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章阅读【名师点拨】篇章阅读这种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得比较早,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通常情况下是给定一篇文章,根据文章进行几道题目的作答。可以说篇章阅读这种题型相对来说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大量的信息文字,同时进行准确的题目判断,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常常十分头痛。然而自从 2003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引进了片段阅读这种新的题型之后,篇章阅读逐渐趋于次要地位,在 2004 年到 2007 年的考试中没有再出现过,因此可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从题型角度讲已经转变了策略,考察点由篇章阅读逐渐过渡到片段阅读。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要放弃对于这种题型的复习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篇章阅读这种题目虽
2、然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已经不再出现,但是在各个地方省市还是依然存在,比如北京市、广东省、包括一些省市军转干的考试中还依然出现,因此想要考地方公务员的考生们对这种题型依然要有很好的把握。此外对于只想报考国家公务员的考生来说,如果属于复习时间比较充裕的那一类,对于篇章阅读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也并非浪费时间。因为语言的原理是通的,能够达到在短时间内对一篇信息量较大的文章有准确把握的能力,必然其语言功底和做题的感觉与速度都会相应提高,易于在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胜出别人一筹。此外对于篇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样适用于各位考生对于申论考试的作答,把握了如如何处理大段文章的技巧,再去面对申论材料中洋洋洒洒的近万字
3、,就不会心有余而力不从了。基于以上考量,我们为考生们精心准备了 15 篇历年篇章阅读的经典真题,建议考生首先根据以下介绍的解题技巧进行实战练习,看看自己的水平在哪里。然后再继续阅读我们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的批注和分析,此时我们会带着各位考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技巧性的处理。那么阅读过程中各位考生就要注意自己刚才的阅读顺序,阅读质量包括对字、词、句、标点的理解与把握是否达到我们所分析的程度,最后查缺补漏,在强化弱点的同时也熟练掌握了篇章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解题技巧】对于篇章阅读来说,首先要明确做题的顺序。通常考生会先阅读文章,然后阅读题目,接着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最后对每道题目进行作答。事实上这种顺序是非
4、常不科学的,因为人的瞬时记忆是短暂的,尤其在强大的考试压力下更容易遗忘,那么如果这个顺序去答题,往往到了具体解答时已经忘记了阅读内容,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查找信息的困难。那么怎样的顺序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呢?经过我们的研究对比发现,以下的作答顺序对于公务员的篇章阅读题目来说最为适合:首先阅读题目要求,在阅读每道题的过程中寻找该题的关键词,换言之即考点加以瞬时强化记忆,达到阅读时能够及时反应的程度。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考生可以通过做题来训练自己这种寻找关键词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此外在阅读题目要求时,要注意以下表述:“对XXX理解正确的是”意味着首先要到原文中通过快速浏览寻找到其位置
5、,提醒自己阅读到此有题目出现。 “第三段的”意味着第三段会出现题目,要注意有效阅读。总之,在读题的过程中,考生要高度紧张,尽量能够从题目要求中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印在脑中,无论是通过对原文进行标注的方式,还是默念几遍强化记忆的方式。在明确题目要求之后就要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公务员考试中的篇章阅读不同于其他考试的篇章阅读,出题的顺序并非从文章的开头到文章的结尾,因此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在作答时也并非从第一题顺序做到最后一题,而是要有选择性的安排顺序。通过原文标注定位的方式很多题目并非需要通读全文即可作答,此外像选词填空、标题结语题等Comment g1: 转折词“但”后是重点,引出该文重点“存在
6、挑战” 。Comment g2: 阅读时注意段落之间的层次,尤其是每段的句首,此段“首先来自”与下段“更来自”形成对应的递进关系。Comment g3: 援引某人的观点,从而引出本文作者的观点。Comment g4: 【引申】文中“这”指的是什么?【方法】代词指代题关键在于寻找到相对应的指代对象,一般存在于代词出现的前后句中,再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指代对象。【解析】文中“这”指的是两点,到前句中寻找符合指代含义的两点即可。前一句的句式为“A、B 和 C与 D及E相关” ,其中 ABC为并存的并列关系,显然“这两点”指的是 D和 E,即“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 。Comment g5: 转折后面引出
7、该段观点Comment g6: 递进进一步地强调该段的观点,即 知识经济会加大贫富差距” 。Comment g7: 例子前后容易出现观点,例子不用仔细阅读,关键是注意寻找前后的观点。Comment g8: “可见”这一引导词引出重申的观点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恰好与例子之前的观点呼应,为总分总式的行文脉络。Comment g9: 援引某人观点,支持本文的观点。根据托夫勒的话可以推知 89题 D选项。Comment g10: 与上段首句“首先来自”形成对应的递进关系,从而得出86题答案,即挑战主要来自于“自身准备不足” 。其中原文的“更”与选项中的“主要”恰好为同义替换的表述,为答案的标志。Com
