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心理学课程导学学员们:你们好!我是农垦电大负责实用心理学课程的责任教师张新泉,在本学期将由我为你们的实用心理学课程教学和自主学习过程提供教学支持服务。在本学期中,若你需要获得课程的有关教学信息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来电、来函、来访或通过 E-mail 与我取得联系,我将热忱地尽我所能为学员们解答问题和提供良好的教学支持服务。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实用心理学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行政管理、乡镇管理专业专科,大专学历生电算会计、财税、工商管理等专业设置的一门选修课,由省电大开设,3 学分,54 学时。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的心理学理论素养,是一门理
2、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课程学习旨在促使学员们通过学习一些基础性心理学规律,使学员们了解心理学规律并能利用之。因此在课程学习中要求学员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观点;了解人类心理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规律,在管理工作中遵循这些规律;了解一些应用性强的心理学知识和规律,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努力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实施细则已由农垦电大责任教师放在农垦电大网站(网址:)上,学员们若需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以上教学文件,可以到上述网站查询。二、学习媒体和学习进度安排(一)学习媒体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媒体主要有两种:1、文字主教材,选用许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8
3、 月第 1 版实用心理学 。2、网上辅导材料(二)学习进度安排本课程的学习以在职成人学员业余自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教学辅导。学员自学文字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环节,特别强调自主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适当组织专题研讨和专题辅导。教学活动进度表(供参考)周次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教学形式第 1 周 心理学及其应用 2 自学第 2 周 注意与知觉 2 自学第 3 周 学习与记忆 4 自学第 4 周 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 4 自学第 5 周 辅导、小组讨论 4 辅导第 6 周 动机与情绪 2 自学第 7 周 能力 2 自学第 8 周 人格与自我 4 自学第 9 周 社会行为 3 自学第 10 周 辅导、期中
4、考试 3 辅导第 11 周 群体行为 3 自学第 12 周 心理健康 4 自学第 13 周 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 3 自学第 14 周 辅导、小组讨论 4 辅导第 15 周 心理发展与社会化 2 自学第 16 周17周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 4 自学18 周 期末辅导 4 期末辅导学时合计 54三、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本课程学员们需完成导学后所列的综合作业 4 次。作业完成后请交辅导教师批改和记录,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20%。四、 期末考核本课程由农垦电大组织考核,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2
5、0%,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五、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 心理学及其应用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一、 心理学的定义二、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 心理科学的性质第二节 心理科学的分支一、 心理学基础理论领域二、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第三节 心理学的学派一、构造心理学二、机能心理学三、格式塔心理学四、行为主义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实验法四、访谈法第五节 心理学的功能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控行为三、预测未来四、提升生活质量第二章 注意与知觉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一、 注意的概念和特征二、 注意的外部表
6、现三、 注意的功能与作用四、 注意的种类第二节 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第三节 知觉的概述一、 知觉的概念二、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三、 知觉的种类四、 知觉的基本特征第三章 学习与记忆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一、 学习的定义二、 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三、 学习的分类四、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第二节 学习策略与方法一、MURDER 学习策略系统二、学习的组织策略三、集中练习法与分散练习法四、部分学习法与整体学习法五、PQ4R 法六、利用迁移规律第三节 记忆一、记忆的定义及其基本过程二、记忆的测量三、记忆的分类四、记忆的三个系统第四节 遗忘一、艾宾浩斯遗
7、忘曲线二、遗忘的原因三、有意遗忘四、克服遗忘、增进记忆的方法第四章 思维、想象与问题解决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一、 思维的概念和特征二、 思维的过程三、 思维的种类第二节 想象的概述一、想象的概述二、想象的种类第三节 问题解决及其思维过程一、 问题解决的概念二、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三、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一、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五章 动机与情绪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一、 动机的定义二、 动机的产生三、 动机的种类四、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一、交往动机二、成就动机三、工作动机第三节 动机理论一、本能理论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三、认知与
8、期待理论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一、情绪情感的定义二、情绪与情感区别三、情绪情感的种类四、情绪情感的表达第五节 情绪情感的功能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第六章 能力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一、 能力、才能与天才二、 能力的种类三、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第二节 能力的结构一、二因素说二、多元理论三、元认知理论第三节 能力测验一、智力测验二、特殊能力测验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二、能力的个别差异第五节 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一、遗传素质二、环境和教育三、主观努力第七章 人格与自我第一节 人格性质一、 人格的界定二、
9、 人格结构第二节 人格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二、气质差异三、性格差异第三节 人格理论一、人格特质说二、人格类型说第四节 人格成因一、生物遗传因素二、社会文化因素三、家庭环境因素四、早期童年经验五、自然物理因素第五节 自我一、自我的概念二、自我的种类三、自我的功能与发展第八章 社会行为第一节 合群一、儿童对成人的依恋关系二、关于合群的实验室实验三、友好关系的益处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及其因素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第三节 爱情和孤独一、爱情二、孤独第四节 从众一、从众的定义和研究二、从众的原因三、导致从众行为的因素第五节 听从一、听从的定义二、听从行为的策略和影响因素三、外
10、部压力的局限性四、增强听从行为的方法第六节 对权威的服从一、对权威服从的特点二、实验研究第九章 群体行为第一节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一、 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二、 社会惰化作用三、 社会作用力理论第二节 群体中的个体一、社会认同二、去个体化现象第三节 群体的基本特征一、群体的定义二、群体的类型三、群体的结构四、群体的内聚力五、群体成员的交流第四节 竞争与合作一、竞争与合作的决定因素二、影响采取竞争或合作策略的条件三、社会困境问题第四节 领导和领导者一、领导结构二、领导者三、领导类型第十章 心理健康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分类一
11、、抑郁症二、人格障碍三、焦虑障碍第三节 心理障碍的原因和治疗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二、行为主义的理论三、人本主义的理论四、认知理论五、生物理论第十一章 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第一节 应激的内涵一、 普遍意义上的定义与非普遍意义上的定义二、 应激的正式定义第二节 应激生活事件一、 对应激生活事件的测量二、 应激生活事件与疾病三、 应激生活事件的后果第三节 应激的生理学一、应激的生理反应二、应激与免疫系统第四节 应激的应对一、成功应对的标志二、个体应对方式三、应对的社会资源第十二章 心理发展与社会化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发展的概念二、关键期三、 “最近发展区”思想四、代沟第二节 毕生发展阶段
12、一、婴儿期二、幼儿期三、童年期四、少年期五、青年初期六、成年期七、中年期八、老年期第三节 社会化一、什么是社会化二、儿童社会化的理论三、社会化与个性化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一、依恋的发展二、同伴的关系三、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第十三章 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第一节 职业心理特征一、职业兴趣二、职业价值三、工作适应第二节 职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一、职业选择的原则二、职业选择的策略三、职业选择的技巧第三节 人才测评技术一、纸笔式心理测验二、面试三、评价中心技术第四节 职业指导和职业指导理论一、职业指导的功能二、职业指导的理论第四节 生涯规划一、 生涯规划的目的二、 生涯规划的方法六、联系方式农垦电大责任教师:张新泉联系电话:13139245789 0931-4603142通讯地址:兰州市盐场路 181 号农垦电大 邮编:7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