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部分重点和难点的提示,天津电大 胡钢,(四)何其芳的散文,何其芳(19121977)生于四川万县,原名何永芳。1929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诗和散文。193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抗战爆发后曾回四川任教。1938年后被派往重庆,进行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1948年调中央马列学院。1953年起,长期领导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并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主要致力于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组织工作。1977年在北京病逝。何其芳主要的散文集有画梦录(1936)、还乡记(1949
2、)等。何其芳的散文作品不多,但在现代作家中,他最早意识到散文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独语体”美文。他的作品提高了抒情文体的地位和格调。,独语,独语是画梦录中的第5篇。“独语体”由此得名。一是作品抒写了青年人孤独、苦闷、忧郁的情绪。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这种情绪是青年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时代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精神上感受着时代的忧郁症和苦闷病的这一类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正彷徨于觉醒和迷失之际,徘徊在追求和幻灭之间。他们厌弃尘世的丑恶和庸俗;渴望寻找到生活的出路;文学对于他们既是心灵的慰藉,又是人生的避难所;他们对待艺术往往十分虔诚,然而咀嚼的只是个人的小小悲
3、欢,孜孜以求的乃是形式的精美。画梦录用诗一般的形式和语言准确地展现了这类知识分子孤独苦闷地心理。二是作品用一种“独语”话语方式来体现独立、孤独的生命体验,真切表达一颗孤寂心灵的情感世界,从而确立了“独语体散文”这种形式。,独语,独语没有故事,也没有具体的人物,是一瞬间的心绪的倾诉。这与常见的有实指的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的散文有很大的不同,构成文章的材料不是事实,而是想像。阅读独语要注意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透过文字的表层来理解、感悟作者的心绪。,独语,文章一开头就进入想像:“设想独步在荒凉的夜街上,一种枯寂的声响固执的追随着你,如黄昏的灯光下的黑色影子,你不知该对它珍爱抑是不能忍受了:那是你脚
4、步的独语。”以独步时脚步的声响比作独语,想像奇特,并由此抒发关于独语的情怀:那是寂寞、抑郁的,是过分地缺乏“那使人类温暖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西晋阮籍的“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这都是社会对个人压抑的结果。,独语,接着写“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黑色的门”是个意象,象征黑暗的社会,“灵魂”是指个体生命。他用想像把抽象的理念具体化,在紧闭的黑门里,“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这是生活的写照,也剥开了人生的本质。现实中,不愿向丑恶现实屈服、随波逐流的人往往是最寂寞的人,也是最具有生命价值意义的人,即倔
5、强的独语者。这是作者此文的命意所在。,独语,文章是以独自倾诉的方式写成,在倾诉中围绕“独语者”的寂寞而展开。他先用维特、阮籍的遭遇提出“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倔强的独语者为现实所不容,但那所“落寞孤颓的屋子”却在期待“我”的到来,而颓废中,我能很美丽地想着“死”,却不能美丽地想着“生”,因为生活是“冥冥之手牵张着一个网,人如一粒蜘蛛蹲伏在中央。憎固愈令此疏离,爱亦徒增错误地挂系”。残酷的现实让我感觉“天色像一张阴晦的脸压在窗前,发出令人窒息的呼吸”,抑郁中,我发现自己亲手描画的一个昆虫的影子却是我独语的窃听者。,独语,这种倾诉,表达的是一个无所依傍的独语者孤独、苦闷、无望的心境。如何美
6、丽地“生”,让生命具有价值,这是人类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面对生活中的黑暗而苦苦冥思,文中那充满悲观情调的话正是这种个人精神追求和个人生活经验的写照。何其芳是学哲学的,但他却用艺术家的眼睛来观察社会和人生,让我们在他的冥想中体味孤独的痛苦和永在的真理,还有那“赤裸裸的人生的本质”。,独语,这是一篇冥想式的文章,叙述和语言显现出独特的风貌:即意识流的特征和精致、纯粹的效果。也有人说,由于过于夸饰,出现了好用修饰语,略带累赘、华丽的毛病。,(五)沈从文的散文,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高产作家之一,作品有80多部。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 1934年
