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529645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二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二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二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二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 2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课程内容简介开课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课 程 编 号 A1中文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 课 程 学 分 1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 李山 职称 教授课程简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值得大家深入了解与学习。 中国文化概论系统而又简约的带领大家领略中国文化历史及其风采,这次讲座主要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方面来介绍中国文化。参考书:1、 李平主,中国文化概论,2002年06月第2版2、 李

2、山,牟宗三传,2002年01月第1版3、 侯外卢,中国思想通史,1957年03月第1版4、 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 2001年01月第1版5、 莫林虎,中国诗歌源流史,2001年02月第1版6、 褚斌杰, 诗经与楚辞,2002年11月第1版相关讲座:1、 夏文化探索,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 北京文化的地域性与创新性,刘勇,北京师范大学3、 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东传,范毓周,南京大学4、 汉代文化与汉代民族的基本特征,周天游,陕西历史博物馆5、 黄帝陵与黄帝文化,张宏彦,西北大学文博学院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7、 不学礼,无以立中

3、国传统礼仪文化,王三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课教师简历:李山,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弟子。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先后出版过诗经的文化精神 、 诗经析读 、 诗经新注等诗经研究专著,及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大纲第一章 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第一节 族群凝聚及代兴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本节重点: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描述。二、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本节重点: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情况,当时是宗教起着凝聚的作用。三、族群代兴本节重点:从夏到西周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族群代兴情况。第二节 分封制一、西周分封建国本节重点:西周分封建国的情况。二、分封制与民族团和本节重

4、点:分封制对民族团和的决定性意义,用礼乐融合民族,诸夏意识的产生。周人跟别的族群消除隔阂。第三节 西周礼乐2本节重点:礼乐的概念、特点、几种礼的介绍。第二章 民众的历史品格第一节 国人本节重点:国人的概念、权力,国人怎样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权利及其原因,当权者对小农的看法。第二节 诸子的文化思想一、大同观念本节重点:大同观念的概念及要求。二、天下观念本节重点:怎样看待天下。三、天人合一本节重点:天人合一的概念及表现。第三节 儒家一、仁本节重点:儒家“仁”的概念及要求,仁者、仁政等的要求。二、教化论和性善论本节重点:儒家的教化论观点,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第三章 老子与中国各朝官僚文化第一节 教化论

5、本节重点: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教化论的社会,教化论的含义,教化论下的人性论。第二节 诸子的政治思想本节重点:道儒法墨的治国理念。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政治本节重点:宗法制,重农轻商,文治政府,各朝官僚制度。3开课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课 程 编 号 A3中文名称 明史十讲 课 程 学 分 1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 樊树志 职称 教授课程简介:明史十讲主要涉及了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以及扭曲和贬抑明史的几种观点,是樊树志教授从自己的读史心得中提炼出来,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虽然该课程没有做到面

6、面俱到,但是它选择重点,深入透彻的讲解,讲深讲透,讲出个所以然。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他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参考书:1、樊树志, 晚明史(15731644) ,2003年10月第1版2、陈梧桐, 洪武皇大传 ,1993年06月第1版3、潘运告, 冲决名教的羁络: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艺思潮 ,1999年11月第1版 4、方尔加, 王阳明心学研究 ,1989年08月第1版5、陈清华, 毕竟是书生 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 ,2009.07 6、张建业, 李贽论丛 ,2001年10月第1版7、孙顺霖, 历代争雄记 ,1992年06月第1版8、王鸿儒, 张居正:悬崖之舞 ,200

7、2年04月第1版9、王行国, 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 明朝后期卷 ,2006年06月第1版10、孙玉琴, 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 ,2005年08月第1版11、李金明, 明代海外贸易史 ,1990年04月第1版 12、朱文杰,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 ,1996年01月第1版 13、苗棣, 魏忠贤专权研究 ,1994年12月第1版14、吴廷桢 , 西学东渐 ,1993年03月第1版 15、果迟, 1644,帝星升沉 (上册) ,2007年04月第1版相关讲座:1、 “山人”与晚明政局,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2、明末高僧隐元与江户时代的日本,吴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3、明清商帮文化比较研究,李刚,西北大

