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对比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527996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对比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湖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对比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湖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对比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湖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对比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湖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对比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湖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对比分析报告第一部分 定性分析一、校史校情湖南大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创建的岳麓书院,1926 年定名湖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 工程” 、“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 23 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 11 大学科门类。学校校园占地面积 153.6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113.33万平方米,被誉为 “千年学府,百年名校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前身为 1887 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与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该校奠基于 1910

2、年,创立于 1911 年,于 1912 正式办学,是香港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港大现有 10 大学术学院,以法律、心理、人文政治及生物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见长。该校校址主要集中在香港岛西部,部分设施位于新界,总面积约 53.1 公顷。港 大 培 养 出 众 多 法 、 政 、 商 界 与 学 术 圈 精 英人 士 , 包 含 现 任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范 徐 丽 泰 及 知 名 作 家 张 爱 玲 , 港 大 是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二、办学理念两校均为综合性大学,都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湖南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先、学术为魂,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

3、、特色兴校;继承和发扬岳麓书院“成就人材、传道济民”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培育精英、探求真理、引领文化,为人民福祉、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香港大学以尽心科研、交流广益、开新启味、荟萃英才为主要举措,最终教以成美、树人淑世、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力求跻身“标领2亚洲、怀抱中华、放眼世界的国际优等学府之首列”。表 1:两校办学理念比较表学校 发展远景 发展战略 核心价值观湖南大学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把湖南大学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开放式、综合性国内一流大学,并向世界高水平大学迈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先、学术为魂,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

4、特色兴校;继承和发扬岳麓书院“成就人材、传道济民”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培育精英、探求真理、引领文化,为人民福祉、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实事求是敢为人先香港大学以科研为先导,教人成美、树人淑世、明德新民,最终止于至善,力求跻身“标领亚洲、怀抱中华、放眼世界的国际优等学府之首列”。“八大使命”,即:秉承卓越与优势,开拓学术领域;提供全面教育,发展学生才智及潜能,开拓终身学习机会;培育能在所属行业担任领袖和主要负责人的毕业生;培育优秀学者,吸引中外人才;推动崭新、有影响和开先河的本科和跨学科研究;与政府、民间和社会携手合作;成为香港、中国及亚洲的学术活动中心明德格物三、组织架构香港大学实施“董

5、事会制”,按照监督与立法、学校事务管理和学术事务管理设置组织架构,设校董会、校务委员会和教务委员会。校董会是一个由校内和校外人士组成的负责监督与立法的庞大团体,校董会体现学校服务对象的广泛利益诉求,其有权制定,废除和修订法规。校董会校监 1 人、副校监 1 人。校务委员会是该校的管理机构,负责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及未来发展管理,其由校内成员(教员与学生)及校外人士组成,按个人能力,校外人士与校内人员按 2:1 的比例选定委员会代理人。校务委员会设主席 1 人,成员共计 23 人,其中包括校长、全职教师、全职行政人员,本科生及研究生代表。教务委员会是该校主要的学术权力机构,它负责所有的学术事务并对

6、学生的福祉负责,该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学术研究人员组成,但也有少量学生代表。一级教学单位(学院)10 个,其它教学单位 2 个(研究生院和专业进修学院)以及不属任何3学院的教研单位 18 个,一级行政单位 5 个,其它附属机构 8 个。教务委员会设主席 1 人,由校长担任。湖南大学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设有23 个学院,42 个行政和直、附属单位(正处)。四、学科专业设置两校都是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很广。香港大学按学科门类设置学院,有 10 个一级学院 57 个二级学院/系及 33 个研究中心,两所学校均无农学学科,而医学、牙医学科为湖南大学所缺乏。湖南大学大多按一级学科设置学院,有

