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遵化古城历史概述.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5312346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化古城历史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遵化古城历史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遵化古城历史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遵化古城历史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遵化古城历史概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遵化古城历史概述提起遵化,总有“莫道忘情幽燕地,尚存思乡一片心”之感。古今,人们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 , “万里河山有燕塞,千年风气自荆轲。 ”据测,五、六千万年以前,由于地应力的剧烈运动,地壳发生了变动,燕山的叠起,平原的下沉,这里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块“山石块垒,危峰雄特,水冽土厚,风高气寒,其草木皆强干而丰本,虫鸟之化亦劲踵毳而瞿瞿然迅飞” (天府广记 )之地。险峻峥嵘的燕峰,繁星似锦的点缀在 1521 平方公里的沃土上;绵延巍峨的长城,巨龙般的展现着跃跃腾空的雄姿;黎 、沙、漯水,舞绸般的飘荡在丘陵、平原之间;600 多个大小村庄,棋子一样的罗布在三山两川,辉映着勃勃生机的洞天福地,显

2、示着这里的物阜民丰,繁荣昌盛!遵化的成因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考古史料,遵化人民同样发掘许多。1972 年从君子口采集了植物化石,象腿骨、马牙及刮削刀、打制石器等,经专家考证,断定是四、五十万年前同北京猿人生存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证明,遵化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早已形成了民族定居的部落,与兽相持地繁衍生息了。至商周时代,从出土的石斧、石磨、陶罐、铜鼎、铁盘等测定,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劳动能力、工艺水平都大为改观,已然过上林茂水足、食宿安乐的生活了。追溯历史,从诸多资料看,遵化最早在商汤时就属于蓟了。 逸周书世浮解:武王克商, “凡憝国有九十九,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今人阎崇年认为:蓟国,作为“自然生长的国家

3、,在武王克商以前,就已经存在于今北京地区” , “为其时众多诸侯国之一” 。史记周本记记述 :武王克商后,封 “帝尧之后于蓟 ”。 博物策会亦载:“ 范镇之赋出幽州也。究其沿革,唐虞则为幽都,夏殷皆入冀地,周封尧后于蓟,封召公于燕,正此地也。 ”因此说,距北京百余公里的遵化,当属之无疑。后来,属燕国。这也是个自然生长的国家,在今北京至辽西一带。 史记世家载:“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日下旧闻考燕国逐渐侵大, “并渔阳、上谷、右北平、辽东、辽西诸郡地。 ”遵化一带即属北燕,由此得知,遵化在春秋以前无建制。然而,有些史实却与遵化有关:被誉为“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的贤王燕昭王茔墓,就

4、坐落在市郊东南 40 公里远的铁厂镇西面无终山东麓;搜神记载:晋司空张华,发现燕昭王墓前有一美女,日夜与其交谈。后被张华识破,乃墓前一木华表受日精月华所变的一只斑狐,现形而去。春秋时期,属无终子国。无终氏, 系从尧舜时代存至战国末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又称山戎、北戎。以种植、畜物、山林采集为业,大葱、大豆等为特产。 史记里就有北方“山戎,发、息慎”记载(五帝本记 ) 。 汉书匈奴传云:“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壹。 ”当时对燕、赵、齐、晋筹都有威胁。它于公元前 707 年曾“越燕而伐齐” ;44 年之后又伐燕。于是,燕昭王联合齐桓公伐讨于它。无终子嘉父

5、战败之后,逃至遵化东南铁厂镇西山的无终子洞,避难至死。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于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划分全国为 36 郡,设守尉丞。其中所设右北平郡里的俊靡县,即在遵化,始有县治。六国虽被灭掉了,可塞外的匈奴、鲜卑等少数部落仍不断侵扰内地。秦始皇于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 年)命大将蒙恬率 30 万大军北击匈奴 70 余次。又经过 10 年的努力,把秦、赵、燕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即称今之万里长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46 年)九月,韩广为赵略地至蓟,后来竟自立为燕王。不久,项羽封藏荼为燕王,改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包括遵化) 。当汉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十月,大将韩信率兵征讨叛

