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消防联动&逃生避难系统简介,2,目 录,一、前言 二、消防联动&逃生避难系统 三、文献,3,一、前言,国内目前之消防设备设置依据均以GBJ1687所公告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正条文,及相关建筑技术规则设计施工篇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所规定之各项法规设计及施工,且完工后需向消防机关申请挂号之审查案件,其审查及竣工查验均需依消防工程施工安装质量管理要点 办理,以下各章节将分别针对各工程之施工法规概论、施工要领,逐一探讨说明。,4,二、消防联动&逃生避难系统,2.1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 1?火灾信息探测 2?火灾信息传输 3?火灾信息处理 4?消防监控模块 5?
2、报警消防设备,5,?2.1.1?火灾信息探测 ?主要由对火灾物理因素(烟雾,?火光和温度等)敏感的组件组成。主要有火灾烟雾探测器、火灾温度探测器以及人工报警器等。它是火灾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火灾报警系统的关键技术。2.?1.2?火灾信息传输 ?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很多,?目前在工程中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2.1.2.1?总线传输制式(总线式) ?这是目前工程中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它用两根普通导线将供电、认址、传讯三件事集为一身。一对总线最多可以联结500?个各种火灾探测器和各种监测控制模块。 ?2.1.2.2?(n+?1)?线传输制式 ?这是小型工程中早期常用的一种传
3、输方式,?顾名思义,?它是一个探测(或控制)?点用一根导线,?再加一根共享线组成,?它能将供?c,?,6,2.1.3?火灾信息处理 ?火灾信息处理是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心脏。它主要由专用计算机和专用软件组成,?主要有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器等。 2.1.4?消防监控模块 ?消防报警监视控制模块是现代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实现点报点控的中间单元。是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器实现对火灾报警设备和消防设备进行死循环控制的专用部件。 2.1.5?报警消防设备 ?火灾报警消防设备主要由火灾报警器和防火、灭火设备组成。火灾报警设备主要有消防广播系统、声光报警器等;?防火设备主要有防火门、
4、防火卷帘、防火隔栅和防火水幕等;?灭火设备主要有气体灭火设备(如灭火弹等)?和液体灭火设备(如水工灭火,?泡沫灭火等)?设备。,7,图1.火灾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原理框图,8,2.2.消防联动控制的要求与功能如下: a.一般规定: (1)消防联动控制对象有灭火设施(消防泵等)、防排烟设施、防火卷帘、防火门、水幕、电梯、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 (2)消防联动控制应根据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功能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方式。控制方式一般为两种,即集中控制和分散与集相结合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式应将被控制对象执行机构的动作信号(反馈信号)送至消防制室。 (3)容易造成混乱带来严重后果的被控对象(如电梯、非消
5、防电源及警报等),应由消防控制室集中管理。,9,b.消防联动控制的功能: (1)消防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 -1.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 -2.显示启泵按钮启动的位置。 -3.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2)消防控制设备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 -1.控制系统的启、停。 -2.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 -3.显示喷淋水泵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态。 (3)消防控制设备对有管网的二氧化碳等灭火系统应有下列控制显示功能: -1.控制系统的紧急启动和切断。 -2. -3.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状态。 -4.在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
6、报警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 -5.在延时阶段,应能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及空调系统。,10,(4)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对联动控制对象应有下列功能: -1.停止有关部位的风机,关闭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2.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5)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设备对联动控制对象应有下列功能: -1.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2.发出控制信号,强制电梯停于首层,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3.出接通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 -4.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 (6)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设备应顺序接通火灾报警装