8、ment g11: 阅读到该段落时应该完成 94题的填空,正因为 C项“机会只偏爱有准备者” ,所以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就会存在挑战。C 项的表述最贴近原文意思。Comment g12: 一个简单的“; ”引导了一层并列关系的复句,前半句是对发达国家而言,后半句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Comment g13: 根据该句表述可知 88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应对挑战就要“不甘落后、抓住机遇,工业化和知识化两步并作一步走” ,即选项B“工业化和知识化并进”的同义替换。Comment g14: 【引申】后发国家不能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是()A. 后发国家的基础薄弱,难以快速实现。B. 政治体制的束缚使得后发
9、国家难以从容实现工业化。C.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持续加快所致。D. 后发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解析】答案为 C,恰好为原文的表述。Comment g15: 通过“、 ”“同时”“还”几个引导词构成了一个并列关系的句群,即“应对挑战” “加速发展” “制度改革”三者并举,没有孰轻孰重。【引申】该句“后发国家加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制度改革”表述是否正确?【解析】错误。注意几个并列句群之间的关系为并存关系,不能混淆成其他的逻辑关系。Comment g16: 阅读到该段应该完成91题,A 项首先排除,语义重复。 C项是一个强干扰项,由于后半句的表述“因而也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而误导考生
10、选择“紧迫” 。这是由于考生没有注意到“、 ”所引导的并列关系,空白处所需词语应该与“开放”形成一种对应的并列关系,显然 D项“动态”要比 B项“活跃”准确。【引申】这是一个更加艰巨的、 的指标,因而也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任务。【解析】此时应该选择 C项“ 紧迫” ,恰好可以与“艰巨”形成一种对应的并列关系。Comment g17: 阅读到该段应该完成87题,即工业化发展的弊端。Comment g18: 转折词“但是 引出此段观点,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Comment g19: 举例说明上句观点。Comment g20: 转折提醒阅读者注意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现状。Comment g21: 对于
11、细节性表述的把握,可以得出 90题答案为 D,为概括性的部分表述。A 项将原文中的“某些”偷换成为“广大” ,属于扩大范围。B项 C项表述过于绝对。题目也是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解决的。最后对于细节推断题,考生可以通读原文后再进行作答。可以说这种做题的顺序是最为科学合理的,也是最为有效省时的。但是由于各位考生常年的做题习惯不同,可能一时间难以改正,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自己这种良好的做题习惯。为此我们特地配以模拟题供各位考生进行实战演习,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复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各位考生的阅读水平。【真题解析】知识经济的发展无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缩
12、短工业化阶段的进程,即发挥后发优势) ,但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严峻挑战。挑战首先来自“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本身。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指出,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而正是在这两点,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差距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可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同时使得他们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因位势的不同形成垂直分工的关系,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随着新的技术壁垒的形成而形成新的“中心依附”关系,加大贫富差距。例如,有迹象表明,近 20年来,在全球的收入分配方面,情况逐渐恶化。从1960年到 80年代末,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13、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从 1960年的 0.44到 1989年的 0.55。又据统计,世界最富的 20的人口的所得收入与最穷的 20的人口的收入比从 1960年的 11.11 增加到 1989年的 17.11。可见,全球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平均扩散到所有国家,贫富差距还在加大。正如托夫勒所说:“知识的分配比武器和财富的分配更不平等。因此知识(尤其是关于知识的知识)的重新分配更加重要。它能改变其他主要权力资源的分配。 ”挑战更来自自身准备的不足,因为 。知识经济对于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顺理成章;对于首先要通过工业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要不甘落后、抓
14、住机遇,就必须将工业化与知识化两步并作一步走,即如果说在上一个百年,后发国家还有可能通过加速工业化过程追赶发达国家,那么在当今新的世纪交替之际,由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过程不断加快,后发国家已经没有了从容实现工业化的可能。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显然更加严峻。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这使得在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制度的变革,因而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初步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与前两步战略相比,第三步战略不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较,不是要达到“温饱” “小康”这样相对明确的指标
