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一册课后习题(打包26套)(新版)北师大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打包26套新版北师大版.zip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打包26套新版北师大版.zip
八年级物理上册1.1物态变化温度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56.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58.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1.3汽化和液化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0.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2.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4.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6.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2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8.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__密度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0.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2.4新材料及其应用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2.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3.1运动与静止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4.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__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6.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3.3_3.4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8.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0.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4.2_4.3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2.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4.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1光的传播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6.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2光的反射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8.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学生实验:探究__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0.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4光的折射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2.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5物体的颜色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4.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6.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5.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9.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7.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3.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1.docx
  • 全部
    • 八年级物理上册1.1物态变化温度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56.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1.2熔化和凝固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58.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1.3汽化和液化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0.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1.4升华和凝华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2.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4.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6.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2.2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68.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__密度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0.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2.4新材料及其应用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2.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3.1运动与静止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4.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__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6.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3.3_3.4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78.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4.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0.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4.2_4.3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2.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4.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5.1光的传播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6.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5.2光的反射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88.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学生实验:探究__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0.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5.4光的折射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2.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5.5物体的颜色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4.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6.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5.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9.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97.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3.docx--点击预览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测评新版北师大版201812243101.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一、物态变化 温度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一定的体积B.没有一定的形状C.具有流动性D.液体无法变为固体2.下列关于固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肯定是固体B.固体可以变成液体或气体C.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的物体不一定是固体D.以上说法都不对3.右图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4.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固态、气态、液态5.使用玻璃管温度计,为了防止管内液体膨胀时胀破玻璃管,必须注意( )2A.温度计的量程B.温度计的分度值C.温度计的长度D.温度计玻璃泡的大小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正确的是( )7.下图是温度计的一部分,甲温度计的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 和 ;乙温度计的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 和 。 8.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分别为 97 ℃、93 ℃、102 ℃;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种猜想: 。 9.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 2 时、8 时、14 时、20 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 10.下图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1) 。 (2) 。 (3) 。 探究创新11.南南同学记录了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如下表:3时间7:008:009:0010:0011:0012:00温度/℃14 15 18 22 24 26时间13:0014:0015:0016:0017:00温度/℃25 28 28 27.5 27(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提示:可以用柱形图、折线图或曲线图表示)(2)根据你画出的图像预测 13:30 的大致温度为 。 (3)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是 39 ℃B.大气压为 1.01×105 Pa 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 100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 70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D 解析: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气体或固体。2.B 解析: 固体和液体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因此选项 A 是错误的;物质的三种状态可相互转化,因此选项 B 是正确的;只有固体物质才既具有一定的形状又具有一定的体积,因此选项 C 是错误的;选项 D 明显是错误的。