 年) 【明末、清】 日本近代-现代 明治(1868 年 - 1911 年) 【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大正(1911 年 - 1926 年) 【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 年 - 1989 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成(1989 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二、日本的“幕府政
3、治”时期公元 1192 年到 1867 年,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三大幕府的统治。镰仓幕府(11921333 年):12 世纪前后,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12 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 20 多年。1185 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对中央政权的控制。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 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
4、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夺取实权。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由于源赖朝的幕府设在镰仓,故源赖朝创立的幕府统治又称为镰仓幕府。镰仓幕府统治日本一百多年(1192 1333 年) ,1333 年灭亡。室町幕府(13381573 年):天皇政权掌握实权没有几年,由于武士首领足利尊氏叛乱,天皇被迫南逃;足利在京都扶立了一个傀儡天皇,日本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的局面。足利家族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力量壮大,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新址
5、,并在 1392 年合并了南北朝,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室町幕府(13381573 年) 。德川幕府(16031867 年):1573 年,织田信长的军队灭亡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死后,其部将丰臣秀吉掌握了政权,但丰臣秀吉没有设立幕府,而是利用天皇的朝廷行使权力。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没有取得胜利,不久去世。1603 年,丰臣秀吉的部将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开设幕府,开始德川幕府(也称“江户幕府” ,16031867 年)对日本 260 多年的统治,共经历了 15 代将军。三、武士道精神日本的文化主体是输入中国文化和经中国输入的,带有中国文化的印度文化。但是,日本有
6、选择地将其“日本化” 。中国文化以“仁”为核心,日本文化以“忠”为核心。日本取了“义礼智信,忠诚孝悌” ,唯独忽略中国人奉之为首的“仁” 。在古代,中日两国社会顺序都是“士农工商” ,但是中国是“文士” ,日本却是“武士” 。 日本武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日本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改新之后,作为封建贵族庄园的护从而出现的。后来武士不断壮大,开始介入政治。它本身分化出将军、大名、家臣、足轻、乡士等 20 多个等级,成为日本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 武士道是日本神道教的主要内容。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
7、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 、 “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 、 “大和魂” 、 “为天皇尽忠”等思想。 武士道本来就是武士争雄天下,崇尚杀戮的非人道伦理观,把军刀当作勇敢与
8、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 ,这种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把非人性和反人道发挥到极端,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的。因为樱花的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首先,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二其次是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武
9、士道精神的典型行为切腹。永祚元年(西元 989 年),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剖腹的最早来源。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现在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四、 “脱亚入欧”论公元 7、8 世纪,日本曾模仿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起奈良;19 世纪中叶,随着日本封闭的国门被美国人用炮舰打开,日本人也首次接触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从此,日本走上了学习西方的“脱亚入欧”之路。福泽谕吉与“脱亚入欧”福泽谕吉是明治时期第一个提出“
10、脱亚入欧”口号的人,其理论核心就是倡导“全面西化” 。福泽谕吉生于日本一个下级武士家庭,早年曾经游历西洋,面对西方社会先进的生产力,“始惊 ”、 “次醉”、 “终狂”。回国后的福泽谕吉著书立说,向日本社会宣传文明开化,先后出版了劝学篇和文明论之概略 ,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应一律平等,不能恃强凌弱,意图通过宣传文明开化,使日本摆脱列强欺辱,实现富国强兵和国家独立。1860 年,福泽谕吉随幕府官员乘船访问美国。当这些腰佩武士刀、脚踏草鞋的日本使节走进饭店时,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日本,只有那些非常富有的人才舍得买一寸见方的绒毡做钱包或烟盒,而美国人竟然把整块绒毡铺在地上,穿着皮鞋在上面走来走去
11、。两年后,福泽谕吉再次随团远赴欧洲,周游了法英荷俄葡等国。由于听说外国食宿不便,他们随船带了几百箱大米和几十个铁丝灯笼。可到了巴黎一看,他们住的旅馆是五层楼,无数汽灯将室内外照得亮如白昼,饭厅里摆满了山珍海味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考察医院、银行、邮政、兵制、议会等,福泽谕吉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发达,深感日本以前的制度非变不可。1885 年 3 月 16 日,福泽谕吉在 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一文,称“为今日计,我国不应犹豫等待邻国之开明而共同振兴亚细亚,不如脱离其行列与西方文明之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之法,亦不能因其为邻国而给予特别关照,唯有按西洋人对待彼等之法处理之。 ”“脱亚入欧” 口号一经
12、提出,便被日本政府奉为圭臬,成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列岛上下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求知识于世界”与当时其他国家一样,国门一旦打开,日本迅速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开港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了 100 万两,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明治维新后,新政权提出“求知识于世界”,派遣“ 欧美使节团” 出访列强。这个代表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内阁重臣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和山口尚芳等人为副使,使团成员几乎囊括了明治政府的所有要害部门。这个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试图修改幕府末期以来对外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二是考察、研究“欧美诸洲开化最盛之国体,诸种法律、规则等实务”。此外,还要综合研
13、究各国陆海军的律法、海关、军械等一切 “可予我国有益之事” 。1871 年 12 月,岩仓使团离开横滨,前往美国,一路颠簸,于次年 1 月 15 日抵达旧金山。随后沿铁路东进,在美国广袤的国土上穿行了 40 多天,才在 2 月 25 日到达华盛顿。由于日、美双方在修改条约的问题上各执一词,岩仓使团在废约问题上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只得悻悻然离开了美国,跨海到欧洲去试着碰碰运气。在随后一年多时间里,使团又先后游历了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等国,但各国对于日本人提出的修约要求也一口回绝。虽然岩仓使团的修约任务没有取得进展,但在学习欧美先进制度方面,却获益良多。在当时的“ 文明中枢国” 英国
14、,岩仓使团参观了法院、监狱、学校、贸易公司、工厂、造船厂、钢铁厂;他们仔细观摩了造纸器械、毛织品、丝织品、银器、玻璃等;连煤矿、盐场以及古寺古城等也不漏过。他们每到一地,都看见当地设有大小工厂,黑烟冲天。这使他们认识到英国富强的原因是大力发展工业和海外贸易。于是,大久保利通一回到国内,就以英国为范本,提出了有关殖产兴业的建议 。岩仓使团在刚刚完成统一的德国的收获是最大的。这个收获不仅是他们参观了克虏伯工厂和西门子电机制造厂以及兵营、大学、博物馆等,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其所需要的国家发展模式。1873 年 3 月,刚刚完成统一重任的 “铁血宰相 ”俾斯麦接见了来访的日本使团。在招待宴会上,俾斯麦
15、告诉日本人:如今世界各国,虽然都说要以礼仪相交,但那毕竟是表面文章,背地里实际上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番话让日本使团顿有醍醐灌顶之感。他们不仅认同了俾斯麦的强权政治说,同时也醉心于德国的发展模式,那就是由国家来主导工业发展。“脱亚入欧”的最终完成如同千年前模仿唐朝长安建造奈良一样,明治时期,日本人在东京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这里仿照欧美街市,盖起两层楼的洋式砖瓦房,街道上电车穿梭,夜幕降临时煤气灯就会点亮。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后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日俄战争后的十多年间,又进行了“ 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电力产业革命”,即“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经济上完成了“脱亚入欧”。一战后,日本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与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等共同主持和参与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从而在政治上完成了“脱亚入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