8、学4、重识明史,刘志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课教师简历:樊树志,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中国明史学会顾问。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等。课程大纲第一讲 朱元璋与胡蓝党案本讲简介:讲述了发生胡蓝党案的原因,胡蓝党案发生的过程,胡蓝党案过程中的另外一些悲剧人物,胡蓝党案后朱元璋所采取的相应的制度措施。第二讲 阳明心学与异端思想本讲简介:讲述了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朱子理学的区别,阳明心学发展到极致的观点,李贽异端思想的主要内容,文人在理学与心学之间的选择,理学与心学的利

9、弊。第三讲 嘉靖与严嵩本讲简介:讲述了严嵩得宠于嘉靖的原因,严嵩权倾一时的情况,言官对严嵩的弹劾,后来严嵩失宠的原因经过,海瑞的上书。第四讲 张居正与万历本讲简介:讲述了张居正如何铲除异己,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改革中所遇的反对势力和阻碍,张居正处于权力巅峰时产生的想法及做法,张居正死后所受的惩罚。4第五讲 “海禁”与“倭寇”本讲简介:主要讲述了“海禁”与“倭寇”的含义,以及“倭寇”的产生与“海禁”的关系,当时人们对“倭寇”的理解。第六讲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本讲简介:讲述了对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误解,以及该如何正确理解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第七讲 魏忠贤与“阉党”专政简介:讲述了魏忠贤此人出身,如何登到高

10、位,阉党的构成,魏忠贤以及阉党横行的恶状,魏忠贤专权的衰落。第八讲 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本讲简介:讲述耶稣会士本土化传教过程、内容及特点,西学东渐的成果及影响,简介东学西渐,对于早期传教士的评价。第九讲 “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本讲简介:讲述了“全球化”贸易的正确理解,中国在早期“全球化”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专家对白银资本的研究,引出晚明的经济状况。第十讲 王朝的末路崇祯十七年本讲简介:讲述了崇祯应对内忧外患的措施,分析了崇祯非亡国之君而亡国的观点。5开课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课 程 编 号 A6中文名称 先秦君子风范 课 程 学 分 2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 赵

11、敏俐 职称 教授课程简介:先秦君子风范通过对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历史追怀,以达到瞻仰先人风采,追溯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历史探源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先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各位仁人志士的事迹、人格以及业绩,先秦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制度的确立,社会秩序的完善等,该课程从典籍、史书缅怀现任的言行事迹,对他们的文化人格进行一番历史的追怀。寻根以振叶,沿波而讨源,其叙述时间范围大体上自周初到春秋时期结束,而不包括战国时期,相关的文献取材,也以尚书 、 诗经 、 左传 、 国语为主,再附之以战国秦汉间其他著作。参考书:1、 聂宝平,先秦儒家性情论,2007.72、 徐克谦,先秦思想文化论札,2007年05

12、月第1版3、 李健胜,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2006.11 4、 陈智勇,先秦社会文化丛论,2005年09月第1版5、 罗永麟,先秦诸子与民间文化, 2003年04月第1版6、戴永明,先秦儒学要略,2002 年 7、杨华,先秦礼乐文化, 1997年03月第1版 8、赵敏俐 ,国学备览,2007.1 9、赵敏俐,中国中古文学论文集,2005.1210、赵敏俐,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2005年05月第1版11、赵敏俐,先秦君子风范,1999年相关讲座:1、 先秦诸子与先秦文学,王长华,河北师范大学2、 中国先秦时期国家形态的演变社会史与考古史层面的考察,朱凤瀚,北京大学历史系3、 先秦,宋镇

13、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4、 人类视角下的先秦文化,萧兵,淮阴师范学院5、 先秦文学,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6、 先秦北方民族文化遗存的考古学观察,魏坚,中国人民大学任课教师简历:赵敏俐,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近年来的主攻方向是运用艺术生产的理论进行中国古代歌诗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科研主要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学术史。出版过两汉诗歌研究 、 汉代诗歌史论等学术专著。课程大纲第一章 第一章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构建与贵族时代的人格理想引言本节重点:中国的古代圣王,道德渊源;殷纣王的残暴与周文王的德行;周文的道德建构和对中国文