3.A 解析: 观察题图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 10℃,每一大格分成 10 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温度计示数为 39℃,故 A 正确、B 错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 C 错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 D 错误。44.D 解析: 解本题关键是知道固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紧密而有规则,液体物质分子的排列较紧密但无固定位置,气体物质分子的排列极度散乱。5.A6.C 解析: A 图中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容器底,B 图中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容器壁,D 图中温度计的液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液体中,都错误;C 图的操作是正确的,故选 C。7.解析: 答案: 0 .1 ℃ 38.5 ℃ 1 ℃ -7 ℃8.解析: 实验设计要简单、实用、效果明显,具有可行性。答案: 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9.解析: 由题图中可以看出,2 时的温度为 -2℃,8 时的温度为-1℃,14 时的温度为 5℃,20 时的温度为 4℃。故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1.5℃。(-2)+(-1)+5+44答案: 1 .510.解析: 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不同:(1)量程不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量程一般是 -20~110℃,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2)分度值不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3)体温计与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最明显的区别是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个很细的缩口。答案: (1)量程不同(2)分度值不同(3)体温计上有缩口等11.解析: (3)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 36.5℃。只有大气压为 1.01×105Pa 时,沸水的温度才是 100℃。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与体温接近。所以只有选项 B 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 (2)26 ℃(25~28 ℃都可以) (3)B1二、熔化和凝固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下列现象不属于熔化的是( )A.铁变成铁水 B.冰块摩擦后变成水C.食盐在水中溶化 D.蜂蜡熔化成液体2.(2017·湖南岳阳中考)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 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5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3.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A.熔化 B.凝固 C.蒸发 D.凝华4.为了减小雪后对交通的影响,可在路面积雪层上喷洒盐水,以加快积雪熔化,这是因为( )A.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雪的熔点升高C.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 0 ℃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使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0 ℃,而使冰雪熔化5.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盛有碎冰块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均匀加热。不考虑空气导热,当烧杯中的碎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26.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图甲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 6 min 内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7.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喷水。如图所示,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为什么?探究创新8.图甲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停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3(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C 解析: 铁变成铁水,冰块变成水,蜂蜡熔化成液体都是固态变成液态,故都属于熔化。食盐在水中溶化是溶解,不是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故选 C。2.B 解析: 由题图知,冰在 2~5min 温度保持 0℃不变,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 0℃,故 A 错误,B 正确;冰熔化过程持续了 5min-2min=3min,故 C 错误;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 D 错误。3.B4.A 解析: 洒盐水可以使雪的熔点降低,在低温时就可以使雪熔化。5.C 解析: 当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底加热时,烧杯内的冰达到熔点时就会熔化一部分,此时冰水共存温度为 0℃,试管内的冰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故一点也不会熔化。6.解析: (1)从题图甲中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0℃不变,所以其熔点是 0℃。在第6min 内,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2)如题图乙物质放在试管中,上面的物质离热源太远,受热不均匀。答案: (1)0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态 (2)物质受热不均匀7.答案: 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橘子。8.解析: 题图乙中的图像是晶体熔化的图像,冰是晶体,蜡是非晶体,因此图乙是冰的熔化图像。固体熔化过程中停止加热,熔化就停止,继续加热,熔化就继续,表明固体熔化需要吸热。答案: (1)冰 54 (2)吸收1三、汽化和液化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从杯底产生的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如图所示。这说明( )A.整杯水的温度均达到沸点B.气泡上升时,因上部水温较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了水C.气泡上升时,气泡的密度变大D.气泡上升时,气泡内压强变大3.下图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4.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5.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287 ℃,醋的沸点只有 60 ℃,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2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只有当 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 90 ℃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7.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儿,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3)下面事例与(1)属同种现象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气”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探究创新8.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 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3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 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0 1 2 3 45 6 7 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C 解析: 寒冷的冬天,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不久“白气”又看不见了,是因为小水珠又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故选 C。2.B 解析: 在加热水的过程中,从杯底冒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这是沸腾前的现象,由于杯内水的温度上下不相等,底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上部水温较低,使气泡内部分水蒸气又液化为水,正确选项为 B。43.D 解析: 选项 A 和 B 的描述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图中的现象无关;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它依附的人体温度降低,选项 C 错误;题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可以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减少水分的蒸发,选项 D 正确。4.B 解析: 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 B。5.解析: 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 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 60℃时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60℃;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温度才会升高。答案: 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6.解析: (1)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题图乙知,水的沸点为 97℃。97℃低于 100℃,所以当时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答案: (1)自下而上 (2)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97 小于7.答案: (1)液化 (2)由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纸杯壁放热液化成小水珠。 (3)BD8.解析: (1)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 78℃,水银的沸点是 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① 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 96℃。②当温度到达 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答案: (1)热胀冷缩 水银 (2)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 (3)96 98 (4)如图所示1四、升华和凝华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小龙去鹤地水库度假,一天清晨,发现在水库水面上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液化 放热B.