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人物塑造中的体现【摘 要】 雨果是世界文坛的不朽作家,也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领袖, 巴黎圣母院是他的代表作。本文主要论述他的“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塑造中的体现,对人物进行善与恶的剖析,使我们能够深刻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多变,感悟现实人生。【关键词】 美丑对照 ;善恶 ;现实人生别望着脸形,少女呵,要望那心灵。漂亮少男的心往往丑恶,有些心里不存在着爱情。少女呵,枞树并不美丽,并不像普通树木那么美丽,但他能保住它的树叶,在寒冷的冬季。雨果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是雨果一贯倡导的文艺作品的创作原则,即在文艺作品中大量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
2、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尖锐的矛盾和强烈的冲突。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这在雨果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巴黎圣母院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了极致。其中有外形丑陋无比但心地却纯洁善良的钟楼怪人加西莫多,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孚罗诺,当然也有美貌与美丽心灵俱备的吉卜赛女郎爱斯美哈尔达。而加西莫多作为最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仅仅在他一个人身上就体现了美与丑的极端对立外表的极度丑陋和心灵的高尚美好:这不但体现了雨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极具夸张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毕竟在他以前,大部分文艺作品中的崇高总是附加于相貌俊美者,相应的丑美者一定是
3、心灵黑暗卑劣之徒,但雨果并没有循规蹈矩。“别望着脸形,少女呵,要望那心灵” ,这简单明了的话语出自又聋又丑又跛又瞎的加西莫多之口,却是发自内心的哀求、呼唤与告诫,这就是爱的体现,是外表与心灵的辩证关系。她不比湘西世界中的翠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但却是“出污泥而不染” ,她就是我们为之感叹并深深遗憾的吉卜赛女郎爱斯美哈尔达。爱斯美哈尔达是个“超自然的生灵” ,她有迷人的身材、乌黑的大眼睛、淡金色的皮肤、婀娜的舞姿,她从小在吉卜赛人中长大,浑身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她粗犷热情、矫健活泼,在圣母院前翩翩起舞,如乳燕翻飞、多彩多姿。惊人的美貌、矫健的舞姿、嘹亮的歌声能不使人们驻足
4、吗?天使总是与魔鬼相伴相生的。加西莫多奇丑无比,相信没有词汇可以准确地形容他,而作者是这样写他的:“四面体鼻子,马蹄形的嘴,小小的左眼为茅草似的棕红色眉毛雍塞,右眼则完全消失在一个大瘤子之下,横七竖八的牙齿缺一块掉一块,就跟城墙垛子似的,长着老茧的嘴巴上有一颗大牙践踏着,伸出来好似大象的长牙,下巴劈裂” , “两个肩膀之间耸着大驼背,前面的鸡胸给予了平衡。从股至足,整个的下肢扭曲得奇形怪状,两腿之间只有膝盖那里才勉强接触,从正面看,恰似两把镰刀,在刀把哪里会合。宽大的脚,巨人的手”总之,在他身上似乎集中了人间所有的丑陋,让人不忍去看,更让人无法想象,应该有的只是冷漠、呆滞、丑恶、备受凌辱、受尽
5、嘲弄,饭后茶余的谈资,用可怕、可怜、可叹、可悲来概括也不为过。可这样扭曲的外表下却藏着何等美丽的心灵。爱斯美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真诚、善良和美好人性的代表,她们相映生辉。当加西莫多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刑时,围观的人对他多方讥讽,百般折磨,他口渴难耐,围观的人不但不为她送水反而挖苦,投掷一些器皿来羞辱他,而爱斯美哈尔达不计夜里抢劫过他的旧怨,以德报怨,手捧葫芦,把清凉甘甜的水送给口渴难耐的他喝。爱斯美哈尔达的这一举动,并不仅仅是以德报怨,而是她发自内心的善良让他不忍心也不允许这可怜的人在耻辱柱上受别人的羞辱和口渴的折磨,所以她的这一行为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这也就充分的体现了爱斯美哈尔达体态美和心灵
6、美和谐完美的统一。加西莫多有着“魔鬼”一样的外表,可是他究竟有着怎样让人感动的心灵,让每个人为之惊叹?他冒死就出爱斯美哈尔达,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处处为她着想,为了使姑娘快乐,他心甘情愿昼夜不息的等待法比,传递信心,他挨了法比一鞭, ,却又破天荒的第一次撒谎,不动声色地向爱斯美哈尔达隐瞒了法比的负情,说自己没等到他。“他情愿被她苛责,也不愿给她带来痛苦,他把一切痛苦留给了自己。 ”这种深沉宽广、真切无私的爱是加西莫多献给爱斯美哈尔达的爱,是一种真诚之爱,是一种为之献身的爱。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求、诠释爱的真谛,那么,这看似“不可思议”的爱到底是不是真爱呢?最后,我们都知道,当加西莫多终于识破孚罗诺就
