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暑假初升高物理衔接导学案第一讲:描述运动的概念要点导学本章章首语中有一句最核心的话:“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即“机械运动”(以后往往简称为运动)的定义。“质点”,就是其中“ 物体 ”的一种最简单模型;而“ 参考系、坐标系”是确定位置及其变化的工具。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需要注意的是, “质点” 是一种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理想模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型(以后还会遇到刚体模型、弹性体模型、理想流体模型、理想气体模型等等)。 既然是模型,就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代替真实
2、的物体。因此,要通过教材、例题及习题,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质点模型,要逐渐积累知识,而不必一开始就去死记硬背。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作为对照(参考)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以前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上称为“参照物” ,也很直观易懂。)研究物体运动时需要参考系的意义在于, 有了参考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选定了参考系后,才能知道和研究物体的运动。试设想,在茫茫的大海里,水天一色,如果没有太阳或星辰作参考,水手根本无法确定自己船舰的位置和向什么方向运动。 参考系选得不同,则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作出的结论也不同。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果不声明参考系,则默认以地面为参考系。3坐标系
3、: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4时间和时刻:如果用一条数轴表示时间,则时刻 t 就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时间间隔 t 就是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但是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用语比较混淆,大都不加区别地说成时间。如“时间还早”里的时间,就是时刻;说“一堂课时间有 45 分钟”,则是指时间间隔;有时“时间”又是指与“ 空间”对偶的概念无限的时间轴的整体。因此我们在看书时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5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是表示位置变动(变化)的物理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见后面“力的合成”)
4、。物体只有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大于路程。6速度(1)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即 。速度是矢量。(2)上面式子所给出的其实是“平均速度”。对于运动快慢一直在变化的“非匀速运动”(又叫变速运动),如果要精确描述物体每时每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就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个概念。当 t 非常小(用数学术语来说,t0)时的 就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也就是说,要真正理解瞬时速度概念,需要数学里“极限 ”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结合数学相关内容进行学习。(3)速度是矢量,与“速度”对应的还有一个“ 速率”的
5、概念。按书上的说法,速率(瞬时速率)就是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它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不过,日常生活中人们说的速度其实往往就是速率(日常语言词汇中几乎没有速率这个词)。7加速度- 2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 a =v/t=( v2-v1)/t。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 0 时加速度也为 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相同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
6、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v, v = v2 v1。v 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速度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 0。基础知识回顾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描述竹排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描述群山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2能否将物体看成质点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是: 。3位移:我们是用一条由 线段来表示
7、位移。4速度:(定义) ,物理意义: 5加速度:(定义) ,物理意义: 能力训练 (选择题均为不定项选择)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2某人坐在甲船中,他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两船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乙两船运动方向一样,且运动快慢相同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但位
8、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 B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C位移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D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4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火车在早上 6 点 10 分从上海出发B列车共运行了 12 小时C列车在 9 点 45 分到达中途的南京站D列车在南京停了 10 分钟5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 50m 处的瞬时速度为 6m/s,16s 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6某人骑自行车,开始用 100s
9、的时间行驶了 400m,接着又用 100s 的时间行驶了 600m,关于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的平均速度是 4 m/s B他的平均速度是 5 m/s- 3 -C他的平均速度是 6 m/s D他在后 600m 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6 m/s7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8物体的加速度为 2m/s2,表示这物体 ( )A 每秒运动 2m B 每经过 1 秒,其速度增大 2m/s2C 每经过 1 秒,其速度增大 2m/s D 每经过 1
10、 秒,其速度增大 2m9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小,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小D加速度的大小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率的大小10一个小球以 3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过 0.1s 后以 2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 )A10m/s 2,方向向右 B10m/s 2,方向向左C50m/s 2,方向向右 D50m/s 2,方向向左11一质点在 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t/s 0 1 2 3 4 5x/m
11、 0 5 4 1 7 1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第几秒内位移最大?有多大?前 3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大?12一质点在 x 轴上并只朝着 x 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x/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1)质点在前 10 s 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2)质点在 8s 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3)质点在 0 到 18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13汽车以 108km/h 的速度行驶,急刹车后 6s 停止运动,那么急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大?急刹车后 2s 时刻汽车的
12、速度是多大?- 4 -第二讲:x-t 图象与 v-t 图象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点导学1x-t 图象(1)x-t 图象: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表明物体在某个时刻所处的位置,或是在某一段时间里物体的位移。(2)x-t 图象:其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倾斜程度越大则其速度越大(3)x-t 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或者说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他们的位移相同;也可以理解为两物体相遇或者 A 追上 B。(4)图象若是水平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不动。2v-t 图象(1)v-t 图象:表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物体在某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2) 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3) v-t 图象与时
