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4.2 蜀道难(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9174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4.2 蜀道难(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4.2 蜀道难(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4.2 蜀道难(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4.2 蜀道难(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4.2 蜀道难(含解析)双基限时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双基限时练( 十五) 4.2 蜀道难一、基础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只有一个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 )A猿猱 蹂躏 杂糅 煣以为轮 矫揉造作B货栈 飞溅 信笺 流水浅浅 设宴饯别C嗟叹 切磋 蹉跎 搓手顿足 山势嵯峨D笑靥 梦魇 餍足 义愤填膺 查抄赝品解析 A猱:no,余读 ru。B.zhn|jin| jin|jin|jin。C.嗟:ji,嵯:cu,余读cu。D.y|yn|yn|yn|yn。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万壑雷 峥嵘崔嵬 山势嵬峨 扪心自问B倚绝壁 毅然绝然 不过尔尔 如此而已C萦岩峦 飞湍瀑流 一曝十寒 获益匪浅D仰肋息 磨牙吮血 磨拳擦掌 蚕丛鱼凫解

2、析 A嵬峨 巍;B.绝然决;D. 肋胁,磨拳 摩。答案 C3依次填入下面段落画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蜀道难这首古风是李白的惊世之作,诗人以其_、雄健奔放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蜀道逶迤、_、高峻、崎岖的险要地势,描绘出一幅巍峨雄奇的蜀道山水图。它集司马相如的_与屈原的_于一体,想象宏阔而飞动,壮景夸张而凝练,文气浩荡,横空出世,傲然高耸于大唐的诗空,引得历代文人为之折腰。A变化莫测 奇丽 汪洋恣肆 雄奇瑰丽B变幻莫测 峥嵘 汪洋恣肆 雄奇瑰丽C神秘难测 挺拔 汪洋恣肆 雄奇瑰丽D变幻莫测 峭拔 雄奇瑰丽 汪洋恣肆答案 B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

3、项是(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C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解析 D比喻,其余是夸张。答案 D5读蜀道难 ,如从画廊经过,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其阔大的意境,逼人的气势,使你触目惊心,叹为观止。对于这首诗的意境美,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实是罕有其匹!B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这是诗人蜀道中所见:仰望眼前最高峰时,只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

4、得不绕道而行;俯视山谷,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2C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是写游人翻越顶峰以后的情形:游人在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D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是诗人途中所见之景。画面凄清:空山古木,子规悲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蜀道峭拔难行的气势更加摄人心魄!答案 A6下列对蜀道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依次描写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道战祸之惨烈。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句在诗中重复出现了三次,每次

5、的作用完全相同。C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增添了旅人的悲凉之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在难于上青天。D本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答案 B二、课内阅读阅读诗歌,完成 79 题。噫吁嘘戈,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7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 反衬。极写山势高危,状蜀道难行。山高得连黄鹤也不得飞度,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难上加难。8诗

7、人主要从哪两方面摹写青泥岭难行?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 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以人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难行之状如在目前。9诗中三次咏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次都有变化,其作用是什么?答:_3_答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文中出现三次,作用各不相同。在开头,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受,也使气势更加突兀;在中间,表现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作的作用;在结尾,则表现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使全诗这样一唱三叹,让主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三、能力提升(一)阅读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

8、时所写剑阁赋 ,完成 1011 题。剑 阁 赋李白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视沦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鸿别雁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通“向”)对酒而相忆。10这篇赋写了哪两层意思?答:_答案 第一,描写了剑阁的高峻险恶。第二,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归的深情。11 剑阁赋 比蜀道难少写了哪一层意思?答:_答案 蜀道难中有对蜀地豪雄割据,战乱频频,战祸惨烈的描写,这既是历史的回顾,又是现实的危机和未来的推测

9、,起到申诫的作用。 剑阁赋没有这样的内容。(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13 题。洛 桥李益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注 “ 洛桥 ”,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1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赏析。答:_答案 面对美景,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清,感慨万千,抒发了作者对好景不常、繁华已逝的感慨。13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 (1)用了对比的手法,拿往昔繁盛的金谷园引出今日的洛桥,用已逝的繁华与今日的冷清形成对比,

10、引发对历史的感慨。(2)借景抒情,借柳在春风中的婀娜多姿,来写洛桥的冷清和自己的孤单,抒发对昔盛今衰的感慨。4(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别 匡 山李白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注 匡山,在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康乡境内。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此读书习剑、访道寻仙十年左右。14本诗首联描绘了匡山景色怎样的特点?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试简要分析。答:_答案 首联描绘了匡山清幽美丽的特点。首句写匡山远景,晨曦初露,翠峰参差,景色秀美。次句写匡山近景,山风和畅,藤影摇曳,轻拂栏槛,环境清幽。中

11、间两联写出了诗人安闲舒适的生活状态。诗人 “将犬”为伴, “带樵”晚归,听“猿啼”,看“ 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15结合全诗,简析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 诗人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或胸怀天下的大志 )。全诗用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衬托壮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固然让人安闲舒适,但诗人“无心恋” , “已将书剑许明时”,决心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表达了奋斗的豪情和高远的追求。(四)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问题。子 夜 吴 歌李白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

12、道,几日到临洮?16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_答案 两首诗都写到了女子对远方征夫的深情思念。 秋歌还表达了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或“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冬歌则突出了女子担忧征夫受寒,渴望冬衣早日送达的急切心理。(意思相近即可 )17两首诗写作角度明显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答:_答案 秋歌着眼于大的场景,通过对长安城“万户捣衣 ”的描写,塑造了思念丈夫的女5子群像;冬歌着眼于小的画面,通过女子“絮征袍”的具体描写,塑造了牵挂征夫的典型形象。(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四、语言表达18翻译下面文字,并对此段内容作简单的评价。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谓剑阁,壁立千

13、仞。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译文:_评价:_答案 译文:只有这是蜀地的门户,是那样的牢固和稳定,这就是剑阁,像墙壁一样直竖千仞。一个人拿着兵器,万人徘徊不前。这样险要的地方,不是亲属决不能让他处在此地。评价:没有绝对的堡垒,只有永远的忠诚。只有群臣一心,才能固若金汤,如果君臣离违,“长城 ”的大门也会被攻破。19假如以“ 知难行易 /知易行难”为辩题展开辩论,请针对正方辩词中的某一点为反方写出辩词。正方(知难行易)辩词:“ 知”是“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我们一旦掌握了“行” 的知识和方法, “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因而“知”比“ 行”显得更难

14、。反方(知易行难)辩词:_答案 “行” 是“知”的证明。行动和实践,早在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经说过:“言知之易,行之难。 ” 尚书中也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知易行难,人类前行时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历尽了千辛万苦,凝结着血汗与泪水。所以, “行”比“ 知” 更难。20阅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黄鹤楼上,太白把酒临风,极目远眺;鹦鹉洲上,芳草萋萋;汉阳城外,树木葱葱。登时,太白逸兴遄飞,诗兴大发,叫店家拿来笔砚,缓步走到题诗壁前,举手挥毫,陡然发现上面已有崔颢的题诗,细吟后,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搁笔飘然而去。请以李白的口吻,为他搁笔配一段旁白。要求:准确反映李白当时心情;符合人物性格;表达准确、生动、连贯、得体;60 字左右。答:_答案 示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诗在上,让人有景难道,可惜未能躬逢其时;否则,煮酒论诗,岂不快哉?既有此妙诗,吾辈又何须画蛇添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