升华 吸热C.凝固 放热D.熔化 吸热2.(2017·湖北随州中考)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C.秋天的下半夜,草尖上、花瓣上出现露珠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3.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 )A.液化现象 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 D.升华现象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5.下图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26.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如图所示。展出时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 -10 ℃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 B.熔化C.汽化 D.凝华7.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使其中的水结冰,然后再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冰就 (选填“吸收”和“放出”)热量,直接从固态变为 态。 探究创新8.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大厅里的雪花1779 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大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醉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把这位小姐迅速地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的解释。(1)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 。 (2)舞会上小姐晕倒的原因是 。 (3)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 。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A 解析: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物态变化中放热。2.A 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的判断。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冻肉表面,使总重变大,故 A 符合题意;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 C 不符合题意;镜面温度比较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面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使得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故 D 不符合题意。33.B 解析: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出现的霜、冰花、雾凇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粒,属于凝华现象,故正确的选项是 B。4.C 解析: 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是汽化吸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是熔化吸热;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是升华吸热;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是蒸发吸热。5.B 解析: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故选项 A 错误;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选项 B 正确;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项 C 错误;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故选项 D 错误。6.A 解析: 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 -10℃以下,冰雕不可能熔化,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说明冰雕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 A 选项正确。7.解析: “升华脱水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升华的方法使蔬菜脱水。而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并且升华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答案: 吸收 气8.解析: 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人们打开窗户后,外面的冷空气进入室内,室内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空气凝华形成的;舞会上小姐晕倒的原因是由于缺氧;读过此文后,可以感觉到物理与生活、自然紧密相连。答案: (1)水蒸气遇冷凝华(2)缺氧(3)物理与生活、自然紧密相连1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自然更新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我国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用水D.我国淡水资源丰富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液化(或没有液化过程)的是( )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C.露的形成 D.雨的形成电冰箱工作原理图3.电冰箱利用制冷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制冷物质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物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制冷物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制冷物质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4.(2017·河南中考)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5.“地面的水 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 成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 。”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2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B.蒸发 液化 凝华 雨C.蒸发 液化 凝华 云D.蒸发 凝华 液化 雨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房间甲的气温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7.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 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 。 8.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9.玻璃灯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灯泡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 3 410 ℃,则它的凝固点为 ℃。 10.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 2.7%,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就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提出两条合理建议。探究创新11.阅读下面的短文。热管图甲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一种方法。3甲乙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图乙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回答下列问题:(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 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 “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 。(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的序号: ① 停止“制冷”, ② 开始“制冷”, ③ 热量, ④ 温度, ⑤ 高于, ⑥ 低于)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水循环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 ××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 ××至 ××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水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水,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水。4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A 解析: 水资源可以自然更新,但若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超过水资源的自然更新速度,也会使水资源枯竭,A 项对,B 项错;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目前,全国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下水的开采都超标,缺水的现象已十分严重,C 项错;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D 项错。2.B3.B 解析: 4.C 解析: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需要吸热,使人体温度降低,感觉较冷,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温暖的室内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是利用干冰升华时需要吸热,故 C 错误,符合题意;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使菜窖的温度不致降得过低而冻坏蔬菜,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5.C6.解析: 从题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同时沸腾的水,两个房间的壶嘴附近都出现了“白气”,这些“白气”都是壶嘴处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外界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两个房间的炉火强度和空气湿度都相同的情况下,甲房间的壶嘴附近出现的“白气”更多,表明甲房间的温度低一些。答案: 低于7.解析: 液氨极易汽化,汽化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当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时,由于液氨的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湿棉纱温度降低,放出热量而凝固,从而将漏口堵住,这样有效地利用液氨汽化吸热的原理堵住漏口。答案: 汽化(汽化吸热) 液化 液氨汽化吸热降温使水凝固8.解析: 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抹布上的水遇到温度低于 0℃的霜会放热凝固,粘在侧壁上。答案: 凝华 放出 凝固9.解析: 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造成的。