7、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年。这年1月,他返回湘西看望病中的母亲后,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边城,此后,他还写出了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1936)和湘西(1939)中的许多篇章,以及他的第一部自传从文自传,还执编了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为了北方“京派”作家群体的组织者。,。,沈从文的散文,1937年8月,沈从文随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南下,曾回到湘西,再经沅陵、贵州到昆明,先后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副教授、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 1946年回到北京,继续任北大教授,并参加编辑了大公报、益世报、平明日报等报刊的文学副刊。这期间,除创作有长篇小说一个妇人的日记、长河,短篇小说集主妇集、绅士的太太 等 ,
8、还写出 散文集昆明冬景,以及杂文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1934年1月初,沈从文母亲病重,他匆忙中回到阔别15年的家乡。本打算在家里多住些日子,陪陪已病的母亲,但此时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意图离开江西北移,国民党则抓紧对邻近几省出入人员严密控制盘查。沈从文因与丁玲、胡也频关系密切被怀疑是共产党分子,他一到家,亲友们就担忧他的安危,劝他尽早返回北京。所以,沈从文这次回乡路上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而在家只呆了三天。离开北京时,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写一封信,告知沿途见闻。回京后,他依据60多封书信写成一部系列散文集湘西散记。这部散文集由12篇文章组成,记述的是作者从常德坐车到桃源,再搭小船由沅水上行
9、,直到家乡这一段旅途的所闻所感。,湘西散记,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是湘西散记中的第4篇,这个题目取自作者回家旅途的最后一天。文章是写一天的见闻,描绘了从桃源坐船到沅陵这一段水路的风物、人事和心境,可当成游记来读。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第一部分描写小船上三个滩和一个长长的急流的情景,中间写了一个卷入激流的水手和一个77岁的老纤夫仍为生存拼命的故事。第二部分面对汤汤水流和历史的哲理思索。第三部分写到辰州登岸后旧地重游的印象和一切仍旧的失望心情。最后一部分写再遇虎雏的欣喜。与我们通常看到的游记不同。一般游记以写景为主,景中寄情,而此文则以写人事为主,有点像小说,这
10、是沈从文散文的独特形式。写出生活的“常”态与“变”态,并在“变”态中反观“常”态的美与悲哀。此文和边城一样,是以牧歌的情调写悲哀,但比边城更明确地对湘西的人与历史作出了哲理性的思考。,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当年沈从文走出湘西,来到北京,为的是追求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追求人格的独立,但“乡下人”的自卑情结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又让他厌恶现代文明的生活,因而他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构筑了一个理想的“湘西世界”作为参照物,批判现代都市文明对人性的扼杀,张扬人性的善与美和原始强盛的生命力。,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15年后重返故乡时, “湘西”已随着现代文明的侵入发生变化,现代都市的庸俗人生观冲击着“乡下人”朴
11、素的人情美,乡下人的主体意识并未受到现代文明的启蒙,仍处于愚昧、落后状态,为最基本的生存挣扎,甚至77岁的老人还在为1块钱拼命。作为在现代文明中浸染了十多年的作家,他非常清楚,历史在发展,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抛弃,他为无动于衷的湘西人悲哀。所以他不由感慨:一套用文字写成的历史在告诉我们一个个故事,而河流上的人的历史则千年不变,无可记载。,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创作目的,就是表达美好的人性,“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仅是一种理想而已,这次故乡之行令他感到无限地悲哀,但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又希图写出现实的问题,所以,他采用了以牧歌的情调写悲剧的方法
12、来进行创作。,烛虚(节选),烛虚是一篇独语体散文,写于1939年,主要是倾诉“我”在对“美丽人生”思考中的矛盾和困惑。篇名的意思是在于“察明人类之狂妄和愚昧,思索个人的老死病苦”,“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烛虚(节选),烛虚五表现了西南联大生活时期,沈从文创作所追求的“抽象抒情”的创作特点。在作品的表层,是一种近乎“失语”的寻求表达的焦虑。对于孤独的心境、瞬间的意境、某一难以追忆的情境的描绘,都是片断性的,破碎而难以整合的。这是作者试图从极具体的形、色、声、影的体验到达极抽象的关于“宇宙”、“神”、“人”、“美”的体验之间的巨大张力造成的。这种关于“不能表达”的终极体验的表达,即是