13、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4)水平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atv0(3)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1x(4)推出公式: sv20基础训练1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_;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_;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_。2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是恒定的,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v/t 可得: vt=v0+at(1)此式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它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式中 v0是_
14、,v t 是 _。(2)速度公式中的 v0、v t、a 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若规定正方向后,它们都可用带正、负号的代数值表示,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通常情况下取_方向为正方向,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负值。计算结果 vt0,说明 vt 的方向与 v0 的方向_;v t0,说明 vt 的方向与 v0 的方向_;v t Vt/2推论 4:连续相等相邻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常量: 21aTxn初速度为 0 的匀加直线运动的规律规律 1:在相同相邻时间末的速度比: .:3.:321v规律 2:在相同相邻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1(5x规律 3:经过相同相邻的位移所用时
15、间的比: )1.(:)3(:)2(:.:1 nt三、打点计时器的应用(略)基础训练1 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 ,通常用符号_表示。重力加速度 g 的方向总是_;g 的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上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数值为_,南、北两极处重力加速度_,数值为_;g 的大小还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越大,g 值_。但这些差异并不是太大,在通常计算中,地面附近的 g 取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g 还可以取 10m/s2。能力训练- 8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重的物体的 g 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 g 值一样大C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
16、方都一样大Dg 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2一个铁钉与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 C )A铁钉比棉花团重 B铁钉比棉花团密度大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大3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相等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D)A1/2 B1/3 C1/4 D( +1):14某质点由 A 到 B 到 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前 2s 和后 2s 的位移分别为 AB=8m 和 BC=12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及经 B 点时的瞬时速度分别是 ( )A.1m/s2、5m/s B2m/s2、 5m/s C.1m/s2、10m/s D.2m/s2、
17、10m/s5物体第 1s 由静止向右做加速度为 1m/s2 的匀加速运动 ,第 2s 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不变,以后每隔 1s 加速度的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不变,则 1min 后物体在( )A.原位置 B.原位置左 0.5m C.原位置右 5m D.原位置右 30m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 v 增加到 2v 时的位移为 s,则当速度由 3v 增加到 4v 时,它的位移是()A. B. C.3s D.4ss25s377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汽车在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 和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 和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8、( )1v2 avbA. B.3:1v:,)(: ba 1:3:,13: ba21 C. D.:21 )2(8从某一高度相隔 1s 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 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9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 3s 着地,在下落的最后 1s 内位移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 ( )A5m B.15m C25m D.45m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
19、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 6s 时间经过 A、B两根电杆,已知 A、B 间的距离为 60m,车经过 B 时的速度为 15m/s,则( )A.经过 A 杆时速度为 5m/s B.车的加速度为 15m/s2C.车从出发到 B 杆所用时间为 9s D.从出发点到 A 杆的距离是 7.5m11一矿井深为 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个小球,当第 11 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 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这时第 3 个小球与第 5 个小球相距多少米?- 9 -1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做匀速直线运动,正常行驶速度为 60km/h,一次火车由于迟开
20、了 5min,以 72km/h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求:(1)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2)做出火车的 v-t 图象.(以正常出发时刻为零时刻 )13一辆汽车以 90km/h 的速度在学校区域内行驶,当这辆违章行驶的汽车刚刚超过一辆警车时 ,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 2.5m/s2 匀加速追去 .求:(1)试画出这两辆汽车的 v-t 图(2)警车何时能截获超速车?(3)警车截获超速车时,警车的速度为多大?14一物体从楼上自由落下,经过高为 2m 的窗户所用时间为 0.2s.物体是从距离窗顶多高处自由落下的?- 10 -第四讲:几种常见的力要点导学一、重力1、 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
21、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同时性:矢量性:2、力的作用效果静力效果:动力效果:3、 力的三要素:大小(力的单位:牛顿 符号 N)、作用点、方向力的三要素对作用效果的影响:4、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有时只需要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既要要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又要用标尺表示出力的大小的作图叫力的图示。5、 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产生原因)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按作用效果分:压力、拉力、动力、向心力、回复力。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6、 重力的产生: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2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2)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到其他力等情况无关。 7、 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公式 G=mg 计算,其中 g 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 g 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 g 值增大。8、 测量重力仍可以用弹簧秤测量,但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弹簧秤要保持竖直、静止状态时读数。9、 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是垂直向下也不能说是指向地心)10、 作用点(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
23、集中于一点(即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重心位置的确定a.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心。b. 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悬挂法找重心(适用于薄板)- 11 -原理:拉力与重力是对平衡力,绳的反向延长线必过重心二、弹力1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的改变2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果在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3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叫做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
