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年各大学环境化学考研试题选2008 年武汉科技学院环境化学考研 试题(A 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 光化学烟雾2 温室效应3 、 硫酸烟雾型污染4 盐基饱和度5 优先污染物6 农药7 生物浓缩因子8 腐殖质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_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2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 _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 b. Hg c. Pb d. As3 、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 _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 b. Hg c. Pb d. As4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
2、现在 _ 。a. 寒 冷的夜间 b. 多云的冬季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5 、某一水体的 BOD20 为 100 ppm ,其 BOD5 约为 _ 。a. 40 b. 50 c. 35 d. 706 、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 。a. 0 b. = 0 c. 2 .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wo chemicals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the effect of each agent acting independentlyPotentiating (e
3、nhancing): 1 + 0 2 . One substance which does not have a toxic effect on a certain organ system, when in combination with another chemical, makes the toxic effect greater.4 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吸光物质,其吸光特征是什么?答:大气组分如 N2、O2、O3、H2O 和 CO2 等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太阳辐射。波长小于290 nm 的太阳辐射被 N2、O2、O3 分子吸收,并使其解离。故波长小于 290 nm 的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4、而 8002000 nm 的长波辐射则几乎都被水分子和二氧化碳所吸收。因此,只有波长为 300800 nm 的可见光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这部分约占太阳光总能量的41%。5 叙述大气中含氮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的源和汇。种 类:大气中重要的含氮化合物有 N2O、NO、 NO2、NH3、HNO2、HNO3 和氨盐;其中 NO 和 NO2 统称为总氮氧化物,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它能参与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而 N2O 是温室气体。来 源氧化亚氮(N2O): 氧化亚氮是无色气体,主要来自天然源,由土壤中的硝酸盐经细菌脱氮作用产生:NO3 + 2H2 + H+ 1/2 N2O + 5/2 H2O
5、 N2O 的人为源主要是燃料燃烧和含氮化肥的施用。转 化:N2O 的化学活性差,在低层大气中被认为是非污染性气体,但它能吸收地面辐射,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N2O 难溶于水,寿命又长,可传输到平流层,发生光解作用:N2O +h N2 +ON2O +O N2 +O2N2O +O 2NO最后一个反应是平流层中 NO 的天然源,而 NO 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天然源:氮氧化物(NOx):大气中的 NOx 主要来自天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x。自然界的氮循环每年向大气释放 NO 约 4.30108t,约占总排放量的 90%,人类活动排放的 NO 仅占 10%。NO2 是由 NO 氧化生成的,
6、每年约产生 5.3107t。人为源:NOx 的人为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或化工生产过程,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产和汽车排放的 NOx 量最多。据估算,城市大气中三分之二的 NOx 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一般条件下,大气中的氮和氧不能直接化合为氮的氧化物,只有在温度高于 1200时,氮才能与氧结合生成 NO: N2 + O2 2NO种 类大气中卤代烃包括卤代脂肪烃和卤代芳烃,其中多氯联苯(PCB)及有机氯农药(如DDT、 六六六)等高级卤代烃以气溶胶形式存在,而含两个或两个以下碳原子的卤代烃呈气态。氯氟烃类(CFCs):对环境影响最大,需特别引起关注的卤代烃是氯氟烃类。 来 源CFCs 主要被用作冰
7、箱和空调的制冷剂,隔热用和家用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电子元器件和精密零件的清洗剂等。转 化排入对流层的氯氟烃类化合物不易在对流层被去除,它们唯一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至平流层,在强紫外线作用下进行光解,其反应式可表示如下:CFXCl2+h CFXCl +Cl ( X 为 F 或 Cl)(1)Cl + O3 ClO + O2 (2)ClO+ O Cl + O2 (3)6 为什么水体 pH 较低时,鱼体内积累的甲基汞含量较高? 答:pH 对甲基化的影响。pH 较低(5.67,最佳 pH 4.5 时,有利于甲基汞的生成;pH 较高时,有利二甲基汞的生成。由于甲基汞溶于水,pH 值较低时以 CH3HgCl 形式
