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年代诗歌,国际教育学院:陈蘅瑾,30年代的新诗,出现了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两大派别相对峙的局面。,一、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9月,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办有刊物新诗歌。属于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针对新月派和现代诗派而成立的,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1937年4月解体。,“把诗歌写得与大众十万八千里,是不能适应这伟大的时代的”,要求诗歌表现时代阶级斗争的疾风狂雨,提出了“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的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穆木天:新诗歌发刊词,载新诗
2、歌,反映农村的困难与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共同主题,强调诗歌对革命运动的实际鼓动作用,呈现出强烈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 蒲风的茫茫夜、六月流火、杨骚的乡曲等,都以表现人民革命为主题,显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战斗力。 “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特点: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 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语言通俗,体式自由。,二、现代诗派,30年代的诗歌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吸收了象征派的象征手法,去掉了新月派的音乐美,吸收其抒写苦闷、哀叹和意境创造的特点)。现代派的代表人物有戴望舒、何其芳、施蛰存、废名、卞之琳、金克木等,因现代刊
3、物得名。,诗歌主张: 施蛰存代表刊物撰写了创刊宣言,提出:“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的现代的诗形。” 现代诗派的特点: 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审美原则:朦胧美; 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 形式体制:散文化的自由体。,(一)戴望舒,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
4、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5、,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与“记忆”时期、 “残损”时期,分别对应着诗人诗艺的变化历程,即探求、成熟和变异二个阶段。这二个阶段中,诗人的诗歌艺术特质并不相同,大体上,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戴早年的诗作,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如残花的泪、流浪人之歌、林下的小语、单恋者、我的素描等),同时也有抑愤之音(如忧郁、古神祠前等);并塑造了两类抒情形象:苦闷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少女。,戴成熟期的我底记忆、断指、寻梦者、乐园鸟等,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品。雨巷是他的代表作,雨巷是诗人在黑暗
6、现实和孤寂的生活中一种美好而朦胧的理想象征。整首诗如一首迷离飘忽的梦幻曲,回荡着浓重的感伤情绪。我用残陨的手掌:对山河破碎的切痛,对自由光明的向往和礼赞。,戴望舒诗歌的特点:对个人忧郁与爱情苦闷的抒写;诗艺的现代追求(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传统诗艺的融合);对日常生活诗意的寻觅和表现;情绪、意象、语言的朦胧美;散文美的自由体诗的尝试;语言感官化和奇幻色彩。,(二)卞之琳,江苏海门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诗歌合集汉园集(1936)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1)雕虫纪历(1979)。,(1910.12.82000.12.2
7、),卞之琳属于后期新月派诗人,上承新月,中出现代,下启九叶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并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他的诗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另外,他的诗由于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晦涩。,代表作品有:断章、尺八、圆宝盒、距离的组织等。,(三)汉园三诗人,1936年,汉园集(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卞之琳的数行集),诗人更加将东西方的诗学融合在一起,进行创作。传统的情感和心理加上西方的技巧与哲学化,是对中国诗歌西化和西方现代诗歌中国化的探索和尝试,并且取得了创作上的成就。卞之琳诗歌呈现出强烈的哲理化理性色彩,同时也具有非个人化特征,诗人主体的模糊性处理,是对新月派“抒情客观化”的发展,是对早期白话新诗主观化情感的反叛和超越。,意义:促进了东西方诗歌的融合,使新诗的一大支派现代派走向了成熟。对诗歌散文美的探索,自由诗体的创造,为40年代九叶诗派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