14、化的开创性功绩第一节 君子喻于义一、君子的含义本节重点:君子的含义,先秦的身份地位差别;君子的才、德要求;孔子论子产的四条君子之道;钟仪应对晋景公二、达到君子境界的条件6本节重点:达到君子境界的条件;冉有应对,道德和学习对人的教化作用第二节 明主贵有德一、周朝的历史本节重点:殷商灭亡对周朝的教训,敬德保民;周朝先王的历史传承,摆脱尊天事鬼的巫术观念;重天到重人的变革二、周代之敬德本节重点:文王和周公的言行,道德追求的典范;穆王将征犬戎;晋怀公之灭亡,不敬德第三节 人生三不朽一、周人对历史的文饰本节重点:周人对祖先的重塑的用意及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二、人生价值的探讨本节重点:价值尺度,精神追求;

15、叔孙豹答范宣子,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的历史意义第四节 贵族大传统一、君子人格本节重点:齐崔杼弑君,晏子议论;人文精神的变革,道德风范的建立;民族精神与先前君子文化的形成及其意义二、周朝的贵族文化本节重点:周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各阶级的道德观念;左传示例,奴仆为主人尽忠,太史赴死;在历史环境下理解君子道德三、对理想的追求本节重点:周朝动乱下的理想追求;贵族精英的文化教育和他们对于社会的作用第二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世俗生活中的彬彬君子第一节 风度翩翩的一代一、狐裘黄黄先秦君子的服饰讲究本节重点:服饰区分,庶民、贵族、君王三者的服饰差异;玉饰在贵族个阶层中的佩戴讲究和作用;秦风终南诗讲解二、步

16、履闲闲先秦君子的言行举止本节重点:国语周语下和礼记玉藻的解析,对君子言行举止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论语乡党解析,孔子举止风范解析三、威仪棣棣先秦君子的威仪本节重点:诗经鄘风相鼠和大雅抑等诗文解析;左转示例;威仪在先秦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威仪的意义和价值四、温其如玉先秦君子的美好品质本节重点:诗经以玉象征美德,玉与道德品质的关系;晋语范例讲解,进德修业与君子风度的关系第二节 出言有章的诗人一、抒情讽谏本节重点:史书对君子作诗的记载;贵族赋诗的作用和意义二、赋诗言志本节重点:赋诗的形式;左传示例,赋诗言志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诗的多种功能和艺术特征第三节 熟习礼乐的大夫一、天生众民,有礼有则本节重点:周

17、代贵族的礼仪;周礼、仪礼的地位;礼仪在贵族生活和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晏子春秋示例礼仪对于君子的重要意义。二、琴瑟在御,莫不静好7本节重点:乐在先秦贵族的文化教育中的地位;周代乐制;季札听乐,音乐的政治和道德意义;琴瑟等周代乐器;周代君子的音乐修养第四节 博学多识的才子一、博物君子本节重点:子产之博学;观射父之博学;官学时代的巫、史、太师之博学二、慎思明辨本节重点:富辰论外交,明辨是非的政治修养;单襄公论孙周,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王孙圉对赵简子,君子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史书中贵族的预言第三章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立身行事中的道德追求第一节 孝子不匮一、孝子深情本节重点:孝在先秦伦理中的地位;小雅蓼莪

18、释意;周文中的孝文化二、父命不可违本节重点:孝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地位;申生待烹的典故与孝子观念三、春秋多孝子本节重点:春秋时期的孝子事迹;孝文化中的父权观念第二节 忠烈人生一、忠字释义本节重点:忠与敬;忠与周文的宗法制度;忠孝关系及君臣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二、临患不忘国本节重点:叔孙豹拒绝行贿以尽忠,三不朽之论;子产直言谏子皮,公忠的精神;诗经中的公忠思想三、事主无二心本节重点:公忠与私忠;私忠与家族伦理;梁启超论忠君与爱国第三节 义士情怀一、君子重义本节重点:义的本意;义的泛指及延伸;义在先秦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大义灭亲本节重点:石碏平卫乱而杀子;大义灭亲的条件;楚庄王、邵公事迹三、舍生取