13、“抽象的抒情”的主要特征。反复阅读作品,体验这种张力所具有的现代美学内涵。,烛虚(节选),烛虚五写于不同的三个时间,由此形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篇章。,烛虚(节选),第一篇写袒露孤独的心绪。用新约哥林多书的一节作为开篇。哥林多书为上帝的圣徒、安慰使者保罗所作。保罗一生的道路是用“苦难”串起来的。在神的旨意下,他受尽千辛万苦,百般磨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信徒的误解。他用极大的耐力、对神的忠心和对人的爱心,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经受了神的考验,最终成为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神的仆人。作者引这段话,是拟以基督徒保罗为自己的榜样,面对现实的苦难, “我需要清静,到一个绝对孤独环境里去消化消化生命中具体与抽象。最
14、好去处是到庙宇前小河旁边石头上”找回“自己”,这个“自己”是信念,是独立人格的代名词。,烛虚(节选),但湖边人家竹院里的画眉的鸣啭,让他又回到现实。今天虽然是生活在20年前的梦里,可梦境变为事实后,却找不到梦境中的东西现实与梦境矛盾,这就是现代人的悲哀。20年前,他就是为追寻“文学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声音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他以“乡下人”的倔拗,坚持文学独立的原则,坚守生命人格的独立,但这份偏执却使他在特定的环境中被孤立起来。所以,“使我感觉悲哀”, “感到厌倦”,“我却明白了自己,始终还是个乡下人。”,烛虚(节选),第二篇是关于“生命”的思考。 以 “我发现在城市中活下来的我,生命俨然只淘剩
15、一个空壳”开篇。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沈从文认为:人是特殊的动物,是生物的一种,它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吸收阳光雨露,需要吃、喝与种族的繁殖延续,努力在各种环境中适应生存。但人之为人,应当还有超越单纯“生活”的神性,一种属于人生高尚理想与情操的精神活动,这才是区别于动物的人的“生命”。人不能没有“生活”,否则“生命”便无所附丽。然而,仅有“生活”而无“生命”,“人就与动物无别,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退化现象”。“生活”与“生命”是一对互为依存的矛盾。,烛虚(节选),“在有生中我发现了美”,沈从文认为“美”是到达“生命”的路径,“那本身形与线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行,使人乐于受它的统治,受它
16、的处置。人的智慧无不由此影响而来。”而且这种“美”就在我们生活的身边:“一片铜,一块石头,一把线,一组声音”,或“一微笑,一皱眉”,“凡知道用各种感觉捕捉住这种美丽神奇光影的,此光影在生命中即终身不灭。”但丁、歌德、曹植、李煜就是在刹那间被美丽所照耀,所征服,所教育,从而达到“生命”之境,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的。,烛虚(节选),因此,“我”希望从单独中接近印象里未消失的那一点美,恢复情感中业已失去甚久之哀乐弹性。这是自省,也是对人类的希望。此段是用近乎“失语”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探寻的焦虑之情。片断式的段落,跳跃的句子,一个个具体的现象表达了对“生命”、“美”这些抽象概念的体验。,烛虚(节选),
17、第三篇是在第二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现实中具体的形、色、声、影的体验,达到对“美”、“生命”、“宇宙”以及“上帝”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抽象的抒情”的特征。,(六)张爱玲的散文,张爱玲的散文数量不多,其总量大约60余篇。它们包括:散文集流言、小说散文合集张看、续集里的一部分。此外,几十年间佚散于报章杂志的篇什以及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和其他作者写的序跋,大约有十余篇。和她的小说一样,张爱玲散文创作繁荣时期是在40年代,其中尤以流言最受推崇。其后她的散文作品日渐稀少,并大多是一些序跋之文。张爱玲散文的第一个独特之处是一反一般知识分子对脱俗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走向世俗。她常常从日常世俗生活中采撷琐碎而平凡的
18、题材,注重表现中产阶级以及市民阶层世俗化的生存境遇,以一种执著的现世精神来肯定人生。,更衣记,更衣记写于1943年12月,发表于上海古今半月刊,收入流言。张爱玲对日常世俗有着一种特殊的亲近与享受,吃饭穿衣的琐碎与点滴在她那现世精神的观照与艺术之笔的点化下都成了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对服装,张爱玲更是情有独钟,她不但喜爱各种款式的服装,有时更会亲手设计几套,用料、色彩、做工、都有着自己的讲究,而更衣记正表现出了她对近代服饰变迁所特有的审美意识与艺术情趣。,更衣记,更衣记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以60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了中国“近代服装史”的变迁与流程。她以时间为序,从服装的整体艺术感受出发,避繁就
19、简地道出服装变迁的内蕴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特别是评述女装,兼及女装和男装的差别。从17世纪中到19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200年的历史,中国服装那种古板守成、少活力乏变化的特点被一一道来,服装作为文化的符号,却又恰见出了传统封建文化的保守平和陈腐呆板的本质。,更衣记,民国建立之初,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与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随风飘拂的轻快动感恰合了人们自由天真的时代情趣,写来毫不抽象空乏,满是诗性智慧的闪光之笔。但在表现时装与时代精神的流变过程中,张爱玲更关注的是人性生命本身。服装作为文化的“符号”,往往更能折射出人性的存在境遇,“削肩,细