6、汉的燕王藏荼,追杀中来到无终一带。遵化城南 50 华里的慈应山寺里,曾经留有“韩信攻书室”碑碣,200 余年前的清末,其石案、石砚尚在。迁西县等地也留有他的足迹。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 117 年) ,封皇子旦为燕王,置 16 州。幽州领郡10,右北平郡包括无终,俊靡、徐无、土垠四县。遵化则在俊靡、徐无二县之内。此际,古今人们口碑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成语,就出在右北平郡内: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 126 年) ,帝拜大将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因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之“飞将军” 。他曾出卢龙塞侵获了匈奴首领单于。又因当时境内多虎豹,常伤人,李广一次来到郡界东南的今卢龙县东南十余里处,夜里在追射猛

7、虎中,发现前面草丛里像只卧虎,搭箭猛力射击,结果是块虎头石,但见矢头已穿进巨石尺余深。 卢龙县志用 “脚踩烟墩山,箭射虎头石”来描写李广射虎的雄姿。王莽篡位后,改右北平为北顺,属幽州,改俊靡为俊麻(包括遵化在内) ,徐无县曰北顺亭(包括玉田、丰润) 。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之后,仍称右北平, 仅辖土垠、徐无、无终、俊靡(遵化)四县。 后汉书载:“更始二年(公元 22 年)正月,公 (指刘秀)到蓟。 ”不久,因南方会中乱,他便率军南驰讨伐。 贼退后, “光武还蓟,复遣(即蓟州太守耿)与十三将军追贼至潞(通县)东,及平谷, 再战。遂穷追于右北平无终,土垠之间,至俊靡(遵化)而还。 ”此后,为光武帝包打

8、天下,被誉为 “伏波将军”的马援,于建武二十一年(公元 45 年)阻挡乌桓、鲜卑等搔扰右北平(包括遵化) ,曾来此地筑堡立县,击败外敌,展现他那“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的雄风。再者,遵化城西 60 华里远的石门镇东山脚下,有座“将军庙” (“文革”前已拆) ,内塑两尊高大的泥像,是为祀泯汉中郎将孟益和骑都尉公孙瓒的。原来,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 187 年) ,渔阳张纯诱辽西乌丸丘力居等造反,占领幽、冀二州,张纯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灵帝派中郎将孟益率公孙瓒讨之,终于在石门峡把他打败,抛妻弃子北逃,后人建庙塑像以祷之。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夏,任司空、冀州牧的曹操率军东征乌桓

9、时、驻足于无终(包括遵化) ,派人特请名人田畴共议。畴愿为向导,择北路出喜峰口, 奔平泉,直捣乌桓老巢,使其一举成功。东晋永和八年(公元 352 年) ,幕容俊称帝于蓟(北京) ,国号大燕(史称前燕) 。遵化属幽州北京郡的俊靡、徐无县。北魏初,遵化属幽州右北平郡,领无终、土垠、徐无三县,后俊靡(遵化)并入徐无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 446 年),右北平更为渔阳郡,仍隶幽州,领三县。北齐(公元 552-577 年)间,遵化归土垠县内,隶属东北道行台。此间,也曾多次修筑长城,自西河郡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东至渤海(今山海关) ,长达3000 余华里,每隔 10 里设一戍(驻兵据点) ,要害处

10、设州,镇 25 处。北周(亦称后周,公元 556-581 年) ,改置燕、范阳二郡,把徐无县并入无终县, 后由渔阳郡兼领之。隋朝,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废州置郡、属渔阳郡无终县,后又改称渔阳县。大业十年(公元614 年)三月,炀帝曾亲征高丽,七日高丽遣使请降。大业间,评剧对花枪中的罗艺,曾经以虎贲郎将镇守幽蓟,自称幽州总管。其后代罗章,曾在遵化洪山口与洪月娥招亲,传罗章跪楼一戏,就出在此地。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高开道,就在此地兴起,后占领渔阳郡,自称燕王。唐代,县置变动频繁。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 ,再建无终县,属蓟州渔阳郡(隶安东都护府) ,万岁通天二年(公元 696 年) ,无终

