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H)与反应热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焓变与反应热知识梳理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H H( 生成物)H(反应物)。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其符号为 H,单位是 kJmol1 (或
2、 kJ/mol)。干冰、冰、液氨等的汽化过程为物理变化,它们的热效应不是反应热。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两角度理解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H0,放热反应 H0,吸热反应从化学键角度理解吸收能量 E1反应物 - - - - - - - 旧 化 学 键 断 裂 新 化 学 键 形 成生成物 E1 E2, 为 吸 热 反 应 , H E1 E2, H 0;E1 E2, 为 放 热 反 应 , H E1 E2, H 0)释放能量 E2小结:a.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该物质越稳定,断开物质内部的化学键就越难,其键能就越大。(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放热反
3、应:大多数化合反应、所有的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较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铝热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等。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所有的水解反应、Ba(OH) 28H2O 与 NH4Cl 反应、C与 H2O(g)反应、 C 与 CO2 反应等。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2)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3)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CO2,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4)2SO2(g)O 2(g)2SO3(g)和 4SO2(g)2O 2(g)4SO3(g)的 H 相等。(
4、 )(5)同温同压下,反应 H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相同。( )(6)可逆反应的 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答案:(1) (2) (3) (4) (5) (6)2.已知某反应 A(g)B(g) C(g)D(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反应(填 “吸热”或“放热”),该反应的H _kJmol1 (用含 E1、E 2 的代数式表示) ,1 mol 气体 A和 1 mol 气体 B 具有的总能量比 1 mol 气体 C 和 1 mol 气体 D 具有的总能量_(填“一定高 ”“一定低”或“
5、高低不一定 ”)。(2)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增大,则 E1 和 E2 的变化是E1_,E 2_,H 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答案:(1)吸热 E 1E 2 一定低(2)减小 减小 不变(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任何化学反应都有热效应。(2)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某温度时,N 2 与 H2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N 2 与 3 mol H2 充分反应时放出 92 kJ 热量Bb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焓变减
6、小D正反应的活化能等于逆反应的活化能解析 A 项,根据图像分析,1 mol N2 和 3 mol H2 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NH3 时放出的热量为 92 kJ,A 错误;B 项,加入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B 正确;C 项,加入催化剂不影响焓变,C 错误;D 项,正反应的活化能和逆反应的活化能不相等,D 错误。答案 B(2018河北三市联考)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B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C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 是放热反应DHH 1H 2解析:选 B。由题图可知,反应 是吸热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且 HH
7、 1H 2,A、C、D 项正确;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 项错误。解答能量变化图像题的“三关键”(1)注意活化能在图示中的意义。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2)催化剂只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焓变。(3)涉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题组一 基本概念辨析1(2018 济南高三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
8、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 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解析:选 C。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A 错误;B 项中,由 H断开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得 H0,错误;B 选项中“l”表示液态,题目要求的是生成三氧化硫气体,错误;n(SO 2)1 mol,参加反应的有 0.8 mol,放出的热量为 78.64 kJ,若参加反应的 SO2 是 1 mol,则放出的热量为 98.3 kJ,故 A项正确,C 项错误。2(2018上海金山区期末)室温下, 2H2(g)O 2(g) 2H2O(l)566 kJ。= = = = =点 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 2HH
9、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B若生成 2 mol 水蒸气,则放出的能量大于 566 kJC2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释放的能量为 283 kJD2 mol 氢气与 1 mol 氧气的能量之和大于 2 mol 液态水的能量解析:选 B。A.H 2HH 是断开化学键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 A 正确;B.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则生成 2 mol 水蒸气,放出的能量小于 566 kJ,故 B 错误;C.2 g 氢气为 1 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释放的能量为 283 kJ,故 C 正确;D.反应放热,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D 正确。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六项注意”题组二
10、 多角度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角度一 依据反应事实书写3化合物 AX3 和单质 X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 AX5。已知 AX3 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 76 , AX5 的熔点为 167 。室温时 AX3 与气体 X2 反应生成 1 mol AX5,放出热量 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AX 3(l) X2(g)=AX5(s)H123.8 kJmol 14在 25 、101 kPa 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 Q kJ,其燃烧生成的 CO2 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 100 g CaCO3 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根据 C 原子