7、是害爱斯美哈尔达的罪魁祸首时,他再也抑制不住怒火,把孚罗诺从顶楼上推了下去。加西莫多把孚罗诺从顶楼上推下去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了解到孚罗诺害爱斯美哈尔达后的愤怒,而是一种人性的对抗,善良与邪恶的对抗。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向在孚罗诺面前俯首贴耳、言听计从的加西莫多何以有如此大的勇气将他的主人推向死亡的深渊。加西莫多受命于孚罗诺,在干一件违法的勾当时,却丝毫没有一种心里的负担和犯错时的情感折磨,直至他被送上绞刑架,这个活着的人只知道他口渴,而没有伤感、绝望等情感波动,加西莫多的这一切说明他没有情感因素,没有善恶观,更没有自我主体意识。因此说这样一个人能够手刃仇敌,惩恶扬善,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
8、可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具有革命性的变化,他的自我意识觉醒了,是爱斯美哈尔达的一壶水浇醒了这个有着善良心灵的的奇丑怪人,他的爱心萌动了,从此他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这个被压制了多年的意识一旦觉醒,将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摧毁世间的一切丑恶,当然也足以摧毁孚罗诺的阴险与狡诈结束了他的生命进程。上帝是平等的,他在为你开启一扇窗的同时也为你关上了另一扇窗。自古就有“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例子,而爱斯美哈尔达最后恰恰被他苦苦爱的人间接地送上绞刑架,终结了她美丽而年轻的生命。法比外美内丑的对比,正是社会中存在的高尚与卑劣的真实写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爱斯美哈尔达由对法比的救命的
9、感激而心生爱慕,心中时刻装着法比,像现实中处于恋爱中的零智商女子一样,她煞费苦心地教佳利拼组“法比”的字母,还不惜玷污自己的“护身符” ,放弃寻找十几年来念念不忘的妈妈,决心献身于法比,而法比又是怎样的薄情寡义呢?法比这种纨绔子弟注定是不会有真爱的。他逢场作戏,放浪浮华,只是贪恋爱斯美哈尔达的美色,与她幽会,骨子里却又瞧不起她的身份地位,他宁愿要自己不爱的贵族名门百合小姐也不愿娶她,甚至当着姑娘的面露出惊讶、轻视、不在乎和放肆的表情,可见他只抱着拈花惹草的念头与她交往,骗取姑娘纯真的爱。当姑娘身陷囹圄,还心惦念着法比的安危,法比竟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溜掉,不到法庭为无辜的、爱她爱得死心塌地的姑娘洗
10、刷冤情,对她的生死无动于衷,跑去与一贵族小姐调情。他的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做法充分显露了一个纨绔子弟淫邪卑劣的兽性,值得我们深思。爱斯美哈尔达是一个纯洁善良的普通人民的形象代表,在她的原始意识里没有身份的区别,没有地位的差异,没有贫贵的尊贱,完全出自于一种原始意识的萌动心里,在当时的社会显然是很不现实的,这将注定着她爱情的悲剧结局。法比是一个贵族统治阶级的代表,全身弥漫着贵族那种放荡、腐朽、奸佞和荒淫,在她们的思想里,只有对财富、金钱、美色的占有欲,一个纯洁热情的少女,对一个这样的人投以最真诚的爱情,显然,是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这个低级错误说明了普通人民寄希望于王朝贵族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是根本
11、行不通的。法比对爱斯美哈尔达的救命之恩带有很多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并不能掩盖王朝贵族统治时期黑暗荒淫的历史事实,同时这也更加具体地显示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向丑恶的灵魂投以美丽的心灵,最终却被丑恶的力量摧毁了美丽的存在。唯美与唯丑进行了一场零距离的搏斗与比较,善将不扬,恶将不惩,以丑恶收场,使得向善向美的读者心里久久难平。我们眼中的诗人,应该是热情纯朴、善良、敢于直面人生、敢于反抗现实的,可我们的天使爱斯美哈尔达摔破罐子、像“过家家”一样轻松的救出的甘果瓦,有诗人的热情狂热,却没有待人的真诚,他盲目自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爱斯美哈尔达对甘果瓦来说可谓义重如山,他虽喜欢爱斯美哈尔达,可知道
12、这是不可能之事后,变得薄情寡义,在姑娘出事时弃她于不顾,甚至与孚罗诺合谋诱骗爱斯美哈尔达出圣母院,在出逃的船上,无情无义地推开了紧偎着他、把他当作唯一依靠的姑娘,拐着她最后的所有母山羊佳利逃跑了,他是自私自利的代表,与爱斯美哈尔达的舍己救人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谋一己私利而忘恩负义者比比皆是,他们往往打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旗号,做一些违背人心、为人所不齿的事情。爱可以扭曲一切,包括灵魂。孚罗诺青年时期曾经是一个有理智、有良知的静杖师,曾有抚育兄弟,收养妻儿等善举,表现出尊教的仁爱,那时的他是受人尊敬的牧师,他身上有着“美“的光芒,可是他如何从牧师变成一个为人所不齿的魔鬼
