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录生物 1 .第 1 章 走近细胞 .第 2 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 3 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 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 6 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生物 2 .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2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3 章 基因的本质 .第 4 章 基因的表达 第 5 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 6 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 7 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 3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 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3 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 4 章 种群和生物群落 .第 5 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
2、6 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2必修 1第 1 章 走近细胞考试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要点解读 一.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二本章重要概念导读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命系统的结构有层次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3细胞学说的建立使生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特征而统一起来。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4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外有核膜包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学法指导【例 】在森林公园里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称为一个A群落 B生态系统 C种群 D生物圈解析:判断种群的三个要点是:有一定的自然区域(一个区域);同种生物(一个物种);个体的总和(一个群体)。判断群落的三个要点是:一定的自然区域;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各种生物的总和。判断生态系统的依据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故选项 C 正确。3答案:C达标训练1在生命系
4、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A生物群落 B种群 C组织 D细胞2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产生新细胞的过程 D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3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步骤的叙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A B. C. D.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有无细胞膜 B有无核物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核糖体5下图是几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上图中表示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2)细胞与细胞相比,
5、所共有的细胞器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糖体第 2 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考试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元素。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4.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5.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要点解读 一、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微量元素 有机化合物大量元素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核酸 无机盐糖类 脂质 水4二、本章重要概念导读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大量元素,如 C、H、O、N、P、S、K、Ca、Mg 等。其中C、H、O、N 是基本元素。含量很少的为微量元素,如 Fe、Mn、Cu、B、Mo 等。2
6、.糖类由 C、H、O 组成,基本单位是单糖,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3.脂质由 C、H、O 组成,基本单位为甘油、脂肪酸等。脂肪主要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4.蛋白质由 C、H、O、N 构成,有些含有 P、S 等。(1)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氨基酸约 20 种,结构特点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NH 2)和一个羧基(-COOH);都有一个氨基(-NH 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右图:(不同氨基酸 R 基不同)。(2)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H-CO- 。有关计算: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7、氨基酸个数 n 链数 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18。(3)蛋白质多样性原因: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4)主要生理功能有: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酶);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激素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如抗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5.核酸由 C、H、O、N、P 等元素构成,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8、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细胞中的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1)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起着溶剂和运输等作用。(2)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有些无机离子是细胞内化合物的组成成分。7.物质鉴定所用试剂及颜色变化需鉴定的有机物 常用实验材料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注意的问题还原糖 苹果、梨等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现配现用脂肪 花生 苏丹或 橘黄色或红色 显微镜观察蛋白质 蛋清或豆浆 双缩脲 紫色 先后加入淀粉 小麦、绿叶等 典液 深蓝色 避免绿色干扰DNA 甲基绿
9、 绿色RNA口腔上皮细胞 吡罗红 红色 载玻片应放到盐酸中处理5学法指导【例 1】某蛋白质分子由 l00 个氨基酸组成,含 2 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 )A1 B.2 C98 D99解析: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关于蛋白质分子的计算,如 m 个氨基酸,形成 n 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则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18(m-n) 其中(m-n)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 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是关于氨基酸缩合反应的计算,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本题属于第二种情况, 选项 C 正确。
10、答案:C【例 2】植物和动物体内都有的单糖是 ( )A葡萄糖 B乳糖 C蔗糖 D麦芽糖解析:动植物体内的糖类要记牢: 动、植物体都具有的单糖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植物体独有的单糖是果糖,动物体独有的单糖是半乳糖。植物体具有的二糖:蔗糖、麦芽糖,动物体具有的二糖:乳糖。植物体具有的多糖:淀粉、纤维素,动物体具有的多糖:糖原答案:A达标训练1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包括 ( )A作为良好溶剂 B参与化学反应 C运输养料和废物 D提供能量2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抗体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物质运输 B发挥免疫作用 C催化生化反应 D构成细胞成分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
11、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4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 。(2)图中的名称是 ;图中表示 R 基的代号是 。6(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 ,假如上述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X,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 。(4)的名称 ,的名称 。(5)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造成氨基酸多
12、样性的原因是 。(6) 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顺序是 (填选项) 氨基酸 C、H、O、N 等元素 多肽链 蛋白质A B C D5下图 AF 表示人体中的几种有机物,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A B C D E F 第 3 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考试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要点解读一、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二、本章重要概念导读1.细胞膜的制备、化学成分及功能 (1)制备: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吸水涨破 (2)化学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
13、糖类等成分。(3)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 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7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 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 DNA、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供能。(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 DNA、RNA。(3)内质网:单层
14、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增大膜面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初加工蛋白质。 (4)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5)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构成的膜系统。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相似,在功能
15、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紧密联系。 4.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1) 功能: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学法指导【例】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此图是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2)除了保护细胞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重要作用的是 ,其结构特点是 。(3)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4)合成酶的场所是 。(5)图中的功能是 。(6)细胞质中的氨基酸转变成中的蛋白质,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有 。解析: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学习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后,要将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功能有机联系起来。此图中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所
