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自 评 表(四星晋评)学校代码 31012014 学校名称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现有星级 三星 校长签名 电 话 0514-86441006 学校地址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新城路 1 号邮 编 225211 审核部门 (公章)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制二一二年九月1填 写 说 明一、本表是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的基本材料,应如实填写所有信息与数据。无汇总数据或不愿公开数据可不填写(在相关项目空白处注明) 。二、页面规格统一为 A4 纸,字号、字体一般用 5 号宋体;电子文本一律用 word 文件制作。三、信息与数据截止日期应为每年的 2 月底或 8 月底;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填写
2、近三年(申报数据截止日向前推算 3 个学年)的部分数据。四、各类数据统计口径,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申报时所在的学年初普通中学基层统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的统计口径执行。五、 “附件索引资料名称”中所列资料条目为必须上传至评估系统的文本内容, “其它”系由学校根据本校情况自行确定是否上传的附件文本。六、所有表格中涉及到的名称应填写全称,不要简写或缩写;相关栏目填写不下,可自行增加篇幅。七、25 条“自评结果”分别以 A(达标) 、B(未完全达标) 、C(不达标)标识。八、填表时,请注意表格下方的“备注” ,按要求填写。九、学校须在封面“学校名称”正中加盖公章。十、封面“学校代码”为评估软件系统设定
3、的编码,由评估院统一提供,可登陆江苏教育评估网评估系统,进入“公共信息栏-注册学校”查询。2目 录一、学校简况1二、自评报告213三、分项自评14(一)办学条件1425(二)队伍建设2670(三)管理水平7198(四)素质教育99155(五)办学绩效156174四、申报当年常态数据175183五、办学特色建设报告 184187六、学校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 3188206本人已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表各栏目填写要求,认真审核了所有填报内容,完全明白信息不实将会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后果。现郑重确认:本表所填内容真实无误。法人代表(签名):年 月 校名(全称):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代码:31012
4、014)一.学校简况曾用校名 办学时间 1956 年学校地址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新城路 1 号 邮政编码 225211现有星级 三星 现有星级评定时间 2004校长姓名 周明龙 办公电话 0514-86441006移动电话 13705259058 电子邮箱 传真电话 0514-86441006 学校网址 获得地市级以上荣誉数 48 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数 37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 124688 学校建筑面积(平方米) 59965在校生总数 2244 高中生总数 22444教职工总数 219 专任教师总数 201中学一级教师数 63 中学高级教师数 62特级教师数 3 教授级高级教师数 1现有班级
5、数 46 高中班级数 46固定资产总值 101559471.00 教学设备总值 8602046.32年度教育经费总收入 30962765.90 年度财政拨款数 7807047.00二.自评报告5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 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申报四星级高中自评报告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学校创建于 1956 年,初名为江都县大桥初级中学;1958 年发展为完中,更名为江都县大桥中学;1996 年,更名为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现名为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学校于 1997 年通过江苏省重点高中验收,2004 年转评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学校校园面积为 124688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6、59965 平方米;教职工总数为 219 人,其中专任教师共 201 人;现有学生总数为 2244 人,46 个班级(高一年级 14 个班,高二、高三年级均为 16 个班) ,班均 48.8 人。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 “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 “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 “江苏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 “江苏省军训先进集体” 、 “江苏省中小学优美校园” 、 “江苏省绿色学校” 、 “江苏省园林式单位” 、 “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江苏省冬锻先进学校” 、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扬州市数字化校园” 、“扬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 “扬州
7、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江都市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第二部分 创建工作及成果2004 年,学校转评为省三星级高中以后,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争创四星级高中的目标。学校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小组,制定了创建规划和工作计划。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职工采取集中培训、分组讨论、个人研读等方式,学习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手册 ,并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组织教师到新晋四星的学校参观学习,认真研究和解读各项指标,明确每项指标的背景和含义,全面、科学地界定各项指标的构成要素、具体要求和关键信息。学校各部门和各创建工作项目小组对照
8、评估标准,分析达标状况,认真排查不足,明确工作责任,落实整改措施,限期完成任务。学校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上级领导、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2011 年,江都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姜际芳为组长,教育局局长周庆余、副局长张华才为副组长的“大桥高级中学创建四星级高中工作指导小组” ,2012 年江都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桥高级中学创建成省四星级高中”列为年度工作目标之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副厅长胡金波、纪工委书记蒋吉生等先后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强化全员意识、标准意识和发展意识,全员参与,全面展开,提出了“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有特色