19、义本节重点:程婴救赵;生命价值与道德追求;各类舍生取义事迹第四节 道德华章一、文德垂范本节重点:先秦道德体系中的概念分类;周人的践履品格,对道德理想的实践二、烈士殉名本节重点:用于赴死的节操;鉏麑与申鸣的自杀全节;多重标准下的道德困境与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三、永远的情结本节重点:道德追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先秦道德实践的风气及其意义;忠孝文化对我国古代道德人格和政治活动的重要作用。第四章 处世交友中的人格风范第一节 尚俭与安贫一、富而尚俭本节重点:晏子尚俭,晏子拒禄谏君;季文子尚俭,文子之忠;尚俭兴家保身,奢侈亡家亡身, 国语示例;尚俭观起源二、安贫乐道本节重点:下层贵族和贫士的生活,颜回示例

20、三、贫而有节8本节重点:原宪隐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曾子、子路之安贫守节;刘向新序节士示例;对生存价值的思考;富而尚俭,贫而有节的深刻内涵第二节 恭敬与谦和一、恭敬本节重点:孔子论恭敬;恭敬的文化意蕴二、敬以待人本节重点:人事中的敬,孔子对人事的态度;敬与忠孝的差异三、恭敬办事本节重点:公弥敬父,鉏麑刺赵盾,叔向论单靖公;儒家对恭敬之德的赞誉,敬业乐群的现代意义四、谦本节重点:谦、和释义;谦卦释义,为何谦虚,如何谦虚;鸣谦、劳谦、撝hu谦;子产辞赏;古人对谦逊的各种说法五、和本节重点:和在六德中的地位,和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化对和的深刻理解;和在个人品德方面的表现;孔子示例,志于道,据于

21、德,依于仁,游于艺;如何处世第三节 自省与鉴戒一、鉴戒本节重点:鉴字释义;周朝对殷商的鉴戒;周公康诰、酒诰、梓材中的思想,尚德,戒酒,以德和民;无逸示例,统治者对待自己生活的态度;闵予小子示例,周成王的自我鉴戒;孔子论君子之三戒二、自省本节重点:曾子之三省;诗经周颂小毖,周成王之惩前毖后;尚书秦誓,秦穆公之从善如流;儒家对自省的重视,自省的重要性第四节 交友与让贤一、交友本节重点:诗经伐木讲解;管鲍之交;儒家认为交友中应当注意的几点;知音之交;延陵季子赠剑二、让贤本节重点: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孔子对鲁哀公、答子贡;吕氏春秋赞能示例,让贤之高尚及重要性;吴季札让国及其缘由,道家思想的起源

22、与季子对全身免祸深切关注第五章: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第一节 艰苦的创业者一、周王朝的开创者:周文王本节重点:周人的发展,文王的扩张;诗经大雅皇矣解析,周人对文王文德之治的歌颂;文王创业史二、周朝政权的巩固者:周公本节重点:周朝前期的困境和周公的应对措施,制礼作乐;周公之兢兢业业执政三 建立霸权的创业者:重耳与子犯本节重点:国语晋语记载的重耳流亡,子犯之辅助;晋文公之霸业,子犯的作用第二节 卓越的改革家一、辅桓公以成霸业的管仲本节重点:管仲的出身及鲍叔牙对他的评价;管仲被任用二、管仲(齐桓公)的霸业本节重点:管仲的九项改革措施;齐国的霸业;管仲改革的历史意义9三、治小国以安乐的子产本节重点:襄公

23、八年子产论郑国之失;十年郑乱,子产平乱;十九年子产执政四、子产改革本节重点:在制度、军事、法制的三步改革:等级制规范和土地改革、作丘赋、铸刑书;子产知人善任,不毁乡校;子产的功业和声誉第三节 善于辞令的行人一、屈完退齐军本节重点:齐国伐楚;屈完的辞令及其所显示的智慧二、烛之武退秦师本节重点:秦晋围郑,烛之武说秦君;从烛之武看行人的重要作用;行人与纵横家的不同,行人身上的君子风范三、子产坏晋馆垣本节重点:子产刚步入政坛时的外交表现;子产执政后出使晋国,抨击晋国之简慢;对子产坏晋馆垣的评议第四节 不畏强御的谏臣一、比干谏而死本节重点:微子、箕子、比干谏纣王,孔子许之以仁;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与防川

