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4 页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站点:_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5分) 1 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A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 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2由被试对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引起的反应是(B)A自变量 B 因变量C无关变量 D 控制变量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年代是(B )A 1897 年 B 1879 年 C 1887年 D 1878 年4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B
2、) 弗洛伊德 华生罗杰斯 斯金纳5. 神经系统的基本机构与功能单元是(C ) A. 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C. 神经元 C.突触6.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 A )中枢。 A.视觉 B.听觉C.言语 D.感觉活动7.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B )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8.下列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是( C )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9刚刚能够引起同类感觉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是( A ) 。 A. 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C. 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10.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B )特性。 A.整体性
3、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11.教师在上课时,既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特性是(B) 。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1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B )组块。 A.9+2 B.7+2C.5+2 D.6+313先前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B ) 。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14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B ) 。 A.想象 B.表象C.映象 D.表征第 2 页 共 4 页15构成人类知识基本成分的思维形式是(D ) 。 A语言 B词汇 C定义 D概念 1人的心理特征包括(D) A
4、 感觉、知觉和记忆 B 需要、动机和兴趣C 思维、语言和情感 D 气质、性格和能力2由被试对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引起的反应是(B)A自变量 B 因变量C无关变量 D 控制变量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心理学家是(C )A马斯洛 B 詹姆斯 C冯特 D 卡特尔4.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机能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 弗洛伊德 华生罗杰斯 詹姆斯5. 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生理机制是(D ) A.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C.神经元 D.突触6.大脑皮层上的顶叶是(D )中枢。 A.视觉 B.听觉C.言语 D.感觉运动7.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
5、号系统的是( B )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8.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C )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9刚刚能够引起同类感觉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是( A ) 。 A. 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C. 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10.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B()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11.司机在开车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的注意品质是(B ) 。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12.短时记忆广度为( B)组块。 A.9+2 B.7+2C.5+2
6、D.6+313后学习与记忆的学习对先前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作用是(C ) 。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14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 C) 。 A.想象 B.表象第 3 页 共 4 页C.记忆 D.表征15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 C ) 。 A语言 B问题 C思维 D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C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2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D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
7、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3有预定识记目的并能运用有效识记方法的识记是(C )(A)无意识记 (B)机械识记 (C)有意识记 (D)不随意识记4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B )(A)冯特 (B)艾宾浩斯 (C)高尔顿 (D)马赫5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B )(A)概念 (B)思维 (C)想象 (D)语言6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 A )过程。(A)认识操作 (B)意志执行 (C)情绪控制 (D)需要理解7一个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B )(A)情绪 (B)
8、意志 (C)思维 (D)知觉8对活动过程的兴趣是( C)(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9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D )(A)IQ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 (B)IQ实足年龄/智力年龄*100 (C)IQ(XX)/S (D)IQ100+15Z10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统称为( 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11.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 B )中枢。 A.视觉 B.听觉C.言语 D.感觉运动1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C )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13.刚刚能够觉察出刺激物最小刺
9、激量的是( C) 。 A. 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C. 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14.开车过程中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特性是(B) 。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15.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形式是( B) 。 A.物理特性 B.言语复述C.语义与表征加工 D.口语加工16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回忆产生的干扰作用是(B ) 。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17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B)A情绪 B情感C低级情绪 D高级情绪 18面对两难选择时的动机冲突是(C) A. 双趋式冲突 B,双避
10、式冲突C. 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20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 D.弱第 4 页 共 4 页2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C 个性心理特征 D 心理现象2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C ) 。 弗洛伊德 华生马斯洛 詹姆斯3.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 D ) 。A.树状突 B.细胞体C.突触 D.神经元4.大脑皮层上的额叶是( D )中枢。 A.视觉 B.听觉C.言语 D.感觉运动5.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B ) 。 A.望梅止渴 B.谈梅
11、生津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6.刚刚能够觉察出同类刺激物差别的最小刺激量是( A ) 。 A. 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C. 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7.教师在上课时教师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的注意特性是( B) 。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8.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形式是( B) 。 A.物理特性 B.言语复述C.语义与表征加工 D.口语加工9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B ) 。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10讲课等言语活动是(A ) 。 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1
12、1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 。A情绪 B情感C低级情绪 D高级情绪 1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认为作业效率在( C )激奋水平下最高。 A高 B低C适中 D不变13面对好坏两难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 C ) 。 A. 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C. 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14.性格的核心因素是( B ) 。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C.个性结构 D.气质特征15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 D.弱16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C.吉尔福特 D.艾森克17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 A) 。 A.记忆 B.表象C.映象 D.表征1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D ) 。 A语言 B词汇 C分析 D概念 19某人测验得分为,群体平均分为,标准差为,此人的智商是(C ) 。 20下列选项哪种是特殊能力?( B ) A观察力 B 节奏感 C 注意力 D 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