11、县更名玉田县。开元四年(公元 716 年) ,仍隶属幽州。八年(公元 720 年) ,隶属营州。三年后又归属幽州。十八年(公元 730 年) ,割渔阳,玉田、三河置蓟州。翌年,在渔阳郡东北 90 华里有洪水守捉,又东北 30(华)里有盐城守捉(即遵化) (新唐书地理志 ) 。至今,遵化境内流传着许多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的轶事:市区西南 50 余华里的平安城镇,原叫温泉乡,李世民路过时在此疗疾,病愈后赐名今称,后人建起了唐王庙。相应的是,镇北 20 余华里的长城南麓建有延寿寺,是因为他在此度过生日而祀;镇的附近有他赐名的慈应寺、济悯寺等,镇东南有他晾过盔甲的晾甲山,饮过马的涌珠泉、搬倒井及渡过河的

12、“魏进塞出漏汤河”等。天宝年间“安史之乱” ,同样波及到遵化。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 ,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父后,被李怀仙追杀得由遵化逃到山海关,仍被捉回缢死。五代十国间,后梁乾化元年(公元 911 年) 、唐检校司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囚父杀兄,称帝幽州,国号大燕(史称中燕) ,改年号应天元年,据有幽州,蓟州、平州、营州、沧州等地。当时遵化属平州所辖,应天三年(公元 913 年) ,晋王李存勖灭燕,10 年后又灭后梁,称帝为唐,史称后唐。在平州买马监的基础上正式建起遵化县。旨在遵从君王的德化之意。当时,全县仅有 100 余村。传说, 李三娘打水一戏,就发生在京东一带。原后

13、唐明宗婿、官河东节度使的石敬塘,于清泰三年, (公元 936 年)引契丹兵灭了后唐,自封为晋。自称“儿皇帝” ;天福三年(公元 938 年)十一月,他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国,其中包括蓟州遵化县。自此, “遵化”之名正式启用。 历史的演进北宋,宣和四年(公元 1122 年) ,从辽国收回 6 个州,其中有蓟州。改名滦川郡,郡治遵化、隶燕山府。三年后又归于金,改称云中府路。这里介绍个发生在遵化境内“五虎棍”的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发迹前,曾由涿州故里来遵化看望清油观主的叔叔。清油观位于今东新庄镇后毛庄东北侧。恰巧在此同柴荣、郑子明结拜成三兄弟。就在此观东南三华里的平山寨上驻扎董家五虎,称霸一方。山下一桥

14、名“销金” ,意思是凡过此桥者都得留下买路钱,否则非打则骂。一天,赵匡胤三人来过此桥,因不付金钱争斗起来,最终五虎被打败后逃回山寨。这时,五虎的妹妹董秀英武艺超群,次日来战赵匡胤等。果然这三人均抵挡不过,可郑子明竟然脱掉裤子而臊跑了董小姐,最后赵匡胤收容了这五虎干将。后人特将此事编成一当花会“五虎棍” ,上演至今,遍及全国。如今,一些遗迹尚存,传说世代不衰。辽国时,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后改析津府,号燕京。史载:泽州广济军下刺史,本土垠县地。开泰中(公元 1016 年左右)置泽州,有松亭关、神山、九宫山筹,属中京,统三县 ,即神山(遵化附近,东界汉儿庄) ,滦河(即汉时徐无县地,包括丰润,玉田)