24、;诗经对邵公忠谏的赞扬二、谲谏的晏子本节重点:刘向叙晏子生平;晏子和同之辨,谏景公宠梁丘据;晏子智谏;邵公与晏子谏君的不同,先秦多谏事的原因;西周贵族参政制在国语和诗经记载中的表现;先秦君子的谏诤与后世皇权政治下的谏诤之不同第六章 戎马生涯中的武士精神第一节 男儿以尚武为荣一、先秦君子的武士特征本节重点:周礼夏官司马的军制与国语齐语记载的管仲军事改革;顾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化论贵族习武传统,文士与武士的分化二、诗经中的武士形象本节重点:徐吾犯之妹择夫;诗经中对武士的赞美或思念的篇章;郑风羔裘、郑风叔于田和大叔于田、诗经秦风小戎、邶风简兮示例;君子有勇武的一面第二节 君子应为义而战一、为“义”而战

25、的宋襄公本节重点:鲁僖公十九年宋楚之战,宋襄公之误用“义”二、为义而战的文化背景本节重点:线索一:尊王和攘夷,郑庄公之正示例;齐桓、晋文之尊王攘夷,齐桓称霸抑制戎狄诸夷,晋文称霸阻住楚国北上;线索二:讲信与修礼,对内对外两层内容;战争要取信于民,曹刿论战,晋惠公背信弃义而战败;楚王伐陈,申包胥求秦援军第三节 太上以德来服人一、无德何以主盟本节重点:晋国伐卫还卫地,示威示德;左传昭公十五年,荀吴取鼓城,以德服人二、有德方能致胜本节重点:晋楚邲之战;楚庄王对武力的理解;对战事中的德的评议三、勇士也退让有礼本节重点:养由基和叔梁纥;秦晋韩之战秦军之无礼与晋军之谦让;逢丑夫假扮齐君;韩厥和郤至战争中躲

26、避诸侯;春秋武士和后世的重要不同10第七章 逝者如斯,风范长存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民族意义第一节 先秦君子的理想追求本节重点:乱世中君子的理想追求;知罃对楚共王,子路临卫乱,一般武士的崇高人生价值;先秦典籍中寄蕴的文化理想,孔子作春秋的目的第二节 先秦君子的人格特征本节重点:社会基础:以家族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文化环境:面向群体,积极入世;血缘宗法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独立人格;各层面的诗经示例第三节 先秦君子人格对后世的影响一、爱国主义和英雄精神本节重点:屈原、贾谊示例,先秦文化的爱国主义影响;魏晋唐宋士子示例;诗经秦风无衣表达的爱国主义二、忧患意识和怨刺精神本节重点:诗经桑柔、屈原上书陈政事

27、所表达的忧患意识和怨刺精神;后世诗人的批判现实三、坚持理想 无惧无畏本节重点:论语、离骚所表达的无惧无畏的独立人格节操;后世独立人格,韩愈谏佛骨事、欧阳修批高若讷事、独立人格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差异;孟子论大丈夫四、面向社会 积极进取本节重点:先秦思想家如叔孙豹、孔子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屈原、司马迁、曹氏父子示例,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之不朽11开课单位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课 程 编 号 A7中文名称 中华诗词之美 课 程 学 分 1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 叶嘉莹 职称 教授课程简介: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

28、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中华诗词之美这一课程从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讲起,共有五部分: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咏荷诗词;中华诗词之特美。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参考书:1、 李善奎,诗词鉴赏通论,1995年01月第1版2、 韩兆琦,唐诗白首,2004.123、 (明)黄凤池,唐诗画谱,2004年02月第1版4、 钱发平,宋词的历史,2006年0

29、7月第1版5、 朱孝藏,宋词三百首,2001年09月第1版6、 叶嘉莹,南宋名家词讲录,2005.27、 张明非,唐诗宋词专题,2003.48、 刘永生,清诗选,1997年05月第1版。相关讲座:1、 清词的传承与开拓,张宏生,南京大学2、 宋词经典,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3、 南宋江湖诗派的晚唐诗风,张宏生,南京大学4、 宋词与宋代文化苏轼“以诗为词”辨,施议对,澳门大学5、 诗词鉴赏的三个层次,陈建森,华南师范大学6、 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莫砺锋,南京大学7、 汉语诗歌绚丽的亮点,鲁国尧,南京大学8、 诗的发现,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9、 唐诗宋词与风雅陕西,张文利,西北大学任课教师简

