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管理创新,深化降本增效,奋力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的良好开局。工作主题是:强化管理创新 深化降本增效1、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成本竞争优势1 强化稳定均衡生产,继续推进经济运行。狠抓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攻关,显著提升大高炉利用系数,切实解决生产瓶颈制约。2 加强采购和物流降本。适应原燃材料市场变化,优化配煤、配矿方案,进一步提高性价比。3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以工序节能和能源高效利用为重点,深化全员节能降耗,力争吨钢综合能耗降至710 千克标煤以下。加强合同能源管理,开展低碳技术研究。加快煤气综合利用发电、煤调湿
2、等节能环保新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发挥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清洁生产和文明生产,深化节水攻关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矿山循环经济,争创国家环境友好企业。二、持续推进产品增效,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扩大优势产品比重。完善“五位一体”的“ 研产销”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果。继续深化产品结构调整,拓展汽车板、家电板、电工钢、车轮、高效节约型建筑用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份额,力争全年开发新产品超过 200 万吨。巩固提升产品质量。 构建服务型营销体系。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三、积极发展非钢产业,拓展企业增效空间提升大宗资源控制力。在确保安全生产的情况下,深挖矿山生产潜力,年产成品矿
3、300 万吨。加快后备矿山建设,确保罗河矿全面建成、白象山矿基本建成、和尚桥矿加速推进、张庄矿全面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寻求铁矿石、煤炭、石灰石、废钢等大宗资源合作新项目。 积极发展金融、贸易和房地产业。上半年争取财务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并完成组建工作。扩大对外贸易品种和范围,力争实现马钢外贸易收入 50 亿元。充分发挥新体制新机制优势,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壮大自营队伍实力。充分发挥机械制造、工程技术、设备检修等现有业务优势,支持自营队伍在公司生产经营建设中承担更多业务份额,并努力争创外部收入,进一步发展壮大。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发展煤化工、汽车配套件、现代物流等产业。推动表面技术应用
4、、环保、资源再生等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尽快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非钢产业稳步发展。高村矿全面建成投产,罗河、白象山、和尚桥、张庄等后备矿山建设有序推进,建筑、机械制造、房地产等产业不断发展,BOC 气体、钢筋焊网、包装材料、钢材加工配售等合资企业实现良好投资回报,非钢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10%以上。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未来五年马钢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践行科学发展,打造马钢特色,坚定不移地做强钢铁主业,加快培育非钢支柱产业,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和谐共赢,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跨越。马钢特色应构建并体现为“钢铁主业强、非钢产业活、体制机制新、经营绩效好”。钢铁主业强:牢牢抓住品种、质量、成
5、本等关键要素,把精力集中在做优做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高效益的优势产品比例达到 50%以上。非钢产业活:以钢铁主业为依托,重点培育资源产业、钢铁产品延伸加工业、关联产业和贸易,形成若干充满活力和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非钢产业年产值超过 150 亿元。体制机制新:在现行条件下,着重创新体制机制,钢铁主业进一步强化高效精干的集中管理模式,非钢产业基本实现母子公司管理体制,非钢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经营绩效好:集团年营业收入超过 1000 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未来五年的战略举措是:一、以打造优势产品为关键,做强钢铁主业明确优势产品发展方向。按照“优势产品比例达到 50%
6、以上” 的要求,对公司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新的产品大纲。重点是重塑车轮、型钢、冷镦钢等传统优势产品;巩固和发展汽车板、家电板、电工钢等正在形成的优势产品;按照用户对产品的新要求,开发、打造新的优势产品。二、以建设紧密型产业链为重点,培育壮大非钢支柱产业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源业。以控制资源、降低成本为关键,加快罗河、白象山、和尚桥、张庄、钟九等后备矿山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充分利用省内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优化配置、整合开发,形成规模开采和协同效应。积极慎重地开发国外铁矿资源,寻求与优势铁矿石企业的战略合作,拓宽和稳定供应渠道。大力发展钢铁产品延伸加工业和关联产业。积极发展装备
7、制造、钢结构、钢筋焊网等产业,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发挥设计、技术、加工制造、工程管理等优势,发展在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成套生产线和技术输出业务。做好建筑、房地产、包装材料等现有产业,培育煤化工、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提高关联产业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新的利润区。积极开展贸易和资本运作。以现有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平台为依托,加快发展贸易业。积极稳妥地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和产业资本运作,实现资本升值。创新非钢体制机制。注重把引进外部资本与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把引进项目与引进核心人才结合起来,提高非钢产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未来五年,所有的非钢企业都要实现产权多元、员工身份置换或