20、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禁欲主义对女性身体与心理所带来的摧残,就在这服装上表现出来。,更衣记,文中 张爱玲对女性的悲悯情怀与对人性深层观照油然而生,如对于女性在择衣与择夫上的比较更见出她对女性的深切关注,“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了”。对女性只注重服饰物质之美,而少关注自我生命于爱情的自由本身的无知与愚昧,明显带有“怒其不争”的意味,而对与女性对置的男性服装的描述,则更是“哀其不幸”,其中不乏有讽刺与嘲笑。对于男性服装与时代动乱的戏说,不但具有反讽色彩,甚至可说还有一种女性主义的意味。,更衣记,张爱
21、玲在关注服装流行与共同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的同时,更将服饰拉近至每个具体生命的生活之中,把衣服说成每个人“贴身的环境”,“我们个人住在个人的衣服里”。衣服这一世俗的外在物质在这里便具有某种形而上的意味。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受到惘惘的威胁,一切都被异化与扭曲,而生命对自由的追求却依然存在,但由外在时代回到了自我“贴身的环境”“衣服”,在这里获得了生命的超越和本质的实现。,更衣记,文章寄寓与实现时时流露一种悲怆与心酸。服饰也罢,人生也罢,虽有着无尽的浮华与快乐,但到底脱不了生命悲哀的底子,有着“苍凉”的色调,“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或许“人生最可爱的当儿就在那一撒手罢”,而生命的美又何
22、曾是在那一撒手?生命给予人正如衣服给予人的一样,是喜悲哀乐,酸甜苦辣,有无是非,去留得失,都是难以述说清楚的。以此结尾,更是留下了悠长的韵味。,更衣记,文章的特色是取喻和用词上的灵动与准确。文章开端,以奇妙的想像展示了一个奇特的景象。将晾晒旧衣的竹竿喻成拦着绫罗绸缎的墙,继而顺势将其喻为“古代空室里发掘出来的甬道”,将服饰史给人华美苍凉幽深沉厚的整体感觉有机的表现出来。但接着又一转,说晒的滚烫的金线现在已经冷了。如果说写远长的服饰史是以实喻虚的话,那么以虚喻实则现出另一种风味:“衣服底下的肉体也还不是写实派的作风,看上去不大像个女人而像一缕诗魂”。虚无缥缈的诗魂,哀怨幽丽,凄凉迷离,却更能引发
23、我们无尽的联想和想像。,更衣记,张爱玲写服饰用词准确贴切、灵动具体,极富表现力。不仅对质料、款式、做工、饰物,烂熟在胸,而且能从直觉中写出对服饰的整体感觉,“铅笔一般瘦的裤脚妙在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她还会让客观静态的服装“活”起来,具有声音、气息和味道,如时装模特般在舞台上演绎出来,“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喇叭裤管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一双袖子翩翩归来”用词准确贴切、灵动具体,极富表现力,让人获取新颖超越的诗意享受。,(七)巴金的散文,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生于四川成都,是卓有成就的现代作家
24、之一。建国前,创作了20多部中、长篇小说,12部杂记和游记,还有大量短篇小说和译著。建国后曾出版华沙的节日、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等12个散文集。“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妻子亦被迫害致死,这一段经历,促使他拿起笔来,写出了撼人心魄的散文集随想录。,巴金的散文,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 大公报开辟 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 谈,到1986年8月20日完成最后一篇即第151篇 怀念胡风,其间历时8年,陆续出成五集,按时间先后分别为随想录、 探索集、 真话集、 病中集、 无题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五个集子又总称 随想录。,十年一梦,十年一梦写于1981年,是巴金散文集
25、随想录第三卷真话集中的一篇。随想录的核心内容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做的回顾和批判,十年一梦是反映这一主题思想的代表性作品。“文革”是一场空前的文化浩劫,也是一次人道被“兽道”践踏的灵与肉的炼狱。巴金从那扭曲中挣脱出来,重新整合赎罪情结,在新的意义上重现了道德人格的魅力。,十年一梦,十年一梦这篇散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来细读:第一部分:走过来的“我”“奴在心者”。第二部分:深思的“我”“奴在心者?”“奴在身者”。第三部分:自我解放的“我”“我是我自己”。,十年一梦,在十年一梦里,巴金对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违背真心的选择,作了严肃的自我谴责。巴金说:“我挖别人的疮,也挖自己的疮。”“挖自己的疮”
26、就是自谴,即批判自己。可以说,自谴是他写作的出发点和核心。巴金这些诚恳的自我剖析不仅是为了揭示“文革”产生的原由和危害,也不仅是对自己曾经失去独立人格的追悔,而是想把对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力图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十年一梦,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当巴金以割裂伤口的勇气揭示出这一切潜陷在个人和民族灾难下的深在内容时,他其实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困境生存选择的深刻反思。在党中央还没有正式提出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时,他就否定了。谈“文革”,他也把自己放进去了,而不是“择”了出来。对自己的解剖是无情的,甚至是残酷的