30、历: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代表作品有迦陵文集十卷, 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 中国词学的现代观 , 唐宋词十七讲 。课程大纲第一讲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词产生的背景本节重点:诗产生的背景及内容表达,词产生的特殊背景,中国音乐的发展。二、词的产生本节重点:词产生的过程。

31、三、从性别文化解读小词本节重点:男女之别,男子为何能写女子被抛弃的词,举例进行分析。第二讲 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12第一节 花间温韦词本节重点:解析温韦的菩萨蛮及特点。第二节 南唐冯李词一、冯延巳本节重点:冯延巳的身世和生平, 鹊踏枝的解析。二、李璟本节重点:浪淘沙 摊破浣溪纱的解析及其特色。三、李煜本节重点:相见欢 虞美人的解析,李煜将歌词变成士大夫之词。第三讲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第一节 境界说本节重点:王国维出生前后的历史,王国维的境界到底是讲什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第二节 词的发展一、困惑之中发展本节重点:词在困惑之中发展的经过。二、在神不在貌本节重点:通过两个类

32、别的词分析王国维的“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三、诗化之词本节重点:李清照、苏东坡关于诗化之词的两种理解,王国维的理解。引出赋化之词。第三节 词的联想一、张惠言本节重点:张惠言怎么样讲词,那么张惠言怎么样想,张惠言怎么样的比兴。二、长调本节重点:长调以后写成好的词与不好的词的比较。第四节 小令至长调本节重点:从小令到长调对词表达的影响,长调的特点,长调下的好坏词分析。第四讲 咏荷诗词本节重点:解析咏荷诗词,荷的品行及能寄托的情感。第五讲 中华诗词之特美第一节 概述一、中国语言文学的特质本节重点:中国语言文字的独体单音特质。二、诗本节重点:诗的概念及诗的内容,诗歌平仄的音调,破音字。三、诗歌的写

33、作方式本节重点:诗歌的三种写作方式即是赋、比和兴,各自含义及介绍。四、情意与形象本节重点:“兴”是由物及心, “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心即物。第二节 举例一、赋本节重点: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 。二、比本节重点:陶渊明的饮酒栖栖失群鸟三、兴本节重点:李商隐的西溪 。第三节 总结13本节重点:中国诗歌讲究声调,词的概念,温庭筠的菩萨蛮 ,王国维的蝶恋花 ,石声汉的清平乐 。开课单位 课 程 编 号 A8中文名称 四大名著鉴赏 课 程 学 分 3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 职称蔡义江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侯会 教授段启明 教授袁世硕 教授课程简介:明清时期,伴

34、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小说逐渐发展起来。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数百年来为人所津津乐道。 四大名著鉴赏课程将分别就四部著作做出详细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认识和了解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的明清小说。参考书:1、 (清)曹雪芹,红楼梦,2009年5月第1版2、 蔡义江,红楼梦导读,2003年10月第1版3、 (明)施耐庵,水浒传,2009年5月第1版4、 王同舟,水浒传:豪侠人生,2002年05月第1版5、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2007年1月6、 杜贵晨

35、,罗贯中与三国演义,2004年10月第1版 7、 (明)吴承恩,西游记,2009年5月第2版8、 陈文新,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2003年05月第1版9、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黑白版,2002年03月第1版相关讲座:1、 红楼梦研究,张国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 红楼梦 ,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3、 红楼梦的建筑文化,张世君,暨南大学中文系4、 红楼梦中的石头来自何方,葛良彦,美国圣母大学5、 水浒好汉漫谈,刘怀荣,青岛大学文学院6、 水浒传成书之谜,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7、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对话特质及其意义,周建渝,香港中文大学8、 西游记中的佛与道,陈洪,南开大学任课

36、教师简历:蔡义江,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主要出版著作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论红楼梦佚稿 、 红楼梦校注 、 蔡义江论红楼梦等。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教学、科研工作,侧重于白话小说研究。著有专著水浒源流新证 、 中华文学五千年 、 世界文学五千年 、 元曲诵读等。段启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红楼艺术论 、 西厢论稿 、 中国文学史长编 (元明清卷) 、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述评辑略等。袁世硕,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明清文学、蒲松龄研究。主要著述有孔尚任年谱 、 蒲松龄事迹著述新

