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望山八庙八景二十四小景介绍西望山,又名西山,位于县城西北 12 公里的息烽县境中部,总面积 94 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均在 1200 米以上,其中团山岩 1616.2 米,为息烽县境第二高峰。山内有著名的八大景,二十四小景,更有明清僧人修建的八大寺庙和与明朝建文帝密切相关的明永乐五年(公元 1407 年)的盟誓碑。西望山作为西南佛教“南来第一山” ,声名 远播。史志记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 大清一统志、 贵州通志、 贵阳府志、贵州名胜古迹概论等。语嵩和尚到西望山后,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弟子,还率僧俗弟子在西望山创建了凤池诸寺,使西望山在明清之际,成为著名的临济禅宗佛教圣地。据历史记载,西望山明末时期
2、属水西彝族安民辖地,当时的西望山荒山野岭,人迹罕至,文化未开。语嵩大师驻锡后,率弟子刀耕火种,草衣木食,普请当地群众,农禅并重,终于先后建成了以凤池寺为中心的十四座临济禅宗寺庙。关于西望山的寺庙,流传最久的是“八庙”之说。在人们最爱谈到的“南山八厂 ”和“西山八庙”中,西山八 庙就有两种说法,一说指毗卢、报恩、凤池、瞿昙、华严、永寿、寒山、潮水八庙;一说指华严、瞿昙、凤池、知非、雨花、东山、报恩、万寿八庙。前一种说法,指八庙分处西望山山麓而言,后一种说法,指西望山片区而言。如知非建在修文三潮水,它与雨花、东山二寺都不在西望山上。事实上,西望山的寺庙有历史记载而又在西望山山麓的,就有十四座之多,
3、这些寺庙都分布在西望山林荫佳处,占据着西望山东南西北的风水宝地。十四座寺庙中,西山乡境内共有 4 个,分别是凤凰池畔的凤池寺,苦草坪的瞿昙寺,木姜山的寒山寺和玉乳泉边的上塔寺;小寨坝境内有 3 个,即潮水的潮水寺,车头山的水头寺,王家坪村石灰窑的仙佛寺;鹿窝乡境内有老窝的报恩寺,三友的毗卢寺,大石头的华严寺,下庵和西安毛栗坝的万寿寺及瓮舍的水口寺 6 座寺庙,在九庄镇还有鸡场坝的回龙寺。此十四座寺庙在咸丰、同治年间因发生太平大国运动和境内的何二王(何德胜)战乱,大都被兵所毁,几乎都在光绪以来重建过。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除民国息烽县志有十四座寺庙记载外,其他如修文县志等都少有记载,即使有的书籍
4、记载,也很简略。如今,要了解西望山寺庙的情况,只有在西望山遗址去寻了。然而因为咸丰、同治之乱和文革破坏及风化等诸多因素景影响,有关西望山的资料也不好收集,大多已遗失了。如今,西望山十四座寺庙只剩下了残碑断塔,有识之士正在对这些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考察,不远的将来,相信西望山的临济禅宗文化会重放光彩。八 庙八庙系指西望山凤池寺、瞿昙寺、华严寺、报恩寺、塔院寺、永寿寺、下庵、毗卢寺。1、凤池寺,又名木皮庵。位于西山乡西山村凤池村民组西望山天凤岭下东麓凤凰池右侧凤凰涧上,为西望山开山鼻祖语嵩法师修建。清雍正十年,僧洪亮重建。咸、同乱毁。光绪间,僧法华重建。2、华严寺 位于西山乡联合村,在西望山西麓
5、薄刀岭下,明代僧人寂受修建。3、瞿昙寺 位于西山乡西山村苦草坪组。清顺治十六年,由瞿昙修建。光绪间重修,现尚存玉皇殿。4、报恩寺 位于西望山西北麓鹿 窝乡老窝村老窝村民组的双麟山半腰,建于明万历年间。5、塔院寺 位于西山乡西山村凤池寺组。在西望山凤凰涧下,明代建。寺前有语嵩塔,塔侧有望松碑。6、永寿寺 位于西山乡鹿窝村木姜山组。又名寒山寺。明朝王宠缔建。7、下庵 位于西山乡联合村。在西望山华严寺下,清乾隆年间建。8、毗卢寺位于今鹿窝乡三友村麻窝田村民组,明洪午年间建。八 景1、凤池传灯。 2、瞿昙问道。3、天门烟雾(双扇门)。 4、雨花凤瀑(后沟)5、松谷晚钟(后沟)。 6、语嵩塔院。7、天阙
6、晴岚(团山岩)。 8、万壑呼嵩(凤池寺左侧)二十四小景1、弓痕凌波仙履桥位于鹿窝村火金山。2、鹿鸣溪畔雷打石位于西山村。3、曲水接天出鹿溪位于西山村。4、怪石钩连芙蓉嶂位于瞿坛寺北与伏狮峰之间。5、五步九折云中梯位于西山村谷米洒。6、妙法华严驯伏狮碓窝坪上。7、梭米孔下碓窝坪云梯顶端。8、五老插笏隐丛林即五老峰。9、石将军轿顶山南麓。10、仙女石轿顶北麓。11、铁围城语嵩塔下。12、动胆石轿顶山下。13、万卷书位于天门石对面。14、玉乳泉位于塔院寺左侧,也称六角井。15、金钟塘位于凤池寺右前方约 100 米处。16、天风岭位于凤池寺后约 2000 米。17、半朵莲花位于天风岭东侧。18、千层岭位于西望山北端,又名千层坡。19、莲花岭位于西望山千层岭西侧。20、石楼关位于西望山瞿昙寺南面。21、公公背媳妇位于尖峰岭烟灯坡。22、薄刀岭位于西望山南段。23、佛香湾位于薄刀岭南麓。24、九龙岗位于鹿窝乡三友、马屯村境内,由九条支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