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课堂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1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266658
  • 上传时间:2019-02-16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1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课堂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1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doc
    资源描述:

    1、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应学生用书第 133 页)(限时:40 分钟)1(2017山东、湖北重点中学冲刺模拟二)下列有关说法或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SiO 2既可与 NaOH 溶液反应也可与 HF 溶液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SO 2和 NH3分别通入水中其水溶液均可以导电,所以 SO2和 NH3均属于电解质C “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物理和化学变化D 14CO2和 12CO2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所以 14CO2、 12CO2属于同素异形体C A 项,SiO 2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亲氟性,能与 HF 溶

    2、液反应,而与其他的酸一般不反应,故错误;B 项,SO 2和 NH3均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而不是 SO2和 NH3自身电离出离子,SO2和 NH3均为非电解质,故错误;C 项正确;D 项,同素异形体指单质,错误。2(2017湖南郴州第三次质检)下列装置和试剂(尾气处理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导学号:97184151】选项 A B装置和试剂实验目的 检验 NO2中混有溴蒸气 分离潮湿的 NaOH 和 I2选项 C D装置和试剂实验目的 验证 NH4NO3溶解吸热 制备和收集 SO2C 二氧化氮和溴都能氧化碘化钾生成碘单质,故 A 错误;氢氧化钠能够与碘反应,不能通过升华分离,故 B 错误

    3、;NH 4NO3溶解吸热,温度降低,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只要看到瘪气球鼓起,即可证明 NH4NO3溶解吸热,故 C 正确;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需要加热,故 D 错误。3(2017四川成都一模)下列关于 Fe3 、Fe 2 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97184152】A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 Fe(OH)2沉淀B配制 FeCl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C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此现象不能确定溶液中含有 Fe2D向 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 Fe2 被氧化C 反应开始时生成的氢气进入 B 中,可排

    4、出空气,防止生成的 Fe(OH)2被氧化,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 C,A 中 FeSO4溶液被压入 B 中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Fe(OH)2,故 A 正确;FeCl3易水解,配制 FeCl3溶液时应防止 Fe3 因水解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可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故 B 正确;滴加氯水前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中不含Fe3 ,滴加氯水后 KSCN 溶液变色,则溶液中含 Fe3 ,即 Cl2将 Fe2 氧化得到 Fe3 ,故 C 错误;Fe 3 与 Fe 反应可生成 Fe2 ,则向 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 Fe2 被氧化,故 D 正确。4(201

    5、7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97184153】AFe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盐酸、稀硫酸、浓硝酸等剧烈反应BAl、Cl 2均能和 NaOH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不相同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再继续加入 KNO3固体,铜粉会溶解D金属单质 Na、Mg、Fe 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 H2和相应的碱D Fe 在常温下可被浓硝酸钝化,但加热时能反应,A 项正确;Al、Cl 2均能和 NaOH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 Al 只作还原剂,而 Cl2与 NaOH 溶液反应时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B项正确;酸性条件下 NO 有强

    6、氧化性,能氧化 Cu,C 项正确;Fe 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生 3成 H2和 Fe3O4,D 项错误。5根据 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97184154】选项 溶液 现象 结论A含 HCl、BaCl 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B H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C 酸性 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 2SO3H 2SiO3C SO 2通入含 HCl、BaCl 2的 FeCl3溶液中,Fe 3 将 SO2氧化为 SO ,Ba 2 与 SO 生成24 24BaSO4沉

    7、淀:2Fe 3 SO 22H 2O=2Fe2 SO 4H ,说明 SO2具有还原性,A 正确;SO 224与 H2S 反应生成 S 单质:2H 2SSO 2=3S2H 2O,SO 2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 SO2的氧化性,B 正确;SO 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 SO2将 MnO 还原为 4Mn2 :5SO 22MnO 2H 2O=5SO 2Mn 2 4H ,体现了 SO2的还原性,C 错误;SO 2通入 4 24Na2SiO3溶液中:SO 2H 2ONa 2SiO3=H2SiO3Na 2SO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酸性:H 2SO3H 2SiO3,D 正确。6(2017四

    8、川绵阳二诊)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SiO 2、Al 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矾(FeSO 47H2O),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导学号:97184155】A酸浸时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为铁粉B滤渣 a 主要含 SiO2,滤渣 b 主要含 Al(OH)3C从滤液 B 得到绿矾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试剂 X 若为过量 NaOH 溶液,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再结晶分离也可得绿矾D 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SiO 2、Al 2O3,不考虑其他杂质)中加入足量硫酸,Fe 2O3、Al 2O3与