7、23 个学院共 89 个系(教研室),其体育、设计艺术学科为香港大学所未单独设置。表 2:院系设置比较一览表香港大学 湖南大学学院 学院、系 系、所、中心 学院 系(室)中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文艺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字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英文学院 外国语与国际 教育学院英语系、日语系、大学外语第一教研室、大学外语第二教研室、大学外语公研与少数语种教研室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岳麓书院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新闻系、媒介经营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播音系、表演系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系、艺术系、历史系、语言学系、音乐系、哲学系设计艺术学院

8、 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文学院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日本研究系、美国研究系、欧洲研究系、语文研习所生物科学学院 生物学院 生命科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分子医 学系数学系 数学与计量 经济学院 公共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 与计算科学系物理学系 物理与微电子 科学学院 基础物理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应用 物理系化学系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系理学院地球科学系4香港大学 湖南大学学院 学院、系 系、所、中心 学院 系(室)统 计 及 精 算 学 系 数学与计量 经济学院 公共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 与计算科学系9 个 研 究 中 心 应用地球科学 中心等心理学系 教育科学 研究院社会工作及社

9、会行政学系 体育学院 体育系、公共体育系社会学系 马克思主义 学院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地理系社会科学学院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 法学院 政治学系、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学系牙医学院麻醉学系解剖学系生物化学系中医药学院社会医学系临床肿瘤学系放射诊断学系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内科学系微生物学系护理学院妇产科学系眼科学系矫型及创伤外科学系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病理学系药理及药剂学系生理学系精神医学系李嘉诚医学院外科学系5香港大学 湖南大学学院 学院、系 系、所、中心 学院 系(室)13 个研究中心癌症研究

10、中心、基因研究中心等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建造与管理工程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桥梁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水工程与科学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防灾与安全工程系、工程应用力学研究中心机械工程系 机械与运载 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车辆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力学系、机械设计系、机电工程系电机电子工程系 电气与信息工 程学院 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仪表系、电子 系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系、非金属材料工程系、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系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信息科学与 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信息与智能技术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系、数字媒体系、软件工程系

11、、应用教研系建筑系房地产及建设系城市规划及设计系建筑学院园境建筑学部建筑学院 建筑系、城乡规划系、景观系、环境艺术系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系、会计系、信息管理系、财务系金融与统计学院 应用金融系、统计系、保险系、货币金融系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学系、财政税务系中国语言及文学部英 国 语 文 教 育 部资讯及科技教育部学习、发展及多元教育部政 策 、 行 政 及 社会 科 学 教 育 部科学、数学及电脑教育部教育学院言语及听觉科学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院6香港大学 湖南大学学院 学院、系 系、所

12、、中心 学院 系(室)部9 个研究中心法律学系法律专业学系 法学院 法学系法律学院2 个研究中心 比较及公共法 中心等 司法鉴定中心五、教育教学两所大学在学位授予规模规格、学制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湖南大学现设有 63 个本科专业,25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 个专业学位授权,21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施学年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 4 年左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 2 至4 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 4 至 6 年。 香港大学的文、理、工程、建筑、经济及工商管理、社会科学、法律、教育及医学院,除药剂学修业年限为 3 年

13、,英语教育、中文教育、护理修业年限为 5 年,牙医、内外全科、中医全科修业年限为 6 年外,其它各学系修业年限均为 4 年,毕业后分别授予文、法、理、工商管理、教育、社会科学、工学、新闻学、牙医、社会工作学士学位;牙医学院修业年限为 6 年,包括实习约 1年,修业年限不超过 9 年,毕业后授予牙医学士学位。六、科学研究香港大学按照国家与校级二级设置科研机构。目前共设有 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部批准成立),分别为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肝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中心、所、组等科研单位约 80个。在

14、此二级科研机构之上,港大还极力打造卓越学科和卓越研究领域。香港大学 2013 年确定的 5 大战略性研究重点领域为:社会(老龄化、神经科学、公共卫生、学习科学、食品、法律文学与语言)、生物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纳7米技术、癌症、生育、传染病学与免疫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环境(清洁能源、新材料、宜居地球)、前沿科学(计算和信息、药、基因组学、整合生物学)、中国问题(中国商业与经济、中西研究、当代中国)。2013 年度用于研究的资助金额 35.8 亿港元,折合人民币 28.9 亿元。湖南大学目前设有 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49 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

