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5231295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检验报告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一、血液常规分析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 (WBC)成人3.9-10109/L儿童5-12109/L新生儿15-20109/L增加: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尿毒症、严重组织损伤、传染病、严重烧伤、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手术创伤后、急性出血或溶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肾移植术后排斥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黑热病、再生障碍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黑热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疟疾、极度严重感染、肿瘤化疗后、放射线及镭照射后、非白血病性脾功能亢进、化学物质如铅、苯等中毒、长期服用氯霉素等。 淋巴细胞 (LY

2、MPH%)0.2-0.4( LYMPH#)0.08-4109/L增多: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如风疹、腮腺炎等)、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结核等)、白血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肾移植术后等。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可相对增多。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严重化脓性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单核细胞 (MONO%)0.03-0.08( MONO#)0.08-0.9109/L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和粟粒性肺结核)、某些白血病

3、(如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等)等。减少:临床意义不大中性粒细胞 (NEUT%)0.5-0.7 (NEUT#)2-7109/L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等)、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如汞、铅等的外源性中毒以及尿毒症等内源性中毒)、恶性肿瘤、粒细胞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及氯化锂等。减少:主要见于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布氏杆菌病、麻疹、抗癌药物治疗、化学药物中毒、X 线及镭照射、再生障碍性

4、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重度感染、脾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过敏性休克、长期服用氯霉素等。嗜酸细胞 (EO%)10/l 提示上皮细胞增多,需人工镜检。管型计数 (CAST)0-1/l1/l 提示管型增多,需人工镜检。细菌 (BACT)阴性 阳性: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管型 (PCAST)阴性 阳性:提示管型增多,需人工镜检。结晶 (XTAL)阴性 阳性:提示结晶增多,需人工镜检。小圆细胞 (SRC)阴性 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精子 (SPERM)阴性 阳性:提示尿中有精子。真菌 (YLC)阴性 阳性:提示尿中有真菌。红细胞

5、信息 (NRBC)无 多型:为肾性血尿,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等。均一型:为非肾性血尿,常见于肾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等。混合型:均一型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 20%-80%。正常红细胞 (NLYSED%) % 提示均一性红细胞百分数。正常红细胞计数 (NLYSED#)/l 提示多形红细胞百分数。四、粪便常规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颜色 黄褐色(正常成人);黄绿色或金黄色(婴儿)深黄色:见于乳儿便、服用大黄、山道年等;绿色:见于食用大量绿色蔬菜、甘汞及乳儿肠炎等;白色或灰白色:见于胃肠检查服用硫酸钡后、胆道阻塞、少数结核病或胰腺病、过量脂肪、服用大量金霉素者等;红色:见于直肠癌、肛裂、痔疮等,也

6、可见于食用番茄、红辣椒、西瓜等食物后;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肠套叠,也可见于食用大量咖啡、可可、樱桃、桑椹、巧克力等;黑色或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若粪便虽呈黑色但无光泽,常见于服用铁剂、活性炭等药物,或进食动物血及肝脏后。性状 黄软 粘液便:粘液混于粪便中,见于小肠病变;粘液非混匀于粪便且较集中,常见于直肠炎;透明胶胨样粘液附于粪便表面时,见于痉挛性便秘、粘液性肠炎、情绪激动等;脓血便:常见于消化道病变,如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也可见于局部脓肿或乙状结肠、直肠或肛门相通的瘘管;鲜血便:见于结肠癌、直肠息肉、肛裂及痔疮等。痔疮时

7、,常见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而其他疾病多见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溏便:即粪便呈粥样且内含物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窦潴留等;胨状便:见于过敏性肠炎及慢性痢疾。患者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粘胨状、膜状或带状粪便;稀糊状稀汁样便:见于伪膜性肠炎、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感染、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出血性小肠炎等;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样,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水样便:见于急性肠炎、食物中毒;乳凝状或蛋花样便:常见于痉挛性便秘。白细胞(脓细胞)无或偶见 少量白细胞:多见于肠炎。大量白细胞: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等。红细胞 无 较多红细胞: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

8、、痔疮、急性血吸虫病等。红细胞少于白细胞时,多为细菌性痢疾;红细胞多于白细胞时,多为阿米巴痢疾。吞噬细胞 无 出现吞噬细胞: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肠炎、偶见于溃疡性肠炎。上皮细胞 极少见 增多:见于结肠炎症、伪膜性肠炎。脂肪小滴 极少见 增多:常见于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大量脂肪颗粒(脂肪泻)提示胰腺功能不全和脂肪吸收障碍,可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合征,儿童腹泻,阻塞性黄疸、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等。淀粉颗粒 偶见 增多:常见于消化不良、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8肌肉纤维 少见 增多:常见于肠蠕动亢进、腹泻、蛋白质消化不良、胰腺功能不全等。弹性纤维 少见 增

