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全标准化培训宣贯策划部分(上报).ppt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55285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3.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标准化培训宣贯策划部分(上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安全标准化培训宣贯策划部分(上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安全标准化培训宣贯策划部分(上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安全标准化培训宣贯策划部分(上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安全标准化培训宣贯策划部分(上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与实施规范贯标培训班第二部分 第一讲:导则与实施规范释义 策划部分,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2,理解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与实施规范标准策划部分要点; 掌握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评分办法”的策划部分符合性判断要点及扣分标准; 了解HSE体系的相关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应对水平。,讲课目的,培训时效,要有收益,3,实施规范及评分办法的要素构成,4,一级要素分值分布,5,5,5.1,领导责任和承诺,二级要素,5.1.1 责任 5.1.2 承诺 5.1.3 安全文化,5.1 领导和承诺(30),5.1.1责任(15)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

2、任,主要包括: 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障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6,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的领导、部门和基层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覆盖全部生产过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评定期内安全生产投入明细表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的相关资料 制定符合专业实际的应急预案并实施 制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并落实,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领导决策 一切关键在领导 是否下决心; 是否真下决心; 为何下决

3、心 决心是否落在实处; 能级,责任制分级管理,分线负责;,7,主要负责人(即最高管理者)与法人代表的关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以及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长(含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主要负责人是指采用SY/T6276-2010标准建立并签署本单位HSE管理体系的人员。一般而言,就是对生产经营单位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 主要负责人不一定是法人代表。,8,释义,5.1.2 承诺(10)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有明确的、公开的HSE承诺。承诺的基本内容包括: 遵守国家和所在地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尊重所在

4、地的风俗习惯; 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9,5.1 领导和承诺(30),利用文件、广播、电视或网络等形式公开 遵守国家和所在地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尊重所在地风俗习惯 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持续改进HSE体系,标准 要求,符合性判断,5.1.3 安全文化建设 生产经营单位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安全价值观。,10,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记录或影像资料 环境日活动记录或影像资料 11.9消防日活动记录或影像资料 其它活动记录或影像资料,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1年2年靠制度 3年5

5、年靠管理 10年8年靠文化,5.1 领导和承诺(30),企业安全文化分类,11,释义,安全文化建设,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4-2008,释义,安全文化核心理念,13,14,5.2,HSE方针,5.2 HSE方针(20),5.2 HSE方针(20) 应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HSE方针,并传达到单位员工。,15,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 内容与本专业生产实际相适应 利用文件、广播、电视或网络等形式对全员传达或告知,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中国石化HSE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科学管理,持续发展。,企业

6、的HSE方针,能否体现: 1)企业的风险;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 4)相关方的需求; 5)从业人员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6)持续改进。 途径 组织各部门通过文件、会议、安全活动、培训、黑板报等方式对员工进行传达学习 在办公大楼、人员密集区、站场张贴悬挂,作为员工各类培训的主要内容,印刷在公司下发的员工安全手册。,16,方针内容及途径,释义,17,5.3,策划,二级要素,5.3.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5.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3.3 目标和指标 5.3.4 计划与方案,识别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评价问题的性质?后果?风险? 控制是否有较好的

7、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否充分? 评审是否得到实施?是否可控制不良后果?评审是否充分?,18,5.3 策划(150),危害因素、风险、隐患,危害因素(等同于危险因素、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三个要素: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隐患(即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 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风险(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隐患+人的行为、环境因素,19,5.3

8、.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70) 5.3.1.1 生产经营单位应: 组织员工开展危害因素辨识活动; 对于识别出的危害因素,组织风险评估,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并进行分级管理; 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危害因素辨识包括: 介质/物料 设备设施与工具 作业现场 工艺流程 自然环境 管理,制定了风险的控制措施; 员工掌握本岗位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措施,有风险评价实施要求; 按要求对辨识出的危害因素进行了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 按要求实施了风险分级管理,20,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3 策划(150),21,安 全 标 准 化 监 督 检 查,收集资料,风险管理体系,危害因

9、素辨识注意事项,辨识的范围,至少包括:工作环境;平面布局;物流路线;作业工序;危险性较大的设备;特殊装置、设备;有害作业部位;各种设施;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因素等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不仅适用于装置和程序的“正常”运行,而且还适用于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运行(程序),如装置清洗和维护,或适用于装置启动或关停期间。 调查法、安全检查表法、经验法等,将结果填入调查表。 可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22,释义,风险评价注意事项,风险评价的步骤:假设情节确认相关隐患估计可能发生的可