15、文社科研究基地,2013 年科研总经费为 3.9 亿元人民币。七、国际交流与合作湖南大学是一所迈向国际化的大学,自 1992 年开始招收境外学生,1999年获得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资格。现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级各类留学生 647 人;留学生的学历层次结构从过去的短期汉语进修发展到了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与世界上140 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与韩国湖南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香港大学是 Universitas 21 的发起者与创立者成员,该组织是一个由世界上17 所优秀研究型大学组

16、成的国际高校联合体。香港大学“全球学生交换项目”旨在为本科生在全球各国学习与生活提供机会。香港大学“中国交流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在中国大陆各知名大学及相关企业提供学术与实习的机会。2013年本科生总人数为 15560 人,本科生国际化百分比为 24.0%,新生 4060 人,新生国际化百分比为 24.4%,毕业生 3351 人,毕业生国际化百分比为 22.2%。8第二部分 定量分析一、办学收入情况1总收入湖南大学 2008 年办学总收入为 11.5 亿元人民币,2013 年办学总收入为21.46 亿元人民币,5 年间增长了 87%。香港大学 2008 年办学总收入(不包括利息与投资、二项盈余

17、1)为 57.9 亿元港币,2013 年办学总收入(不包括利息与投资、四项盈余 2)为 89.9 亿元港币,5 年间增长了 55%。湖南大学的办学经费虽然在数量上远远低于香港大学,但是在增长幅度上高于香港大学。两校2008 年与 2013 年总收入的增长情况如下表: 表 3:两校办学总收入比较表年学校 湖南大学(人民币元) 年年 学校 香港大学(港元)2008 年 11.5 亿 2008 57.9 亿(折合人民币约 46.7 亿)2013 年 21.46 亿 2013 89.9 亿(折合人民币约 72.6 亿)增长率 87% 55%2办学收入的构成湖南大学 2013 年办学收入来源主要有:国家

18、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71.85%(包括: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它经费拨款),学生学杂费收入占 18.09%,科研收入占 5.44%,其它收入占 4.6%。香港大学 2013 年办学收入(不包括利息与投资、四项盈余)来源主要有:政府辅助拨款,学费、课程及其它收费,外界捐助,辅助设施,其它收益。其中政府辅助拨款占 50.01%,学费、课程及其它收费占 28.06%,外界捐助占12.43%,辅助设施占 3.10%,其它收益占 6.34%。两者比较,在两所学校的办学经费中,教育拨款与学生学杂费收入占据了主要部分,湖南大学二者之和接近 90%,香港大学二者之和接近 79%。但香港1 是指本校上年

19、度办学经费结余部分,还包括本校资产增值部分,共计二个会计核算项目。2 是指本校上年度办学经费结余部分,还包括本校资产增值部分,共计四个会计核算项目。9大学捐助收入比例较大,占到 12.43%,反映出香港大学经费来源政府依赖性更弱,自我造血功能相对较强。二、科研经费情况从 2008 年到 2013 年的情况来看,湖南大学 2008 年科研总经费为 3.1 亿元,占学校总收入的 27 %;2013 年科研总经费 3.9 亿元,占学校总收入 20 %。香港大学 2008 年学习及科研总经费为 44.7 亿元港币,占学校总收入的77.2%,2013 年学习及科研总经费为 54.3 亿元港币,占学校总收

20、入的60.40%。比较而言,湖南大学科研经费绝对量较少,近五年间增长速度相对比较平稳,5 年间增长了 26%,但科研经费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偏低,保持在 20%至30%之间。香港大学科研经费也处于基本稳定的增长趋势,5 年间增长了22%,但香港大学科研经费在学校总收入中所占比例非常高,尽管近些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 60%至 80%之间, 表 4:两校科研经费增长比较表湖南大学(人民币元) 香港大学(港元)年度 2008 年 2013 年 2008 年 2013 年科研经费(亿) 3.1 3.9 44.7(RMB36.09) 54.3(RMB43.84)占学校总收入比例 27% 20% 77%