8、期权激励,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完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加快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促进辅业单位走向市场。适应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变革。马钢液态氧进军医药行业热电总厂煤气综合利用发电工程成功并网对优化环境指数、克服电力短缺作用明显:每年可回收 16 亿立方米煤气,年发电量 3.78 亿 kWh,马钢自发电比例将由此增加近 5 个百分点,对降低吨钢制造成本增加钢铁主业效益、扩大马钢绿色制造比重作用非凡。借力起跳:绿色节能产品昭示“马钢前景”:以“高性能建筑用钢产业技术创
9、新联盟”为平台,以 “973”“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技术基础研究”项目及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技术基础和依托,马钢又把“资源节约型特殊工程结构用钢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工程研究”作为 “十二五”科技开发的新内容、新选择。系统优化 安全稳定 高效运转 一能源总厂能源介质经济运行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能环部部门简介根据国家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和各项规定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起能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公司决定组建 能源环保部 , 2007 年 3 月 7 日 马钢两公司能环部正式挂牌成立。 现下设综合科、能源管理科、环保管理科、资源管理科、水资源管理科、能环监督站 6 个科级机构,在
10、册职工 48 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 37 名。马钢两公司能源环保部是公司的管理职能部门, 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能源、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针政策、法规及标准;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的总体规划,负责组织编制公司中长期能源、环保和资源利用规划和公司年度节能、环保、资源利用工作计划;负责公司能源、环保工作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监测)工作,保证公司能源、环境管理体系的 运行,组织公司能源、环境因素专业审核、 控制。负责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管 理工作和放射源处置管理等工作。 为早日把马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管理水
11、平,努力把各项工作推上新的平台,全面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科技马钢、绿色马钢、人文马钢”,开创节能减排工作的新局面。“绿色马钢”带来金色收益获国家节能财政奖励 2.67 亿元热电总厂煤气综合利用发电工程 2500 万元、老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 1000 万元、含锌尘泥转底炉脱锌工程 1000 万元2010 年,以能环部为核心的公司节能财政奖励(补助)申报团队根据国家节能减排优惠政策,成功争取国家节能财政奖励(补助)达 5730 万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累计奖励马钢节能减排工作 2.67 亿元。在收获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马钢被国家授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
12、点示范企业”和“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入选国家首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安徽省“节水型企业”称号(吨钢耗新水已由 2005 年的 11.01m3/t 降至 2010 年的4.74m3/t,降低了 57%,工业水循环率由 93.6%提高到 97.5%。) ,安徽省首批“环境友好企业”,2008 年,股份公司还荣获我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项“中华宝钢环境奖”企业环境优秀奖。“十一五”以来,马钢先后投入 50 多亿元。马钢召开 2011 年节能减排工作会议 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近年来,马钢坚持走“低碳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
13、的成绩。当前,马钢要继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吨钢综合能耗 715 公斤标煤、自发电比例大于 70%、高炉煤气放散率小于0.5%、吨钢转炉煤气回收大于 100 立方米、吨钢新水耗量降低到 5 吨以下”的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马钢节能减排项目:1 马钢股份公司中日合作煤调湿(CMC)节能示范项目:10 年内有望获得超过 2 亿元人民币的贸易收入2 新区钢渣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3 新区干熄焦工程:CO2 减排额度、碳减排贸易,今后马钢每年都将有望获得超过 2000 万元人民币的贸易收入。4.2500m3 高炉鼓风站新建脱湿鼓风工程5 烧结低温烟气及蒸汽余热回收利用(二铁)6 新区高炉炉顶余压发电7 含锌尘泥转底炉脱锌:三铁总厂,全国领先,国内首家(全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8 热电总厂 2#3#炉电除尘改造工程9 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