    9、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滤渣 a 为二氧化硅;在滤液 A 中加入铁粉将 Fe3 还原为Fe2 ,调节 pH 使 Al3 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滤渣 b 为氢氧化铝,滤液 B 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 X 为铁粉,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渣 a 主要含 SiO2,滤渣 b 主要含 Al(OH)3,B 正确;Fe 2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且绿矾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滤液 B 得到FeSO47H2O 产品的过程中,必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C 正确;试剂 X 若为过量NaOH 溶液,

    10、得到的沉淀是氢氧化铁,用硫酸溶解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D 错误。7(2017山东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 的混合气体 2.24 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4 molL1 NaOH 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5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97184156】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 0.4 molB混合气体中含 NO2 1.12 L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0.3 molD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1.6

    11、8 LB 标准状况下 2.24 L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50 mL 4 molL1 的 NaOH 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为:4 molL 1 0.05 L0.2 mol。Cu2 恰好沉淀时,反应后的溶质为 NaNO3,根据 Na 守恒可知 NaNO3中 NO 的物质的量为 30.2 mol,根据氮原子守恒可得 HN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2 mol0.3 mol,A 错误;设 NO 的物质的量为 x、NO 2的物质的量为 y,则 x y0.1,根据电子守恒可得:3x y0.2,解得: x0.05 mol、 y0.05 mol,所以混合气体中 NO2的体积为 1

    12、.12 L,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0.2 mol,C 错误;生成 Cu(OH)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0.1 mol,反应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1 mol 铜完全反应失去 0.2 12mol 电子,根据电子守恒,O 2得到的电子与铜失去的电子一定相等,则消耗 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消耗标准状况下 V(O2)22.4 Lmol 1 0.05 mol1.12 L,D 错误。0.2 mol48(1)取 300 mL 0.2 mol/L 的 KI 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 KMnO4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I2和 KIO3,则消耗 KMnO

    13、4的物质的量为_mol。(2)在 Fe(NO3)3溶液中加入 Na2SO3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溶液先变为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又变为棕黄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3)在 1 L 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 2.24 L Cl2,溶液中有 的 Br 被氧化成单质 Br2,14则原 FeBr2溶液中 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4)将 Al、Al 2O3和 Al(OH)3的混合物恰好与 NaOH 溶液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相同溶质的化学式为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三氟化氮(NF 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它

    14、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三氟化氮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 和 HNO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中生成 0.2 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NF 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_。【解析】 (1)根据题给信息可知 n(KI)0.06 mol,与一定量的酸性 KMnO4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I2和 KIO3,则 n(I2) n(KIO3)0.02 mol,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0.02 mol60.02 mol0.16 mol,1 mol M

    15、nO 得电子 5 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消耗 4KMnO4的物质的量是 0.032 mol。(2)在 Fe(NO3)3溶液中加入 Na2SO3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原因是 Fe3 与 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Fe2 和 SO ,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则反应的离子方23 24程式为 2Fe3 SO H 2O=2Fe2 SO 2H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在酸性条件下,23 24NO 把 Fe2 氧化成 Fe3 ,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则反应的 3离子方程式为 3Fe2 4H NO =3Fe3 NO2H 2O。 3(3)标准状况下 2.24 L

    16、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2.24 L22.4 L/mol0.1 mol,还原性Fe2 Br ,氯气先氧化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反应完毕,再氧化溴离子,令原溶液中 FeBr2的物质的量为 a 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 a mol(32) 2a mol0(1)140.1 mol2,解得 a ,原 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1 L mol/L。215 215 215(4)Al、Al 2O3、Al(OH) 3都能和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AlO2,偏铝酸钠溶液能和过量的 CO2反应生成 Al(OH)3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 CO 22H 2O=Al(OH)3HCO 。 2

    17、3(5)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 NF3和 H2O,生成物为 NO、HNO 3 和 HF,在该反应中 NF3中的N 元素的化合价一部分由3 升高到5,失去 2 个电子,一部分由3 降低到2,得到 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F35H 2O=9HF2NOHNO 3;根据化学方程式,在反应过程中,每产生 1 mol HNO3,转移电子 2 mol,因此若反应中生成 0.2 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22NA0.4 NA;NF 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 NF3在空气中泄漏,就会发生反应3NF35H 2O=9HF2NOHNO 3,2NOO 2=