16、以是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又因为没有中心体,所以是高等植物细胞;图中细胞膜不仅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而且还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蛋白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图中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染色质中的蛋白质是由细胞质中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合成以后通过内质网运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答案:(1)高等植物 (2) 细胞膜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线粒体 叶绿体 (4)核糖体 (5)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6) 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达标训练81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17、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D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2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都有基粒且各自所含基粒的结构和功能相同C所含酶的种类和作用不同 D都在原核细胞中找不到3下列关于高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B.制片时在载玻片滴一滴 0.9的 NaCl 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看到活 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于无色D.高倍镜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的形态以及结构4在真核细胞中,细
18、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5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最后出现在图中的。据回答: (1)图中最初在 中合成,还要在 、 中经过加工。(2)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所需的大量能量是由 供给的。因为该结构是 的主要场所。(3)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性。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试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简述生物膜的结构。3. 说出流动镶嵌模型
19、的基本内容。4.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要点解读 一、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其他物质跨膜运输 探索历程 基本内容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协助扩散9二、本章重要概念导读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动物细胞和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条件 浓度 外液 细胞质/液 外液 细胞质/液浓度,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4.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
20、(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分子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3)糖蛋白: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作用。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载体,不消耗能量 ATP,例如水、甘油、气体、乙醇、苯等。(2)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ATP,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也称为被动运输。(3)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ATP,例如神经细胞吸收 K+,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
21、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学法指导【例】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 3 种方式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所示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图所示C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图所示D和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被动运输解析: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一是根据物质运输方向判断, 一般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二是根据运输所需条件判断,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一般是主动运输 ,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一般是协助扩散;既不需要载体、又不消耗能量一般是自由扩散。同时记住教材上各种运输方式的实例。氧气、甘油进入细胞如图(自由
22、扩散)所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如图(协助扩散)所示,图示是主动运输,和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被动运输。答案:D10达标训练1将哺乳动物的新鲜红细胞放人下列溶液中,会使红细胞涨破的溶液是 ( )A0.9%生理盐水 B5%盐水 C10%盐水 D自来水2 有一种小分子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或胞吐3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与是静止不动的 ( )B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的协助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有关4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
23、要取决于 ( )A水 B磷脂 C糖类 D蛋白质5图示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图,请据图回答。(1) 此实验所用的材料,一般是 细胞。(2) 原生质层包括 、 和 。(3)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 ,原生质层的 性比细胞壁大。第 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考试目标1.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解释 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以及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3.说明细胞呼吸的方式、原理和实质,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4.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认识过程。要点解读一、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11二、本章重要概念导读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
24、能的酶(1)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3)酶的作用: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细胞能量的“通货”ATP(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分子中具高能磷酸键。结构简式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2)ATP 和 ADP 可互相转化: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3)ATP 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场所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
25、胞质基质条件 需分子氧、酶 不需分子氧、需酶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过程在各种酶的催化下 C 6H12O6 2 丙酮酸 + 4H + 少量能量 2 丙酮酸+ 6H 2O 6CO 2 + 20H+ 少量能量 24H + 6O 2 12H 2O +大量能量在各种酶的催化下C 6H12O6 2 丙酮酸 + H+少量能量;反应式在各种酶的催化下C6H12O6+6H2O+6O26CO 2 + 12
26、H2O + 大量能量在各种酶的催化下产物 CO2 、H 2O 酒精和 CO2或乳酸能量 大量 少量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 ATP意义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控制呼吸条件;(2)抑制酶活性、抑制呼吸作用4.光合作用(1)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丙 酮 酸 + H 2C2H5OH + 2CO2+能 量2C3H6O3 +能 量12总反应式:(2)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光反应 暗反应条件 光、色素、
27、酶等 CO2、H、ATP、酶等场所 类囊体的薄膜 叶绿体的基质过程 水的光解:2H 2O 4H + O2 ATP 的合成:ADP+Pi+能ATP CO 2的固定:CO 2 + C5 2C 3 C 3/ CO2的还原:2C 3 + H + ATP(CH 2O)+C 5物质变化 无机物 CO2、H 2O 有机物(CH 2O)区别能量变化 光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的措施
28、:控制光照强弱、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学法指导【例】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 B光反应消耗 ATP,暗反应还原 CO2C光反应固定 CO2,暗反应还原 CO2 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 ATP解析:对于光合作用的学习,除了要知道光合作用的概念,还要掌握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如场所,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等。光合作用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光反应主要将 H2O 光解生成 O2 和H并产生 ATP,暗反应则是 CO2
29、的固定,及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合成有机物。答案:D 达标训练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 B. 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C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D.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CO2+ H2O ( CH2O) + O2光 、 叶 绿 体132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 ATP D核酸3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以下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4右图表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 l、2、3 所代表的物质名称依次是、 、 。(2)比较 4、5、6