8、存在,故水体 pH 较低时,鱼体内积累的甲基汞量较高。三 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下列问题(每词 10 分, 共 30 分)1 下图是 C3H6、NO、空气(O2、N2)混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的时间成分关系图。从图中可知,随 NO 和 C3H6 等初始反应物的氧化消耗,NO2 和醛量增加;当 NO 耗尽时,NO2 出现最大值。此后,随着 NO2 的消耗(浓度下降),O3 和其他氧化剂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产生了。试利用大气环境化学原理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现象,并阐述其机制。 答:光化学烟雾定义形成机理12 个反应试2 假设你的朋友在深圳某燃煤火力发电厂附近投资了一个果园种植项目,但是产量一直不好,
9、初步检测发现土壤呈明显酸性,收获的产品重金属含量过高,请你用所学的环境化学相关知识为你的朋友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燃煤火力发电厂:SOX,NOX,产生酸雨,土壤酸化深圳是南方, 我国南方的土壤本身偏酸性,因此缓冲性能差,受酸雨的影响会更严重酸雨冲刷加速酸化过程,土壤酸化加速土壤中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影响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酸雨加速土壤矿物营养元素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影响作物正常发育; 土壤 pH 下降会使土壤溶出更多重金属,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发电厂烟气中还有大量重金属, 汞、镉等, 会通过大气沉降作用到土壤环境产品中重金属来源包括,大气沉降来的和土壤中吸收的
10、3 2005 年 11 月 13 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为了确保哈尔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哈尔滨市政府决定于 2005 年 11 月 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该取水口位于爆炸现场下游)。11 月 24 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该水体污染物主要为苯、苯胺和硝基苯,并确定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试应用环境化学原理分析该现象。答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对生态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004 年南京农业大学环境化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温室效应 2 Hyperaccumulator 3 P
11、riority Pollutants 4 专属吸附 5 可变电荷 6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7 臭氧空洞8 POPs 9 CEC 10 生物放大二 单项选择与填空:( 33 分,填空每空 1 分,选择每题 2 分) 1. 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向大气排放以下污染物:问何种污染物对大气总储量贡献最大( ) a 、 CO :总量为 371 106 吨 / 年,假定 CO 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 150 天; b 、 NO2 :总量为 48 106 吨 / 年,假定 NO2 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 25 天; c 、 SO2 :总量为 149 106 吨 / 年,假定
12、 SO2 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 15 天; d 、碳氢化合物:总量为 1680 106 吨 / 年,假定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为 30 天。 2. 下列哪种物质具有破坏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温度的双重效应( ) a、 CH4 b、 CFC c、 CO2 d、 NO2 3. 土壤活性酸度是指( ) a. 土壤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解离后显示出的酸度 b. 土壤溶液中游离氢离子浓度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 c. 土壤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被其它阳离子交换后显示出的酸度 d. 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金属离子进入土壤溶液后经水解作用产生氢离子所显示出的酸度 4. 向某一含有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结果无机酸度会( ) a.
13、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加,后达到饱和 5. 碱度不是( ) a. 水可以提供藻类生长程度的测量 b. 水中和酸的能力 c. 防止水减少 pH 能力的测量 d.pH 的测量 6. 在一个封闭体系的 25 水样中加入等量的下列物质,总酸度保持不变的是( ) a 、氯化铝 b 、碳酸钠 c 、二氧化碳 d 、碳酸氢钠 7. 下列哪种不是用来描述双电层的模型( ) a 、 Temkin b 、 Helmholtz c 、 Gouy-Chapman d 、 Stern 8. 大气中最主要的自由基是( ) a. HO b. HOO c. CH3 d. RO 9. 下面哪个指标最能反映水
14、体中的有机物的含量( ) a. DO b. TOC c. BOD d. COD 10. 水体中碳酸钙未达到饱和,此时的水体具有( ) a. 稳定性 b. 沉积性 c. 侵蚀性 d. 腐蚀性 11. 颗粒物来源的推断方法有 、 、 和 。 12. 天然水体中的盐分含量主要由 、 、 、 、 、 和 决定。 13. 水体中悬浮物的 作用和 作用是重金属由溶液转入固相的两个主要途径。 南京大学 2003 环境化学试题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一、填空与选择(30 分)1.如果直接光解是某种污染物从大气中去处的重要转化途径之一,可推知该污染物在结构上应该具有如下特色:A 具有发色团或可吸光化学基团; B 具有
