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5295827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南通市综合交通发展情况简介(2006年4月5日)南通濒江临海,位于江苏省最东部,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地处沿江沿海“T”型 经济发展交汇点, 区位优势独特。但由于受长江天堑的阻隔,南通在以前一度是交通的神经末梢,曾被戏称为“ 南不通 ”,也因此 严重阻碍了南通 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 十五” 期间,南通充分 认识到建立联系长江南北两岸的交通通道,打破交通“瓶 颈”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我省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实现南通在苏中率先崛起和在“ 十一五” 期间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发展目 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综合交通发

2、展现状“十五” 期间 ,在国家和省 发改委、交通部 门的科学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南通市紧紧抓住我国交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突出抓好以“ 高速公路 ”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精心构筑过江通道,大交通的格局基本形成。举世瞩目的苏通大桥开工建设,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南通段、宁启高速、盐通高速公路等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苏通大桥的建设以及沪(崇)苏公路越江通 2 道的规划不仅沟通了大江南北,同时也将上海的高势能辐射传递到江北,上海的“一小时都市圈” 将直接覆盖南通市。从 苏通大桥、沪崇苏通道到杭州湾跨海大桥,串接了南通、苏州、嘉兴、杭州、宁波等市,涵盖了长三角的核心地区,构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一个“金伞面

3、”。南通市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水运 为主导、公路为基础、空运相辅助,江海河贯通、水陆空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一)公路建设方面。已形成以宁启高速、沿海(盐通)高速、国道、省道为骨架、一、二级路为主干线的公路网。全市公里总里程(不包括城市道路)约为 8692 公里,占全省的 7.6%。其中,已竣工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217 公里,占全省的 7.8%;一级公路总里程达 258 公里,二级公路总里程达 1310 公里,高等级公路(指一、二级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 18%。(二)港口建设方面。南通沿江自上而下已开发建设了如皋港、天生港、南通港、任港、狼山港、富民港、江海港等 7 个港区,建成千吨级以上码头

4、 74 座,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 38 座,5万吨级以上 18 座。南通港自 1983 年对外开放以来,已与世界6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99 个港口通航。2005 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达到 8326.9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30.1 万标箱,2006 年有望实现亿吨大港目标。南通港已成为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和长江第二大港,成为连接世界、辐射内地的国家主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重要成员。(三)水运建设方面。我市水网密布,内河水运条件得天独 3 厚。全市内河航道总里程 3516 公里,通航船闸 13 座。南通市区内有通扬、通吕、通启、九圩港四大运河交错穿越,并与京杭运河相通。(四)铁路建设方

5、面。随着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南通段等项目的建成,南通市干线铁路已达148公里,约占全省的9.5%。南通已结束了“ 地无寸 铁” 的历史,南通铁 路已全面投入客货营运。铁道部已将南通“一 线三中心” 即南通至南通 东铁路和狼山港区铁路专用线、客运中心、货运中心和检修中心列入“十一五”铁路建设计划。通沪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2009年建成通车。(五)民航建设方面。南通市民航运输起步较晚,1987年中国联航公司在如皋军用机场开通南通至北京、惠阳两条航线。1993年南通兴东机场建成通航,揭开了南通市民用航空的历史。目前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曾开通至南京、深圳、大连、温州、武汉、成都、青岛、厦门、

6、南昌)等地的航线和国际货运包机航线。1999年启东市政府在市区北郊(汇龙镇)投资兴建直升机场,开辟了启东至上海直升机航线。尽管我市“十五” 期间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例如,我市高速公路虽发展较快,但尚未形成网络,过江通道建成尚需时日;我市沿海港口开发相对滞后,沿海港口大型码头仍为空白,港口集疏运体系尚不完善,这些都将在较长一 4 段时间内继续制约我市经济,特别是我市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十一五 ”期间综 合交通发展规划“十一五” 期 间,南通将按照 “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 总