10、信范围内严重灾情的危害估计假设情节的发生可造成危害(严重程度)的可能性 评价方法 专家打分法、LEC法、PHA法等定性定量方法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记录 内容应包括:作业活动、危害因素、潜在的事故类别和后果、风险等级、现有控制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的措施、评价人员、审核人员、日期等,23,释义,5.3.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70) 5.3.1.2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登记建档。,建立隐患整改制度,明确隐患管理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活动;(二级单位组织

11、) 制定隐患治理方案; 建立隐患信息档案。,24,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3 策划(15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25,隐患排查与安全检查的区别与关系,26,5.3.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70) 5.3.1.3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价的结果,确定本单位的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并明确相应的领导干部联系点,领导干部应定期到联系点检查。,建立了领导干部安全联系制度; 明确了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及相应的安全联系人; 安全联系人定期到位,有联系记录; 发现问题按要求整改; 海洋作业参照上述内容执行领导下基层及带班制度,27,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3 策划(150),生产系统中处于

12、重要地位、工艺生产操作对安全影响较大的装置和设施 关键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 陆上、海(水)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设施; 工艺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的生产装置; 要害部位指以下场所或区域 多工种联合作业、频繁拆卸、搬迁、安装的部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多的野外施工现场; 相对集中的油气生产与处理装置区; 制造、储存、运输和销售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码头、油库、仓库等; 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运送危险品的专业运输车(船)队等。,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28

13、,释义,陆上石油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管理,陆上石油对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实行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承包)安全管理制度: (1) 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由现职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联系(承包)。联系(承包)点应设置“领导干部安全联系(承包)责任牌”。 (2) 联系(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具体是: (3) 领导干部应按规定到联系(承包)点进行安全活动。其活动形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 (4)路途较近的联系点(即:从办公室到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当天能够返回的),现场巡检周期按规定执行;路程较远的联系点

14、,现场巡检周期可适当延长。,29,释义,基层单位监控要求 (1)确认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危险点,绘制出危险点分布图,明确安全责任人; (2)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设置专职安全工程师; (4)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30,陆上石油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管理,释义,5.3.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70) 5.3.1.4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措施。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按规

15、定备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31,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3 策划(150),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0 号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和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有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方面的内容将不再执行。,32,释义,标准的变化情况,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

16、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33,释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要求,可以企业自己做,也可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做。 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和法定安全评价一并进行。 对于毒性气体、爆炸品、液化易燃气体的一级或二级重大危险源,必须委托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要采用定量风险评价(QRA)的方法。,34,释义,重大危险源档案,辨识、分级记录; 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设备一览表;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

17、果; 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 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其他文件、资料。,35,释义,安全评估主要内容,评估的主要依据;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事故应急措施;评估结论与建议。,36,释义,需要重新辨识、分级、评估的情况,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种类、

18、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37,释义,5.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10)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现行的HSE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识别,列出所采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目录,并定期更新与公布。,明确管理部门负责HSE法律法规识别、跟踪和管理工作; 所采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目录清单涵盖了生产活动相关的业务领域,如特种设备管理、硫化氢防护、

19、危险作业等 每年更新并公布,38,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3 策划(150),HSE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识别,39,释义,HSE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工作原则:各部门收集下发、基层单位融入、培训、执行、自查,安全科监督检查 1、收集适合于本专业有实际作用的法规、制度及标准; 2、将收集到的法规根据格式完善清单; 3、基层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转化至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点检表、检查表中; 4、组织如上规章制度的学习; 5、对相关规定的落实情况实施检查。,40,释义,5.3.3 目标和指标(20) 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建立HSE目标和年度指标。HSE指标中应包含但不限于:

20、重大人身伤亡、井喷失控、爆炸事故,民爆物品丢失、被盗,火灾,以及伤亡控制指标等内容。,各级单位有明确的年度HSE目标和指标; 年度指标以公文或责任书等形式明确; 目标指标符合单位实际,41,达标 要求,符合性判断,5.3 策划(150),42,从企业到最基层组织的指标下达时 以控制类的结果性指标为主,设定应更具有挑战性,除了千人死亡率、重伤率、重大事故以外,再加上轻伤率、损工伤害率,还应将承包商的安全考虑在内,体现“属地管理”的原则。 个人分解或下达目标指标时: 各级行政正职分解指标时,以控制类结果性指标与过程性指标相结合,并与其管理职责和业务特性相匹配; 各行政正职对其行政副职和非“领导”岗

21、位的管理类、技术类、操作类员工分解指标时以过程类指标为主,即保障措施和重要工作任务的分解。 安全生产短期目标,必须根据安全管理的实际、隐患排查治理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 目标指标的动态性。,释义,HSE目标和年度指标内容的符合性,HSE目标和年度指标设定内容,43,释义,举例:目标、指标及分解一览表,44,释义,5.3.4 计划与方案(30) 5.3.4.1 应制定年度HSE工作计划或工作要点。,年度HSE工作计划或工作要点,目标分解,指标量化 风险辨识、隐患治理、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安全检查等重点工作计划和安排 制定重点工作的组织保障措施和技术保障措施等,45,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3