37、考 、 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等。课程大纲14西游记第一节 众说纷纭的启示第二节 唐僧取经经历的应幼化与原旨的蜕变第三节 横空出世的新主角第四节 主体原旨与局部意趣的背反第五节 化庄为谐, “但觉好玩,忘怀得失”水浒传第一节 水浒传主旨八谈一、从小说命名,看小说作者的立场二、开明文人对水浒的解读三、是农民起义史诗,还是“为市井细民写心”四、如何看待“忠义”主题五、是一部“愤书” ,更是一部“快书”六、百姓乱世求活的悲剧内蕴七、 水浒传的思想局限八、外国人如何看待水浒传主题第二节 水浒传成书之谜一、作者(写定者)及小说的创作模式二、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三、话本和戏曲中的“水浒”故事四、 “水浒”释名

38、五、 “水浒”之水何处来?六、通过比较,看水浒与洞庭起义的关系第三节 水浒传的作者一、关于水浒作者的四种表述二、施耐庵与罗贯中三、 水浒传在嘉靖朝声名鹊起四、一种可能性:百回本水浒传大概是在嘉靖朝最后完成的第四节 水浒传的版本15一、百回本水浒传:一个有疏漏的繁本二、一部更加完整的繁本:一百二十回水浒全传三、被金圣叹“腰斩”的七十回繁本(附其他版本)四、 水浒传简本系统概况五、繁本与简本的关系第五节 水浒人物分析之一:宋江一、其貌不扬、才疏德浅的押司小吏二、金圣叹眼中的丑陋宋江形象三、宋江的价值所在把握忠义的舵轮四、金圣叹为什么贬低宋江五、从小说成书的角度,看宋江矛盾性格的成因六、戴宗传假信:

39、一个来自域外的故事情节七、弃子范型与江流儿模式:另一个来自域外的情节类型第六节 水浒人物分析之二:林冲第七节 水浒人物分析之三:杨志第八节 水浒人物形象分析之四:鲁智深第九节 水浒人物形象分析之五:武松第十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水浒艺术成就之一:人物塑造的艺术水浒艺术成就之二:叙事艺术与结构特征水浒艺术成就之三:语言的艺术水浒艺术成就之四:写作手法种种第十一节 水浒传与小说群书的关系一、水浒与三国故事二、水浒与五代故事三、 水浒与说岳故事四、水浒与其他话本故事第十二节 水浒的文体定位及小说史意义第十三节 水浒传中的晚起情节16第十四节 水浒传与宗教开课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课 程 编 号 B

40、1中文名称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课 程 学 分 2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 B、自然、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赵峥 职称 教授课程简介:该课程结合历史时间顺序以及现实理论基础展开叙述,主要包括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以及相对论的诞生,宇宙的发展历程探索,放射性与原子弹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关于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的介绍,霍金生平及其黑洞研究,膨胀的宇宙、虫洞与时间机器,时间的性质文明的诞生,文明的演进等。该课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宇宙的奥妙以及天文物理研究的现状和渊源,为学子们普及物理知识,增加学术修养打下良好基础。参考书:1、 赵峥,探求上帝的秘密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1997年11

41、月第1版2、 刘筱莉,物理学史,2001年3、 (美)乔治伽莫夫,物理学发展史, 1981年07月第1版4、F.赫尔内克,爱因斯坦传,1979年11月第1版5、 (法)利纳德弗里斯,原子科学的两千四百年, 1982年08月第1版6、A.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1964年08月第1版 7、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 ,2003年09月第1版8、方励之,从牛顿定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1981年04月第1版9、 (美)威廉J考夫曼,相对论和黑洞的奇迹, 1987年01 月第1版10、 (英)戴维斯,关于时间: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2002年06月第1版 11、汪容,在10-13 厘米以内, 197

42、9年11月第1版 12、赵峥 ,黑洞与弯曲的时空,2000年01月第1版 相关讲座:1、 普通天文学,李向东,南京大学天文学系2、 近代天文学前沿,何香涛,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3、 爱因斯坦与物理学革命,陆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任课教师简历:赵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的教学,活跃于黑洞物理、弯曲时空量子场论和时空理论等研究领域。课程大纲第一讲 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一、物理学的开端二、爱因斯坦的丰收年三、相对论的建立四、狭义相对论第二讲 探索无穷小纪念量子力学诞生 80 周年一、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二、人才特别快车三、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