27、,他用了“死心塌地”、“可鄙”这样的字眼。这种解剖是不容易的。,十年一梦,巴金新时期散文,可视作“老年体散文”的代表形式。择其要者可概括为如下三个特点:1、写真话,吐真情。他“不想多说空话,多说大话”,而要将“心交给读者”,说自己相信的话,自己思考过的话,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不隐瞒、不掩饰、同时毫无顾忌地剖析自己。,十年一梦,2、叙事平实,明白晓畅的语言风格。巴金不追求华丽的词句,不崇尚豪言壮语,他着意于自然质朴,意之所到,信笔游走,用普通的词句和平实的叙写,表现出诚恳、亲切的风格。 3、无技巧境界。他的散文、正是力求极其自然、不着痕迹的“无技巧”状态,来表现对社会历史,人生世态的理想和审视。
28、,(八)汪曾祺的散文,汪曾祺 不仅写戏、写小说, 还写散文,而且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汪曾祺的散文创作,主要集中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结集的作品有晚饭花集、蒲桥集、汪曾祺文集等。汪曾祺的散文创作深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他的文本主要的美学魅力,就在于绵绵不断地传达着传统文化信息,特别是隐含着俗文化的精神传统。他在40年代的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所受影响颇深。,午门忆旧,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除开头、结尾外、中间三部分为:午门建筑、午门功用,午门暂作历史博物馆。,午门忆旧,
29、作者以闲谈的态度,叙写当年在紫禁城午门的一段生活,追忆旧日的自然景观 、轶闻掌故,风物人情,将雅与俗兼容并蓄,合二为一,叙述者的情感在对于旧物的描述中隐隐地透露出来,是一篇很耐读的“忆旧”散文。文章情感诚恳亲切,而略带苦涩颓唐的情致和悲怆苍凉的忧患意识(请读文章最后两段文字,细细体味)。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娓娓而谈,不事雕饰,清新典雅而不失怡然自得,洒脱、通俗的散谈之风。,(九)杨绛的散文,杨绛(1911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翻译工作。 “文革”期间,
30、杨绛、钱钟书夫妇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其间遭受巨大而深重的打击,身心备受摧残。干校六记,记述作者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是公认的“文革”描写角度独到的文集 。杨绛的另一个随笔集将饮茶,部分也写到了作家在“文革”期间的遭遇,但更有价值的是回忆亲人往事的部分。其中对家人的真切回忆,让读者更客观地了解了钱钟书、杨绛等个性化人物的独特生活侧面。近年出版我们仨记叙杨绛夫妇及其女钱瑗的生活。,隐身衣,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 隐身衣中她说到“卑微”是人世间的隐身衣,“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甘愿居于卑微,又不自暴自弃
31、,“是什么料,充什么用”,这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隐身衣,文章由点题、释题、辨题三部分组成。点题:“我们都要隐身衣”,“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的人,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释题:“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们不防再加上一句:是什么料,充什么用”。“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性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辨题:从科幻、仙家的、凡间的,多个层面辨析隐身衣之不便,“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国王的新衣”追求的是的是华美、张扬,是可笑,可鄙的;而“隐身衣”虽多有不便,但它不事张扬,乐在平凡、质朴
32、、自然。,隐身衣,隐身衣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以下两点:1、浸透着浓郁的悲喜剧因素,常给人以哭笑相兼之感。她的文字笑中含愤,笑中融理,初读要笑,细读免不了想哭,我们只有从“笑”中读出“哭”,才能真正理解杨绛。2、温婉而简约的风格。和同时期的多数“老年作家”的散文一样,杨绛的散文恬淡、平和,在冷静的叙述中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显得睿智而常呈幽默;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结构安排开合自如,技巧运用娴熟、洒脱而又严谨。(请细读作品,一一感悟,体验),(十)贾平凹的散文,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小说蜚声文坛,在散文创作上也自成一家。他主编的美文作为当代散文刊物的重镇之一
