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国年表,学习目标,能辨明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指出文中的通假字,明白一些虚词的用法。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能翻译一些重要的句子。 明白“表”这种体例的作用,能从年表中粗略看出六国的发展轨迹。 结合序文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并尝试对这段历史提出一点自己的观点。,疏通文本,疏通第一段,1.周东徙洛邑,东:向东。名词作状语,周东徙(于)洛邑,2.秦襄公始封为诸侯,被动句,3.作西畤用事上帝,事:侍奉,4.僭端见矣,见:出现,5.君子惧焉,焉:兼词,于此,译为“对于这种情况”,6.及文公逾陇,逾:越过,7.攘夷狄,攘:排斥,8.营岐雍之间,营(于)岐雍之间,9.东竟至河,河:黄河,10.与齐桓、晋文中国侯
2、伯侔矣,中国:中原,1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相:做了丞相。名词作动词用,12.海内争于战功矣,海内:天下,于战功:介宾短语后置。,13.三国终之卒分晋,终:最后。,卒:终于,14.田和亦灭齐而有之,之:齐国,15.务在强兵并敌,务:要务,强:使强,16.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谋诈用:被动句,而:连词,表并列。,17.矫称蜂出,蜂:名词作状语,18.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虽:即使,质:人质,剖符:封地授官。,19.秦始小国僻远,僻远:偏僻遥远之地。形容词作名词用。,20.比于戎翟,(以之)比于戎翟,于:与,21.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至献公之后常雄(于)诸侯。,雄:称雄,22.然卒并天下
3、,卒:终于,23.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非必(地理位置)险固便形势利也,便形势利:形势便利,24.盖若天所助焉。,焉:它(秦),疏通第二、三段,1.东方物所始生,所始生:开始产生的地方,2.西方物之成孰,孰:同“熟”,3.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收功实者:获得实效的人。,4.汤起于亳 (b),于亳 (b):介宾短语后置。,5.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以:凭借,6.秦既得意,得意:得志,7.诸侯史记尤甚,史记:记载历史的书的通称,尤甚:特别严重,8.为其有所刺讥也,为:因为,有所刺讥:有嘲讽秦国的内容,9.诗书所以复见者,所以:的原因,复:再,10.多藏人家,多藏(于)人家,人家:私人家里,11.以故灭,被
4、动句,以故:因为这个缘故,12.其文略不具,具:详细,13.何必上古,何必(取法)上古,14.秦取天下多暴,暴 :采取暴力。形容词作动词。,15.传曰“法后王”,法:取法。名词作动词用,16.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以:因为,近(于)己,17.学者牵于所闻,被动句。牵:拘泥,18.不敢道,道 :称道,19.此与以耳食无异,异:不同,疏通第四段,1.余于是因秦记,因:根据,凭借,2.踵春秋之后,踵:跟随,3.表六国时事,表:表列。名词作动词,4.讫二世,讫(于)二世。讫:截止。,5.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兴坏:兴亡衰败,端:原因,文本研读,1.年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展现出了怎样的历
5、史进程?请用序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击”“拔”“取”“杀” ()“海内争于战功”“务在强兵并敌”“秦取天下多暴” ()“血与火”交织的历史进程,2.史称“战国七雄”而表名“六国”,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司马迁特定的历史观点,在序中表达他这种历史观点的关键句你认为是哪些?为什么?,司马迁这么说是从秦统一六国的角度上说的,没有将秦与其他六国相提并论,是对秦的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他说不要因为秦国后来的短祚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大”。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的观点,就是要效法秦的顺应变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在汉朝把秦一概骂倒的否定声中,司马迁的识见,犹如一阵惊雷,具有醒人耳目的作用。 “天所助”“法后王”,3.对于六国及秦的灭亡,如有自己的见解,大胆的展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