9、多:可见于胃蛋白酶缺乏症、腹泻等。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少见 增多:见于胃蛋白酶缺乏症、肠蠕动亢进、腹泻等。夏科-莱登结晶】无 出现:主要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过敏性肠炎、常可同时见于嗜酸性粒细胞。真菌 无 常见于肠道菌群失调。虫卵 无 蛔虫卵:提示患者感染蛔虫。钩虫卵:提示患者感染钩虫。鞭虫卵:提示患者感染鞭虫。血吸虫卵:提示患者感染血吸虫。华支睾吸虫卵:提示患者感染华支睾吸虫卵。带绦虫卵、短膜壳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阔节裂绦虫卵:提示患者感染绦虫。阿米巴原虫 无 检出:提示阿米巴痢疾。隐孢子虫 无 检出:见于人隐孢子虫病。隐血试验 阴性 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药物致胃粘膜损伤、肠结核、克罗恩

10、病、胃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消化道恶性肿瘤等。五、临床免疫检验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测定 年龄与血中 Ig含量有一定关系,新生儿可由母体获得通过胎盘转移来的 IgG,故血清含量近于成人水平。婴幼儿因体液免疫功能尚不成熟,Ig 含量较成人低免疫球蛋白 G (IgG) 716g/L 增高: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类风湿性关节炎(R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IgG 类骨髓瘤、某些感染性疾病等。降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缺陷综合征、非 IgG类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某些白血病、

11、烧伤、变应性湿疹、天疱疮、肌紧张性营养不良等。免疫球蛋白 A (IgA)0.74.08g/L 增高: IgA 类多发性骨髓瘤、肝硬化、SLE、RA、慢性活动性肝炎等。降低:多见于呼吸道反复感染、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选择性 IgA缺乏症、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瘤等。免疫球蛋白 M (IgM)0.43.01g/L 增高多见于巨球蛋白血症、RA、多发性骨髓瘤、肝脏疾病、支原体肺炎等。降低:多见于原发性丙种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烧伤、联合免疫缺陷病等。免疫球蛋白 E测定 (IgE)200IU/L为阳性恶性葡萄胎、子宫内膜癌、妊娠时会显著升高

12、。人促生长素(人生长激素) (HGH)06.0?g/L 升高见于脑垂体肿瘤、支气管癌、肢端肥大症、肾癌等。细胞质胸苷激酶(TK1) (TK1)1.4mmol/L:常见于糖尿病;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癌、库欣(Cushing)综合征、Fanconi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巨人症、胰腺癌、胰腺炎、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伴有肾小管损伤者。尿淀粉酶 (AMY)4.0 mmol/L; 死亡率高:9.0 mmol/L。乳酸水平降低说明组织氧供得到改善。增高:常见于缺氧、血容量减少、左心室衰竭、酸中毒、休克、严重贫血、白血病、肺痉挛、糖尿病、肝功能衰竭、维生素 B缺乏症、某些药物中毒

13、等;也可见于剧烈运动后。细胞压积 (HCT) 35-51%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与血脂严重异常的病人标本可出现红细胞压积(Hct)的报告结果与血细胞计数仪的检测结果不一致。 通常,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 GEM Premier 3000 红细胞压积的报告结果较血细胞计数仪结果低; 异常高血浆蛋白与血脂可导致 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偏高; 此外,多种疾病引起的高白细胞血症,也将导致红细胞压积结果的偏差。 实际碳酸氢根 (AB) 18-23mmol/L 增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期。标准碳酸氢根 (SB) 18-23mmol/L 增高:见于代

14、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期;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期。正常情况下:AB=SB;当 SBAB时,表示二氧化碳排出增加;当 SBAB时,表示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总量 (TCO2) 23-27mmol/L 增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细胞外液剩余碱 (BE) (-2.0)-(3.0)mmol/L 负值增加:提示为代谢性酸中毒;正值增加:提示为代谢性碱中毒。全血剩余碱 (BEB) (-2.0)-(3.0)mmol/L 是全血或血浆在标准条件下(37,PCO 2 40mmHg)下,用酸或碱滴定 pH至 7.4时所消耗的酸量或碱量。动脉血