15、 。后改蓟州尚武军刺史,统县三,遵化包括在玉田之内。重熙中(公元 1043 年左右) ,改设景州清安军下刺史,即是蓟州遵化县:当时,全县达 3000 多户。天庆十年(公元 1120 年) ,遵化归属金国。后晋帝石敬唐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一年之后的辽会同二年(公元 939 年)二月,太宗耶律德光便来到幽蓟(北京及京东一带)视察;尤其是圣宗耶律隆绪,曾经陪同母后(景宗妻、姓萧名绰、小字燕燕)驻跸于京东一带。史书载:统和四年(公元 986年) ,16 岁的皇帝猎于燕山;4 年后共游盘山;10 年后“驻跸于汤泉” 。原来,汤泉池的东南百米处有“萧后妆楼” ,笔者幼时沐浴中尚见遗址。 保大二年(公元 11

16、22 年)初,萧后(文妃、小字瑟瑟,善歌诗)携天祚帝耶律延禧宫廷老幼,由萧干护卫,驱石门,走夹山,出松亭关东逃。翌年,四大天王萧干在石门口西捣蓟州,侵扰燕城(今北京) ;后又率兵攻破景州(今遵化)县城。金国灭辽之后,改属中都路蓟州,领遵化、玉田、丰润三县。天辅五年(公元 1121 年) ,罢泽州,改惠和县,后治惠州,设在神山(遵化)县内。大定二十七年(公元 1187 年)以永济县治。天德五年(公元 1153 年) 、又建石门镇,均属中都蓟州镇所辖。大定二十六年(公元 1186 年)九月,世宗完颜雍先后游览了京东盘山、遵化一带名胜。相继,名人荟萃于遵:大定八年(公元 1168 年)春,中都散朝大

17、夫、太常丞兼尚书户部员外郎蔡,为“中都蓟州遵化县五峰禅林寺”撰写了碑 记;10 年后之春,朝议大夫,真定少尹、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王寂,为“龟镜寺”撰写碑记;诗人史肃走访之后作 早出遵化诗云:朝来对酒不能觞,春尽西风去鸟行。山好未忘三日雅,诗穷赢得一枝忙。强颜红叶自由舞,野性黄花兀赖香。多谢殷勤暮云影,更留淡墨写溪光。元朝,遵化隶属大都路总管府。世祖至元十年(公元 1273 年)仍定蓟州,辖遵化、玉田、丰润三县。遵化的人口不足 2000。中统元年(公元 1260 年),建闰州军节度使,改丰润县为闰州,遵化并入玉田县。至大五年(公元 1312 年)大都路隶属惠州,省去遵化县。至元十一年(公元 1

18、274 年) ,开国元勋、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就为建“大都路蓟州遵化县五峰禅林寺圆明通悟大师遗行之碑”刻石;同时为河间路吴桥县在此修行的定公大师建成了寿塔。朱元璋登极之后,设顺天府蓟州,辖遵化、玉田、丰润三县。洪武八年(公元1375 年)置北平都指挥。永乐元年(公元 1403 年)徙于县,属直隶后军都督府。不久,在境内置遵化卫、东胜左卫、忠义中卫、宽河守御所。后又徙于县,属大宁都司、忠义左屯卫。当时有 380 余村。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包剿元将也速等,派左副将常遇春和偏将李文忠率步骑 9 万来讨。经鹿儿岭、柳河川等追出数百里。归途中常遇春暴病而亡,葬在柳河川。建文初,燕王朱棣发动“靖

19、安之变” 。为扩充兵力和补充后方,兵出喜峰口,向驻守大宁(平泉附近)的宁王朱权发动闪电攻势,裹胁其参加行列。后来又曾在遵化选陵址、行围打猎等,至今境内留有“燕王台”等遗迹和传说。宣德三年(公元 1428 年) ,宣宗朱瞻基为东征乌梁海(又称乌良哈)曾路过石门驿。正德三年(公元 1508 年) ,武宗朱厚照率侍臣出猎驻跸于汤泉。后又率军北出长城征讨乌梁海少数贵族的骚扰,至喜峰口外大破之。另外,从元朝起,朝廷就在遵化境内建起冶铁厂:原在沙坡峪,后迁松棚谷;明正统三年(公元 1438 年 )迁至白冶庄(今铁厂村) ,成为明朝最大的官办铁厂。隆庆初,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之后,随着加固长城,并在堡

