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检测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65662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检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检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检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检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检测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检测(三)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 “经世派(主张经世致用的儒家学者)中的部分人认识到,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 ”这种思想( )A在鸦片战争前后产生B反映出向西方学习成为各阶层的共识C由洋务派首先提出D将向西方学习推进到思想变革的层面答案 A解析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这正是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于鸦片战争前后。2 “(它 )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 ”材料评述的是( )A 海国图志 B “中体西用 ”C

2、 “维新思想” D “新文化运动”答案 B解析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是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根据题目中“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 “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的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向西方学习得以付诸实践,而海国图志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著作,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并未付诸实践,故 A 项错误;根据“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并且发动了洋务运动,兴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经济、教育的近代化,故 B 项正确;维新思想开始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肯定

3、西方文化,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3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牍(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制,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康有为作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阐明中西伦理的共通性 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遍性答案 B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三纲五常”中西方都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政治改革,其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意图是论证变法的合理性。4胡适评价 19 世纪末的

4、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派别政治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 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B 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 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的核心特点,带有保守性;根据梁启超革命之“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应该指的是 D。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变化的本质作用是( )A

5、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B结束了封建礼教的束缚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答案 C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步到了制度层次,出现了两个派别:维新派和革命派。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走资本主义道路,故 C 项正确。6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针锋相对、誓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相互交融、共生共长答案 C解析 本题从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异同点来分析。维新派主

6、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这是“异曲” ;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救亡图存,这是“同工” ;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这是“殊途” 。革命派和维新派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是“同归” 。7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

7、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答案 C解析 材料中鲁迅的话实质上是说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外来侵略之间的关系,A、B、D 三项中外来侵略活动引起的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动均正确,C 项中思想变动是新文化运动,与 C 项中外来侵略活动联系不密切,故选 C 项。8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答案 B解析 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打倒孔子是因为孔子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8、。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9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 ,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 ”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中“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范围较小。A、B、D 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10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尊孔复古”逆流泛

9、滥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答案 D解析 新文化运动是 20 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封建思想。A 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 项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C 项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1119 世纪末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 ,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对以上表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B重新定义孔子的地位C肯定反封建的进步意义D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答案 C解析 康有为将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是为了借用孔子地位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10、不能说明其反动,故 A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两大旗帜,传播西学思想,未重新定义孔子的地位,故 B 项错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施变法,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两大旗帜,传播西学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两者均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故 C 项正确;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故 D 项错误。12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被人们称为“文化伟人” “政治名人” ,这是因为他曾经( )创办新青年 ,掀起新文化运动 著有文学革命论 ,成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成为中共早期主要

11、领导人之一A B C D答案 B解析 1915 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期开始改名为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故正确;陈独秀著有文学革命论 ,发起了文学革命,故正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的作品,故错误;陈独秀是中共建立的重要人物,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故正确,选择 B 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13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深受西方思想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陈旭麓近代

12、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吾今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材料三 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指出“中体西用 ”思想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那个世界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8 分)(2)梁启超的上述主张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3)当时陈独秀断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的依据是什么?为实现“伦理

13、的觉悟” ,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8 分)答案 (1)背景: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清政府的内外危机;师夷长技思想的启迪。内涵: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及近代工商科技。(2)影响: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3)依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尊孔复古逆流。努力:发动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思想)。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结合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以及新思想萌发的启迪作用进行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以及技术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材料中主要介绍梁启超兴民权的思想,影响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以及思想启蒙的角度作答

14、。第(3)问,第一小问实际上是回答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依据材料三中“最初使吾人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的信息并结合西方思想传入以及国内出现尊孔复古逆流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从新文化运动口号来回答。14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 ,周围各国如“夷” ,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 、 “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 。19 世纪 60 年代起, “天朝”与“夷”的对

15、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 “泰西各国”的对称, “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 分)主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 ,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19世纪 4060 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5 分)主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19 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 “子

16、民”相称。进入 20 世纪,“国民” “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 “子民”话语。(3)结合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前 20 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 分)(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 19 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6 分)答案 (1)统治者抛弃 “天朝上国”意识,学习西方,逐渐形成国家平等(近代国家) 的世界意识和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2)变化:由排斥到接受。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睁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3)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4)发展趋势: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近代化)。关系:从“夷务”到“洋务”反映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中外联系的加强;从“淫巧”到“长技”反映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臣民”到“国民”体现出世界政治民主化对中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