15、氧饱和度 (SO2C) 95-98% 即动脉血中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A-aDO2) mmHg 提示肺淤血或肺水肿,肺功能严重减退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 (AO2) 是判断肺泡-毛细血管氧交换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依据。动脉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比 (aO2 / pAO2) 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气(肺动脉)氧分压之比。呼吸指数 (RI) 呼吸指数十七、血液病学检验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中性杆状核细胞 1-5%中性分叶核细胞 (50-70%嗜酸性粒细胞 0-5%嗜碱性粒细胞 0-1成熟淋巴细胞 20-40成熟单核细胞 3-8骨髓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 极度增生

16、: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为 1:1(1:0.51:2)明显增生: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为 1:10(1:51:12)增生活跃: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为1:20(1:161:32)增生减低: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为1:50(1:351:70)增生极度减低: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比例为1:200(1:1801:300)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 (G/E)1.285.95/1粒细胞系统 占有核细胞的 406021原粒细胞 01.8早幼粒细胞 0.43.9中性中幼粒细胞 2.213.25中性晚幼粒细胞 3.513.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6.432.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4.221.2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17、 01.4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01.8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0.23.9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04.2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00.2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00.3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00.4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00.2红细胞系统 占有核细胞的 20-25原始红细胞 01.9早幼红细胞 0.22.6中幼红细胞 2.610.7晚幼红细胞 5.217.5淋巴细胞系统 占有核细胞的 2025原淋巴细胞 00.4幼稚淋巴细胞 02.1淋巴细胞 10.743.1单核细胞系统 占有核细胞的4原始单核细胞 00.3幼稚单核细胞 00.6单核细胞 1.06.2浆细胞系统 占有核细胞的2原始浆细胞 00.1幼稚浆细胞 00.7

18、浆细胞 02.1巨核细胞系统 735 个/1.53.0cm 血膜原始巨核细胞 不见或偶见幼稚巨核细胞 占巨核细胞的 05颗粒型巨核细胞 占巨核细胞的 1027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 占巨核细胞的 4460裸核巨核细胞 占巨核细胞的 830其他细胞 偶见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组织嗜酸细胞、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 (POX)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22型的鉴别: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其白血病细胞呈强阳性反应,其中以 M3型反应最强,可 100%全阳性;2、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原幼单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时阳性率3%。过碘酸雪夫反应 (PAS)

19、主要用于: 1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有助于与其他红细胞系统疾病的鉴别。严重缺铁性贫血、重型海洋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中,部分病例的个别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原粒细胞呈阴性反应或弱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呈细颗粒状或均匀淡红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淋和幼淋细胞常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质呈粗颗粒状或块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性原单核细胞大多为阳性反应,呈弥漫均匀红色或细颗粒状,有时在胞质边缘处颗粒较粗大。因此,PAS 反应对三种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3其他 巨核细胞 PAS染色呈阳性反应,有助于识别不典型巨核细胞

20、,如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和 MDS中的小巨核细胞;Gaucher 细胞 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有助于与 Niemann-Pick细胞鉴别;腺癌细胞呈强阳性反应,骨髓转移时 PAS染色可帮助与白血病细胞鉴别。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NAP)35-70 分 NAP活性可因年龄、性别、应激状态、月经周期、妊娠及分娩等因素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在病理情况下,NAP 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感染性疾病 急性化脓菌感染时 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减低。因此,NAP染色有时可帮助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的鉴别。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 NAP活性明显减低

21、,积分值常为 0。类白血病反应的 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一个重要指征。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 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故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方法之一。4再生障碍性贫血时 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活性减低,因此也可作为前者与后两者鉴别的参考。5其他血液病: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等时 NAP活性中等程度增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 NAP活性降低。6腺垂体或肾上腺皮

22、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激素等 NAP积分值可增高。a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加氟化钠抑制(NSE+NaF)主要用于:1、鉴别单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NSE 呈阳性,且 NaF抑制率率80;2、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NSE 阳性,且 NaF抑制率率介于 5080%之间;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 NSE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且 NaF抑制率率多50%。氯乙酸 AS-D萘酚酯酶染色 (SE)主要用于: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酶活性明显增强,SE 呈强阳性反应;2、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时,部分白血病细胞(粒系)SE 呈阳性反应,而有些白血病细胞(单核系)呈阴性反应

23、;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SE均呈阴性反应。铁染色 (Fe)1、细胞外铁:(+)(+) ;2、铁粒幼细胞:19%44%,多为、型1缺铁性贫血时,早期骨髓中贮存铁就已耗尽,细胞外铁呈“”。铁粒幼细胞百分率减低,常15%,甚至为“0%”。经铁剂治疗后,数天内铁小粒出现在幼红细胞中,但细胞外铁需待贫血纠正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因此,铁染色是目前诊断缺铁性贫血及指导铁剂治疗的一项可靠和切合临床实用的检验方法。2非缺铁性贫血如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病性贫血等,细胞23外铁多增加,常为 34。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因血红素合

