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1知道pH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实验步骤及误差分析。,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若0.1 mol/L稀H2SO4与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2)若上述NaOH溶液中事先滴加少量酚酞,则溶液颜色由_色变为_色。,0.2 mol/L,红,无,2某同学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对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影响: (1)未洗涤烧杯直接定容_; (2)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 (3)定容时液面超出刻度线_。,偏小,偏大,偏小,一、酸碱中
2、和滴定 1概念 利用已知_的酸(或碱)去滴定一定体积未知_的碱(或 酸),通过测定反应完全时消耗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_, 从而推算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浓度,浓度,体积,2原理 利用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c(H)V酸c(OH)V碱即c(H)_或c(OH)_。,(2)滴定,控制活塞,摇动锥形瓶,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1数据处理 (1)为减小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23次,求出所用标准液体积的_,然后根据中和滴定原理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对出入较大的实验数据应舍去。,平均值,1如图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
3、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解析:选D。滴定管的刻度和常用的量筒不同,滴定管的刻度“0”在上边,最大刻度线在下边;量筒是大刻度线在上边、无“0”刻度,滴定管的最大刻度线以下还有一段空间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一定大于(50a)mL。,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 A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呈现中性 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解析: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但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溶液也不一定呈中性。,D,3
4、现用0.10 molL1 HCl溶液滴定10 mL 0.05 molL1 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 A10 mL B5 mL C大于5 mL D小于5 mL,C,感悟导引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5 mL的滴定管中液体的示数为20.00 mL,其液体的体积为5.00 mL。( ) (2)可用碱式滴定管量取5.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滴定管的构造及使用要求,1结构 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分为酸式滴定管(图a)和碱式滴定管(图b)两种,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有由橡皮管和玻璃球组成的活
5、塞。滴定管主要用于滴定操作时准确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2规格与精确度 常用滴定管的规格为25 mL和50 mL。滴定管为精密玻璃量器,可精确到0.1 mL,需估读到0.01 mL。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但并不在最顶端。 3使用方法和步骤 (1)检查仪器: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不漏水方可使用。 (2)润洗仪器:洗净的滴定管还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 (3)加入反应液:使液面位于“0”刻度以上23 mL处。 (4)调节起始读数:排除尖嘴部分气泡,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读数并记录。 (5)放出反应液:根据需要从滴定管中放出一定量液体,读数并记录。,4注意的问题 (1)
6、两种滴定管不能混用,一些强氧化性的溶液(如KMnO4溶液)必须用酸式滴定管。 (2)读数时,滴定管必须保持垂直,读数时视线应保持平视。,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l/L的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用0.1 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 )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解析 若要正确解答本题,必须准确了解滴定管 的刻度特征。如图所示,滴定管下部无刻度线部 分直至尖嘴底部均充满溶液,因而把溶液全部放 入烧杯中,其体积大于20 mL,用等浓度的NaOH 溶
7、液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应大于20 mL。 答案 A,若上述仪器为25 mL的量筒,则量筒内溶液的体积为 _mL。,5.0,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感悟导引 2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A滴定前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B盛有未知浓度溶液的锥形瓶里有少量蒸馏水 C滴定管用蒸馏水冲洗后即注入标准液 D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均正确),解析:选B。A项滴定前标准液应在零刻度以下;C项滴定管用蒸馏水冲洗后应用标准液洗涤23次;D项滴定终点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的凹液面最低点相平;B项锥形瓶里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2应用举例(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NaOH溶液
8、为例) 常见的误差分析:,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偏高,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馏水,偏高,偏低,无影响,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偏低,偏高,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偏低,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偏高,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偏低,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所配标准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偏低,特别提醒 读数误差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来理解和记忆,如开始读数仰视,滴定完毕读数俯视,如图;开始读数俯视,滴定完毕读数仰视,如图。,(2014杭州高二质检)称取一定
9、质量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NaOH放在锥形瓶内,盐酸放在滴定管中)。用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填写下列各项操作会给实验造成的误差。 (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的零点。( ) (2)将NaOH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时,加入水的体积不准确。 ( ) (3)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润洗。( ),D,C,B,(4)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气泡排出。 ( ) (5)滴定前未将液面调至刻度线“0”或“0”以下,结束时初读数按0计算。( ) (6)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 ) (7)摇动锥形瓶时,因用力过大,使少量溶液溅出。( ) (8)滴定前读数
10、时仰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 ),思路点拨 分析溶液配制及滴定过程中,V(HCl)与V(NaOH)对c(HCl)的影响情况,确定实验所得c(HCl)的大小。,B,A,B,A,A,解析 (1)称量固体NaOH时,未调节天平零点,不能确定称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2)锥形瓶内是否含水或加多少水并不影响NaOH与HCl的中和反应。(3)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4)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相当于待测液比实际用量多了,导致结果偏低。(5)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小,导致结果偏高。(6)滴定过程中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导致结果偏低。(7)摇动锥形瓶时,用力过大,使少量液体溅出,致使一部分NaOH未被中和,消耗待测液的体积减小,使测定结果偏高。(8)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使结果偏高。,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盐酸,如果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设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是( ) A4 B7.2 C10 D11.3,1对酸、碱式滴定管的构造及使用要求分辨不清,如刻度的排布及盛装试剂的要求。 2对于读数的误差分析时,往往凭记忆结论,而非进行实际分析。,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