11、守恒有 C2H5OH2CO 22CaCO 3。生成 100 g CaCO3 沉淀,则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C 2H5OH(l)3O 2(g)=2CO2(g)3H 2O(l)H2Q kJmol 1角度二 依据图像书写5已知化学反应 A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由题图可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 (ab) kJmol 1 。答案:A 2(g) B2(g)=2AB(g) H(ab) kJmol 16如图是 1 mol NO2(g)和 1 mol CO(
12、g)反应生成 CO2(g)和 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 NO2(g)和 C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由题图可知,产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E 1E 2234 kJmol 1 。答案:NO 2(g)CO(g)= =CO2(g)NO(g)H234 kJmol 1燃烧热、中和热及能源知识梳理1燃烧热2中和热(1)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中和热的测定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计算公式H 103 kJmol1cm(t2 t1)nt1起始温度(),t 2终止温度() ,c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J/(g) ,m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 n生成水的
13、物质的量(mol) 。(3)注意事项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 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完成一次实验,需要测定 3 次温度。3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比较比较角度 燃烧热 中和热能量变化 放热相同点 H H0,单位:kJmol 1 或 kJ/mol比较角度 燃烧热 中和热反应物的量 可燃性物质为 1_mol 不确定生成物的量 不确定 H2O(l)是 1_mol不同点反应热的含义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其中:C CO 2(g),H H 2O(l),S SO 2(g)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14、 mol H2O(l)和可溶性盐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强酸与强碱反应,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_kJmol1(1)求反应热或 H 时,应标明“”或“” ,且注明单位为 kJ/mol;(2)求燃烧热或中和热时,应为“ kJ/mol” ;(3)求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为“ kJ” 。4能源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已知 CH3OH(l)的燃烧热 H238.6 kJ/mol,则 CH3OH(l) O2(g)=CO2(g)322H 2O(g) H 238.6 kJ/mol。( )(2)已知 2CO(g)O 2(g)=2CO2(g) H 566 kJ/mol,则 C
15、O 的燃烧热 H283 kJ。( )(3)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g) O2(g)=CO2(g)122H 2 (g) H 192.9 kJ/mol ,则 CH3OH(g)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 )(4)已知 H (aq)OH (aq)=H2O(l) H57.3 kJ/mol,则稀 H2SO4 和稀 Ba(OH)2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 )(5)化石燃料在空气中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答案:(1) (2) (3) (4) (5)2.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
16、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2O 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C2 mol H2O 具有的总能量低于 2 mol H2 和 1 mol O2 具有的总能量D氢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解析:选 C。2H 2O 2H2O 2是吸热反应,说明 2 mol H2O 具有的总能= = = = =催 化 剂 量低于 2 mol H2 和 1 mol O2 具有的总能量。因由水制取 H2 耗能多且 H2 不易贮存和运输,所以氢能源利用并未普及,但发展前景广阔。氢气是可再生能源。(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弱酸、弱碱电离
17、时吸热,生成 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浓硫酸稀释时放热,与强碱反应生成 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大于 57.3 kJ。(2)对于中和热、燃烧热,由于它们反应放热是确定的,所以描述中不带“” ,但其焓变为负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 800 kJmol1 ,则 C6H12O6(s)3O 2(g)=3CO2(g)3H 2O(l) 12H1 400 kJmol 1B已知 101 kPa 时,2C(s)O 2(g)=2CO(g) H 221 kJmol1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1C已知稀溶液中,H (aq) OH (
18、aq)=H2O(l) H 57.3 kJmol1 ,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D已知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1 ,则 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的反应热为57.3 kJmol 1解析 燃烧热是指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故 mol 葡萄糖燃烧放出热量121 400 kJ,A 正确; B 项中反应的反应热应为221 kJmol1 ;醋酸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时吸热,故稀醋酸与稀 NaOH 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浓硫酸稀释时放热,
19、其与 NaOH 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的热量大于 57.3 kJ,B、C、D 错误。答案 A(1)请写出表示葡萄糖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2)请写出 Ba(OH)2 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1)C 6H12O6(s)6O 2(g)=6CO2(g)6H 2O(l)H2 800 kJmol 1(2)Ba(OH)2(aq)2HCl(aq)= =BaCl2(aq)2H 2O(l)H114.6 kJmol 1题组一 燃烧热、中和热的含义及辨析1(2016高考海南卷)油酸甘油酯 (相对分子质量 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 2(g)=57C
20、O2(g)52H 2O(l)已知燃烧 1 kg 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 3.8104 kJ。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 H 为( )A3.810 4 kJmol1 B3.8 104 kJmol1C3.410 4 kJmol1 D3.410 4 kJmol1解析:选 D。燃烧热是指 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燃烧 1 kg 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 3.8104 kJ,则 1 mol 油酸甘油酯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为 1 mol884 gmol1 3.410 4 kJ,所以 H3.410 4 3.8104 kJ1 000 gkJmol1 。2石墨的燃烧热为 393.