15、饱和六元环;C 具有三个双键; D 具有氢键。2.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于食用含有烷基汞的鱼引起的,究其可能根源是工厂排放的无机汞,在环境生物作用下,受_催化,生成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并富集的烷基汞。A 辅酶 Q10 B 辅酶 FADH2 C 维生素 B12 衍生物甲基钴氨素 D 维生素 B6 衍生物甲基钴氨素3.通常将 Fe3+称为不溶性铁,而将 Fe2+称为可溶性铁,这可能与 Fe3+是_,Fe2+是_,而 OH-是_有关。A 软酸,硬酸,软碱 B 硬酸,软酸,硬碱 C 软酸,硬碱,软酸 D 硬碱,软碱,硬酸4.外来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后,可能有多种存在形态。研究表明,其中_形态是植物排泄或
16、脱毒的一种形式。5.当时间为零时,引起废物好氧降解的一种细菌个数为 1106 个/L,10 分钟后为 2106 个/L, 60 分钟后为 4106 个/L,90 分钟后为 7106 个/L ,120 分钟后为 1107 个/L,请判断该细菌处于生长曲线的_. A 对数期与静止期之间 B 静止期与衰亡期之间 C 停滞期与对数期之间 D 静止期6.天然水体存在的颗粒态金属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不同形态的同一金属其_不同,_是主要的颗粒态金属的形态分离技术。A 价态,化学提取法 B 毒性,浸提法 C 毒性,伏安法 D 生物有效性,化学试剂连续提取法7.分配与吸附是不同的,分配作用是_,而吸附包括_和_
17、.8.土壤粘土矿物是由_风化形成的,均为_结晶构造,由_相重叠而成,只是_不同,分为_.9.大气中消除颗粒物的量一般湿沉降约占 8090%,干沉降只有 1020%。但是无论_或_对_颗粒均没有明显去处作用,因此可造成广域污染。10.最一般的大气层分层模式,是将大气层分为_;按照大气层成分、组成含量等的变动情况,又可分为_; 目前常用的分层方法主要是基于大气的_层结,分为_; 由于_的存在,水蒸气只能在_找到。 二、辨析题(请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 6 分,共 48 分)1.Pullman 等学者提出的多环芳烃致癌 K 区理论指出,若多环芳烃 K 区的复合定域能小于3.31?,L 区的复
18、合定域能大于 5.66?,则其具有致癌活性,然而生物体内最终致癌剂不是多环芳烃本身,而是其代谢产物,因此 K 区理论的许多预言与实验事实相矛盾。2.热层又称为电离层,因为大气层中的离子均存在于热层。3.如果大气组分中不存在温室气体,全球变暖问题就不会发生,因此环境保护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4.酸雨对土壤酸化的影响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其实质是土壤体系中氢离子的生成高于其缓冲作用,土壤向后续缓冲范围的渐进。5.酸性矿水的最佳防治方法是加入 CaCO3 中和。6.某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很大,可以肯定该地区一定存在严重的酸雨问题。7.外来化学污染物要对生物体产生影响,首先必须通过生物膜。化
19、合物生物膜透过机理包括被动输送和主动输送,前者是化合物沿其化学势升高方向,后者是化合物沿其化学势减小方向。8.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容易在加热是迁移至大气,是因为沸腾时水体搅动大的缘故。三、解析题(50 分)1.某环境检测站欲对一被铁污染地下水的碱度指标进行监控。采样人员在分析同一地点平行水样时发现其中一个水样瓶未盖紧,有漏气现象。试结合天然水体系的 PE-pH 图,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原因。 (10 分) Fe3+ + e ?Fe2+ pE?=13.2Fe(OH)3(s) + 3H+ ?Fe3+ +3H2O Ksp=9.1103Fe(OH)2(s)+2H+?Fe2+ + 2H2O Ksp=8.01
20、0121/4O2 + H+ + e?1/2H2O pE?=20.752.请对照说明光化学烟雾与酸雨形成的不同化学机制,说明光热反应的区别。 (20 分)3.请举例说明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归趋的主要因素(10 分)4.请简要分析许多化学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体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 (10 分)四、计算题(22 分)1.一般 pH=8.5 而重碳酸盐含量为 1.0010-3mol/L 的废水经封闭管道输送,若其中含有25mg/L 的 NTA 三钠盐(氮基三醋酸 N(CH2CO2H)3 的三钠盐) 。则此废水与 PbCO3(s) 平衡后,参加反应的 NTA 三钠盐是多少?( 5 分)2.某有机物分子
21、量为 192,溶解在含有悬浮物的水体中,悬浮物中 85%为细颗粒,有机碳含量 5%,其余粗颗粒有机碳含量 1%。若已知该有机物的水溶解度为 0.05mg/L,水体悬浮物含量为 300mg/L,则在水体应该优先监测水体浓度还是沉积物或水生生物污染水平?(5 分)3.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将一股原来 pH=8.5,碱度 1.0mol/L 的废水调节至 pH7.0 方可进入生物处理单元。若加入强酸酸化,分别当作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时,需要加入的酸量差别有多大?因此说明在调节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2 分)南京林业大学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一 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22、分):生化需氧量 电子活度 氧垂曲线 大气气溶胶 温室效应二次污染物 生物富集 被动输送(扩散) 拮抗作用 酸沉降二 论述题:(84 分)1. 请叙述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 (6 分)2. 什么是水体的富营养化?怎样预防与治理?请举一实例加以说明。 (6 分)3. 请叙述酸雨的形成机理(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及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10 分)4.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积累有什么特点?在环境化学中有什么重要意义?(6 分)5. 结合日变化曲线,请叙述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机理(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及各污染物质的变化规律。 (10 分)6. 根据汞在水体中的化学形态和性质,叙