21、60%增长率 26% 22%注:香港大学 2008 年至 2013 年各年度财务报表中,科研经费均未单列,但单列有学习及科研总经费项目。三、学生情况1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2008 年湖南大学有各级各类学生 31028 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0813 人,博士研究生 1923 人,硕士研究生 8292 人,研本比约为 100:204。2013 年有全日制学生 35814 人,其中本科生 21063 人,硕士研究生为 12259 人,博士研究生为 2492 人,研本比约为 100:143。10香港大学 2008 年共有学生 21842 人(包括资助生、自助生及外展生),其中,本科生 12031

22、人,研究生(包括硕士与博士)9811 人,研本比约为100:122。2013 年共有学生 27005 人,其中,本科生 15227 人,研究生(包括硕士与博士)11778 人。研本比约为 100:129。香港大学学生总人数中研究生人数更接近本科生人数,研本比略高于湖南大学,就 2103 年而言,湖南大学研本比为 100:143,而香港大学为 100:129。见下表:表 5:两校学生增长比较表湖南大学 香港大学年度 2008 年 2013 年 2008 2013 年总人数 31028 35814 21842 27005本科 20813 21063 12031 15227硕士 8292 12259

23、博士 1923 2492 9811 11778研本比 100:204 100:143 100:122 100:129(说明:2000 年湖南大学学生总人数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函授生、夜大生、成人脱产生、自考生等;香港大学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相比而言,2008 年至 2013 年 5 年间,两所学校学生总人数均有所增长,湖南大学学生总人数增长率为 15.4%,其中本科、硕士、博士及研究生(包括硕士与博士)学生人数增长率分别为 1.2%、47.8% 、29.6%和 44.4%。香港大学学生总人数增长率为 23.6%,其中本科和研究生学生人数增长率分别为 26.6%和 20.0

24、%。湖南大学研究生人数增长率远高于香港大学,该结果反映出湖南大学的办学层次在不断提高。此外,湖南大学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由 2008年的 32.9%提高到 2013 年的 41.2%,同期香港大学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由2008 年的 55.1%下降到了 2013 年的 43.6%。2留学生2008 年湖南大学有各级各类留学生 214 人,2013 年增加到 647 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 1.8%;香港大学 2008 年国际学生人数 3为 1939 人(其中中国3 香港大学将大陆内地学生按国际学生统计。11内地学生 1737 人,占 89.6%,其它 44 个国家和地区学生 202 人,占

25、 10.4%),国际学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 8.9%。接受世界各地交换生共计 752 人,外出世界各地交换生共计 775 人。香港大学 2013 年国际学生(不包括交换生)就读人数为 9613 人(其中中国内地学生 6270 人,占全部国际学生的 65.2%,其它国家或地区 3343 人,占全部国际学生的 34.8%),国际学生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 35.7%,其中研究生国际学生 5886 人,占全校研究生总人数的 49.9%,本科生国际学生 3727 人,占全校本科生总人数的 24.5%。接受世界各地交换生共计1188 人,其中本科生 1176 人,研究生 12 人,外出世界各地交换生共计 1

26、065人,其中本科生 1058 人,研究生 7 人(见图 1)。相比而言,两校留学生绝对值差距较大,湖南大学留学生人数基数相对较低,但二所学校留学生人数增速均很快,湖南大学 5 年间增长了约 202%,香港大学同期增长了约 396%;香港大学国际学生人数较多,研究生中有近一半为国际学生,而本科生中约有四分之一为国际学生。另外,香港大学的国际交换生(包括派出与接收)规模较大,增幅较快。该结果表明湖南大学留学生和国际交换生教育的规模还比较小,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与香港大学差距较大。图 1:两校留学生人数增长情况比较12四、教师队伍1专任教师及中高级职称结构2008 年湖南大学有专任教师 1976 人,

