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二 编码、译码与显示实验目的1. 了解编码器、译码器与显示器的工作原理2. 熟悉中规模器件的使用方法。实验要求使用编码器、译码器实现编、译码的功能使用译码器实现一位全减器设计实验仪器及材料数字试验箱器件CD4532 8-3 线优先编码器 一片CD4511 BCD 七段字型译码驱动器 一片 74LS138 3-8 线译码器/分配器 一片实验内容实验前按每个实验电路联线,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U cc=+5V,如改接电路,必须断开电源后进行。1、 按图 1 接线,按表 1 顺序给 8-3 线优先编码器的信号输入端送入相应电平,将结果填入表中,与附录中 CD4532 的功能表相对照,检查是否符
2、合优先顺序编码以及编码结果是否正确。2、将译码器 CD4511 的数据输入端接编码器 CD4532 的输出端,检查编码对象与数字显示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分析原因,检查故障并排除(图 2) 。 (本数字实验箱上已经完成了译码器 4511 和数码管之间的连接。实验时,只要将十进制的 BCD 码连接至译码器的相应输入端,即可显示 09 的数字。 )图 1D0 7 数据输入端 EI 选通输入端 0Q2 编码输出端 GS 组选通输出端 选通输出端图 2BI:4 脚是消隐输入控制端,当 BI=0 时,不管其它输入端状态如何,七段数码管均处于熄灭(消隐)状态,不显示数字。LT:3 脚是测试输入端,当 BI=
3、1,LT=0 时,译码输出全为 1,不管输入 DCBA 状态如何,七段均发亮,显示“8”。它主要用来检测数码管是否损坏。 LE:锁定控制端,当 LE=0 时,允许译码输出。 LE=1 时译码器是锁定保持状态,译码器输出被保持在 LE=0 时的数值。A、B 、C 、D 为 8421BCD 码输入端。 a、b、c、d、e、f、g:为译码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 1 有效。表 1 实验数据记录表EI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QGS Q2 Q1 Q0 EO0 X X X X X X X X1 1 X X X X X X X1 0 1 X X X X X X1 0 0 1 X X X
4、 X X 1 0 0 0 1 X X X X1 0 0 0 0 1 X X X1 0 0 0 0 0 1 X X 1 0 0 0 0 0 0 1 X1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3、3-8 线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按图 3 连线,完成表 2 记录要求。图 3 74LS138A、B 、C 译码地址输入端E3 选通端,高电平有效,E2、E1 选通端,低电平有效Y7Y0 译码输出端表 2 实验数据记录表输入 输出E3 E2+E1 C BA Y0 Y1 Y2 Y3 Y4 Y5 Y6 Y71 01 01 01 01 01 01 01 00 XX 14 用 74LS138 设计一个逻辑函数按图 4 画出连线图并连接实验线路,对表 3 中数据进行验证,并写出逻辑表达式。图 4表 3 实验数据表A B C Si0 0 0 10 0 1 00 1 0 10 1 1 01 0 0 11 0 1 01 1 0 01 1 1 1实验报告() 画出各实验电路连线图,整理实验数据,进行小结。(2) 试用两片 74LS138 组成 4 线-16 线译码器,写出设计过程,画出逻辑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