23、述汞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 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10 分)7. 请叙述土壤吸附农药的机理,并讨论有哪些因素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行为。 (6 分)8. 根据铅的化学性质,叙述铅在水体中的分布情况及迁移形式。 (6 分)9. 请叙述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重金属迁移的主要途径。 (6 分)10.外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包括哪些途径?外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主要包括哪几种反应?(6 分)11.土壤具有抵抗土壤溶液 H+或 OH- 改变的能力,请指出土壤中存在的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并运用其缓冲机理说明酸雨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6 分)12.什么是溶解氧下垂曲线并举例说明。 (6 分) 三 计算题:(36
24、 分)1. 在容积为 50m3、25的密封房间内,有一个盛有 1L,浓度为 1mg/L DDT 的敞口容器,求达到平衡时房间内 DDT 浓度为多少?已知 25时在水 -气两相间的分配系数 KD = 6.2102。 (6 分) 2. 某水体 pH = 7.00,碱度为 1.0010-3mol/L,计算水体中 H2CO3、HCO3-、CO32-和OH- 的浓度。若水体 pH = 10.00,碱度仍为 1.0010-3mol/L,上述各形态物质的浓度又是多少?假设其它各种形态对碱度的贡献可以忽略。已知碳酸的 Ka1 = 4.4510-7, Ka2 = 4.6910-11。 (8 分)3. 某水体只含
25、铁,溶解态铁的最大浓度为 1.010-5mol/L,假设体系中只存在Fe2+、Fe3+、Fe(OH)2 、Fe(OH)3 四种形态,并有以下平衡:Fe3+ + e Fe2+ pE = 13.2Fe(OH)2(s) + 2H+ Fe2+ + 2H2O K = 8.01012Fe(OH)3(s) + 3 H+ Fe3+ + 3H2O K= 9.1103求边界方程并画出铁的 pE pH 图。( 请将水的氧化还原限度考虑在内)(12 分) 4.氯化钙是完全可溶的,而氟化钙的溶度积仅为 3.910-11,将 1.0010-3mol/L 废 HCl 注入到石灰岩中,在那里 HCl 与 CaCO3 达到平衡
26、,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计算平衡时水的硬度和碱度。若用 1.0010-3mol/L HF 废液做相同的实验,则结果又如何?( 10 分)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4 年环境化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 4 分)1、一级降解动力学 2、重金属鳌合物 3、环境风险 4、甲基橙碱度 5、硝化作用二、 简答题(每题 8 分)1、简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在环境中的行为。2、湖泊水体中水底沉积物对碳酸盐体系平衡可能的影响。3、简述大气中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的来源。三、 问答与计算题(任选三题,每题 20 分)1、请说明酸雨的形成及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2、请绘出天然水氧化还
27、原极限下的 pEpH 关系式(假设 PO2=1atm, PH2=1atm ) ,并说明不同类型天然水将在 pEpH 图上哪个位置。3、土壤中有许多有机的和无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土壤中这些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为什么有时可以用 Eh 值可以确定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4、叙述氮氧化物(NO、NO2)在大气液相平衡体系中的转化,并给出在气液间和液相内的相应平衡关系式。中科院生态中心 07 年环境化学 A 考题一, 名词解释(8*3) 生物浓缩作用 臭氧层破坏 光化学烟雾 生物联合效应 毒物剂量效应关系 富营养化斯德哥尔摩公约 忘了? 二简述题(5*7) 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 重金属不同型态的生物有效性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过程 化合物透过生物膜的机理 忘了? 三计算题(4*10) 关于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计算 关于溶液中 PE 与 Eh 的计算 关于氧化还原的计算(与 PE,PH 有关) 关于溶度积的计算 四实验设计题(3*10) 设计实验分析新型有机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污染源排放的有机氯浓药进入某水体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生物毒性评价 分析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 五综合分析题 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方法有何利弊,请你就现阶段的垃圾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12) 国内外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我国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存在的问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