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深静脉拔除后护理规范.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31951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静脉拔除后护理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深静脉拔除后护理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深静脉拔除后护理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深静脉拔除后护理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前后护理规范一、穿刺前护理宣教: 术前向意识清醒患者解释置管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介绍置管的简要过程,消除患者的紧张、疑虑情绪,取得合作。备物: 穿刺包 1 个,0.2%利多卡因 1 支,5ml 注射器 1 个、10ml 注射器1-2 个、安尔碘 1 瓶,大棉签 1 包肝素盐水,无菌手套 2-3 副,三通 1 个,肝素帽 2 个,无菌贴膜大小各 1 个,无菌纱布 3 块,试液盐水 1 袋,输液器 1 个,压迫用纱布卷 1 个、弹力绷带。配合医生穿刺: 协助医生为患者摆放体位。 协助打包无菌物品,根据医生需求给予辅助。 观察生命体征,及倾听患者主诉。二、穿刺后护理固定: 在医生回抽

2、导管回血顺利冲洗导管后,连接三通肝素帽。等消毒液待干后,导管以 U 型或 S 型摆放,穿刺点处垫无菌纱布,外贴贴膜,贴膜将固定柄完全覆盖,贴标签(注明置管深度,穿刺时间,穿刺者)。贴膜外,穿刺点处再给予纱布卷压迫加压绷带加压固定 12 小时,绷带上注明压迫日期时间。告知病人穿刺处肢体不要大幅度运动,预防意外脱管,做好床头交接导管外露长度及固定情况。预防出血和血肿发生:穿刺点处以弹力绷带固定纱布卷,以不阻碍血液循环和导致皮肤损伤为前提。观察频率是在穿刺后 15min,30min,之后每小时,直到穿刺后 12h后,视情况去除压迫。过程中若出现明显渗血渗液现象,及时通知医生。预防堵管: 导管固定后,

3、给予试输液。输液时,加强巡视,观察输液速度,导管和输液装置是否打折,扭曲,脱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掌握正确的冲管封管技术,输液前抽回血,用生理液脉冲式冲管,连接输液装置后,全速放开观察滴速。注意药物之间的不相容性,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输血制品、高浓度药物尤其是脂肪乳、完全胃肠外营养后应及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CRBSI 预防 每日评估带管必要性;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减少机械性刺激;定时更换三通,肝素帽和贴膜,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导管拔除后护理检查:查看拔除导管的完整性压迫止血: 穿刺点处先以无菌纱布按压 5-15min。(拔管时注意按压面积,采用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

4、按压时穿刺点应放 2 块纱布,操作者左手食指贴于皮肤进针点,中指、无名指沿血管走向处按压,保证有足够的按压面积)。 而后再用弹力绷带固定纱布卷于穿刺处,观察出血情况在拔除后15min,30min,之后每小时,直到拔除后 12h,绷带上注明压迫日期时间。原穿刺处无菌纱布覆盖 24 小时,注明拔除日期时间。 此过程中出现明显出血倾向,及时告知医生。皮下血肿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冷敷:24 小时内冷敷血肿周围处,一次不可超过 2030 分钟,可以减少渗血。 2、热敷:24 小时后改为热敷,可减轻患者疼痛加快皮下血肿的吸收,水温 5060 度,每日 34 次,每次 3060 分钟,防止烫伤,可用鲜马铃薯切片外敷血肿部位,利用马铃薯的清热消毒、消肿散瘀、解痉消炎之功效,可防止血管通路并发栓塞和感染。还可配合理疗(如红外线治疗)加快皮下血肿的吸收,有血肿的瘘侧肢体减少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护理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