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熵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所在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的再思考读后感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一班 姓名:司源学号:0902010104 教师:吴坚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是 150 多年前克劳修斯和开尔文等物理学家在研究热力学定律时提出的。如今熵是一个重要基本物理概念,熵和熵 原理的应用早已超出了物理学的范畴,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乃至社会科学。对于我而言,虽然熵被纳入高中课本范围,但却并未有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倘若不是此次书写读书报告的机会,恐怕不会见识到熵定律对于人类生活的指导意义。本篇文章从多角度对熵的物理内涵及在各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再思考,将我脑 海中模糊而神秘的物理概念
2、进行了扩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更是使我受益良多。撰写论文的作者已经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论述,我不具备高的物理素养,能做到的只是尽量理解其中科技含量高的信息,而思考感悟的却是与我生活相关的东西。先简述一些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我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能量。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是固定的,而且永远不会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我们能量虽然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人类已知的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从对人类来说是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状态转化,从有效能量到无效能量的状态转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无
3、节制地开采和消耗矿物能源等自然资源,创造了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存环境代价,带来了种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人类陷入了利己主义的理念误区中,忽视了自己与地球环境的共生关系;没有认识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能源短缺、食品不足和环境污染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生命体系的运行机理和规律的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熵理论从诞生到发展扩充过程中逐渐展示了他的普遍意义,受到各界关注。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里夫金和霍华德曾经撰写过一本名为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著作,引来广泛讨论。把 熵 定律 用 于 对 人 与 环
4、 境 关 系 的 观 察 和 预 测 ,认 为 在 人 类 居 住 的 地 表 环境 中 ,熵 值 的 逐 渐 增 长 是 一 个 不 可 逆 转 的 自 然 内 在 现 象 ,特 别 是随 着 人 类 生 产 、生 活 方 式 的 无 节 制 发 展 ,熵 值 的 增 长 还 可 能 加 快 ,最 终 将 引 起 地 表 环 境 的 全 面 崩 溃 ;尽 管 这 个 结 局 是 不 以 人 的 意 志为 转 移 的 ,但 人 类 可 以 通 过 自 身 努 力 尽 量 使 这 种 结 局 向 后 推 迟 。尽管书中提出的观点,所进行的探讨直到现在看来仍不为我们的主流认可,但确实是极具启发的另
5、一种思维,也是一种警醒。我曾经听到过一种并不算广泛普及的说法“低熵社会” 。 所谓低熵社会是人类在自觉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在低熵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在感恩思想的指导下善待万物,自觉抑制生物学的自然贪欲本能,改变追求财富的最大社会陋习,还原人类生产的生物学本性,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追求高尚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坚持“小即美“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熵流积聚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不仅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在自然环境系统中人与世界万物间的关系也是和谐的。如前所述,人类社会发展一直是以高能耗、高污染的“ 高熵”为代价。不少人都把改变这种
6、状况的希望,寄托在继续加大科学技术发展的力度上。但这只能是一种饮鸠止渴的办法。因为任何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都必定要依赖于更大量的新的能量的投入,这必将导致自然环境中熵值的更快增加,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快地接近于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阈值。由熵律和低熵社会的要求就自然引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我们应当摒弃先前为经济发展而无视环境效益的做法,而坚持以“人和环境 为中心” 的世界 观,建立 “开发与保护” 并重的资源利用观,建立“优先发 展绿色科技 ”的科技进步观和“同舟共济”的全球责任观。总言之,熵定律在主宰着宏观世界运动的一切。现代人类必须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巨大应用价值给予重新认识,树立以“熵” 世界观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说的些许宽泛宏大了,那么, 简言之,从我做起。每个人,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