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2004.8,教学内容,第1章 引论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络 第5章 计算机广域网技术 第6章 网络操作系统 第7章 常用网络设备 第8章 网络互联与因特网基础 第9章 因特网的应用 第10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教材 冯博琴主编,计算机网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授课环节 教学:32学时 实验:16学时 考核:平时25%,实验15%,期末考试60%,答疑 从 http:/ 进入计教中心主页,进入后选择“网络课堂”,“讨论答疑室”,再选择“计算机网络原理”即可进入本课程的网上答
2、疑BBS站。,课件下载 ftp:/202.117.35.170/teacher/network/计算机网络PPT_2004 用户名:STUDENT 密码:CTEC,作业提交每次批改二分之一。按学号交:第1次单号交,第2次双号交,依此类推。提交方法(以下二种方法均可):1)作业本2)电子邮件: 要求Word文件,附在邮件上,请注明班 级、姓名、学号。,第1章 引论,本章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早期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单机 大、中、小型机庞大,昂贵,资源无法共享 分散的计算机构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 计算机网
3、络产生始于1950s,产生的原因: 资源共享的需求(计算能力、外设、软件、数据) 大型项目的合作(进行工程项目协作)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通信),从体系结构来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网络):1. 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计算机终端”系统 2.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连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层次化结构,并对每层进行了精确定义,1.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特征:终端(Terminal)共享主机(Host)的软硬件资源 单台主机:执行计算和通信任务 多台终端:执行用户交互 (终端集中器/终端服务器) 连接方式:本地或远程,TS,T,T,T,
4、T,T,T,HOST,通信线路,T,例子:飞机订票系统HOST(航空公司总部)Terminals(订票点) 通信线路(电话线路) 缺点 主机负荷重数据处理通信 线路利用率低 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改进 终端集中器(近/远距) 前端处理机(Front-End Processor, FEP),将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连,特征 多个终端联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网络 网络结构从“主机终端” 转变为“主机主机”,主机主机网络的演变,演变阶段1 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完成 CCP:处理主机之间通信任务的专用计算机,两层网络概念的出现 由CC
5、P组成的传输网络通信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的主机集合资源子网,提供计算资源,CCP,CCP,HOST,HOST,T,T,T,T,T,T,CCP,HOST,T,T,T,通信子网,两层网络的概念结构,C,C,C,H,H,H,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在通信子网上可有 多个资源子网,共 享通信子网的服务,H,H,演变阶段2 通信子网规模逐渐扩大 私有社会公用 公用数据通信网 PSTN X.25 优点 降低用户系统建设成本 提高通信线路利用率 兼容性好,例子 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 美苏冷战时期由美国军方建立的实验性网络 最初4个节点70s的60多个节点 地域跨越美洲、欧洲 具有现
6、代网络的许多特征,例如: 分组交换 分层次的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通信协议,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推动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的原动力 而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最终目的仍是资源共享 标准化的时机? 先制定标准再开发还是先开发再制定标准? 各厂商、研究机构、大学在网络技术、方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日趋成熟是基础,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过程的演变 厂商标准:IBM-SNA,DEC-DNA等 缺点:适用范围:兼容性?技术垄断:竞争?标准不统一:用户利益? 国际标准(ISO OSI/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comm
7、ended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是一种概念上的网络模型,规定了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7个层次 只说明了做什么(WHAT TO DO)而未规定怎样做(HOW TO DO) 太复杂,几乎没有与之完全符合的网络 事实上的标准:TCP/IP(因特网的骨干协议)从体系结构上看,它是OSI参考模型的简化(4层),4.因特网时代的到来,因特网的出现标志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 丰富的信息和便利的使用是其规模迅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截止到2000年, Internet的规模为 网络数达到105数量级, 主机数达到107数量级, 用户数108数量级,主
8、干速率大于2.5Gbit/s 美国政府资助的“下一代因特网计划”目标是 主干网的速率比现在的因特网高1000倍 端到端的速率要达到100Mbit/s10Gbit/s,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定义的主要观点: 从应用的观点:以相互共享资源方式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从物理的观点:在网络协议的控制下,由若干台计算机和数据传输设备组成的系统。 观点3: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分散的计算机互联起来,能够互相通信且共享资源的系统。,归纳与综合 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自治计算机的集合 自治:能独立运行,不依赖于其他计算机 “主控-从属”类型的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吗? “主
9、机-终端”系统(第一代网络)呢? 互连:以任何可能的通信连接方式 有线方式:铜线、光纤 无线方式:红外、无线电(微波)、卫星,通信网络,计算机 系统,计算机 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其它类似系统的比较,终端分时系统 各终端分时占用主机资源 终端无计算能力,对主机的依赖性极强 通信主要采用异步串行连接(本地或远程) 多机系统 紧耦合,主机间通信多采用共享存储器、共享总线等(有的系统也采用高速局域网) 分布式系统 见下页,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的特点 在分布式OS统一调度下,各计算机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并行计算。 用户面对的是一台逻辑上的计算机,组成分布式系统的各计算机怎样协同工作