7、体思路,把南通建设成为江苏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城市。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南通“十一五” 综 合交通规划的思路主要考虑两大重点:一是尽快打通对外大通道,与苏南、上海接轨;二是尽快构筑海港开发的集疏运系统,加快推进两大海港的开发建设。根据南通市“十一五” 综合交通 发展规划,我市将着力构建以“ 大通道、大港口、大 铁路、大机场” 为总体目标的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争取在“十一五 ”期间 ,形成以两大沿海港区(如 东洋口港区、启东吕四港区)、八大沿江港区为主体的港口运输体系;以“一横(宁启高速)一纵(沿海高速)一环 (扬启高速)” 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网、一条沿江高等级公路以

8、及“ 三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五渡” 八条过江通道为主体的公路运输体系;以一个船闸(焦港船闸)一条引河、三大运河网为主体的内河航道运输体系;以“ 二纵(新 长铁路、通沪铁 路)一横(宁启铁路)” 干线网、五条支线网(狼山港区、江海港区、如皋港区、洋口港区、吕四港区)为主体的铁路运输体系;以建成上海市第三个货运 5 机场及商务驾驶培训基地,货邮中心等为主体的航空运输体系;从而形成陆海空、江海河、公铁水完善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使南通成为沟通中西部、连接中西亚的交通枢纽节点。三、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南通市位于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南通据江

9、海之汇、扼南北之喉,是我国江海交汇的中枢,水陆连通的结合部。南通市综合交通的建设,不仅对南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江苏苏北地区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对外开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吁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南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继续给予关心和支持。(一 )加 快 推 进 沪 崇 苏 崇 启 通 道 项 目 前 期 工 作 进 程 ,力 争及 早 获 批 ,及 早开工建设,与沪崇通道同步建成,让沪崇苏通道尽快造福于民。(二 )加 快 推 进 沪 崇 苏 崇 海 通 道 项 目 前 期 工 作 进 程 ,争 取与 崇 启 大 桥 同 步

10、 建 成 通 车 。从 项 目 区 域 的 行 政 区 划 设 置 、城 镇体 系 分 布 以 及 合 理 的 间 距、路网的布局、与上海的协调等多方面考虑,沪 崇 苏 通 道 规划的两处越江通道分别位于启东市和海门市。崇启通道是高速公路网络中的主通道,崇海通道是区域性的次通道,两通道均有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江苏省已将崇海大桥列入我省过江通道建设规划。 6 (三)加快推进“上海 南通泰州扬州南京” 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在“十一五” 主要开展研究工作,力争在“ 十二五 ”初期开工建 设。南通市城市地理形状与 苏州相似,也呈带状分布,可以通过轨道交通把南通城市内部交通一并解决。南通作为首

11、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迫切需要建设轻轨来架起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联接。(四)及早开工建设通沪铁路。通沪铁路的建设,对于南通接轨上海,改善苏中、苏北投资环境,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铁路效益,推动苏沪两地经济发展,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加快江苏接轨上海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苏沪两地已就通沪铁路项目做了大量的工作,铁道部对通沪铁路也非常重视,计划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2009年建成通车。(五)请求尽快核准华能南通电厂直接输煤码头工程项目。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规划中,要求南通迅速做大做强船舶修造产业,把南通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船舶修造基地。为此,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计

12、划实施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将由70万载重吨提高至240万载重吨,目前,该工程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华能南通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是我市规划中的重点电源建设项目,为满足中远川崎二期扩建工程岸线利用需要,华能南通电厂服从南通市岸线整合统一规划,积极搬迁华能姚港煤码头,同意先行建设直 7 接输煤码头。项目的建设同时可减少华能南通电厂电煤转驳运输的损失,是一个多赢工程。(六)对沿海码头报批工作给予关心支持。我市沿海洋口、吕四两大港区是“ 十一五” 期间建设重点。按照 规划,洋口港区将规划建设12-16万吨级LNG码头、10万吨级通用散货码头、1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级浮动码头、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30万吨级原油单点系泊等。吕四港区将规划建设2个3.5万吨级散货码头、4个5万吨级或2个1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为此,恳请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一如既往予以关心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明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