13、,这似乎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都是宗教惹的祸,他身为一个牧师,奉行宗教禁欲主义,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他却“严峻、沉着、阴郁、狡黠” , “阴森可怕” ,这些特点无论从外貌,还是心理都符合魔鬼的特点。他对爱思美哈尔达的爱不是真情的流露,而是作为“一个男人去爱一个女人“的本能,是色欲的燃烧,他的爱不是要付出,而是为了占有,为了满足情欲,当他派加西莫多劫持反而使爱思美哈尔达投入法比的怀抱时,他炉火中烧,兽性发作,衣冠禽兽的本性便暴露无遗,他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得不到“这句话作为他的座右铭,并在这种罪恶思想的指导下刺伤”法比“,嫁祸于爱思美哈尔达,与王家检察官沆瀣一气,诬陷无辜少女,还煽起宗教狂
14、热,成了把爱思美哈尔达送上绞刑架的直接刽子手,他利用时机,威逼爱思美哈尔达在“绞架与他”之间作一抉择,爱思美哈尔达直截了当地拒绝迫使他凶相毕露,这让我们无不咬牙切齿地恨他。此后,当他发现爱思美哈尔达被救藏在圣母院顶楼时,竟夜闯住房要强行占有爱思美哈尔达。最后,借“乞丐王朝”进攻巴黎圣母院之际,把她骗到院外被官兵绞死,他的兽性泯灭了人性,可以说是一个自我精神世界分裂的典型。人人都有权掌舵使舵,驾驭人生。然而由于事物的两面性、对立性导致了选择权的行使不尽完美,纷纷不择手段,配上饰品,戴上面具,夹着尾巴做人,孚罗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论据。美丑对照,尽显了人性的美好和丑恶。 两个魔鬼,一对义父子,加西莫
15、多和孚罗诺,天真无邪的爱慕与充满淫欲的占有,自我牺牲和极端利己,伟大和丑恶。一个魔鬼和一个伪君子,加西莫多和甘果瓦,感恩戴德和背信弃义,以身殉情和贪生怕死,勇敢无畏和怯懦自私。一个天使和一个伪君子,爱斯美哈尔达和法比,美丽纯洁和放荡浮华,死心踏地和卑劣淫邪。正如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指出: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对比,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隐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一个天使,两个魔鬼,两个伪君子,共同演绎了巴黎圣母院的辉煌诗篇,但还有一个更悲恸的人,更让我们值得记住的人,一位被爱女击溃的母亲,一位因为失去女儿而变得年老色衰、极其恐
16、怖、常年住在老鼠洞中的隐修女。美丽可爱的小生灵的降生,给这位母亲带来莫大欣喜,但爱女的被抱走将母亲的希望毁灭,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式的震惊,万念俱灰的绝望,直到后来的短暂相认到生死离别,母亲的心经受了撕打、扯裂、完全崩溃、萎缩和停止。她也为爱而死,同孚罗诺和加西莫多一样,但她的爱不是爱情,而是一种骨肉之情,是血脉相连的亲情。我思索着:母爱是无限量,那么母痛是否有人丈量过,情感炸弹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第一百次跌倒后的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有了对人生的审视,对命运的把握,都应演绎号自己的人生,勿要虚度年华、勿要游戏人生。雨果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那五光十色、词采华茂的辉煌
17、巨著,更在于他对真善美的批判和弘扬,在于他那博爱的心胸、仁慈的情怀和明主的意识,在于他对一切强势压迫弱势的痛斥与呐喊。高尔基曾经这样赞美雨果:“他像暴风雨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们心灵中一切美好的食物。他教导人们爱生活、爱美、真理和法兰西。 ”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圣母”玛利亚的圣光前,是要让世间一切的虚伪、狡诈、残忍、诡计、诓骗、妒忌都剥去它们“温情脉脉的外衣” ,彻底洞穿,赤裸裸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自己去辨别,并通过宗教的强大力量教导人们“爱人如爱己” 。【参考文献】1雨果著 巴黎圣母院 译 林出版社2雨果著 克伦威尔序言 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3转 引自朱 维 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简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指导教师姓名 职 称论文评语成 绩 指导教师总评意见:评审人:年 月 日注:1评语、成绩须由指导教师填写。2评语及总评意见应包括学 术价值、 实际意义、达到水平、学术观点和论证有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