7、置。接通顺序如下: -1.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发生火灾,宜先接通着火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宜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3.,11,2.3 逃生避难设备 2.3.1材料设备规范及相关施工法规概论 2.3.1.1消防安全设备之种类 1.避难设备: 指火灾发生时为避难所使用之器具或设备。 (1)标示设备:出口指示灯避难方向指示灯避难指标,如图2-6所示,其安装位置及高度如图2-7所示。 图2-6 出口标示灯及紧急照明灯,12,图2-6 出口标示灯及紧急照明灯,13,图2-7出口标示灯及避难方向,14,(2)避难器具:指滑台、避难梯、避难桥、救助袋、缓降机、避难绳索、 滑杆及其
8、它避难器,相关图示如2-8,实体如图2-9、2-10所示。 (3)紧急照明设备,15,16,图2-8 各类避难器具,17,图2-9 救助袋,18,图2-10 缓降机,19,2.3.1.2消防抢救上之必要设备: 指火警发生时,消防人员从事抢救活动上必需之器具或设备。 1.连结送水管 2.消防专用蓄水池 3.排烟设备(紧急升降机间特别安全梯间室内排烟设备)。 4.紧急电源插座 5.无线电通讯辅助设备 2.3.1.3消防安全设备性能简介如下: 1.避难设备: (1)避难器具: 避难器具乃火灾发现迟误或楼梯、走廊、日常使用之通道已受阻断,无法进行正常避难时,使用之紧急逃生器具。 (2)标示设备: 火灾
9、时为防止人员逃生避难之混乱,预先以灯火将出口避难信道及避难方向明显显示之设备。可分为出口标示灯、避难方向指示灯、避难指标三种。,20,(3)紧急照明设备: 乃火场遇停电状态时,能由交流电立即变成直流电来照明,给予在场人员顺利逃生或便利消防人员抢救之设备,紧急照明设备之设置原则,走道部分应使用白色灯罩以便于避难逃生之辨别。 2.消防抢救上之必要设备 (1)连结送水管: 高层建筑物或地下街,消防队延长水带需耗费时间之场所,利用建筑物做好的送水管由消防车直接从送水管送水,即可迅速从事消防活动之设备。 (2)消防专用蓄水池: 为防止大型建筑物之延烧,规定一定规模以上之建筑物应设置蓄水池以供消防队使用,
10、其方式有蓄水池、游泳池等,采水口之设置不得有碍消防队之活动。 (3)排烟设备: 火灾时为使消防队之抢救活动能顺利进行,对于地下层、无开口楼层、特别安全梯间、紧急升降机间有受烟侵之虞的场所,以排烟机将烟排出之设备,构成及系统控制示意如图2-11、2-12所示,排烟机实体如图2-13所示。,21,图2-11 排烟设备构成图,22,图2-12 排烟系统控制图,23,图2-13 排烟机,24,(4)紧急电源插座: 为使消防人员从事救助或救火行动时,供给照明或破坏用动力器具之紧急用电,以利消防抢救之进行,一般紧急电源插座均与室内消防栓并设。 (5)无线电通讯辅助设备: 超高层建筑物或地下建筑物,无线电之
11、通讯常因地形地物之影响而收讯不良,为使消防队之通讯活动圆满实施,所设之通信辅助设备,泄波同轴电缆结构如图2-14,系统架构如图2-15所示。,25,图2-14泄波同轴电缆结构图,26,图2-15无线电通讯辅助设备系统图,27,2.3.2逃生避难设备施工要领 2.3.2.1出口标示灯装设高度应距楼地板面2.0M以上,齐亮度在直线距离30M处,能明显看出其标示面图型及颜色。 2.3.2.2 避难方向指示灯应装设于各类场所之走廊、楼梯、或通道,其装设高度应距楼地板面1M以下(室内通道避难方向指示灯,不在此限)。 2.3.2.3 自走廊或通道任一点至避难方向指示灯之步行距离不得超过10M,且应优先至于
12、走廊或通道之转弯处。 2.3.2.4 避难指标应设于易见且采光良好处,设于出入口时,装设高度应距楼地板面1.5M以上。设于走廊或通道任一点至指针之步行距离不得大于7.5M,且应优先设于走廊或通道之转弯处。 2.3.2.5由于避难指标本身不具发光源,为便于受烟层中人员之辨识,因此设置位置应尽量压低,此点与具光源之出口标示灯不同,应加注意。 2.3.2.6出口标示灯及避难方向指示灯之紧急电源应使用蓄电池设备,其容量应能使其有效动作90分钟以上。 2.3.2.7出口标示灯及避难方向指示灯之配线其内如无蓄电池设备,应直接连接于分路配线,不得装置插座或开关等。 2.3.2.8避难器具应注意其正上方及正下
13、方均不能有其它器具使用。,28,2.3.2.9缓降机按装处需保有0.5M2以上,且边长在60cm以上之操作面积,其逃生开口面积高80cm以上,宽50cm以上或高100cm以上,宽45cm以上。 2.3.2.10缓降机于开口部与地面之间需保有以器具中心半径0.5M圆柱形范围之下降空间及下降空地。但突出物在10cm以内,且无避难障碍者,或超过10cm能采取不损绳索措施者,该突出物得在下降空间范围内。 2.3.2.11紧急照明设备所使用之蓄电池设备,应具有30分钟持续动作之容量。 2.3.2.12排烟口位置应在天花板或天花板下方80范围内,但天花板高度在3M以上者,排烟口得设置于2.1M以上之墙面(
14、同时应为天花板高度之1/2以上)。 2.3.2.13排烟口,距防烟区划各部分应在30M以内,如图2-15-1所示。 2.3.2.14排烟风管必须贯穿防火区划时,其贯通部分应设置温度熔丝式防火闸门,其动作温度为280。 2.3.2.15排烟风管,应采不燃材料制造,安装时应依设计图规定施作,同时需注意其气密性。 2.3.2.16排烟风管与排烟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为耐燃材质之可挠性接头。 2.3.2.17排烟出口如以百叶收边,需确实检讨其有效面积及压损,避免造成排烟量不足,29,图2-15-1排烟口相距距离,30,表2-2 常见缺失及改善对策表,31,接上表,32,三、文献,1. 消防设备审查及查验作业基准说明会数据,内政部消防署编印,2002。 2. 简贤文着,避难系统安全设备,鼎茂图书出版公司,1997 3. 简贤文着,火警自动警报设备功能确保对策之研究,鼎茂图书出版公司,1996 4. 简贤文着,警报系统安全设备,鼎茂图书出版公司,1997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2001,33,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