21、5 kJmol1 ,CO 的燃烧热为 283.0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 C(石墨,s)燃烧生成 CO 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2C(石墨,s) O 2(g)=2CO(g) H110.5 kJmol 1B1 mol C(石墨, s)不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CO 混合气体时,放出热量 283.0 kJCC(石墨,s)和 CO2(g)反应生成 CO(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如果金刚石的燃烧热大于石墨的燃烧热,则可以断定从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热解析:选 D。石墨燃烧必放热, A 错;选项 B 中由于没有告知生成物 CO 和 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因此无法计算反应放出的
22、热量,B 错;石墨与 CO2 反应是吸热反应,C 错。3下列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_。S(s) O2(g)=SO3(g) H315 kJmol 1 (燃烧热)32NaOH(aq)HCl(aq) =NaCl(aq)H 2O(l) H57.3 kJmol 1 (中和热)已知 CH3OH(l)的燃烧热为 238.6 kJmol1 ,则 CH3OH(l) O2(g)=CO2(g)2H 2O(g) 32H 238.6 kJmol1H 2(g)的燃烧热是 285.8 kJmol1 ,则 2H2O(g)=2H2(g)O 2(g) H 571.6 kJmol1答案:(1)燃烧热定义中的
23、“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氧化物:CCO 2(g),HH 2O(l),S SO2(g)等。(2)燃烧热是以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CO(g) O2(g)12=CO2(g) H 283.0 kJ/mol ,即 CO 的燃烧热 H 283.0 kJ/mol。(3)当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热时,生成 H2O 的物质的量必须是 1 mol,当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 1 mol。 题组二 中和热的测定4某实验小组用 0.50 molL
24、1 NaOH 溶液和 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生成 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为57.3 kJmol1 : _。(2)取 50 mL NaOH 溶液和 30 mL 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填写表格中的空白:起始温度 t1/温度次数 H2SO4 NaOH 平均值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 2t 1)/1 26.2 26.0 26.1 30.12 27.0 27.4 27.2 33.33 25.9 25.9 25.9 29.84 26.4 26.2 26.3 30.4近似认为 0.50 molL1 N
25、aOH 溶液和 0.50 molL1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0 gmL1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g) 1 。则测得生成 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 H_(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 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 溶液的温度(3)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 1 L 1 molL1 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
26、 H 1、 H2、H 3,则 H1、 H2、 H3 的大小关系为_。解析:(2)第 2 组数据偏差较大,应舍去,其他三组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4.0 。 H(50 30) mL1.0 gmL1 4.0 4.1810 3 kJ(g) 1 0.025 mol53.5 kJmol1 。测得放出的热量小可能是散热、多次加入碱或起始温度读得较高等原因。(3)稀 NaOH 溶液和稀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都完全电离,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 1 mol H2O 时放出的热量相同,稀氨水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与盐酸的反应中 NH3H2O 的电离要吸收热量,故反应放出的热量要小一些( 注意反应放出的热量与 H 的关系)。答案:
27、(1)H 2SO4(aq)2NaOH(aq)= =Na2SO4(aq)2H 2O(l) H114.6 kJmol 1(2)4.0 53.5 kJmol 1 b(3)H1 H2 H3中和热测定注意事项(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板) 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碱稍稍过量( 因碱易与空气中 CO2 反应,使碱过量对中和热测定影响小)。(3)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上下搅动,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铜传热快,热量损失大。(4)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
28、(5)取多次实验 t1、t 2 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而不是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 题组三 能 源5为缓解能源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生物质能源(利用能源作物和有机废料,经过加工转变为生物燃料的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1)如图是某国能源结构比例图,其中生物质能源所占的比例是_。(2)生物柴油是由动植物油脂转化而来,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酯,几乎不含硫,生物降解性好,一些国家已将其添加在普通柴油中使用。关于生物柴油及其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资源 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与普通柴油相比易分解 与普通柴油制取方法相同A BC D解析:(1)油料作物和甘蔗是能源作物,