24、两物体接触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4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5几种弹力a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它们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b绳子的拉力当用外力拉绳子时,绳子将伸长,由于要恢复原状,因而对施加外力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沿着绳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6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即 F=kx。说明:.式中的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 N/m。式中的 x 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上式的适用条件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7弹力几种常见情况的方向:面与面接触时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接触时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25、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面球心的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注:比较特殊的情况可以根据物体的平衡来判断弹力的方向。8弹力有无的判断:从弹力的产生条件判断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没有弹力,看物体是否能平衡。三、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2. 静摩擦力的概念(1).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力有关(4).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的
26、方向相反(5).最大静摩擦力就是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所需的最小推力。静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它的极限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在一个范围内:0F 静 Fmax(6).关于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12 -方法一:根据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条件方法二:假设法(7).静摩擦力的作用拿在手中的东西不会滑落把线织成布,用布缝衣服,也是靠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3.滑动摩擦力的概念:(1).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3).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正压力 FN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
27、度、材料有关。(4).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数学表达式: F=F NF 为摩擦力,F N为压力(对物体表面垂直的作用力), 为动摩擦因数.其数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没有单位。(5).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4.摩擦力的应用1、摩擦力的重要性(1)走路须靠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才能行走。(2)摩擦力使运动物体能停止下来。(3)悬吊物品须靠钉子与墙的摩擦力。(4)由于摩擦力,平面上的物体不致因为倾斜而摔坏。(5)轮胎及运动鞋底部的纹路设计可增加摩擦力。2、摩擦力的坏处(1)耗费能量。(2)造成机件耗损。5.几个问题(1).静止的物体所受的
28、摩擦力不一定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一定是滑动摩擦力。(2).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运动。摩擦力只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基础训练1重心是物体所受_ _,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_ _,重心在物体几何中心的条件是 。2产生弹力的条件是_ _.3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_另一个物体_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_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研究滑动摩擦力时我们选择的参考系是相互滑动的两物体中我们认为_的那个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_方向相反.4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_、_、_.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_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在_范围内变化.5如图 333
29、 所示,用力 F 将质量为 1kg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动摩擦因数是_,若物体静止不动,它受到的静摩擦力是_N,方向_若撤去力 ,当铁块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铁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g10N/kg) - 13 -能力训练1请你判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C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D同一个物体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物
30、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3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B 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
31、复形变的方向相同5画出图中 A 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6将 G=50N 的物体悬挂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伸长了 2.0cm, 静止时弹簧的弹力是多大?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如图甲)将弹簧从挂钩处摘下,在 0 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 50N 的拉力(图乙),物体仍然静止,那么弹簧的伸长量又是多少? - 14 -7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
32、的正压力成正比C. 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9关于动摩擦因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0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0物体与支持面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C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
33、摩擦因数一定,接触面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D物体与支持面的压力一定,材料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11如图 334 所示,木块质量为 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受水平向右的力 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 F 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B推力 F 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 1/2C推力 F 始终是 mg D因接触面变小,动摩擦因数 会变大12如图 335 所示,在 0.1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 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 10N 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
34、0N/kg) ( )10N,向右 10N,向左 20N,向右 20N,向左13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 200N 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63N,铁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0.3,一个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的铁块,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铁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物体静止时,用 F=50N 的向右推力;物体静止时,用 F=80N 的向右推力;物体以 10m/s 的初速度向左,用 F=62N 的推力向右- 15 -F1F2FOF1F2FO第五讲:力的合成与分解要点导学1力的合成(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 n个
35、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 n 个力的合力为零。(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 F2| F 合 F1 F2(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2)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无数组分力,但在具体问题中,应根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角。分析:(1)力F的作用效果有水平向前拉物体和竖直向上提物体的效果,那么F的两个分力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2)方向确定,根据平行