43、四、学术论战五、相对论性量子理论第三讲 放射性与原子弹一、中子的发现二、裂变与链式反应17三、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四、核能的和平利用第四讲 探索宇宙的历程一、中心火毕达哥拉斯的宇宙二、地心说三、哥白尼与日心说四、伽利略与土星的光环五、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六、牛顿与万有引力第五讲 弯曲的时空广义相对论一、狭义相对论的困难二、马赫原理与等效原理三、广义相对论四、相对论的进展五、爱因斯坦的学术成就与影响第六讲 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一、历史上的黑洞二、恒星的演化三、白矮星与红巨星四、中子星与脉冲星五、超新星爆发六、对黑洞的早期认识第七讲 霍金与黑洞一、黑洞的“激发态” 二、霍金简介三、黑洞的温度与热辐射

44、四、真空的热效应与边界效应五、我们组在黑洞热性质方面的工作六、信息疑难与霍金打赌第八讲 星空与太阳系一、太阳与月球二、八颗行星及其卫星三、小行星与彗星四、星空巡礼五、星系与星系团第九讲 膨胀的宇宙,虫洞与时间机器一、膨胀的宇宙二、关于大爆炸的错误观念三、虫洞时空隧道四、时间机器第十讲 时间的性质一、什么是时间二、奇点时间的开始与终结三、彭若斯与霍金的奇性定理四、对奇性定理的质疑五、自由光线的加速度六、钟速同步与第零定律 第十一讲 文明的诞生一、宇宙何时创生二、人类与文明的诞生18三、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四、探索人类的童年第十二讲 文明的演进一、重要历史事件及代表人物二、雅典的文化与艺术三、罗马的

45、崛起四、科学革命的前夜19开课单位 清华大学 课 程 编 号 B3中文名称 科学技术简史 课 程 学 分 2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 B、自然、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职称雷毅 副教授杨舰 教授冯立升 教授戴吾三 教授蒋劲松 副教授鲍鸥 副教授刘兵 教授课程简介:本课程的范围上起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科学与技术,下迄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介绍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历史,还涉及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乃至于中西方科学技术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同时也对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进行了描述。旨在使学生从历史与学科史的双重角度把握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历史,比较全面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与思

46、维方法。参考书:1、 (日)大沼正则, 科学的历史,1983年06月第1版 2、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2000年3、 (美)艾伦C狄博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 2000年02月第1版4、 (美)韦斯特福尔(Westfall,R.S.) ,近代科学的建构,2000年02月第1版5、 (美)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2000年06月第 1版6、 (美)科尔曼,19世纪的生物学和人学,2000年02月第1版7、 (英)威廉F拜纳姆,19世纪医学科学史,2000年02月第1版8、 艾伦,20世纪的生生命科学史,2000年9、 (美)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02月第1版10、(

47、美) 格兰特,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2009.01相关讲座:1、 科学通史,吴国盛,北京大学2、 科学与人文,孟建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3、 西方技术文明,吴国盛,北京大学任课教师简历:雷毅,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生态哲学和科技哲学。著作: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 , 生态伦理学等。杨舰,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中日科学技术的交流与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性研究。主要出版物:历史上的科学名著等。冯立升,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吾三,清华大学科技

48、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教授。专攻科技史与古文献。著有考工记图说集科学与艺术於一身的巨人达文西等书。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以及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专著:从自然之镜到信念之网 。鲍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哲学、科技史、科技战略及其政策、中俄科学技术文化比较研究。刘兵,清华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科学编史学,科学文化与传播,科学哲学。20专著:触摸科学-刘兵学术自选集等。课程大纲第一讲:DNA与遗传一、生命科学的探索本节重点:生命科学兴起的原因及主要贡献者二、DNA与蛋白质的生命本质之争本节重点:遗传物质的发现及DNA模型的发现三、遗传信息的记录与翻译本节重点:简述遗传信息的记录与翻译过程,了解遗传疾病的发病原因四、生命科学的成绩与争议本节重点: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及其意义,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第二讲:近代数学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发展本节重点: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数学家及其贡献二、介绍符号代数的建立和对数的发明,解析几何的创立本节重点:代数符号的引入和发展经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明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