10、,对用户透明。 用途主要是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续) 计算机网络 非协调性的; 松散耦合的; 各计算机对用户非透明,用户必须指定资源的位置; 用途主要是资源共享。 分布式系统往往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来实现的: 在因特网中,域名服务系统(DNS)是分布式系统的一项典型的应用。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也需要网络的支持。,1.3 计算机网络能做什么(功能),数据通信(Communication Medium) 文件传输、IP电话、email、视频会议、信息发布、交互式娱乐、音乐 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ing) 软件、硬件、数据(数据库) 提供高可靠性服务(High Rel
11、iability) 利用可替代的资源,提供连续的高可靠服务 节省投资(Saving Money) 替代昂贵的大中型机系统 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Processing),1.4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硬件 网络节点 端节点:计算机 中间节点:交换机、集中器、复用器、路由器、中继器 通信链路:信息传输的通道 物理:传输介质 逻辑:信道 类比CATV的电缆和频道之间的关系 软件 通信软件(网络协议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安全控制软件、网络应用软件,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范围分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 LAN) 范围:小,20KM 传输技术:
12、基带,10-1000Mbps,延迟低,出错率低(10-11) 拓扑结构:总线,环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MAN) 范围:中等,100KM 传输技术:宽带/基带 拓扑结构:总线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 WAN) 范围:大,100KM 传输技术:宽带,延迟大,出错率高 拓扑结构:不规则,点到点,按拓扑结构分类 星形 有一个中心节点,其它节点与其构成点到点连接 树形 一个根结点、多个中间分支节点和叶子节点构成,星形拓扑,树形拓扑,按拓扑结构(续) 总线 所有节点挂接到一条总线上,广播式信道 需要有介质访问控制规程以防止冲突 环形 所有
13、节点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结点之间为点到点连接,总线形拓扑,环形拓扑,按拓扑结构分类(续) 全连接 点到点全连接,连接数随节点数的增长迅速增长(N(N-1)/2),使建造成本大大提高,只适用于节点数很少的广域网中 不规则(网状) 点到点部分连接,多用于广域网,由于连接的不完全性,需要有交换节点,不规则拓扑,全连接拓扑,按通信传播方式分类: 点对点传输方式的网络:由一对对机器间的多条传输链路构成。 信源与信宿之间的通信需经过一台和多台中间设备进行传输。 网状、环形、树形、星形 广播方式网络:一台计算机发送的信息可被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接收。 总线形、无线(微波、卫星) 局域网络通常使用广播方式,广域
14、网络通常使用点对点方式(也有例外)。,数据及计算机通信术语,数据(Data):传递(携带)信息的实体。 信息(Information):数据的内容或解释。 信号(Signal):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数据以信号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基带(Base band)、宽带(Broad band) 信道(Channel):传送信息的线路(或通路)。 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比特率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即数据传送速率)。 码元(Code cell):时间轴上的一个信号编码单元。,同步脉冲:用于码元的同步定时,识别码元从何时开始同步脉冲也可位于码元的中部一个码元也可有多
15、个同步脉冲相对应,t,码元1,码元2,码元3,码元4,码元5,信号,同步脉冲,t,波特(Baud):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波特率为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即信号传送速率)。 比特率、波特率和信号编码级数的关系如下:Rbit = Rbaud log2M上式中: M-信号的编码级数,Rbit-比特率,Rbaud-波特率 一个信号往往可以携带多个二进制位,所以在固定的信息传输速率下,比特率往往大于波特率。换句话说,一个码元中可以传送多个比特。 例如:当波特率为9600时 若M=2,数据传输率为9600b/s 若M=16,数据传输率为38.4kb/s,误码率:信道传输可靠性指标,是一个概率值。 信息编码:将信
16、息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方法。 例如:ASCII编码、BCD编码等 数据编码:将数据用物理量表示的方法。 例如:字符A的ASCII编码为01000001,其数据编码可能为,带宽(Band width,BW):信道传输能力的度量。 在传统的通信工程中: BW fmax fmin 单位:赫兹(Hz)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每秒允许传输的二进制位数作为带宽的计量单位。主要单位: b/s ,kb/s,Mb/s,Gb/s。 例如:传统以太网理论上每秒可以传输一千万比特,它的带宽为10Mb/s。 时延(Delay):信息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17、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错误校验所需的时间 排队时延=数据在中间结点等待转发的延迟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位数/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d/s d:距离,s:介质中信号传播速度(0.7c),时延带宽乘积:某一信道所能容纳的比特数。 时延带宽乘积=带宽传播时延例如,某信道的时延带宽乘积为100万比特,这意味着第一个比特到达目的端时,源端已发送了100万比特。,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接收端的确认所经历的时间 RTT2传播时延 传输可靠性 两个含义: 数据能正确送达 数据能有序送达(当采用分组交换时),本章小结,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演变 三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演化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相互连接的自治计算机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通信、共享、可靠性、节约投资、分布处理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地域分布、拓扑结构、传播方式等,作业,P21 1、3、5、9、13 说明计算机网络产生的动机是什么。 根据你的了解,列出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谢谢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