36、四边形定则,分解就是唯一的。(3)如图所示分解F 1Fcos, F 2=Fsin例2:物体放在斜面上,那物体受的重力产生有什么样的效果。- 16 -分析:(1)G方向竖直向下,又不能下落。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产生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效果;在沿斜面方向上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效果。(2)两分力方向确定了,分解是唯一的。(3)G 1=Gsin, G 2=Gcos(4)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当已知合力 F 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 F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 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 F2的最小值为: F2min=F sin当已知合力 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 F1的大小、
37、方向时,另一个分力 F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 F2与合力 F 垂直,如图所示, F2的最小值为: F2min=F1sin 基础训练1如果一个力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效果_,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_,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_.2力的合成遵循力的_,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用力的图示法作出以这两个力的线段为_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则对角线的长度和方向表示_.3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_,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已知一个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求这个力的分力(两个邻边),可作的平行四边形有_,实际分解时,必须根据力的_进行。能力训练1有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它们的合力的大小 F 合 随两力夹角 变化的情况
38、如图 3-4-3 所示,则两力的大小分别为_和 .2有五个力作用于一点 O,这五个力的作用情况如图 3-4-4 所示,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 F3=10N。则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3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F1=8N, F2=10N, 当 F2由10N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变化是 ( )A逐渐变小 B逐渐增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7 -4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则( ) A.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B.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C.当两个力中一个较大时,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与较大的力同方向D.当
39、两个力互相垂直时,物体所受合力将取最大值5如图 345 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下重 60N 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 =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6如图 3-4-6 所示,悬线 AO 与天花板夹角为 600,线 AO 的拉力 F1=24N,线BO 与墙壁垂直,线 BO 的拉力 F2=12N.求:(1) 用图解法求 F1和 F2的合力.(2) 用计算法求 F1、 F2的合力的大小. 7将与水平面成 300 角斜向上的拉力 F=20N,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那么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_N;沿竖直方向的分力大小为 _N.8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力
40、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9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 F=10N 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 F 成 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6N,则在分解时(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惟一解 D.无解10图 3-5-9 的各图所示的重物 A 静止。试根据力的效果把 A 的重力分解,并把重力的分解示意图画在对应的图上。11如图 3510 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于斜面与竖直挡板之间,已知小球受到的重
41、力为 100N。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光滑小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图。(2) 用作图法求出球所受重力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的两个分力。(3) 以上两个分力与球对竖直挡板、对斜面的压力有怎样的关系?- 18 -第六讲:正交分解法与物体的平衡要点导学正交分解法: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把各个力向 x 轴、 y 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求在 x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 Fx 合 和在 y
42、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 Fy 合求合力的大小 22)()(合合 合力的方向:tan = ( 为合力 F 与 x 轴的夹角)合合xyF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物体的平衡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特点:物体的合力为零,即物体任意方向上的合力均为零。注意:有时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平衡而其他方向不平衡则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其他方向不为零。能力训练一、受力分析m F F图 1-2图 837图 1- 图 630mMAB C乙甲F1图 A-3F2- 19 -ABCO30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放
43、一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挡板的压力和球对斜面的压力分别是多少?2如图 37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用细绳 OC 悬挂在支架上的 C 点,轻杆 BC 可绕 B 点转动,求细绳AC 中张力 T 大小和轻杆 BC 受力 N 大小。 S2S1图 1m1m2 A FO图 1AB 图 1-2C D图 1-3 AO图 1 BA m- 20 -第七讲:牛顿三大定律要点导学牛一定律1 人类研究力与运动间关系的历史过程。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实验事实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2 力与运动的关系。(1)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
44、维持”(2)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 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这个实验的事实依据是运动物体撤去推力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停止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抓住这些事实依据的本质属性,并作出合理化的推理,这就是伽利略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4 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5 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揭示物体的这一本质属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伟大贡献之一。6 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
45、容。(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7 任何物理规律都有适用范围,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8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牛二定律1、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F 合 =ma。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加速度的与合外力的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小是瞬时对应的。2、要知道一牛顿力的物理意义,使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产生一米每两次方秒的
46、加速度的力就是一牛顿,公式表示就是 11m/s 2=1N。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就是这样推导出来的。3、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后,应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作一小结:(1)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加速度。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也随时间性变化。(2)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3)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4、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必须对研究对象作细致的受力分析。(1)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好象其他力不存在一- 21 -样力的这种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2)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与该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该力的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