27、其中,教授 552 人,约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 27.9%;副教授 737 人,约占 37.3%;其它 687 人(包括讲师、助教等),约占 34.8 %。2013 年有专任教师 1768 人,其中,教授 476 人,约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 26.9 %;副教授 673 人,约占 38%;其它 619 人,约占 35.1 %。2008 年香港大学有教职员(不包括名誉与客座教职员等非常任人员)共计4909 人。其中教学人员 1266 人,教学人员又包括讲座教授 83 人,约占教学人员的 6.6%,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助理教授、讲师及助理讲师)924 人,约占教学人员的 73.0%,辅助

28、教学人员(导师、教师、助教)259,约占教学人员的 20.4%。研究人员 668 人。2013 年香港大学有教职员(不包括名誉与客座教职员等非常任人员)共计 4895 人,其中教学人员 1688 人,教学人员中又包括教授人员(包括不同职称人员)1070 人,约占教学人员的 63.4%,研究人员 250 人,约占教学人员的 14.8%,教学支援人员 368 人,约占教学人员的 21.8%。见下表:表 6:两校专任教师情况比较表湖南大学 香港大学年度 2008 年 2013 年 2008 年 2013 年专任教师总人数 1976 1768 1266(教学人员) 1688(教学人员)教授(占总人数比

29、) 552(27.9%) 476(26.9%)副教授(占总人数比) 737(37.3%) 673(38%)其它(占总人数比) 687(34.8%) 619(35.1%)香港大学官网未提供此详细数据香港大学官网未提供此详细数据注:因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与教学支持人员在职责上与湖南大学专任教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在本表中没有列入。2外籍教师队伍2013 香港大学外籍教师(不包括中国内地)总数达到 432 人。而湖南大学13外籍教师仅为 31 人,其中全职 19 人,兼职 12 人,两校差距较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香港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远高于湖南大学。3行政人员队伍2013 年香港大学非教

30、学人员共 3625 人,其中行政及支持人员 2518 人,技术人员 1107 人。而湖南大学机关行政人员 512 人(不含病休、内退人员),学院行政人员 330 人。五、科研产出(一)总体产出情况比较1ESI 统计数据比较以 ESI 数据库 2014 年 5 月更新,统计时间为 2004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2 月 28 日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进入 ESI 前 1%的学科数量来看,湖南大学有 4个,没有进入前 1的学科,香港大学有 20 个,其中临床医学、工程学 2 个学科进入 ESI 前 1;从科研论文的产出规模来看,湖南大学发表论文数不到香港大学的 1/4,论文总被引次数不到香

31、港大学的 1/5;从论文的影响力看;湖南大学科研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香港大学低,在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比例方面,湖南大学均低于香港大学,其中高被引论文数约为香港大学的 1/6(见表 7-8) 。表 7:两校 ESI 相关统计数据比较学校 前 1%学科数 总被引次数 世界排名 论文数 总被引 次数 篇均被引 次数 高被引论文数 高被引论文比例湖南大学 4 810 8609 72678 8.44 94 1.09%香港大学 20 175 30723 409438 13.33 547 1.78%表 8:两校进入 ESI 前 1%的学科情况学校 进入 ESI 前 1%的学科湖南大学 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

32、化学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微生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数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经济学与商学、14农业科学2Scopus 统计数据比较以 Elsevier 公司开发的全世界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 Scopus 进行统计,比较两校科研产出情况。(1)近 10 年论文产出情况2004-2013 年湖南大学发表论文总量为 20183 篇,香港大学为 35143 篇,湖南大学产出规模仅为香港大学的 57.4%。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情况见图 2。7

33、11 11741595 18572061 2289 23532672 2570 29012803 2990 30983177 3294 33723788 4091 418043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论文数 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2:两校近 10 年发表论文数量比较(2)科研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湖南大学近年来发表论文主要分布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与天文学、化学等学科领域,香港大学发表论文主要分布在医学,工程学