9、”的创建目标,把“评估标准”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南,以评促建、以创建促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丰硕的创建成果。一、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设施设备全面达标2002 年 10 月,江都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作出易地新建大桥高级中学的决定。现校区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按江苏省中学现代化教育标准设计,历时三年建成。校区规划设计和建设,始终坚持现代化、标准化的原则。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以及资源共享的要求合理配置用地,校园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布局合理;以体育运动场地标准化6建设为重点,建设面积达标、数量足够、符合标准的各类体育运动场所;以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建设为重点,按照学校规模及发展需要设置功能
10、室的种类和数量,合理确定学生宿舍、食堂餐厅的面积;以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图书资料配备、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体育卫生与艺术设备为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校园内共有单体建筑 14 幢,建有可容纳三千人集会的大型广场 2 个,3 幢学生宿舍楼为公寓式设施,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六百多人就餐。理、化、生实验室按 6、5、5 配置,有通用技术教室 4 个,化学数字实验室、生物数字实验室、地理探究实验室各 1 个;有计算机教室 4个,数字资料室、远程互动教学中心、视频会议中心各 1 个。建有可容纳千人的扬剧教室、可容纳三百多人的学术报告厅和可容纳近二百人的多功能阶梯教室。图书馆藏有
11、13 多万册纸质图书。建有 400 米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 1 个,篮球场 8 片,排球场 4 片;建有体艺馆 1 个,内设篮球场 1 片,乒乓室、棋类教室和舞蹈教室各 1 个,音乐教室 2 个,美术教室 3 个。精心设计和打造校园的人文环境。以本地历史名人顾图河(清康熙钦定榜眼)和束星北(中国“雷达之父” ,爱因斯坦的研究助手,吴健雄和李政道的老师)分别命名的“图河园广场”和 “星北广场”作为学校的主景点,展示了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散落在校园每个角落的石磙、石碾、石磨、上马石、下马石、门墩、柱石等数百件具有地方文化价值的石制古农具和古建筑构件,让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在校园内交融;以北大、清华、复
12、旦等知名高校校名原字体命名的校园建筑,以长江、黄河、珠江、大运河等命名的 11 条校园道路,宣传长廊、橱窗、报栏、灯箱、浮雕,以及校训、办学理念、 “三风”等为内容的石刻和标牌等,充分彰显出校园的人文特色。学校以追求植物多样性和保护地方特色树种为宗旨兴建了“万木园” ;以展示各种桃李为主的果园“兆园” ,有千年银杏、百年金桂和与学校同龄的梧桐树,广玉兰、香樟、翠竹、草坪等,校园四季有花、常年见绿,绿化覆盖率达 48%;还有土山、拱桥、流水、喷泉优美雅致的校园环境充满了自然灵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学校于 2006 年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 ,2009 年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式单位” ,201
13、0 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优美校园” 。二、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学校秉承在五十多年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校风, “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 “勤、实、思、用”的学风,基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的现代公民的认识,提出了“培养拓展地球村道路的健全人”的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并反映学校精神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的校训“国家、青年、责任” 。校训突出国家意识,强化师生对国家的认同和认知意识,加深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14、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突出主人意识,明确青年作为国家、社会、学校的主人的权利和义务,充分调动师生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突出责任意识,践行负责任的教育,激发师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培育师生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气质,增强师生履行责任的能力。学校在深化“三风”建设,落实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的过程中,坚持以“责任教育”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办“对国家负责,对事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教育,初步形成了以“责任教育”为显著标志的办学特色。推进责任文化建设,营造责任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台、校刊校报、电子屏幕、画廊、灯箱、
15、标牌等宣传工具作用,让全体师生员工明确学校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形成“责任共担、责无旁贷”的良好风气,营造“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文化氛围,让7“说负责任的话、办负责任的事、做负责任的人”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创新责任管理理念,推行责任管理模式。通过对教育资源的系统规划和整合利用,以规范的组织、制度和流程,切实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责任行为与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强调人的能动性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工作目标转化为人的责任,通过工作来履行责任,体现个人价值,实现管理目标。实行以年级组为中心的中层管理体制,将部门责任分解到各年级组,以年级组为单元,细化德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责任,最终落
16、实到各备课组、各班级和全体教职员工,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并建立健全评价、激励和问责制度。围绕责任教育,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深入开展“更新教育观念,做负责的教师”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岗位职责,激励教师以实际行动和优良业绩对学生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确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责任意识,让教师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感受工作幸福,体验成功快乐。近年来,季芹老师被评为“扬州市师德标兵” 、 “江都市劳动模范” ,袁圆老师被评为“江都区十佳魅力女教师” 。以责任教育为核心,创新德育工作。积极构建责任教育的目标
17、体系,不断丰富责任教育的内容,探索责任教育的途径。通过开发和实施责任教育校本课程,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班会团课、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确立“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观念,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这里做起” ,增强学生发展自我、服务他人、造福社会的责任意识。三、队伍建设措施有力,优秀群体不断壮大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有校级领导干部 6 人、中层干部 17 人。他们均是从一线骨干教师中经过长期考察、民主测评、严格考核后择优任用的,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执行、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地、创造性地做好分管工作;他们德能兼备,敬业爱岗,作风踏实,顾全
