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527590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言文阅读专题衡阳阅读强项令 ,完成下列小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菙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手?臣不须菙,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2、!”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遺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康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后特征为洛阳令 (2)大言数主之失(3)使宣叩头谢主 (4)臧亡匿死10.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A. 以刀画地 B. 宣悉以班诸吏C. 葬以大夫礼 D. 以宣尝为二千石1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将何以理天下

3、平?(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12. 文章两段分别表现了“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不同?【答案】9. (1)特别征召(2)列举(罪状或过去) (3)认错(4)通“藏“,隐藏。 10. D 11. (1)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 (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12. 第一段体现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品质;第二段表现了他的廉洁品质。第一段是详写,第二段是略写,或者第一段以正面描写为主或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2【解析】9.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

4、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臧”通“藏” , “隐藏” ;“特征”是古今异义词, “特别征召”的意思。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是“连词,因为” ;A 项中“以”是“介词,用” ;B 项中的“以”是“介词,把” ;C 项中的“以” “用,按照” ;D 项中的“以”是“连词,因为” 。故选 D。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1)句中的“何、

5、以、理、平”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2)句中的“唯、覆、妻子”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2. 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章的写作手法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并概括人物形象。 (1)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

6、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文章第 1 段表现了“强项令”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品质,第 2 段则表现了他志行廉洁的品质。(2)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正面描写,就是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的直接叙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本题作答可以从描写的角度或描写的详略来分作答。参考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

7、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3终究不肯就范。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

8、一样。 ”于是下令放了董宣(注:“强项令”即为“董宣” ) ,赏赐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 。人们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知道后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 ”因董宣曾经做过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邵阳市古诗文阅读【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9、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乙】

10、 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广才:增长才干。淫慢:放纵懈怠。险躁:轻薄浮躁。意:意志。4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后值倾覆:(_) (2)遂许先帝以驱驰:(_)(3)静以修身:(_) (4)悲守穷庐:(_)10. 翻译下列句子。(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1. 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险躁则不能治性12.

11、 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B. 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C. 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D. 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13. 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1

12、4. 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答案】9. (1). 遇到,正好碰到 (2). 比喻奔走效力 (3). 用来 (4). 穷困之人居住的房屋 10. (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难之间(我)受到委任。 (译对“受任” “于”两个核心词给 1 分;译对“奉命” “危难”两个核心词给 1 分)(2)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坚定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11.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险躁/则不能治性 12. C 513. “驰”与“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复

13、返的状态,告诫儿子珍惜光阴,坚定意志。 (能写出“驰”与“去”所形容的状态及表达效果,意思接近即可) 14. 忠心耿耿,知恩图报,心系家园,以天下为己任,教子修身明志,重视德行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有些孩子不知感恩,诸葛亮知恩图报的品质是一种美德,令人敬佩。诸葛亮爱家爱子、重视孩子德行的情怀令人感动,等。【解析】选自三国志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时期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时期9.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

14、如本题中的“以”是“用来” ;“驱驰”是古今异义词, “奔走效劳”的意思。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1)句中的“于、败军、际、奉命”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无以、广、成”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1.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

15、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1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 诫子书内容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

16、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据此,C 项, “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C。13. 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两个动词在描写和表达上的效果进行赏析。614. 试题分析:(1)概述诸葛亮的精神品质。作答时可结合两篇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还可以根据平时对诸葛亮的了解进行概括。他的品质主要有: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知恩图报、心系国家、以天下为己任、冷静

17、沉着、军纪严明、博览群书、教子修身明志、重视德行等。 (2)根据了解诸葛亮的品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围绕着修养、读书、忠诚、爱国等方面来谈启示。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参考译文:【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

18、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

19、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乙】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岳阳()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

20、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7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王后。书未发,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选自战国策齐策 )18. 解释

21、下列加点的词。(1)七里之郭 (_) (2)委而去之(_)(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 (4)天下顺之(_)(5)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 (6)使者未说(_)19. 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 (每句标一处)。(1)天时不如地利(2)岁亦无恙耶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苟无民,何有君?21.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选文【甲】和【乙】都阐释了_的治国理想,但语言风格不同, 【甲】文大量使用_、_句,语言气势磅礴;【乙】文则大量运用_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答案】18. (1). 外城; (2). 离开 (3).

