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3课后知能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265039
  • 上传时间:2019-02-16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8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3课后知能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资源描述:

    1、第 3 课 专制下的启蒙基础巩固11417 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 18 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仁人志士的追求 B人文主义的魅力C资本主义的发展 D自然科学的进步答案 C解析 理性之光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根本原因”的求答条件。217 世纪一位思想家首创社会契约说,反对“君权神授”鼓吹“君权人授” ,这位思想家是( )A霍布斯 B卢梭 C伏尔泰 D洛克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首先提出“君权人授”这一主张的

    2、是霍布斯,洛克、卢梭继承发展了这一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3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这表明伏尔泰主张( )A开明专制 B因行称义C教随国定 D信仰自由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可知伏尔泰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故 D 项正确;伏尔泰倡导专制君主推行开明的政策,与题意无关,故 A 项错误;“因行称义”是中世纪罗马教会的主张,故 B 项错误;法国宗教改革中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教随国定”

    3、的原则,与题意无关,故 C 项错误。4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分析,这体现了人民主权说,故 B 项正确。5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狄德罗 B孟德斯鸠C伏尔泰 D卢梭答案 B解析

    4、 题干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最相似。能力提升6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A文化背景的差异B民族精神的差异C时代背景的差异D民主和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答案 C解析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封建专制加强,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启蒙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等人权思想。而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以及封建主义残余严重,反侵略、求民主成为时代的主

    5、题,因此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捍卫主权和反封建。故选 C 项。7 “在启蒙精神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受到毁灭性批判”的观点,不包括( )A “上帝是宇宙主宰,君权来自上帝”B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 “只有君主才有思考、决策的权利”答案 C解析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 “受到毁灭性批判”的观点即是那些启蒙精神发展过程中,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观点。A 项可以概括为 “君权神授”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会受到毁灭性批判,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一个信仰”可以看出信仰不自由,会受到毁灭性批判

    6、,故 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不会受到批判,故 C 项符合题意;D 项强调君主专制,人民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利,是错误的,会受到毁灭性批判,故 D 项不符合题意。8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 17、18 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同为启蒙思想,后者却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准备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C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理论武器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答案 C解析 注意欧洲在 17、18 世纪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近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

    7、欧洲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矛头指向封建主义,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和思想基础,故选 C 项。9启蒙运动发生在 17、18 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

    8、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关于启蒙运动的研究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学术追求,看下表书目:书名 作者 出版社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熊月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加林 三联书店法国革命论 柏克 商务印书馆(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

    9、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材料三表格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答案 (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2)原因: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欧洲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解放了思想;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欧洲启蒙思想家描述资产阶级国家蓝图。(3)选择: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理由:启蒙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选择:法国革命论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3课后知能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26503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