18、大局,团结协作,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全体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并多次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好评。近三年来,在教育局组织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年度干部民主测评中,师生员工对学校干部的满意率均在 95%以上。我们一直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培养的五年规划,每个教师都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教师有年度总结,学校有考核和表彰。学校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切实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青年教师论坛” 、 “班主任论坛” 、 “知味书屋”读书交流沙龙等活动正常开展,教师个人研
19、修与同伴合作探究相结合,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与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每年确定一个教育教学专题进行培训。近三年来,先后开展了“有效教学” 、 “塑健康心理,做阳光教师” 、 “做卓越教师”等专题培训。通过实施“青蓝工程” 、有效教学达标工程、名师工程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化自主发展。学校实施“青蓝工程” ,促进青年教师加速成长。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有效教学达标工程”个人档案,从“理论学习、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检测、有效辅导、有效反思、教学实绩”等八个方面,由教师自己收集、整理教学过程性资料、学生评教资料和阶段性教学成果,采取教师自评、组内互评、学科
20、小组初评、学校领导小组认定的方式,进行量化评估和定级,佘建英、田长萍等24 名教师被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等级。学校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争创名师;并通过举办市内外公开教学活动、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等途径,提高骨干教师的知名度,为名师成长搭建平台。8目前,学校优秀教师群体基本形成,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专任教师的研究生学历比例为 9%,中高级职称比例达 62.2%;有全国德育科研名师 1 人,教授级高级教师 1 人,省特级教师 2 人,扬州市特级教师 1 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23 人;江都市名教师 2 名,江都市
21、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共 22 人。语文、数学、外语等 9 门学科均有市级学科带头人;语文、物理、地理教研组被评为扬州市先进教研组,生物、政治教研组被评为江都市(区)优秀教研组。近三年,有 3 人在省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其中,2009 年,包秋艳老师获得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10 年,吴丽娟老师获得江苏省青年教师历史教学竞赛二等奖;2011 年,袁圆老师获得江苏省青年教师高中语文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另有 19 人在扬州市教育局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四、责任管理落实到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始终把“人”置于教育和学校管理
22、中心地位,把尊重人、成就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目标,实行人性化、柔性化管理。强化责任管理观念,明确并落实岗位责任,增强管理者的责任心,提升管理者的履责能力,激励管理者敢担责、能担责。树立团队管理思想,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建立项目管理团队,发挥成员专长,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及相互合作,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效能。学校积极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为师生提供安心、舒心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师生创设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不断提升师生的校园生活品质。完善管理制度。依法制订学校章程,科学定位学校的办学目标,规定学校的性质,明确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适应课程改革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
23、求,学校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完善。2012年3月,为促进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学校依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再次对各项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修订,编印了大桥高级中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汇编(教职员工手册) 和大桥高级中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汇编(学生手册) ,印发给每一位师生员工。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同;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事业负责、对未来负责,逐渐成为全体大中人的自觉行为。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以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领导体制。在不断深化“四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学校内
24、部体制改革。整合中层职能部门,推行责任制、合同式、精致化管理模式。校长室、校务会作为学校的决策层,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第一层级;中层职能部门是执行层,处于第二层级;第三个层级是操作层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务处、政教处等处室在对校长室负责的同时,强化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服务的职能。各年级成立由分管副校长、年级主任和年级辅导员组成的年级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日常工作,下移了管理重心,减少了管理环节,提高了管理效能。在课程管理机制上,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指导委员会,设立了新课程研究中心,组建了由本学科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科课程小组。学科课程小组制订本学
25、科的课程设置方案及课程说明,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定。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筹负责学校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同时,学校还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建立了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定期召开校务会,重大事项均经过校务会集体讨论决定。尊重和维护各项法律法规赋予教职工的权益,切实保障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工作享有知情权、建议权。每年召开教代会,对学校的改革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并作出决议。学校工会2010年被评为四星级基层工会。学生、家长、社区评校、评教活动正常开展。定期召开团代会、学代会,不断