34、,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见图 3-4) 。15图 3:湖南大学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图 4:香港大学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3)发表论文被引用比例湖南大学近 10 年来发表的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比例为 50.4%,香港大学为70.7%,香港大学发表论文质量高于湖南大学(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被引用比例见图 5) 。1669.5 62.2 65.3 62.8 62.958.7 53.150.138.817.886.2 84.4 82.8 82.1 79.177.6 74.6 71.759.129.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4 2005 2

35、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被引用论文比例(%)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5:两校近 10 年发表论文被引用比例比较(4)论文被引次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发表论文总被引次数为 86147,香港大学为 403529,湖南大学发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 4.3,香港大学为 11.5。两校各年度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见图 6。10.1 8.67.4 6.1 5.54.6 4.4 31.6 0.421.4 22.217.420.213.911.78.65.6 3.50.80510152025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

36、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篇均被引次数 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6:两校近 10 年发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较17(5)高被引论文比例湖南大学近 10 年影响力在世界前 10%的论文比例为 6.9%,香港大学则为15.3%,湖南大学高水平论文(影响力居世界前 10%)的比例相对较低,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两校各年度高被引论文比例见图 7。5.9 4.9 5.2 5.6 5.8 5.87.7 8.3 8.3 81315.8 14.2 16.1 15.5 15.9 16.1 16.8 15.2 14.20246810121416182004 2005 2006 2007 200

37、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影响力在前 10%的论文比例(%)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7:两校近 10 年高被引论文比例比较(6)科研合作情况从科研论文合作的比例来看,湖南大学校外合作论文(包括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的比例为 43.9%,香港大学则高达 62.9%,在论文的影响力方面,香港大学国际(境外)合作论文和国内(境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均远高于湖南大学。表 9:湖南大学和香港大学科研论文合作比例及影响力情况比较国际(境外)合作 国内(境内)合作 校内合作 单一作者学校比例 篇均被引 比例 篇均被引 比例 篇均被引 比例 篇均被引湖南大学 14.7

38、% 5.2 29.2% 3.1 54.6% 2.9 1.5% 0.7香港大学 52.5% 8.0 10.4% 6.2 29.9% 5.5 7.2% 2.5从科研合作机构的分布情况来看,湖南大学在全球共有 812 个科研合作机构,香港大学则有 2284 个;两校的科研合作机构主要分布地区趋同,均在亚太、北美、欧洲等(具体见图 8-9) 。18图 8:湖南大学科研合作机构全球分布情况图 9:香港大学科研合作机构全球分布情况(7)学科交叉情况香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可以在图 10 中看到其医学、社科相关的交叉学科比较强势,而湖南大学这两类学科布局较少。同时,两所学校在其它学科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

39、如工程学、数学,物理等学科方向。19注: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了 27 个大学科,与 圆圈的一周相对应 ,具体解 读方式如下:一个小圆圈代表一个文献聚合,即一个交叉学科竞争优势 ;小圆圈的大小原则上代表集群内包含院校文章的多少;小 圆圈内的不同颜色线条代表学科的构成;小圆圈距离圆心的距离代表其交叉程度和学科构成权重。图 10:两校学科交叉情况比较(二)部分学科科研产出情况本部分分析数据来自 Elsevier 公司开发的 Scopus 数据库。各学科具体情况如下。1化学(1)发表论文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化学学科共发表论文 2951 篇,香港大学共发表论文2032 篇,湖南大学论文总产量约为香港大学

40、 1.5 倍。从各年度发表论文量来看(见图 11) ,湖南大学发表论文数量增长较快,由 10 年前低于香港大学,到近年来超过香港大学近 200 篇。湖南大学 香港大学20127 159205 236 244332 359390 401498168 179 154 170 182 198228 282 226 24501002003004005006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发表论文数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1:两校化学学科近 10 年发表论文数量比较(2)论文被引次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化学学科发表的