24、成障碍,铁利用不良,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可见到环状铁粒幼细胞,占幼红细胞的 15%以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增多(RAS)这一类型,铁粒幼细胞也增多,环状铁粒幼细胞15%。染色体核型分析 男性:46,XY;女性 46,XX t(9;22)(q34;q11):见于 CML、ALL、AML-M1、AML-M2、MPD; t(15;17)(q22;q21):见于M3、CMLph+;t(8;21)(q22;q22):见于 M2、M4、MDS。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5ug/ml 增高:见于 1、原发性纤溶亢进(如:严重烧伤、灼伤、外科手术、溶血性输血反应、

25、出血性休克、产科意外、癌肿转移、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淋巴瘤等;2、继发性纤溶亢进(如:高凝状态、DIC、急性白血病、静脉栓塞、肺栓塞、肝病、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各种疾病引起的休克及溶栓治疗等所致)。血浆 D二聚体测定 00.3mg/L 增高:见于继发性纤溶症,如 DIC、急性白血病、静脉栓塞、肺栓塞、肝病、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各种疾病引起的休克及溶栓治疗等。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此是继发性纤溶症和原发性纤溶症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但是,本试验在血栓形成和临床出血时也可出现阳性。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 (3P)阴性 见于正常人、DIC 晚期和原发性纤溶。阳

26、性见于 DIC早、中期,外科手术后、严重感染、急性白血病、人工流产、分娩及肝病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PT)1115 秒 延长(超过正常值 3秒):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因子、因子、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缺乏;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3、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因子VII、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APTT)2842 秒 延长(超过正常值 10秒):见于 1、先天性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因子缺

27、乏症;2、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3.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DIC晚期;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 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妊娠高血压及肾病综合症等。凝血酶时间测定 (TT)814 秒 延长(超过正常值 3秒):见于 1、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2、临床应用肝素,或在肝病、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3、纤溶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缩短:见于血液中有钙离子存在,或血液呈酸性等。KPTT交叉试验 时间延长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血中存

28、在抗凝物质所致。受检血浆加入少量正常血浆测定复钙时间,如果延长的时间能被纠正,表示受检血浆中缺乏凝血因子;如果不被纠正,则表示受检血浆中有抗凝物质存在。血中若存在抗凝物质:见于反复输血的血友病患者、肝脏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胰腺疾病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Coombs试验)阴性 阳性见于: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除原发 AIHA外,也可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某些感染、药物等引起的 AIHA;2、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溶血性输血反应;3、少数冷抗体型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冷凝集素综合征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29、本试验较易发生假阴性反应,除技术性因素导致假阴性外,还可有其他原因使典型的 AIHA病人呈阴性反应,如试剂不适宜,如抗血清中只含 IgG而未含 IgM、IgA 等成分;自身抗体的解离常数高,在常规洗涤红细胞过程中抗体即已脱落;红细胞上所吸附的抗体浓度过低,对这种阴性反应的病人应增作补体结合抗体消耗试验;发病早期即已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可导致假阴性结果,故应坚持先于治疗前进行检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 阴性 阳性见于 Rh和 ABO血型妊娠免疫性溶血,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24Coombs试验)血清酸化溶血试验(Hams 试验)阴性 阳性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假阳性少,故可作为

30、此病的诊断依据。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38126mgHb% 降低甚至缺如:主要见于各种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蚕豆病等其他血管内溶血和部分血管外溶血,其降低的程度常与病性轻重相一致。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也可减低或消失。升高:见于感染、创伤、中毒性肝炎、肝外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等肝脏疾患、急性慢性炎症、结核、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及妊娠时血浆结合珠蛋白含量会升高。另外,应用某些激素,如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后,也可使结合珠蛋白增高。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05mg% 升高:1、是血管内溶血的重要指标,如阵发

31、性睡眠血红蛋白尿、蚕豆病、血型不合输血反应等;2、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正常;3、镰形红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贫血可轻至中度增高。IL-6检测 1016pg/ml 增高:主要见于:1、HIV 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时;2、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3、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宫颈癌等肿瘤。【血涂片找疟原虫/骨髓涂片找疟原虫检查】阴性 阳性:见于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碎片检查 阴性 阳性:主要见于物理因素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溶血-尿毒综合症(HUS)等。