26、9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优化管理手段。学校积极探索网络条件下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网络管理队伍健全,校园网高效运行,基本实现了行政、教学、后勤等方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办公无纸化。通过“家校通”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形成了家校育人合力。学校建有完善的校园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制定了突发事件安全预案,每学期组织师生进行防灾应急演练,校园安全管理扎实到位。学校各项管理改革坚持与教育现代化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周明龙校长先后在扬州市第二届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江都市中学班主任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介
27、绍学校管理改革的经验;在扬州市人事改革工作会议上,周明龙校长以深化结构工资改革,完善用人激励机制为题,作了典型发言。 扬州日报等媒体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与经验作了专题报道。五、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活动丰富成效显著以责任教育为核心内容,构建阶段化、序列化的德育目标体系。高一年级以常规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高二年级以感恩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高三年级以公民意识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活动,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
28、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会课纳入课时计划,每周一节,年级组统一班会课主题,班主任集体备课,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班会课活动;学生青年团校和业余党校开设了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 认识党组织 、 精神的力量等校本课程,定期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学校开发、开设了走进高中第一课 、 法律与生活 、 叩问中国之崛起 、 曾国藩家书的当下意义等多门德育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每年邀请知名教育家来校举办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前往长青农化、华斯粉末冶金、恒信仪表、江汉织造、曹王盆景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引导学生自
29、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团委、学生会自主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养成自主、自理、自律、自强的良好品质。设立教室和包干区卫生保洁、食堂就餐秩序维护、自行车排放、进出校门安全秩序维护等多个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监督的责任岗位,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提供平台,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这里做起” ,做负责任的人。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和建设好班级集体,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2011 年 5 月,江都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我校高三年级举办的
30、母亲节“感恩母亲、烛光书信”主题班会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有机渗透德育。高度重视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有效渗透,引导全体教师树立“大德育观” ,明确学习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在各学科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把握德育契机;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因势利导,教书育人。学校一贯重视以德育科研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打造德育工作特色。以德育工作的整体化研究、德育内容的序列化研究、德育形式的多样化研究和德育活动的实效化研究为重点,着力抓好德育科研的课题申报、立项研究、成果展示、应用推广等工作,让德育科10
31、研的过程成为提升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过程,成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过程,成为彰显办学特色、弘扬优良校风、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学校先后完成了中央教科所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子课题中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研究、“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子课题中学共青团工作整体化建设的深化研究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的课题研究,其成果均获得全国一等奖,学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 、“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扬州市平安校园、“五四”红旗团委。扬州市政法委、江都市教育局、江都市团
32、委等先后在学校召开了平安校园建设现场会、中学班主任工作现场会、中学共青团工作现场会。人民日报社时代潮杂志、江苏教育报、江苏法制报等媒体都曾报道过学校的德育工作。2009 年,周明龙校长被评为“全国百名德育科研名师” ;2011 年,田长萍老师被评为“扬州市百优十佳”班主任,袁圆老师获得扬州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二等奖;陈丽媛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厚同学获得“扬州孝德之星”称号。六、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建设成果丰富学校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来抓,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和更新,确保可供学生自主选修的校本课程有二十门以上,保证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充
33、分满足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语文、数学、 轮滑 、 太极拳等十多门优质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学校制定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建立网上选课系统,逐步完善网上课程超市和学分管理系统,切实加强课程实施的网络化管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坚持以校为本,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同时,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社区活动基地建设,利用区域优势和地方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位于千年古镇大桥镇与江都沿江开发区的结合部,南滨长江,具有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等资源。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教师编写了朱自清与扬州 、 江南烟雨扬州城市历史漫谈等校本教材,开发和实