41、论文总被引次数为 32620,香港大学为34010。湖南大学为 11.1,香港大学为 16.7。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情况见图 13。051015202530354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2:两校化学学科近 10 年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较(3)高被引论文比例湖南大学化学学科近 10 年影响力居世界前 10%的论文比例为 23.3%,香21港大学为 26.4%,湖南大学高被引论文的比例略低于香港大学。两校各年度论文影响力在世界前 10%的论文比例情况见图 13

42、。051015202530354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影响力居世界前10%的论文比例(%)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3:两校化学学科近 10 年高被引论文比例比较2物理学与天文学(1)发表论文数湖 南 大 学 近 10 年 在 物 理 学 与 天 文 学 学 科 共 发 表 论 文 3147 篇 , 香 港 大 学 为3095 篇 , 两 校 论 文 总 量 相 当 。 两 校 各 年 度 发 表 论 文 数 量 见 图 14。67152207 262272377 401 419445545217 24

43、7 255280 243 291 3225 419 40601002003004005006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论文数 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4:两校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近 10 年发表论文数量比较22(2)论文被引次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发表的论文总被引次数为 15435,香港大学则为 25074。湖南大学近 10 年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 4.9,香港大学则为 8.1。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见图 15。05101520252004 2005 2006 2007

44、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5:两校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近 10 年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较(3)高被引论文比例近 10 年来,在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湖南大学影响力居世界前 10%的论文比例为 7.8%,香港大学为 11.1%,香港大学高于湖南大学。两校各年度高被引论文的比例见图 16。0246810121416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6:两校物理学与天文学学科近 10 年高被引论文比例比较233数学(1)发表论文数湖 南 大 学

45、 近 10 年 在 数 学 学 科 共 发 表 论 文 2186 篇,香港大学 2325 篇。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数量见图 17。74 105165210 213268 251 274 284342200 213 70 201 2026 5 264 2 272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论文数 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7:两校数学学科近 10 年发表论文数量比较(2)论文被引次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数学学科发表的论文总被引次数 7589 次,香港大学则为 129

46、25 次,约为湖南大学 1.7 倍。在篇均被引次数方面,湖南大学为 3.5,香港大学 5.6。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见图 18。024681012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篇均被引次数 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8:两校数学学科近 10 年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较24(3)高被引论文比例湖南大学数学学科近 10 年影响力居世界前 10%的论文比例为 3.7%,香港大学为 6.5%。两校各年度高被引论文比例见图 19。01234567891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

47、0 2011 2012 2013年 份影响力居世界前10%的论文比例(%)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19:两校数学学科近 10 年高被引论文比例比较5计算机科学(1)发表论文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计算机科学学科共发表论文 3429 篇,香港大学则为3970 篇。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情况见图 20。37122191291381449 447552 507452273 279 292 309392488 533 468 467 46901002003004005006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论文数 湖 南 大

48、 学香 港 大 学图 20:两校计算机科学学科近 10 年发表论文数量比较25(2)论文被引次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计算机科学学科发表的论文总被引次数为 7775,香港大学为 24073;湖南大学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 2.3,香港大学为 6.1。两校各年度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见图 21。024681012141618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篇均被引次数 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21:两校计算机科学学科近 10 年发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比较(3)高被引论文比例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近 10 年影响力居世界前 10%

49、的论文比例为3.5%,香港大学为 8.2%。两校各年度高被引论文比例见图 22。02468101214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影响力居世界前10%的论文比例(%)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22:两校计算机科学学科近 10 年高被引论文比例比较266工程学(1)发表论文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工程学领域共发表论文 9163 篇,香港大学 6459 篇。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数量见图 23。341572 724829 928 98010331188 12051363558 606 654 576 624 631 704 652726 728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年 份论文数 湖 南 大 学香 港 大 学图 23:两校工程学领域近 10 年发表论文数量比较(2)论文被引次数湖南大学近 10 年在工程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总被引次数为 24717,香港大学为 47821,湖南大学篇均被引次数为 2.7,香港大学 7.4。两校各年度发表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见图 24。024681012141618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