15、,而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的、 a指标,因而也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但是,以高技术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题。就全国范围而言,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不到 5,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 15,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不到 1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就整体而言,由于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非均
16、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某些大城市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的。86. 知识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主要来自( D ) 。Comment g22: 典型的细节题,放到最后做答,因为需要通读原文后才能明确具体每个选项来自于文中的哪些信息点。Comment g23: 要把握原文的整体内容,该文主要讲的是后发国家发展知识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对“知识经济”做一个明确的界定。A 项表述不准确。Comment g24: 根据原文可知“知识经济”的正面效应可以使国家快速发展,而其负面效应则是加大贫富差距。Comment g25: 出自于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Comment g26: 出自于文章第
17、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Comment g27: 该题应该在阅读完全文后马上完成,此时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是最好的。最为一篇经济方面的文章用词必然客观严肃,从感情色彩可以首先排除 D项。作为本文结束语必然要概括本文的主旨。本文主要内容即论述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我们要如何应对。BC 两项中都有“总之”这一结论性的引导词,再根据表述可知 B项更准确。C 项强调的是要发展知识经济,A 项强调的是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均与原文的主旨不符。Comment g28: 对于“基尼系数”的理解,更注重考察考生经济方面的常识。也可以使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其中 ABC的表述恰好完整地概括了“基尼系数”的内涵。A. 知识的生
18、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B. 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制度问题D. 发展中国家自身准备不足87. 与知识经济比较而言,工业化经济发展最大的弊端是( A ) 。A. 消耗稀缺的资源、污染环境B. 造成了全球贫富差距过大C. 形成了技术壁垒D. 无法拉开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88. 文中谈到发展中国家从对待机遇的角度看,应当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B )A. 注意知识的积累 B. 工业化和知识化并进C. 发展新型经济 D. 快速实现体制改变89. 下列说法,不符合全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A.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
19、础的经济,它的核心在于创新B. 知识经济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C. 当代经济的发展紧密地依赖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D. 关于知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其他资源具有强大支配力、控制力、渗透力90. 下列对我国的现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我国东部广大沿海地区已经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某些有利条件B. 我国只有西部地区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C. 我国西部地区没有以高技术为产业支柱的新型经济D. 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91. 文中a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D ) 。A. 艰巨的 B. 活跃的 C. 紧迫的 D. 动态的92.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本文结束语的一项是( B ) 。A.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B. 总之,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C. 总之,我们必须发展知识经济D. 知识经济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呀93. 根据上文,下列对基尼系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基尼系数为 0,则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B. 基尼系数是衡量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C. 基尼系数越高,收入的差距则越悬殊D. 基尼系数是最富有人群的收入和最贫困人群收入的比值94. 下列选项中,适合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D ) 。A. 路遥知马力B. 磨刀不误砍柴工C.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者D.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