34、施了学唱扬剧 、 三江锣鼓等活动类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完成了大桥镇古民居保护现状调查 、 波斯文化探源 、 白塔河水资源保护 、 开元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等 100 多个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改革。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双标双向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课堂教学目标上,根据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设定共性目标;针对学生差异,设定个性目标。在课堂教学方式上,采取“互教、互学、互评”的行为方式;在课堂教学结构上,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在课堂教学程序上,实行“课前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课堂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示范引导,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35、;课后分层巩固练习,自主循环学习”的流程。在学生作业设计上,实施“三精” (精编、精练、精讲)策略,严格控制作业量。 “双标双向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2009 年 8 月,周明龙校长出版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专著;2009 年 10 月,陶甫老师在扬州市教研室组织的高三政治复习研讨活动中,面向各县市区政治教研员和高三政治教师开设示范课;2010 年 10 月学校为扬州市中小学精致管理现场推进会提供
36、了观摩现场,部分学科开设公开课,展示了“双标双向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成果。建设课程基地。学校制订了课程基地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力争在 2012201311学年度建成扬州市“体艺活动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基地。创新评价制度。适应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探索和实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实际的学生、教师和课程等方面评价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验。学校制订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目表 、 关于的几点说明 、 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意见和学生成长记录袋材料目录 、 学生日常行为“千分制”考核办法和学生体质健康“千分制”考核办法 ,使评价标准进
37、一步细化,评价程序和操作办法更加具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可操作性,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学校把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统一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之中,促进了课程建设和师生共同发展。2010 年 3 月,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 100 多名中学校长到我校参观考察;同年 6 月,陕西省铜川市组织中学校长代表团、广州市番禺区教育代表团先后专题来我校参观,对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和评价制度改革工作,尤其是对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的做法和经验予以好评。七、教育科研导向良好,校本教研扎实推进学校将教科研工作
38、作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导工程,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办学效益、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以校为本”的理念,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学校形成了“分管领导主管,教科室主抓,教研组长、课题主持人为主体”的教科研工作管理机制;学校切实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管理队伍、专家顾问队伍、骨干队伍、群众队伍”等“四支队伍”的作用;形成了“课题组中心课题、教研组(备课组)专项课题、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等三级课题网络。学校每年组织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中心组,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积极申报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 “十一五”以来,周明
39、龙校长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 、赵云龙副校长主持的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已于2010 年结题;景国峰老师参与的省级课题新课改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与评价研究已于 2011 年结题;周明龙校长等参与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苏中地区(江都)推进教育现代化实践研究 (承担了“师资队伍、学校特色建设、数字化校园”等项目的研究) ,已于 2012 年 3 月结题。现在正在进行研究的省级以上立项课题有 4 项:2011 年,赵云龙副校长申报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赵仁
40、静、王贤忠老师和周冬梅、孙礼刚老师分别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生活化:农村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 农村高中体验性作文教学研究两个研究课题,2012 年周明龙校长申报了中科院全国教育系统课题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均已立项研究。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分别制订教育教学研究规划,年级组以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研究为重点,不断深化管理改革,提高管理实效;教研组以学科课程实施为重点,深入研究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备课组侧重学科教学研究,立足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学校初步形成了“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教科研工作氛围。注重微型课题研究。学校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由
