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作为小学一门开设的学科,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深入,其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并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及其了解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教学。一、自主学习,不断创新。在课堂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
2、,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尽可以多地产生学习迁移。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鲁 迅 先 生 说 过 : 没 有 兴 趣 的 学 习 , 无 异 于 一 种 苦 役 ; 没 有 兴 趣 的 地 方 ,就 没 有 智
3、慧 和 灵 感 。 因 此 ,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 Win98 下的“画图”应用程序,本
4、人先用幻灯片演示自己画图的过程,展示自己的作品,再引导学生根据软件的“菜单”和“工具栏”,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而创作电脑画,要求作品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意。学生对于这样学习任务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不仅学会使用软件,而且有效使用“画图”中的工具,将“画图”软件中的简单图形有机组合,创造出新颖的画面,有的则用“椭圆”、“多边形”等工具,绘制气魄宏伟的梦幻图,表达他们对科学的幻想。通过学习后,学生们都制作出了自己的作品,相互宣传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始高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通过电脑游戏,做到“玩”中学。学生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时,应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教授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
5、。玩游戏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在宽松氛围下的动手动脑的有效的学习,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学,由浅入深,在轻松的气氛中感知信息技术的魁力。好多 IT 精英、电脑高手都是从游戏开始,通过玩电脑逐渐发展成才的。有的人会担心,在教学中引入电脑游戏是“引狼入室”,我以为关键是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安排是否合理。引导是否正确,你在教学中不引入游戏,学生课外未必不去玩,有的就到网吧去玩,而且可能玩得更凶,向“歪”路走得更远。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因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应该简单易懂,在课程的安排和内容上要注意简单易懂,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一些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方法和教学软件,配合一些适当的游
6、戏,却不以游戏为目的,而是作为一种引导他们学习其它东西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一些抽象的理论,让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知识。例如:打地鼠和空档接龙等游戏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掌握鼠标的左击、右击和双击以及拖放等操作。而且,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归纳游戏中的规律,才能提高游戏的成绩,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一些情景类游戏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掌握其它学科的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玩是人的天性,只要善于、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入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在教学初期使用,待学生渐渐对信息技术入门后,就要引导他们往更深的层次探讨了。总之,不论是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目前的普教工作及现代教学改革来看,信息技术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