29、属于生物质能;化石燃料不是生物质能。(2) 生物柴油的原料是动植物油脂,可再生,对;几乎不含硫,对;生物降解性好,对;主要成分是酯类,而普通柴油源于烃类(石油) ,错。答案:(1)27% (2)A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知识梳理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2盖斯定律的特点(1)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 无关。(2)反应热总值一定,如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则 H H1H 2 H3H 4H 5。3盖斯定律的意义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4应用盖斯定律的
30、注意事项(1)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H 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当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H 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 “”符号。(2)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H 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3)同一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 ),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自我检测1(2018六安模拟)已知:2CO(g)O 2(g)=2CO2(g)H566 kJmol 12H 2(g)O 2(g)=2H2O(g)H484 kJmol 1CH 4(g)2O 2(g)=CO2(g)2H 2O(g)H802 kJmol 1则:CH 4(g)CO 2(g)2CO(g
31、)2H 2(g) H_。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则 H(802 kJmol1 )(566 kJmol1 )( 484 kJmol1 )248 kJmol 1 。答案:248 kJmol 12(2015高考重庆卷)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 3(s)3C(s)= =K2S(s)N 2(g)3CO 2(g) H x kJmol 1已知:碳的燃烧热 H1a kJmol 1S(s)2K(s)= =K2S(s) H 2b kJmol 12K(s) N2(g)3O 2(g)=2KNO3(s)H 3c kJ mol1则 x 为( )A3abc B
32、c3abCabc Dcab解析:选 A。表示碳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 O 2(g)=CO2(g) H 1a kJmol1 ,将另外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编号,S(s) 2K(s) =K2S(s) H 2b kJmol1 ,2K(s) N 2(g)3O 2(g)=2KNO3(s) H 3c kJmol 1,运用盖斯定律,3得 S(s) 2KNO3(s)3C(s)= =K2S(s)N 2(g)3CO 2(g) H(3abc) kJmol1 ,则x3abc,故 A 正确。(高考组合题)(1)2017 高考全国卷,28(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33、。通过计算,可知系统()和系统() 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2)2017高考全国卷,27(1)正丁烷(C 4H10)脱氢制 1丁烯 (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 4H10(g)= C4H8(g)H 2(g) H 1已知:C 4H10(g) O2(g)=C4H8(g)H 2O(g) 12H 2119 kJmol 1H 2(g) O2(g)=H2O(g)12H3242 kJmol 1反应的 H1 为_kJmol 1 。(3)2017高考全国卷,28(3)已知:As(s) H2(g) 2O2(g)=H3AsO4(s) H 132H2(g) O2(g)=H2O(l) H 2122As(
34、s) O2(g)=As2O5(s) H 352则反应 As2O5(s) 3H 2O(l)=2H3AsO4(s)的 H_。(4)(2017高考北京卷)TiO 2 与 Cl2 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 CO 和 CO2 可使反应得以进行。已知:TiO 2(s)2Cl 2(g)=TiCl4(g)O 2(g) H 1175.4 kJmol 12C(s)O 2(g)=2CO(g) H 2220.9 kJmol 1TiO2 加碳氯化生成 TiCl4(g)和 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解析 (2)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则 H1H 2 H3(119 kJmol1 )(242 kJmol1 )123 kJmol
35、 1 。(3)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 23可得:As 2O5(s)3H 2O(l)=2H3AsO4(s) H2H 13H 2H 3。(4)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答案 (1)H 2O(l)=H2(g) O2(g)12H286 kJmol 1H2S(g)=H2(g)S(s) H20 kJmol 1(2)123(3)2H13 H2H 3(4)TiO2(s)2Cl 2(g)2C(s)= =TiCl4(g)2CO(g) H45.5 kJmol 1(1)2016高考全国卷,26(3)2O 2(g)N 2(g)=N2O4(l) H1N
36、2(g)2H 2(g)=N2H4(l) H 2O 2(g)2H 2(g)=2H2O(g) H 32N 2H4(l)N 2O4(l)=3N2(g)4H 2O(g) H 4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 H4_。(2)2016高考全国卷,27(4)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 (aq)=SO (aq)H 2O(l) H 123ClO (aq)SO (aq)=SO (aq)Cl (aq) H 223 24CaSO4(s)=Ca2 (aq)SO (aq) H 324则反应 SO2(g)Ca 2 (aq)ClO (aq)2OH (aq)=CaSO4(s)H 2O(l)Cl (aq)的H _。(3)(2
