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解析:汉武帝改变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意在削弱贵族政治,丞相由皇帝亲自擢选也能加强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故 A项正确;汉武帝改变丞相任用的方式与强化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无关,故 B 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主要分布在地方封国中,汉武帝改变丞相任用的方式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无关,故 C 项错误;汉武帝改变丞相任用
2、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不可能化解君相集权的冲突,故 D 项错误。答案:A2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大司马大将军掌握决策权,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解析:霍光掌权位于三公之上,而非剥夺相权,故 A 项错误;
3、外戚担任大将军不意味着军人执政,故 B 项错误;卫青入内朝加强了皇权,故 C 项错误;外戚专权掌控内朝成为惯例,故 D 项正确。答案:D3 “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变成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C君权至上的结果 D中央集权所致解析:外戚、宦官权力过大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根源,故 A 项错误;虽有外戚、宦官专权,但
4、他们的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是皇权的延伸,君主的权力并没有受到制约,故 B 项错误;外戚和宦官是皇帝的亲信,之所以能交替专权,关键在于他们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是君权至上的结果,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C4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 ,任典签 (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解析: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是在东汉,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教育,故 B 项错误;材料说明,南朝时期
5、寒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南朝历代君王为了强化皇权,任用寒人,在内朝寒人掌机要,在外朝,寒人通过担任典签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察,此外,南朝时的将帅,大多出身寒门,根据以上分析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故 C 项正确;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答案:C5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
6、体系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 C 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 D 项错误。答案:C6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 )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实行科举制
7、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题目中牵涉的是唐朝的科举制,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 “不是二百九十三姓( 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以得出: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是错误的,故 B 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 C 项正确;根据题意,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比例,故 D 项错误。答案:C7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 ,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这一做法(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 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 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解析:在州县之上设置新的行政机构“路” ,显然是扩大而非分化了地方行政大
8、权,故 A项错误;“路”是新设置的地方行政而非监察机构,故 B 项错误;相比宋初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作为其上级行政机构的路在数目方面必然相对较少,有利于收统摄管理之功效,故 C 项正确;设置新的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 D 项错误。答案:C8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解析: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
9、” “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 A 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 B 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 C 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 D 项错误。答案:C9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 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 )A分散行使 B法制化C独立运作 D世袭化解析:材料说的是“监察与行政(
10、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 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不是说监察权力分散行使,故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监察权力的立法保障,故 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这样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监察权力的继承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C10 “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 ”材料主要反映明朝
11、废丞相后( )A权力过于分散 B行政效率提高C中央集权加强 D君权空前强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出现那种“事难画一,缓急不辨”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导致的权力过于分散,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可知,明太祖罢丞相所导致的是行政效率的低下而非提高,故 B 项错误;明朝罢丞相之后出现的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C 项错误;明朝废丞相后确实出现君权空前强化的局面,但材料中没有提及,故D 项错误。答案:A11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
12、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对地方机构的改变,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体现在中央机构变化上,故 A 项错误;明朝是封建王朝,其机构设置虽有互相监督的作用,但不能体现出民主化特点,故 B 项错误;材料设置的布政使司等官员不是宰相权力下放后的机构,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行职权,权力分化,又各设左、右布政使防止专权,可知该举措的目的是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 D 项正确。答案:D12有学
13、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 7.97%,宋代为 15.89%,清代为 22.71%。这反映出( )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伦理教化和思想控制更多地体现在“三纲五常” ,对百姓的控制上,而题目中强调的是“忠” ,强调的是对君主的“忠” ,故 A、C 两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B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史官的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宰相是中国古代辅政首脑的统称,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
14、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一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河南 河北 陕西 山东 山西 甘肃西汉 11 4 7 12 1 1唐 63 49 67 21 44 27两宋 20 8 2 8 4 明 7 9 2 8 4 江苏 湖北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7 20 10 5 4 18 2 19 8 15 1415 7 19 6 10 12材料二 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统计表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西汉 咸阳(4)、沛县(7)唐朝长安(28)、咸阳(7) 、西安(10)(今浙江衢州) 、秦安(12)、陇西(6)、闻喜(8)
15、、苏州(6) 、安平(7)、洛阳(12)、荥阳(6)两宋 开封(7)、杞县(3) 、安次(3) 、寿县(4)、衢县(今衢江区)(3)明 晋江(6) 、余姚 (3)、湖州(3)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材料三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 。李俊中国宰相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16、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表格,宋以前宰相籍贯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江苏,宋代以后除上述地区以外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也有分布,据此可以得出宋以前集中,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根据材料二表格,宰相籍贯分布:西汉:咸阳、沛县,唐朝主要分布在长安、咸阳、西安、洛阳居多;两宋以开封居多,明朝晋江居多,由此可以得出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第二小问成因,可以从经济重心的转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选官制度的变化、政治
17、和军事中心的特殊条件等角度回答。(2)首先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如:相权不断削弱;通过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使相权削弱;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答案:(1)特点:宋以前集中,主要在北方各省,宋代以后南移和均匀化;历代帝乡所在地,政治中心区附近分布密集。成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唐以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举,科举制的实行使选官范围扩大,宰相籍贯分布均匀化;政治和军事中心给人物行政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治中心倍受统治阶级重视,所以帝乡多宰相,宰相籍贯分布在政治中心尤为密集。(2)观点一:相权不断削弱。论证:秦代三公九卿制中
18、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逐渐转到尚书台。魏晋至隋唐,三省六部制趋于成熟,相权弱化。北宋设三司使、枢密院和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明代废宰相设内阁,宰相制度不复存在。观点二:通过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使相权削弱。论证:汉承秦制,宰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务。汉武帝为了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 ,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朱元璋加强皇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其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康熙帝设南书房作为内廷决策机构钳制议政王大
19、臣会议。雍正帝创设军机处。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内阁也形同虚设,皇权得以空前加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 ,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
20、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开放型的论述题,从材料表格中唐代至明代“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三方面都可进行作答, “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等都是可以的,然后辅以相关的史实论据即可。答案:(示例 1)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
21、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释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示例 2)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 3)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