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学生的从众心理08 小教 20081202043 张财摘要:分析学生盲从心理的表现,造成的影响以及形成原因,找出对待的态度以及方法。关健词:从众心理 学生心理 学生教育 正文:一、什么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
2、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从众心理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现象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这主要看从众的是什么样的行为。由于学生的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都比较缺乏,自制能力较弱,在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缺乏强的判断力。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比如学生中常见的吸烟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以及追星从众等。这些盲目的从众行为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从众行为,并合理的控制和避免盲目从众所带来的消极因素具有长远的意义二、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学习从众:学生看到别人在学习,他自己也地跟着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
3、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是重要因素。我们在学习是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学习空气,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作弊从众:校园里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 , “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上网从众:学生对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上网已是一种时尚。为了跟随潮流,学生争先恐后地上网,玩游戏,以及吸收更多的网络知识。消
4、费从众:不少学生认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在这种从众心理作用下,2不合理使用零花钱,乱消费的现象就更严重了。追星从众:学生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至于本来没多大兴趣去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作“落伍” ,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追星一族中。恋爱从众:有的学生看见自己的好朋友交上了异性朋友,要是自己不找一个,就感觉自己特没本事,缺乏魅力。三、学生从众行为的原因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保守性,只热心于守常,不敢冒险、冒尖。强调为人要自容于世,要与世融合,不可孤高傲世。我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正处在一个深刻的经
5、济、文化和道德转型的现实进程中,加上全球化浪潮的涌动,各种文化流派呈现,多元的价值文化冲击着传统偷道德支点,复杂的社会现实侵蚀着价值体系的底线。此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特别是自己群体中流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就成为青不年模仿的标准。在信息化浪潮下,从众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满足成才的需要。3、学生特殊群体生活对其从众的影响:学生阶段属于求学时期,基本上生活在学校这一群体中,学生群体对个体的从众压力要比其他群体大。相同的年龄、人生阅历、文化层次、生活和学习模式,使其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彼此的人生发展、人生困惑和人生需求基本一致,心理共容性强,以及共同的思维模式,容易产生心理共振。学生长期
6、生活在相似性极强的相对封闭的同辈群体中,在无所不在的群体压力和群体互动情境下,个人入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某些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4、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对其从从的影响:学生处在心理的快速发展时期,经验相对较少,从众行为会使他们有一定的安全感。四、对学生从众行为的态度以及所应采取的措施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而对于盲目从众行为,这是有害的,要
7、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四、发挥从众心理的正效应: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的积极因素,使其发挥正向心理效应,从而发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由依从到内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从众心理的动机不同,从众时间的相对持久性也不同。美国学者 E阿伦森把从众行为分为三个层次:依从、认同、内化。依从是最不持久的反应,对个体的影响较小。认同区别于依从之处在于,个体能逐渐相信自己所采取的观点和准则,虽然对这些观点和准则的信仰还不够坚定。内化是最持久、最根3深蒂固的反应,它是将观点准则变成了自我支持的坚强信念,由于内化,人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科学。鉴于此,课堂教学就是要利用学生的
8、从众心理,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观点和数学法则由依从、认同而达到内化,使从众行为的正效应充分得到发挥。从众行为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群体的良好行为影响,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使个体的依从、认同转化为一种对良好学风的归属感。(2)顺势调节,使学生达到满足反应从众心理在某种情况下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思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方向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利用前人的固有法则、固定模式分析解决问题,是定势思维的集中表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由顺从反应到认同反应,再由认同反应到满足反应。因此,顺势调节,让学生的顺从心理自觉认
9、同,是达到满足反应的先决条件。五、克服从众心理的负效应:学生的从众行为虽然有积极的作用,但负面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调控和克服。(1)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的独创性思维学生的从众行为容易窒息个体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不利于个体智力水平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不盲目、不轻信,敢于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对于这种标新立异的独立见解,教师及时表示鼓励支持、给予了热情的肯定和赞扬,对克服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起到了显著的矫正导引作用。(2)合理利用错例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从众心理的消极效应进行调控和克服,比如用坚定的语气来问否定的问题:“你认为不正确吗?”或者通过
10、“错例” 、 “反例”教学,让学生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遭受失败的“打击” ,从而克服随着大流走的盲从习惯,认识到盲目从众的误导性、危害性。从 众 心 理 人 皆 有 之 , 但 以 被 动 为 前 提 的 从 众 , 势 必 使 你 的 独 特 失 去 价 值 。一 味 从 众 便 意 味 着 自 己 失 去 了 一 片 晴 朗 的 天 空 , 抛 却 了 一 片 属 于 自 己 的 领 地 。盲 目 从 众 意 味 着 部 分 学 生 丢 失 了 以 个 体 色 彩 的 思 维 和 行 动 编 织 的 草 帽 , 在 喧哗 与 骚 动 中 麻 木 自 己 , “创 新 意 识 ”在 头 脑 中
11、 只 成 了 四 个 机 械 的 汉 字 , 所 接受 的 教 育 也 锈 蚀 成 了 斑 驳 的 条 条 框 框 , 毕 业 证 书 和 学 位 证 书 只 成 了 人 生 进程 中 的 标 志 , 却 难 以 成 为 升 华 人 生 的 动 力 , 摆 脱 从 众 的 盲 目 色 彩 , 用 独 立的 思 想 和 明 晰 的 脚 印 使 自 己 主 动 融 入 集 体 的 行 列 , 这 样 , 你 将 拥 有 一 个 真 正属 于 自 己 的 人 生 。参考文献:1宋官东.从众新论J.心理科学.2005.28(5):1174-1178.42(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8).3黄培伦.组织行为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4刘青.生活中的心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李淑艳.关于社会心理从众现象的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