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掌握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几种修辞手法,了解文学作品中几种不常见的修辞手法。2、辨析常见的修辞。3、运用修辞:仿句,赏析广告语,并撰写广告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讲义修辞方法事先下发。【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 (打一植物)2、欣赏朱自清的荷塘鱼色 中的精彩语段(学生齐声朗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2、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月色朱自清 )3、导入课题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4、明确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针 、双关、通感、修辞口诀两问两对:设问反问,对比对偶三反三比:反问反复反语,对比排比比喻借用夸人:借代引用夸张拟人顶回通关:顶针回环通感双关5、讲解比喻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结
3、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分类构成分类本体喻词喻体明喻有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有暗喻有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有借喻无无有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对同一本体从不同角度、不同相似点进行比喻。辨别句子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借喻)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博喻)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比较)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推测)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丛飞、白芳礼等。 (列举)总结:构成比喻的条件(一)甲和乙必
4、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二)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三)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品味比喻的妙处孙太太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的露水,手指那么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围城钱钟书)比喻的作用:具体、形象、生动。表达感情。浅显易懂。6、讲解借代概念: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借代的类别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我买了一台“康佳”
5、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读点鲁讯借作者代著作。借代的作用形象生动、重点突出。简洁、精炼。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例句,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借代要得当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不同:A、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B、借代-相关性;借喻 -相似性。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借代)例题演练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寄言
6、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A 项是借代, “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子” ,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7、讲解比拟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判断下列属于拟人还是拟物?: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他骄傲自满,
7、尾巴都翘上天。 :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比拟和比喻的区别比拟的词往往是修饰用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比喻的词往往就是名词。 。在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 “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题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例:住口,你这吠人的狗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比喻)例: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 (比拟)实例讲解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 ) “相看两不厌”中的“两 ”指哪两者?(两者指诗人自己和敬亭山。 )(2 )此诗
8、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8、讲解对偶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种类:正对、反对、串对。作用:音乐美、节奏感、表意凝练。关于对联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除平声外的上、去、入三声) ,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以“梨花
9、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987 年高考题) ( )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A )9、讲解排比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排比的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例题讲解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2004 湖南)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答案音
10、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10、反问即反诘或诘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明知故问)11、设问在并无疑问的地方,故意提出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例子,秋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自问自答)反问与设问的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点评广告语引出夸张的修辞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
11、午时分,走的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 。 ”答案点拨:夸张,宣传酒的醇香浓烈,吸引食客;既劝解人们不要贪杯,又刺激有酒量的人夺饮。12、讲解夸张概念: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夸张的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类型1、扩大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
12、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13、讲解反复概念:为了强调某事物或突出某些感情,有意重复使同某些词语或句子。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分类:1、连续反复2、间隔反复例子,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树上,
13、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14、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 (反对党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15、中考链接考纲:“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题) 、辨析其表达作用(参考阅读) 、仿写或续写修辞句。通过仿写的形式考查修辞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近年中考的一大趋势。课堂演练辨析修辞格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
14、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 反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拟人 )E.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 比喻 )F.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排比)G.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设问 )H.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问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2002 杭州)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
15、倒海了吗?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D )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A夸张 设问 B比喻 设问C 夸张 反问 D比喻 反问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C 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D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选出对下列句
16、子运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一项:CA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运用比喻,描绘出了荔枝树林夜色的浓郁和美好。)B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运用拟人,突出了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C 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 “五反”斗争中曾经发现过吗?(运用反问,加重语气,强调了揭露贪污犯、盗窃犯的重要性。 )D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增强了感染力)把陈述句“这里的男学生都会踢足球。 “变成双重否定句;表示反问的疑问句。_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最少的一句是:
17、(B)A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B 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C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D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兰州市,2005)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 。秋色人似画中游(浙江省,200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
18、是一句温暖的问候。(泰州市,200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 ;。秋,以她的豪爽潇洒、辉煌成熟夺人魂魄;冬,以她的不畏严寒、纯洁宁静令人深思。下列语句属于借喻的一句是( D ) 这一群红领巾从远处跑过来。 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 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痛打落水狗。仿照例句中反复的运用,以“
19、学会”作为反复词造句。 尊重人才,欢迎人才,重用人才。学会,学会,学会。 (创新、独立、坚强)16、广告语赏析1、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联想电脑)2、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 (图书馆)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西杏花村酒)4、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 (公益献血)5、中国平安,平安中国。(平安保险)6、香浓牛奶, 丝般感觉。(巧克力)7、显然刚被飞利浦吻了一下。 (飞利浦电动剃须刀)8、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公益献血)9、汇百花之精,集自然之灵,采众家之长。 (花卉营养液)17、小试身手看图,请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以警醒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语言
20、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8、小试身手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 16 个字) (2 分)【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3 参考答案)1.远离虚拟世界,回归真实家园。 (对偶)2.网海无边,回头是岸。 (比喻,仿拟)3. 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时间久了,活在真实世界的时间就少了。 (对比)4. 一失足成千古恨。 (引用)5.当我们一“网”情深的时候,我们也就被一“网”打尽了。 (双关)6.做网虫,毁(悔)一生。 (双关)7.莫上网,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引用,仿拟)1.毒品,形容因你而枯槁,生命因你而失色。 (对偶)2.小心别踏进了死亡陷阱吸毒。 (比喻)3.莫以好奇轻试毒,试毒是条不归路。 (顶针)4. 一吸毒成千古恨。 (引用,仿拟)5.劝君莫染吸毒瘾,独留白骨向黄昏。 (借代)6.一日吸毒,终身戒毒。 (对偶)7.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徒四壁。(对偶)8.你品毒?毒品你!(设问,拟人)9.“毒”善其身,必然妻离子散;“毒”到之处,无不倾家荡产。 (双关,对偶)作业:运用三种以上修辞,写一段话,题目自拟,不少于 200 字,要有一个话题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