41、年级组负责,组织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从教学的“现场”发现问题,以解决教学“现场”生发的实际问题为直接目的,以改进教与学方式的为重点,每学期至少确定一个微型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同伴合作研究,强调教与学相结合、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反思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每学期由教科室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师微型课题研究从“课题价值、研究过程、研究成果、12应用实效”等方面进行验收、鉴定和评价,并运用校园网平台,公示教师微型课题及其研究进展,实现网络化师生互动评价。学校将教师微型课题研究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校本培训成果评定及晋升高一级职务和职称的重要依据,并对微型课题研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奖励。近三年
42、来,学校每年都有 30%以上的教师在省级报刊发表论文、出版论著、在省级论文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和在市级论文竞赛中获一等奖;学校被中国学院心理研究所评为“全国示范校” ,先后被评为“扬州市教科研基地”和“扬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 。学校多次获得省“师陶杯” 、 “蓝天杯”论文大赛组织奖。八、教育交流逐步扩大,办学视野日益开阔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趋势,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加强与国外学校的联系。2004 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佩斯市爱罗姆中学和香港裘锦秋中学(屯门)结成友好学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交流部合作,成功举办了中美文化交流夏令营;与英国威伍翰姆高级中学结成友好学校,成
43、功举办了学生赴英学习、交流夏令营。2010 年 7 月,美国莱斯大学博士宦璇等来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2012 年 8 月,巴西米纳斯联邦大学 5 名学生来校访问交流。2006 年以来,学校先后选派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学科十多名教师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学习培训,走进外国的课堂,体会全新的教学模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与新疆新源、西藏拉曲、陕西铜川的对口支援工作,接受新疆新源县教育局局长和校长到学校挂职。学校多次承办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校长班的交流活动。2010 年 4 月,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教育代表团一行 13 人来学
44、校考察、交流,对学校在实行精致管理、实施有效教学、建设人文校园、打造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年 11 月,参加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首届长三角高中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二十多名校长赴学校参观。从 2003 年 3 月起,学校与北大附中结对办学,委托北大及北大附中为学校培训骨干教师,邀请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定期来校讲学,并成为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高中。学校与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常州市北郊中学、镇江市一中、江苏省靖江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多次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并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学校与扬州市新华中学、高邮市第一中学、江都区丁沟中学、江都区邵伯中学等学校建立了正常的教育教学联系,定期召开校际教
45、学研讨会,互派教师参加各项教研活动。2011 年 3 月盐城市教育局三星高中校长培训班一行 40 人、2011 年 5 月江苏省教育基建协会第八届年会代表一行 60 多人、2011年 9 月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校长培训班 30 多人先后来学校考察、交流。近十多年来,学校注意发挥三星级高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兄弟学校提供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19992007 年,学校与嘶马中学结对,先后选派教务处副主任,地理、外语、生物等学科教师,到该校挂职任教;同时,该校也派出语文、数学、历史、化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青年教师来学校拜师学习。学校还与江都中学“网上结对” ,先后与江都区邵伯中学、育才中
46、学、郭村中学、高汉中学等学校结成帮扶单位。九、办学行为更加规范,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学校一贯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引导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身心第一”的观念,要求全体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负责、对学生未来发展和人生幸福负责”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 8小时、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至少 1 小时、每天睡眠时间至少 8 小时,严格控制各学科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并由教务处负责,建立了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专项督查小组,对学生的课堂、课间、活动和休
47、息等进行实时监控,有效杜绝违规教学行为。13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和扬州市“轻负优质”学校。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和艺术教学工作。高质量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养成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自觉锻炼身体、努力增强体质的良好习惯。学校开设了艺术欣赏 、 体育舞蹈 、 书法 、摄影 、 高中女生青春期的卫生知识与体育锻炼等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学校每年举办体育文化节和文化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学校不断加强体艺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逐步实现“学校有特色、班级有项目、个人有特长”的学生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目标。学校被评为扬州市体育传统学校
48、。为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开设体育活动课,学校将体育活动课纳入课时计划,排进课程表。学校组织教师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自主开发了舞龙 、 轮滑 、 太极拳 、象棋 、 乒乓球 、 三江锣鼓等近十门体艺活动类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课自主选择修习,建议学生每学年至少选修 1 门,所修学分记为选修学分。体育活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2011 年 3 月,我校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观摩现场,展示了学生轮滑、三江锣鼓、集体跑操、百人象棋大赛、400 人太极拳演练、17 支舞龙队表演;2011 年 10月扬州时报 “特别策划”版介绍了我校“阳光体育”运动;2011 年 11 月,学校的轮滑、舞龙项目获得扬州市首届体育艺术特色团队展评一等奖。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学校卫生室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