22、 策划(150),46,全面性和合理性:内容应包括活动或任务、目标与指标、潜在风险、风险控制与削减措施、各职能和层次的职员、权限、措施完成时间等。 HSE管理方案可以写进项目HSE计划书或岗位作业指导书,也可以专门以文件形式发布。 例:某作业过程的HSE管理方案,方案和计划的编制,释义,5.3.4 计划与方案(30) 5.3.4.2 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编制隐患治理计划,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或监控措施,并予以实施。做到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编制隐患治理计划文件,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或监控措施 落实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等,47,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3 策划(1

23、50),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由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隐患项目管理(四定) 整改措施、资金来源、项目负责人、整改日期,48,释义,49,5.4,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二级要素,5.4.1 组织机构和职责 5.4.2 管理者代表 5.4.3 资源 5.4.4 能力和培训 5.4.5 沟通、参与和协商 5.4.6 文件 5.4.7 文件控制,5.4.1 组织机构

24、和职责(20) 5.4.1.1 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HSE委员会。 5.4.1.2 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HSE管理部门,并健全HSE管理网络。 5.4.1.3 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HSE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岗位的HSE职责。,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具备HSE委员会成立的文件并明确职责 按规定要求召开会议,并记录 单位设置HSE主管部门,基层单位设立HSE管理小组或专(兼)职HSE岗位 HSE职责应全面覆盖各级领导、部门和岗位员工,50,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1,释义,HSE职责具体内容,5.4.2 HSE管理者代表(10) 5.4.2.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在管

25、理层中任命一名成员作为HSE管理者代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 5.4.2.2 HSE管理者代表应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5.4.2.3 HSE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本单位HSE管理体系的运行与实施工作,及时向HSE委员会报告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任命HSE管理者代表并以文件形式明确 管理者代表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形成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工作报告:如内审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报告等,52,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5.4.3 资源 5.4.3.1 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以下人力资源: HSE管理部门配备专职HSE管理人员; 基层单位应设专(兼)职HSE监督或HSE管理人员

26、; 30人以上值守的海上石油设施应有专职HSE监督或HSE管理人员驻岗。 高含硫气田作业区应配备专职医务人员,HSE管理部门配备了专职HSE管理人员 基层单位或班组有专职或兼职HSE管理人员 按要求配备了持证合格的医务人员,53,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5.4.3 资源 5.4.3.2 生产经营单位应提供以下物力资源: 按规定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及防护用具; 配备所必需的安全设备设施及附件; 按应急预案要求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个体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 按规定配备安全设备设施及附件 按照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54,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27、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55,物力资源,释义,按规定根据生产单位的各工种和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及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防静电服、护目镜、耳塞等; 配备所必需的安全设备设施及其附件,如安全阀、接地装置、防雷装置等; 放射性测井作业配备便携式放射性剂量监测仪,个人配备放射性剂量计; 按应急预案要求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保证完整有效,如应急灯、消防器材、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等;井下作业单位应配加重和处理材料、除硫剂等应急物资; 在可能含有硫化氢、可燃气体的场所,应按要求配置监测报警设施; HSE监督人员应配备必要的气体浓度检测设备,如可燃气体、氧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检

28、测仪。,5.4.3 资源 5.4.3.3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台账并专款专用。,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安全生产费用及列支计划 建立了费用使用台账;费用结算凭证或记录,56,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安全费用使用台账主要内容,57,安全台账、明细一般包括: 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 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安全标志及标识; 安全科研费用 其他与

29、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释义,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中国石化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办法中石化财【2012】349号,58,释义,5.4.4 能力和培训 5.4.4.1 岗位员工的能力应符合以下要求: 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经历; 具备岗位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没有职业禁忌症。,相关人员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要求和经历; 持证上岗人员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现场技能抽查员工具备岗位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台账;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体检证明;对怀疑有职业禁忌症的,具有卫生防

30、疫部门出具的鉴定,59,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职业禁忌症,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要求,定期选择经省级卫生厅(局)批准授权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根据员工工种的不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某些疾病(或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使这些人不适合参加某种作业。 如视力减退对于驾驶员;恐高症、高血压对于电力工、架子工;高血压、心脏病对于巡道工、调车人员等均属职业禁忌症。,60,释义,5.4.4 能力和培训 5.4.4.2 岗

31、位员工应按安全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取得国家、行业要求的有效证书。,落实了教育培训制度;有岗位能力要求和培训需求; 根据岗位培训需求,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并实施了培训 有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有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的操作岗位人员相关培训记录 国家、行业要求的有效资格证书 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场前安全教育培训:,61,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资格证书(举例),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有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电工、电气焊、危化品、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证书; 驾