钨是晶体,凝固点与熔点相同,即它的凝固点为 3410℃。5答案: 升华 凝华 3 41010.解析: 结合生活实际考虑,节约用水的措施很多,如使用节水型洁具,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拖把、冲厕所,随时关闭水龙头等。答案: 见解析11.解析: 热管内的工作物质是在管底部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而气体到上部后又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热管工作时,上方的温度低于下方的温度,这样在下端汽化吸热,在上端液化放热,达到制冷下端的作用,直到上下端温度相等,停止制冷。答案: (1)汽化 液化 (2)⑥ ③ ①12.解析: 从水循环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水的循环是水蒸发成水蒸气到空中,再在空中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水。因为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需要放热,所以在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处容易形成降水。答案: (1)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只要说出一种即可)(2)这是因为水的物态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水。1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 10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 10个一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得一元硬币的厚度2.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3.下列估计值接近于真实值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1.0 mm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 17 mmC.课桌的高度为 0.7 mD.教室门框的高度为 5.5 m4.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 5.(1)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甲乙(2)图丙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 2丙6.某人用学生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时,记录下五个数据: ① 6.78 cm,②6.74 cm,③6.771 cm,④6.93 cm,⑤6.75 cm。其中哪几个数据的记录是正确的?平均测量值是多少?探究创新7.量筒的应用(1)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 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 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 V= 。 (2)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的水是“适量”的?答: 。 8.利用地图如何测出京广铁路线的总长?3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D 解析: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C 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2.B 解析: 塑料卷尺被拉长后,刻度的间距变大,大于实际长度,会使测量结果偏小。3.C 解析: 对长度单位要有感性的认识,对常见物体的长度要有大概的了解。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 1 .0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17cm,课桌的高度约为 0 .7m,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 2.5m。4.答案: 1 1.105.解析: 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题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cm,故其读数为4.8cm(4.6cm或 4.7cm);题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其读数为 4.70cm(4.71cm)。由题图丙可以看出,机械停表的示数为 32s。答案: (1)4 .8(4.6或 4.7) 4.70(4.71) (2)326.解析: 第 ④ 个数据与其他四个不同,这肯定是读数错误造成的。由于学生三角尺最小刻度值为毫米,因此第 ③ 个数据记录到 0.01mm时就出现了两位估读数,属无效数据。在计算平均测量结果时应排除无效的和错误的数据,同时仍应保留一位估计数,第二位应四舍五入,第三位不用出现。=6.76cm。L=L1+L2+L33 =6.78cm+6.74cm+6.75cm3 =20.27cm3答案: 第 ①②⑤ 组 6.76 cm7.解析: (1)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是通过观察它排开的水的体积来实现的,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V2-V1。(2)如果量筒内的水太少,不能浸没固体;如果水太多,当固体放入时水面超出量筒的最大刻度值,就无法读出总体积。答案: (1) V2-V1 (2)注入量筒内的水至少能浸没放入其中的待测固体,且待测固体放入后液面应低于量筒的最大刻度线8.解析: 刻度尺主要用来测量某一直线的长度,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若要测某一曲线的长度时,我们可以采用“化曲为直法”来测量。答案: 首先将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京广铁路线重合,并在棉线与铁路两端点处重合的地方作记号;然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上两记号间的距离,即为京广铁路线在地图上的总长;再结合地图上的比例尺,可计算出京广铁路线的总长。1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 2 mB.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 40 cm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 kg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 g2.一架天平的砝码已经磨损,用这架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与真实值相比较( )A.偏大 B.偏小C.相同 D.无法判断3.下面是四位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两边摆动的幅度相同时,就可以读数了B.用手去拿砝码,这样做方便C.测量过程中发现天平不平衡,将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对调使用D.把物体放在右盘,把砝码放在左盘4.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B.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C.1 kg 的棉花比 1 kg 的铁块质量小D.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5.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石块,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天平的分度值为 g。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 g。 6.观察右图天平的使用,操作错误的有哪些,写出其中两条:(1) 。 2(2) 。 7.(2017·江苏泰州中考)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他先把天平放在 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 g。 探究创新8.用天平测量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测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测量总质量,当冰融化成水后,再测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无关。 9.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 (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 。 (3)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 g。 参考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D 解析: 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80cm,远小于 2m,选项 A 错误;一支粉笔的长度不到 10cm,选项B 错误;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选项 C 错误;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选项 D 正确。2.A 解析: 因为砝码磨损,其实际质量减小,用它来平衡与它示数质量相同的物体时,必须移动游码。所以,读出的值要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3.A 解析: 当天平的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两边摆动的幅度相同时,表明天平已经平衡,这时可以读数,而不必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在测量时不能用手拿砝码,因为砝码沾了手上的汗后容易生锈,沾上灰尘后也会改变砝码的质量,故 B 选项错误。不平衡的天平不能通过将左右两个托盘对调的方式调整,C 选项也是错误的。待测物体应该放在天平的左盘,这是由天平本身的构造所决定的,故 D 选项也是错误的。34.B 解析: 水结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 A 错误;物理课本在北京和上海只是位置不同,质量不变,故 B 正确;1kg 的棉花和 1kg 的铁块的质量相等,故 C 错误;把铁块压成铁饼,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 D 错误。5.解析: 此时标尺一个大格是 1g,又分了 5 份,所以一个小格是 0.2g,故分度值是 0.2g;此时砝码的质量是 15g,游码所对的数值是 1.4g,故此时物体的质量是 16.4g;由于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是无关的,所以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依然为 16.4g。答案: 0 .2 16.46.解析: 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应该将游码归零,这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测量物体质量时,先往右盘中按“先大后小”的顺序试加砝码,然后视情况移动游码。答案: (1)用手直接拿砝码 (2)砝码与被称量物体在盘中位置放反 (3)标尺上的游码未放置到零刻度线处(答两条即可)7.解析: 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由题图甲可知,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由题图乙可知,矿石的质量是 m=50g+2.4g=52.4g。答案: 水平 左 52.48.解析: 改变塑料瓶的形状,其质量不变,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冰融化成水,改变了它的状态,其质量不变,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状态也无关。答案: 形状 状态9.解析: 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从题图看出,天平的左盘中放了砝码,右盘中放了物体,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根据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知,左物质量 =右码质量 +游码示数,所以放反之后应该是右物质量 =左码质量 -游码示数。答案: (1)左 (2)被测小石块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3)2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