20、子店、汤泉一带,举办了 12 万军队的大阅兵,震动了全国。之后,民族英雄袁崇焕,孙承宗,杨镐等,都曾同遵化有过风雨之缘;清太祖努尔哈赤称帝之前,曾经遵化赴京进贡等达 10 余次;崇祯二年(公元 1629年)十二月,后为清太宗的皇太极,率数万大军从洪山口、大安口、鲇鱼关等长城要隘汇于遵化。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推官何天球、兵部侍郎刘之纶、山海关总兵赵率教、蓟镇总兵朱国彦及知县徐泽、前任知县武起潜、中军彭之炳、守备徐联芳等抗御扼守而亡。州人,进士贾维钥和佥事马思恭等率父老投诚于清。年后明军收复失地,贾维钥受戮 80 余口,葬于今迁西县三屯营东牌楼沟门。城内尚有臭尸胡同之传。清朝定鼎中原初,设顺天府

21、遵化县,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 ,将遵化卫,东胜左屯卫、宽河守御所,统归遵化县,仅留忠义中屯卫。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 也归属遵化管辖。十五年(公元 1676 年)因建东陵升为州,属东路同知、顺天府通永道分辖,领丰润。乾隆八年(公元 1743 年)升为直隶州,领玉田、丰润二县,隶直隶布政使司,归属通永道分辖。五十七年(公元 1792 年) 其州置:东 50 华里至永平府迁安县界,西 70 华里至顺天府蓟州界,南 50 华里至丰润县杨官林界,北 190 华里至承德府界。东、西广 120 华里,南北袤 250 华里,辖 685 个村,26856 户,132295 口人。有史以来,

22、遵化最为红火是清朝入主中原,从第一帝顺治福临来此打猎定建东陵起,其它 9 帝、后多数驻跸于此。康熙和乾隆等帝都曾在京东第一名泉的汤泉流杯亭与臣侍们畅饮赋诗过;康熙帝 14 子(23 太王)曾在父皇死后被帝兄雍正罢权软禁在东陵。他在马庄创办皇会用过的狮子头尚在;慈禧与慈安打赌定陵址,慈禧三次来察看修建自己陵的事,光绪帝在东陵受太监孝莲英奚落而怒不敢言,以及李莲英在此多次受贿,耍尽了淫威等一直流传至今。同时,一些名臣、武将、文人们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据传 盗御马戏中唱“保骠路过马兰关,遇见此马喜心间”的绿林英雄黄天霸被朝廷招安后,任马兰关大人时乘轿行至石门至六盘营一段路上,被侠客取走了脑袋;其父黄三

23、太在陵圈为康熙皇帝打虎救驾而赐过黄马褂;和献媚鲇鱼池女给乾隆帝弘历而留下“赧城”一景;宰相刘墉在梨树下与乾隆帝巧对。嘉庆时由林清组织的 “白莲教”也波及到这里,志书有“白莲教起各村间,暮辄见村外星点如林,众集梃械迫视复若遥隔,前后左右竟无定向”之语。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兴起的“义和团 ”,城内和石门等乡镇都建了团所,烧毁洋人教堂,杀死87 名外国传教士;农历九月十三,八国联军抵达遵化,大肆捕杀义和团成员。如今 ,巩山农民会约二尺见方的会旗尚在。战事的发展日月如梭,历史无情。清宣统三年(公元 1911 年) ,压迫中国人民数千年之多的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了,取而代之的孙中山倡导的中华

