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尚书,一、尚书简介,(一)、书名的含义 尚书原来称书, 战国后期儒家称书经 ,西汉开始称尚书 ,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 和史迹记述的汇编,儒 家经典之一。“尚” 通“上”,上古之书故 名尚书。,(二)、尚书的内容,尚书所记上起虞舜时代,下至春秋秦穆公,记载了君主训誓臣民和近臣告诫君主的言语。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共58篇。虞书反映了尧舜时代的历史,其中尧典、舜典主要记载尧和舜的事迹。夏书反映了大禹治水和夏王伐有邑两件大事。商书记载了殷商的历史。周书记载了周代起源、发展和兴盛的全过程。,(三) 、尚书序的基本知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伏羲、神农、黄
2、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说,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尚书六体:典、谟、训、诰、誓、命。 “序”的含义:序所以为作者之意。,(四)、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今文尚书”是指“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馀篇(28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尚书序)。即:“今文尚书”出自伏生,汉初由伏生口传晁错,晁错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作了抄录和记载,所以叫做“今文”,共28篇。,(四)、“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古文尚书”是指“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
3、、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四)、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是假冒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共58篇,亦称伪孔本,自东晋流传至今,是后代尚书最通行的本子。其中新增篇目和“孔安国传”是晋人的伪造。但由于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和官修五经正义都采用“伪孔本”,所以一直沿袭下来,流传至今。伪古文尚书中多出的25篇,称“伪古文”,所谓“孔安国传”,称“伪孔传”。这个本子称为“伪孔本”或“伪古文尚书”,它是一部假书,也是一部奇书。,(五)、“伪古文尚书”多出的二十五篇,“伪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二十五篇(增多伏生二十五篇):虞书大禹谟,夏书五子之歌,夏书胤
4、征,商书仲虺之诰,商书汤诰,商书伊训,商书太甲上,商书太甲中,商书太甲下,商书咸有一德,商书说命上,商书说命中,商书说命下,周书泰誓上,周书泰誓中,周书泰誓下 ,周书武成,周书旅獒,周书微子之命,周书蔡仲之命, 周书周官 ,周书君陈,周书顾命,周书君牙,周书冏命,(六)、 “十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六“十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 (续),六“十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 (续),六“十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 (续),六“十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 (续),六“十
5、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 (续),六“十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 (续),六“十三经注疏”、“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篇目对比表 (续),二、虞书舜典(节选),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吁!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二、舜典(节选)注释,注释: 帝:指舜。 胄子:嫡长子。 直而温:正直而温和。 宽而栗:宽宏而庄严。 刚而无虐:刚毅而不苛刻。 简而无傲:简易而不傲慢。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们志意的。 歌永言:歌是用来延长诗的语言的。 声依
6、永:声音的高低是和长言相配合的。声:五声,宫、商、角、征、羽。,二 、舜典(节选)注释,注释: 律和声:用六律来调和歌声。 八音克谐:八音是八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达到和谐。 无相夺伦:不要扰乱了次序。 神人以和:神人通过音乐的交流而协调和谐。于:音乌,叹词。 百兽率舞:各种化装的动物图腾。,二、舜典(节选)译文,译文:舜帝说:夔!命令你掌管音乐,教育子弟们: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诗是用来表达人们志意的,歌是用来延长诗的语言的,声音的高低是和长言相配合的,律吕是用来调和歌声的。八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相互和谐,不要扰乱了次序,神人通过音乐
7、的交流而协调和谐。夔回答说:於!我敲击石头,人化装为各种动物跳舞。,和谐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思想:人对自然的征服,和谐思想: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思想:人与社会的对立,奥斯陆爆炸枪击 制造者安德斯 布雷维克称 想给挪威带来 “革命”,和谐思想:人与人的和谐,和谐思想:人与人的对立,和谐思想:人与自我的和谐,和谐思想:人与自我的分裂,二、虞书舜典(节选),神人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八音克谐:人与人的和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人与自我的和谐。,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人的全 面发展就是“全面 地发展自己的一切 能力”、“发挥他 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教育思想:人的
8、全面发展,恩格斯认为全 面发展的人是 “各方面都有 能力的人”。,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 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 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 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段话对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方向,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 用。,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1978年,邓小平在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指出:“我们 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 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应 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 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 者。”,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1990年,原国家
9、教委主任李铁映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战线必须努力做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后,这段话写进了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正式成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二、虞书舜典:人的全面发展,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艺术本质(文学本质):诗言志,虞书舜典:诗言志。,毛 诗 序:情志统一的文学本质观,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译文】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陆机文赋:缘情文学观,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缘情(抒情)文学观。,陆机文赋:缘情文学观,早期的艺术形式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zhu)舞 求助编辑 拆分词条 舞 目录 简介 活动规律 表演形式 艺术特色 种类 舞面具的种类 伴舞面具分类 面具舞领头概况 现状 (zhu)舞求助编辑 拆分词条 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