22、 限制; (4). 归顺,顺从; (5). 派,派遣; (6). 说,通“悦” ,偷快 19. 天时/不如地利 (2)岁/亦无恙耶? 20.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2)如果没有百姓,哪里还会有国君? 21. (1). 以民为本 (2). 排比 (3). 对偶 (4). 问(答“反问”亦可)【解析】18.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8“郭”:外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

23、作答的关键。19.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2)岁/亦无恙耶?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得道

24、” “寡” “苟”等字词的翻译。21. 试题分析:比较阅读。文言文要点的提取和写法的把握。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甲乙两文阐释的治国理想可概括为“以民为本”。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对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为排比。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都运用问句。(一)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25、、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 ,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

26、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 (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二)译文: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书信,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可以吧?百姓安乐吗?你们大王无恙吧?”使者有点不高兴,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9年成、百姓的状况,这有点先卑后尊吧?”赵威后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

27、,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岂有舍本问末的道理?”怀化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28、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 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陈 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 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 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既:尽,全部。济:这里指渡过泓水。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陈:同“阵” ,此

29、处意为摆好阵势。门官:国军的卫士。重(ch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禽:同“擒”二毛:头发花白的人。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12.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牺牲玉帛(_)(2)肉食者鄙(_)(3)门官歼焉(_)(4)公伤股(_)1013. 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15. 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1) 【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 。(

30、2) 【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 。16. 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12. (1). (1)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 (2). (2)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 (3)被杀死 (4). (4)大腿 13.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14. (1)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15. (1).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 (2)及其未既济(既济而未成列

31、) 16. 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以“君子道德”之义作战,妇人之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解析】甲:选自左传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乙:选自左传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参考译文: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

32、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11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

33、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乙: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

34、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采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死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12.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

35、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区分“牺牲”一词的古今义,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 ;“股”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大腿”的意思。13.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这句话应该在主语后面停顿,即:宋公及楚人/战于泓。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36、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4.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12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鼓” “衰” “竭” “既”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

37、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意思是“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这是曹刿请见的原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意思是“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认为这样做到了取信于民,可以凭借这一点来打一仗。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的意思是“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由此可知,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及其未既济” 。16. 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

38、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鲁庄公在战前做到了取信于民,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能够审时度势,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泓之战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长沙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2 题至第 15 题。戚继光 ,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继光至浙时,见卫所 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 ,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 ,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39、与大猷 均为名将。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 ,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 、 练兵纪实 ,谈兵者遵用焉。(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戚继光传 ,有删改)【注释】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卫指挥佥事:官职名。卫所:明代在京城和各地设置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剽悍:矫捷勇猛。薮泽:湖泽。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大猷: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通经史大义鸣之

40、而不能通其意马说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岳阳楼记C.赏罚信愿陛下亲之而信之出师表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连东阳马生序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A.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C.欠之,目似瞑,意暇甚狼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13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15.“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5 分)参考译文: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

41、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 (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

42、,改守台、金、严三郡。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 “戚家军”驰名天下。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

43、。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倭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文言文阅读答案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阅读答案。兴化人才知道(喜讯) ,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 (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戚继光率军到了福清,遇到倭寇在东营澳登陆,攻

44、击他们并斩首 200 级。刘显也多次打败倭寇。福建原先的倭寇几乎被消灭了。于是戚继光率军回福州,在平远台把功绩刻在石头上。开始的时候,兴化城告急,当时皇帝已经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总兵。等到兴化城被攻陷,刘显的军队比较少,坚守在城下不敢攻击。俞大猷也不敢攻城,需要大军集合围困它。嘉靖四十二年四月,戚继光率领浙兵到了。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率领中军,刘显率领左军,俞大猷率领右军,一起在平海攻击倭寇。戚继光率先进攻,其他两人跟着进攻,斩首二千二百,救回被掳掠的百姓三千人。谭纶上奏功劳,戚继光为首功,刘显和俞大猷为次等功。皇帝因为祭祀祖先,大肆封赏。戚继光开始由于进14攻横屿的功劳,加封

45、为都督佥事,到了这个时候,晋封为都督同知,世世代代享受千户的待遇,于是取代俞大猷为总兵官。戚继光交替经历了南方和北方,名声都很大在南方立下赫赫战功,在北方在专注防守。他所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 ,带兵的人都遵守使用它。娄底市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

46、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 ;“霪雨”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0下列句子中,朗

47、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 B潭中/鱼可百许头C策之/不以其道 D山行/六七里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专指男人的配偶)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 ,嘱咐)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他的)D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和第四段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B本文是一篇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的借物言志的文章。C文章在语言上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D本文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环环相扣,层层蓄势。13将下列文言

48、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微斯人,吾谁与归?14本文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伟大政治抱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请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5 分)10B 11A 12D1513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4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平常心。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张家界(二)阅读【甲】 【乙】两段文言文,回答 11-14 题。 (12 分)【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高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