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5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7406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5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5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5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5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9年高考化学备考之百强校大题狂练系列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满分 60 分 时间 30 分钟)姓名:_ 班级:_ 得分:_1叠氮化钠(NaN 3)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添加剂,与酸反应生成 N2 和 H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亚硝酸钠和氨在无氧环境中制备 NaN3,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填仪器接口字母)。(2)试剂 X 可选用_(填试剂名称)。(3)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原因为_。(4)装置 B 的作用为_。(5)加热条件下,NaNH 2 和 N2O 反应也可制备 NaN3,同时生成能使湿响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

2、)HNO 2是一元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两种氮的氧化物。现用如下试剂:NaNO2、pH 试纸、水、稀硫酸、NaOH 溶液、碱石灰、CuSO 4、CuO,计实验证明(可加热);HNO 2为弱酸:_。装置 C 中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有 NaN3生成:_。【答案】afg(或 gf)de(或 ed)c(b) 碱石灰(或生石灰或 NaOH 固体) 5NH3+4NaNO2 3NaN3+NaOH+7H2O 加热条件下,NaNO 2容易被氧气氧化 防止外界空气进人 C 装置干扰实验并吸收来参加反应的氨气 2NaNH 2+N2O NaN3+ NaOH+ NH3 将 NaNO2溶于适量水中配成溶液,常温下,用

3、pH 试纸测定该溶液的 pH7 取少量装置 C 中固体加入稀硫酸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经碱石灰干燥后通过灼热的 CuO,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 CuSO4,若观察到 CuO 黑色固体变红,CuSO 4变蓝,则有 NaN3生成 【解析】2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生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固体能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为探究反应后的产物,请你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实验。探究一 (1)另称取铁钉(碳素钢)6.0g 放入 15.0mL 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 X 并收集到气体 Y。甲同学认为 X 中除 Fe3+外还可能含有 Fe2+

4、。若要判断溶液 X 中是否含有 Fe2+,应选用_aKSCN 溶液和氯水 bK 3Fe(CN)6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 KMnO4溶液乙同学将 336mL(标准状况)气体 Y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现溶液颜色变浅,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溴水颜色变浅的原因:_,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得干燥固体 2.33g。由此推知气体 Y 中 SO2的体积分数为_。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 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两同学认为气体 Y 中还可能含有 H2和 Q 气体。为此设计如图所示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2)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装置 B 中试剂的作用是_。(3

5、)认为气体 Y 中还含有气体 Q 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进一步确认 Q 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装置 M 于_(填序号),M 中所加试剂为_。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EF 之间【答案】bdSO 2+Br2+2H2O=2HBr+H2SO466.7%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检验 SO2是否除尽 C+2H2SO4(浓) CO2+2SO 2+2H 2ObCa(OH)2或 Ba(OH)2【解析】【分析】 (1)Fe 2+与 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Fe 2+离子能使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

6、和氢溴酸,根据硫酸钡与二氧化硫的关系式计算二氧化硫的体积,再根据体积分数公式计算;(2)装置图中 A 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装置 B 的作用是验证二氧化硫被完全除去,装置 C 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 D、E 的作用是检验氢气,装置 F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E 中,干扰氢气的检验,装置M 中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可以根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选择 M 位置。【详解】 (1)Fe 2+与 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K 3Fe(CN)6溶液可以检验 Fe2+离子;Fe 2+离子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2

7、SO 2+2H 2O;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要检验二氧化碳必须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B 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所以澄清石灰水应放置在 B 和 C 之间,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了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常见物质的检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点,注意常温下,铁和冷的浓硫酸不是不反应,而是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了进一步反应。 3甲烷在加热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气体产物除水蒸气外,还有碳的氧化物。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其反应产物。查阅资料CO 能与银氨溶液反应:CO2Ag(NH 3)2 2OH =2A

8、g2NH4+CO322NH 3。Cu 2O 为红色,不与 Ag+反应,能发生反应:Cu 2O2H =Cu2+CuH 2O。(1)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A_。(填字母编号)(3)实验中滴加稀盐酸的操作为_。(4)已知气体产物中含有 CO,则装置 C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装置F 的作用为_。(5)当反应结束后,装置 D 处试管中固体全部变为红色。设计实验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_。欲证明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 Cu,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向少量红色固体中加入适量0.1molL1AgNO3溶液,发现溶液变蓝,据此判断红色固体中含有 Cu。乙同学

9、认为该方案不合理,欲证明甲同学的结论,还需增加如下对比实验,完成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_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若观察到溶液变蓝,则不能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 Cu【答案】Al 4C312HCl=3CH 44AlCl 3FDBECG 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先使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旋塞打开,使稀盐酸缓慢滴下试管内有黑色固体生成(或试管内有银镜生成)除去甲烷中的 HCl气体和水蒸气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 Cu2O 取少量 Cu2O 固体于试管中,

10、加入适量 0.1molL1AgNO3溶液【解析】【详解】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Cu2+,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 Cu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硫酸,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 Cu2O。取少量的 Cu2O 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0.1molL1AgNO3溶液,若溶液不变蓝,则可排除红色固体中 Cu2O 的干扰,证明其中含有 Cu;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取少量 Cu2O 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0.1molL1AgNO3溶液。 【点睛】氧化铜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全部溶解,显蓝色;氧化亚铜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

11、反应,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显蓝色,体现了+1 价铜的氧化性和还原性。4为了测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 Na2SO3固体的纯度,准确称取 M g 固体样品,配成 250 mL 溶液。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 I:取 50.00 mL 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操作 I洗涤操作称量,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m1 g方案:取 50.00 mL 上述溶液,用 a mol/L 的酸性 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实验数据1 2 3 4待测溶液体积/mL 50.00 50.00 50.00 50.00滴定管初读数/mL 0.00 0.20 0.10 0.15滴定管

12、末读数/mL 20.95 21.20 20.15 21.20(1)配制 250 mL Na2SO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药匙和_、_。(2)操作 I 为_操作为_(3)方案 I 中如何判别加入的氯化钡已经过量_(4)在方案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5) 在方案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6)根据方案所提供的数据,计算 Na2SO3的纯度为_。 (写成分数形式)(7)有同学模仿方案 I,提出方案:取 50.00 mL 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操作 I洗涤操作称重,得到沉淀质量为 m2 g 并用方案 I 的方法计算结果。根据方案,从理论上讲,下列

13、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方案 I 比方案的计算结果要低 b方案 I 比方案的计算结果要高 cm 1=m2 ,方案 I 和方案的结果一样 d方案不应根据方案 I 的方法计算(8)上述实验中,由于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_(填序号) 。a方案 I 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b方案 I 中如果没有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大c方案中如果没有洗涤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小d方案中如果没有操作,实验结果将偏大【答案】天平 250mL 的容量瓶过滤干燥(烘干)静置分层后,向上清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不再产生沉淀,即已沉淀完全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 2MnO4-+5SO32-+6H+=2Mn2+5SO42-+3H2O1323a/40Mbdad 【解析】【详解】(1)配制 250 mL Na2SO3溶液的过程为:准确称取 M g 固体样品需要天平,溶解需要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淀来源于样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亚硫酸钠,其中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较大, 方案 I 计算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亚硫酸钠的纯度,而方案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确定硫酸钠、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总量,结合二者质量可确定亚硫酸钠的质量,两种方案不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