    18、2NO2;NO 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出现红棕色气体。【答案】 (1)0.032 (2)2Fe3 SO H 2O=2Fe2 SO 2H 23 243Fe2 4H NO =3Fe3 NO2H 2O 3(3) mol/L215(4)NaAlO2 AlO CO 22H 2O=Al(OH)3HCO 2 3(5)3NF 35H 2O=9HF2NOHNO 3 0.4 NA 出现红棕色气体9(2017安徽皖北协作区 3 月联考)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究 NO 能否与 Na2O2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连接用的乳胶管均已省略)。经

    19、查阅资料知:NO 是不成盐氧化物;2NO 22NaOH= =NaNO3NaNO 2H 2O。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97184157】(1)写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为了完成实验,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a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有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则该缺陷是_。(3)连接好仪器,_,装入药品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滴入浓硝酸,点燃酒精灯,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_。(4)装置 E 的作用是_;能说明 NO 与 Na2O2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5)探究 NO 与 Na2O2反应的产物。假设 1:产物只有 NaNO3;假设 2:_;假设 3:产物为

    20、 NaNO3和 NaNO2的混合物。为验证反应产物,该小组同学准确称取反应后的固体 3.50 g,用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馏水配成 100.00 mL 溶液,取 10.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1 KMnO4溶液(硫酸酸化)滴定,共消耗 KMnO4溶液 20 mL。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反应产物中 NaNO2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解析】 (1)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必须加热。(2)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 CO2、NO 2进入 E 中,NO2和水反应生成 HNO3和 NO,Cu 和稀硝酸反应也生成 NO,然后经过 NaOH 溶液,将其中的CO2吸收

    21、,再经过 B 中的氯化钙干燥,最后在 D 中检验 NO 和 Na2O2是否反应;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对环境有污染,应有尾气处理装置。(3)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以防空气中 O2的干扰。(4)Na 2O2为淡黄色固体,NaNO 3和 NaNO2均为白色固体。(5)根据关系式,设 NO 的物质的量为 n, 22MnO 5NO 4 22 mol 5 mol0.002 mol n求得 n0.005 mol则 NaNO2的质量分数为 100%98.57%。0.005 mol1069 gmol 13.5 g【答案】 (1)C4HNO 3(浓),CO 24NO 22H 2O(2)hidebcf 或 g 缺少

    22、尾气处理装置(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 NO 被空气中的 O2氧化为 NO2(4)制备 NO D 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5)产物只有 NaNO2 2MnO 5NO 6H =5NO 2Mn 2 3H 2O 98.57% 4 2 310(2017江西南昌一模)二氯二氢硅(SiH 2Cl2)常用于外延法工艺中重要的硅源。易燃、有毒,与水接触易水解,沸点为 8.2 。在铜催化作用下,HCl 与硅在 250260 下反应可以制得 SiH2Cl2。 【导学号:97184158】(1)利用浓硫酸、浓盐酸为原料,选用 A 装置制取 HCl,利用了浓硫酸的_性。(2)D 装置中生成二

    23、氯二氢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3)按照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制取 SiH2Cl2的装置(h 处用止水夹夹好)连接次序为 a( )( )( )( )( )( )( )(填仪器接口的字母,其中装置 C 用到 2 次)。(4)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前面装置 C 中装的药品为_,后面装置 C 的作用为_。(5)新的制取 SiH2Cl2的方法是:往硅粉中先通入 Cl2,在 300350 下反应生成 SiCl4,然后再与 HCl 在 250260 下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产率。如果通入气体次序相反,结果会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 (1)浓硫酸有吸水性,使浓盐酸更易挥发出 HCl。(2)利用原子守恒法配平。(3

    24、)A装置制取 HCl,连接 C 装置干燥,从 f 进入 D 中反应,SiH 2Cl2从 g 处挥发出来,在 B 装置中收集,SiH 2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导气管应长进短出,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 B 中,则应在B 后接干燥管。(4)前面的装置 C 是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的,应选用 P2O5或 CaCl2,后面装置C 的作用为尾气处理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 B 中,应选碱石灰。(5)如果通入气体次序相反,SiH2Cl2会与 Cl2继续反应,生成 SiCl4、SiHCl 3。【答案】 (1)吸水 (2)Si2HCl SiH2Cl2 (3)d e = = = = = = = = = = =250 260 铜f g b c d (4)P 2O5或 CaCl2 尾气处理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 B 中 (5)SiH 2Cl22Cl 2SiCl42HCl(或 SiH2Cl2Cl 2= = = = = = = = = = = = =300 350 SiHCl3HCl)= = = = = = = = = = = = =300 350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课堂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1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26665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