30、 所代表的能量,释放能量最多的是。(3)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_ _ ; 第二阶段的场所是 ;第三阶段的场所是 。5下图是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中 A、B 依次表示光合作用的 和 阶段。 (2)光合作用合成物质所需能量来自 ,物质中的化学能将直接用于图中物质 的合成( 中填图中序号, 填名称)。(3)夜间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4)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第 6 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考试目标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4.说明细胞的分化。
31、5.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6.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7.说出细胞凋亡与死亡的区别。8.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点解读 一、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AB14二、本章重要概念导读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 (1)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体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控制的范围有限)。(3)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特点是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时长的 90%-95%,分裂期时
32、长较短。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前期: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核膜、核仁重现(4)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上的 DNA 数目变化(假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2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结构、形态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点:具有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3)实例:造血干细胞分化成
33、红细胞、B 细胞、T 细胞等。(4)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3.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1)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动物克隆。(2)原因:细胞中具有该物种全部的遗传物质。4.细胞的衰老与凋亡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体数 2N 2N 2N 2N4N 4N2NDNA 含量 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 04N 4N 4N 4N0 015(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2)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34、,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内色素沉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3)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是主动的。(4)细胞坏死: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是被动的。5.细胞的癌变(1) 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具有易扩散性(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使癌细胞间黏着性下降)。(2)致癌因素与癌症的预防:癌细胞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人体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
35、因被激活,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外因包括 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3)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学法指导【例】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解析:从题干中的关键词“癌变 ”入手,回顾癌变细胞具有的特征:无限增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答案:A达标训练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 )A分裂期的前期 B分裂期的中期 C分裂期的后期 D分裂间期2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装
36、片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步骤应是(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C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D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164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胞具有各项生理功能 B已分化的细胞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C已分化细胞都能再进一步分化 D已分化细胞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5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在 内填字母,横线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1)在一个细胞
37、周期中,上述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2)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3)A 图细胞核内含 条染色体和 个 DNA 分子。(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期。必修 2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考试目标1.简述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解释基因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2.概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概述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4.总结孟德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要点解读 一、 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二、本章重要概念导读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7(1)选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相对性状易区分且稳定。(2)过程和结果:人工异花传粉。 P:
38、高茎(纯)矮茎F 1:高茎 F 2:高茎:矮茎3:1。(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测交验证方法:测交。 过程和结果:(F 1)Dddd高:矮1:1(5)基因分离定律在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 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及解释P:黄圆(YYRR)绿皱(yyrr)F1
39、: 黄圆(YyRr)(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等量的雌、雄配子各 4 种:YR、Yr、yR、yr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16 种组合,9 种基因型:1YYRR、2YYRr、2YyRR、4YyRr (黄圆) ;1YYrr、2Yyrr (黄皱);1yyRR、2yyRr (绿圆);1yyrr (绿皱)。4 种表现型: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过程和结果:(F 1)黄圆(YyRr)绿皱(yyrr)4 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
40、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纯合子和杂合子:纯合子是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是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 Dd、dd)。学法指导18【例 】小麦的
41、毛颖和光颖由一对基因 P、p 控制,抗锈和感锈由基因 R、r 控制,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将毛颖抗锈(PPRr)与光颖抗锈(ppRr)作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毛颖抗锈毛颖感锈=3 1,请回答:(1)毛颖和光颖属于一对 (相对性状、相同性状),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2)亲本毛颖抗锈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合是 。(3)子代毛颖抗锈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子代毛颖感锈的基因型是 。解析:(1)判断显隐性:用显性性状的概念判断毛颖是显性,用显性性状的概念、性状分离的概念或子代分离比都可判断出抗锈是显性。(2)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3 )形成子代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实际上,本
42、题如果没有告知亲代基因型,就必须先推出亲代的基因型。可用假设-演绎法、隐性突破法或单因子分析法进行推断。用隐性突破法推断如下: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初步写出亲代的基因型:毛颖抗锈(P_R_)、光颖抗锈(ppR_ ),先研究毛颖和光颖这对性状,由于子代全是毛颖,因此亲代毛颖的未知基因是 P,同理亲代抗锈的未知基因都是 r,由此推出亲代毛颖抗锈的基因型。答案:(1)相对性状 毛颖 (2)PR 、Pr 1PpRR:2PpRr Pprr达标训练1下列有关概念和该概念的实例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纯合子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个体C等位基因基因 A 和 a D杂合子基
43、因型为 aaBB 的个体2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型为 YyRr(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 )AYR BYr CyR DYy3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子代的基因型种数为( ) A2 种 B4 种 C6 种 D8 种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孟德尔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说要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 B一开始就研究两对性状的遗传19C设计了科学的实验程序并运用统计学方法 D对科学
44、的热爱并敢于挑战传统6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模拟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现有黄(Y)绿(y)和圆(R)皱(r)两种相对性状的纯合豌豆若干,利用上述材料模拟了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F 1的性状应为 ,说明 和 是显性性状。(2)F 2的性状有 种,其分离比为 。(3) F 1测交结果表现型比例应为 ,原因是 。第 2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试目标1.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2.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3.说出萨顿的假说内容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4.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并分析红绿色盲症的原因。要点解读 一、 本章主要概念的关系图二、本章重要概念
45、导读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减少一半。(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0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含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的种类为 2n种。(3)受精作用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2.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2)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