32、脑脊液找肿瘤细胞 阴性 阳性:主要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系统肿瘤。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测定 还原率75 还原率减低:主要见于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中间缺乏为 3174,严重缺乏30。HbF碱变性实验 正常成人2% 显著增高见于: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重型 海洋性贫血可达 30%90%,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综合征可高至 100%。轻度增高除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外,也见于正常孕妇、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白血病、纯红再障、骨髓转移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以及急性或慢性白血病、浆细胞瘤、骨髓转移癌等。血红蛋白 A2测定 成

33、人 1.6%3.3%;1 岁以下1% 增高:轻型 -Hb地贫,恶性贫血和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某些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先天性愚型,疟疾,风湿热;减少: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地贫,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红白血病等、遗传性 HbF持续存在综合症。血红蛋白电泳 1、HbA、HbA2、HbF 减少,见于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HbA 减少,HbF 明显增加,见于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3、缺铁性贫血时 HbA2常减少,巨幼细胞性贫血时 HbA2可增高;4、若出现新的区带则可能为异常血红蛋白,应进一步检查。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开始溶血 NaCL浓度为71.878.6mmol/L,溶

34、血率为0.42%0.46 ;完全溶血 NaCL浓度为 54.758.1mmol/L,溶血率为 0.280.32%脆性增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病例),新生儿 ABO溶血病 ,已糖激酶缺乏伴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免溶贫伴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脆性降低:正常头几个月的婴儿,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综合征(称海洋性贫血),Hb-C、D、E、G 病,IDA,切脾后,MA,PV(少数病例),黄疸病儿及肝病等。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实验 50%溶血率 MCF为79.6100.9mmol/L.增加: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

35、贫血;减低:见于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脾切除术后。十八、血液流变学25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全血粘度高切(200/S) 男性:3.53-4.65mPa.S 女性:3.36-4.32mPa.S。 全血粘度中切(30/S) 男性:5.18-5.94mPa.S;女性:4.29-5.45mPa.S 全血粘度中切(5/S) 男性:8.31-9.95mPa.S;女性:6.81-8.53mPa.S。 全血粘度低切(1/S) 男性:17.63-21.35mPa.S;女性:13.79-17.91mPa.S。 血浆粘度 男性:1.26-1.66mPa.S;女性:1.26-1.70mPa.S。 全血

36、高切相对指数 男性:2.12-3.69;女性:1.97-3.42。 全血低切相对指数 男性:10.62-16.94;女性:8.11-14.21。 全血还原粘度高切 男性:5.16-9.12mPa.S;女性:5.24-9.48mPa.S。 全血还原粘度低切 男性:33.93-50.87mPa.S;女性:28.42-48.31mPa.S。 红细胞比积 男性:0.40-0.50L/L;女性:0.35-0.45L/L。 红细胞变形指数 男性:0.53-1.01;女性:0.53-1.11。 红细胞刚性指数 男性:2.29-6.72;女性:2.16-6.93。 卡松粘度 男性:3.48-4.64;女性:3

37、.31-4.31。 红细胞聚集指数 男性:3.79-6.04;女性::3.19-5.33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等。血沉 ESR)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加快: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常见于细菌性炎症、慢性炎症(如肺结核等)、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多由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贫血(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组织严重破坏(如较大范围的组织损伤等)、重金属中毒、高胆固醇血症(多由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引起)等。减慢:主要见于红细胞明显增多(如真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降低(如 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等)时。血沉方程

38、K值 男性:0-73;女性 0-80 同血沉。十九、阴道分泌物(白带)检验项目 参考值 临床意义外观 白色稀糊;清澈透明(临近排卵期);白色混浊黏稠(排卵期后 2-3天)大量无色透明黏性白带:常见于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及卵巢颗粒细胞瘤。黄色或黄绿色脓性白带:常有臭味,常见于滴虫性或化脓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积液及阴道异物引发的感染。豆腐渣样的白带:为念珠菌阴道炎的特征,患者常伴有外阴瘙痒。血性白带:常见于宫颈癌,也可见于宫颈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老年性阴道炎、慢性重度宫颈炎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的不良反应等。清洁度 度或度 度:提示非特异性阴道炎或各种特异性阴性炎。度:多见于严重阴道炎,常可同时发现病原体。阴道毛滴虫 阴性 阳性:提示滴虫性阴道炎。阿米巴滋养体 阴性 阳性:提示阿米巴阴道炎。真菌 阴性 阳性:提示真菌性阴道炎、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孕妇、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者等。线索细胞 阴性 阳性:为加德纳菌性阴道炎的重要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