37、016高考天津卷)氢气可用于制备 H2O2。已知:H 2(g)A(l) =B(l) H 1O2(g)B(l) =A(l)H 2O2(l) H 2其中 A、B 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 H2(g)O 2(g)=H2O2(l)的H_0(填“” “”或“”)。答案:(1)2 H32H 2H 1(2)H1 H2 H3(3)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题组一 反应热大小比较1已知:2CH 3OH(g)3O 2(g)=2CO2(g)4H 2O(l) H 12CO(g)O 2(g)=2CO2(g) H 22H 2(g)O 2(g)=2H2O(l) H 32H 2(g)O 2(g)=2H2O
38、(g) H 4CO(g) 2H 2(g)=CH3OH(g) H 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 10,H 20BH 3 H4CH 1 H22H 3 H5D2H 5H 10解析:选 D。A 项,甲醇燃烧是放热反应,H 10,错误;B 项,H 2O(g)=H2O(l),放出热量,反应放出的热量多,H 小,错误;C 项,根据盖斯定律,H1 H22 H32 H5,错误; D 项,有 2CO(g)4H 2(g)3O 2(g)=2CO2(g)4H 2O(l) 2H5 H1,相当于 CO、H 2 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正确。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 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C
39、(s)O 2(g)=CO2(g) H 1CO(g) O2(g)=CO2(g) H 2122H 2(g)O 2(g)=2H2O(g) H 32H2(g)O 2(g)=2H2O(l) H 4H 2(g) O2(g)=H2O(l) H 5122H2(g)O 2(g)=2H2O(l) H 6CaCO 3(s)=CaO(s)CO 2(g) H 7CaO(s)H 2O(l)=Ca(OH)2(s) H 8A BC D解析:选 C。中 CO(g) O2(g)=CO2(g)放出的热量较少,故 H1H 2;由水蒸12气转变为液态水是放热过程,故 H3H 4;2 mol H2 比 1 mol H2 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40、,故 H5 H6;前者是吸热反应,H 70,后者是放热反应, H80,故 H7H 8。比较反应热大小的四个注意要点(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H 的符号: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不要只比较 H 数值的大小,还要考虑其符号。(3)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相同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多,放热反应的 H 越小,吸热反应的 H 越大。(4)反应的程度: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状态均相同时,反应的程度越大,热量变化越大。题组二 反应热的计算31.5 g 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 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 50 kJ 热量,
41、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 H 为( )A1 000 kJmol 1 B1 500 kJC2 000 kJmol 1 D2 000 kJ解析:选 C。1.5 g 二甲基肼的物质的量是 0.025 mol,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1 mol二甲基肼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应该为 50 kJ2 000 kJ,即二甲基肼的燃烧热 H 为10.0252 000 kJmol 1 。4(2018天津南开区高三基础训练) 已知:C(s)H 2O(g)=CO(g)H 2(g) Ha kJmol12C(s)O 2(g)=2CO(g) H220 kJmol 1HH、O= =O 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 kJmol1 、4
42、96 kJmol1 和 462 kJmol1 ,则 a 为( )A350 B130C332 D118解析:选 B。已知C(s)H 2O(g)=CO(g)H 2(g) Ha kJmol 1 ,2C(s)O 2(g)=2CO(g) H220 kJmol 1 ,2得:2H 2O(g)=O2(g)2H 2(g) H(2 a220) kJmol1 ,即446249624362a220,解得 a130。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1)反应热的绝对值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热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热,如aA bB= = c C dD Ha b c d |H |n(A) n(B) n(C) n(D) |Q|则 。n(A)a n(B)b n(C)c n(D)d |Q|H|(2)注意事项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实际参加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列比例式时注意上下单位一致。2利用燃烧热计算反应热计算公式:Q燃烧热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如 H2 的燃烧热为 H285.8 kJmol1 ,燃烧 2 mol H2 放出的热量为 2 mol285.8 kJmol1 571.6 kJ。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1)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2)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物质 CO2(C=O) CH4(CH) P4(PP) SiO2(SiO) 石墨 金刚石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