24、民国诞生了,国家的建置也已更迭了。民国二年(公元 1913 年) ,废州变县,遵化隶属直隶渤海道;后改河北省属县;二十二年(公元 1933 年)五月,这里划为“冀东非军事区” ,正式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二十四年(公元 1935 年)十一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后,将马兰峪一带的 26 个村划归边北兴隆县。1937 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相继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1938 年 8 月,首先由邓华、宋时轮领导的晋察冀八路军挺进冀东四纵队在芦各寨成立遵玉丰联合县政府;次年 10 月,由李运昌在腰带山一带建成了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包括遵化东南铁厂镇一带村庄) ;次岁 2

25、 月,包森副司令员在东北部建立了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几个月后又出现了遵化县(中部)的丰(润)玉(田)遵(化)联合县,均属晋察冀边区冀东办事处管辖;1943 年 7 月,迁遵兴改建为迁遵青(龙)联合县;10 月独建遵化县。1945 年 1 月,隶属冀(河北)热(河)辽(宁)第十五专署;年底解放后归冀东区十五专署;1948 年,为冀东区行署直属县。新建置诞生后,遵化人民积极投身于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打击国内外之敌,求得自由和解放。1919 年“五四”运动中,城内省五中学生带动广大群众上街游行示威,持续半月之久;1927 年京东掀起的抗交“旗地变民”捐运动,其声势仅次于发

26、起者玉田县;当年,由王麟阁在家乡西纪各庄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村党支部;第二年正式成立了中共遵化县委;1933 年 3 月长城抗战中,省五中是国民二十九军战地指挥部,宋哲元督战于罗文口关;1938 年 7 月,有万人参加了冀东抗日大暴动,地北头、孟家铺等地都是发起地;8 月 27 日,八路军四纵队、中共冀热边特委和冀东抗日联军的负责人,在铁厂村召开抗战重要会议。随后,尽管这里一直是敌人催残、蹂躏的重灾区,却也成为人民反抗和打击、挫败敌人的大目标:冀东出现的伪治安军,就是在遵化境内连吃败战而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受到了晋察冀军区嘉奖;日本天皇表弟、宪兵队长赤本大佐,日本文化侵略巨首千叶弥次郎和被清东陵人们

27、痛恨至极的日本连长山口正雄等都命葬长城脚下;连杀害我东北民主联军司令杨靖宇的伪满军一心队,几乎被彻底埋葬在遵化大地上。日寇投降后,数千名遵化健儿又随冀热辽大军出关,为解放全东北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解放的新生“天道由来后取胜。 ”1949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河北人民政府业已成立,遵化县属唐山专署;1960 年 4 月,唐山专、市合并后,由唐山市所辖;翌年 5 月,仍归唐山专区;1970 年改称地区;1983 年地、市仍合并,再次由市管县;1992 年 5 月撤县建市,至今。新中国诞生以来,尽管遭到普遍性的肃反、反右、 “四清” “文革”乃至特有的“红眼队”暴乱, “三二”和“吴李陈”事

28、件等几重灾难,广大人民并未削弱斗志,相反,越发促使遵化立于全国先进之林;建国初,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家形象的,由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国藩在农业合作化中组织的“穷棒子社”西铺村,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当代活愚公”的、由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贵顺在四化建设中带头改天换地的沙石峪村,以及荣获全国林业劳动模范称号的袁士珍领导的君子口村,不仅为整个国家的建设有所贡献,同样推动了本县各项工作的进展。1952 年,遵化即被评为全国养猪先进县,1984 年年底为全国消灭猪鸡瘟先进县; 1964 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细要过长江的高产县,中央和省报等连续报道了先进经验; 1971 年,跻身于全国农业机械化重点县和创办“五小工业”先进典型的行列; 还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采金业也已名列全国前矛,并跻身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双百强”全省综合实力十强第五位。此间,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彭真、陈毅、李先念、万里、余秋里、李德生、杨秀峰等,先后视察过遵化,为这块宝地增添了无尽的光辉!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