32、驶员、船员持有相应驾驶证件; 涉爆作业人员、危化品运输人员持有相应许可证件; 从事含有硫化氢作业的现场人员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 井下作业单位基层队队长、副队长、HSE管理人员、HSE监督人员、技术员、班长(司钻)、作业机司机和作业工等具备井控证。,62,释义,5.4.5 沟通、参与和协商 5.4.5.1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内外部HSE信息沟通渠道。 5.4.5.2 鼓励员工参与和协商HSE事务,并保存员工参与HSE活动的记录。,采用会议、文件、电话、传真等方式,及时下达HSE文件、指令(沟通方式) 领导干部按照安全联系制度与基层单位进行沟通,HSE管理部门通过安全生产检查,进行HSE信息沟通

33、与交流,形成相关检查沟通记录 有员工参与HSE事务的记录,如员工合理化建议、发现问题的报告或举报等,63,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外部沟通,与放射源库、民用爆炸物品库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联络、沟通; 施工单位外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业主、监理、村委会、农户等的沟通; 海上施工建立与海事、渔政、军事等机构、部门沟通渠道;,64,释义,5.4.6 文件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HSE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有效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 建立安全生产考核、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教育培训、消防、设备设施、劳动保护用品、职业健康、井控

34、、危险化学品、交通、涉海、事故、领导干部联系点、HSE例会、HSE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建立动火、高处/舷外、大型吊装、受限空间、临时用电等作业许可制度 制定试油(气)、测试、修井、压裂(酸化)、稠油试采等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65,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66,程序文件,管理手册,作 业 层 文 件,作业文件,管 理 层 文 件,-纲领性文件- 承诺、方针、目标,HSE管理的主要控制环节和控制程序(粗),-支持性文件 实施HSE要素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活动的文件(补充细说明),-作业性文件 实施HSE具体项目落实的指导文件(具体),体系文件的结构,释义,67,

35、HSE现场检查表一表是根据两书的要求规范现场HSE检查,是HSE管理检查制度的必要工具。针对不同的检查项目编制不同的检查表格。,HSE记录一本HSE管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HSE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大量的记录做支持。记录不仅是预防和纠正措施的依据,也为审核和评审提供依据。,“2111” 运行模式,释义,主要文件(记录)资料示例,现场使用文件的适宜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1)中国石化安全台账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111161号 包括安全组织、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安全检查查、隐患治理、事故管理、安全考核与奖惩、安全活动记录等8类内容。 直属单位、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均应建立安全台账。 两级单位的其他职能部门

36、、基层单位及班组应设安全活动记录。 (2)国家、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司和企业相关制度、规定(电子版、文本)及清单 ; (3)各级HSE承诺、方针、目标与指标量化分解文件; (4)年度 HSE 管理工作计划与年度报告 ; (5)职能管理部门的HSE职责实施计划 ; (6)基层队 HSE 实施程序 ; (7)对承包商、供应商的评估和考核材料; (8)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及登记备案; (9)年度调整HSE委员会成员文件,基层HSE领导小组记录;,68,释义,主要文件(记录)资料清单(续),(10)管代任命文件、公司安全监督决议或任命文件; (11)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特种设备、

37、安全费用使用、设备设施、人员持证等台账 (12)安全卫生设施、三废处理装置的设计、运行技术资料 ; (13)特种设备、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重大危险源等档案; (14)各类作业许可证 ; (15)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记录; (16)主要设备设施的的安全操作规程、HSE职责 ; (17) 特种设备 (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 )及其附件的安全技术监察 (检测) 资料; (18) 化学危险品安全标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储存、使用防护指南; (19) 变更管理的有关资料; (20) 各层级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及演练记录 ; (21) HSE 管理体系内部和注册审核及评审报告 ; (22)

38、 各类报表等。,69,释义,5.4.7 文件控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文件管理制度,对HSE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等进行控制。,有文件审批记录 有文件定期评审修订记录 有文件的接收、发放、留存、销毁的记录 有体系文件清单 现行文件是有效版本,70,标准要求,符合性判断,评审-修订-发放-归档-撤回-留存,5.4 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200),文件资料的识别,各种计划、程序文件以及作为各部门安全生产运行的常用实施细则由各车间管理和控制。 技术文件和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标准以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的部门记录等,由技术管理和控制; 部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等工作标准、其他行政管理性文件, 包括与公司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由安全部管理和保存。,71,释义,72,73,彭星来 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13774900712 ,谢 谢,74,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西二路480号 邮编:257062 电话:0546-8559873 传真:0546-85598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活动策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