33、,其审美方式与办刊理念在全国纯文学刊物中有较大影响。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轨迹大致与小说同步,他曾将自己的创作划分为三个境界:单纯入世、复杂处世的单纯出世。这鲜明地反映出他散文创作所经历的一个幼稚而成熟的过程。他的散文主要收入月迹、爱的踪迹、心迹和人迹四个集子中,另有商州三录(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贾平凹游记选、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贾平凹的散文独具一格,没法用一个外在的模式来衡量,看似淳朴实则丰富,看似轻松实则深沉。,商州又录,商州三录是一组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由11节和一个“序”构成。各节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关系,结构散漫、随意,但由于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独特,使文章像是11幅写意的素
34、描画组成的画卷,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意境。阅读时,一要用心去体味这些画面和意境,并领会作者是如何营造这些画面和意境的;二是注意其追求用朴素的语言达到我国传统写意画那种“妙在不言中”的效果,注意其语言的建构及“空白”处的意蕴。,商州又录,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遣词用字的技巧。如第一节:“是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石头似乎要发酥呢,菊花般的苔藓亮了许多。”“红”、“绿”、“瘦”、“亮”都是我们极熟悉和普通的字,但它和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搭配起来,就产生了一种新奇和特别的美感,既写出了冬天的山的“本来面目”,也引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如第四节:“洼地里长满了黄蒿,也长满了石头,迎亲的队伍便时隐时
35、现,好像不是在走,是浮着飘着来的。”“浮着”、“飘着”不仅写出了迎亲的热闹气氛,也产生了强烈的画面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再如第三节、第七节都有这种效果。,商州又录,其次是善于运用拟人、通感等表达方式来传递各种感觉。如第一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把“路”拟人化,而且是“顽皮”的,又留不下“脚印”,给人一种充满生气、纯朴天然的感觉,有着写意画里的“空白”效果。第二节:“一课很丑的柳树下,竟有一个冰窟窿,望的见下面的水,是黑的,幽幽的神秘。”“丑”树下是黑幽幽的水,这是一种“意在言外”的感觉。第十一节:“水也是长了脚的,竟有一年走到门坎下,鸡儿站在门墩上能喝水
36、。”一种趣味横生的感觉。这些感觉意蕴丰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自由想像的天地。,商州又录,第三是善于把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奇妙的效果。如第四节:“四个女子,欢得像风里的旗,在一棵柿树上吃蛋柿。洼地里路纵纵横横,似一个大网,这树就在网底,像伏着的一只大蜘蛛。”把欢乐的“女子”与“风里的旗”放在一起,这是人与物的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或比喻是超常规的,但细一想,与她们“欢动”的情形真是非常的相似。第十节关于“路”、“人”、“山”的描写,由路的叙述视点转向人,再转向山,但故意不做明确的转换交待,“路”、“人”、“山”成一点,产生绘画中的透视效果,增强“空白”的魅力。写出了事物的性格,产生出一种含蓄之美
37、。,(十一)史铁生的 散文,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初中毕业后到延安农村插队,积劳成病。1971年回北京治疗,1972年下肢截瘫。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伤残后,一直在苦苦思索关于命运、生存、苦难,以及人类的精神归宿等问题,曾用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迷宫式的精神建构,如小说山顶的传说、命若琴弦等。他经历了新时期的伤痕、反思、寻根、先锋等几个重要的文学浪潮,在转型社会的冲击下,史铁生敢于直面现实,直面自己,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痛苦的体验与思考,并由此对自己12年的创作历程进行一次解剖,对自己原有的创作风格来一次解构。他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冷静思索、真挚情感,写下震撼人类情感的
38、我与地坛。后来还写有病隙杂记。,我与地坛,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90年,发表于1991年第1期的上海文学。这是一篇自传式的散文,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地坛”既是具体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又等同于“世界”或“人生”,具有比较强的象征意味。在阅读时,注意文中“地坛”这个总意象,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地坛作为他思考的背景。,我与地坛,地坛是北京的一处古迹,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于风吹雨打中颓废荒凉,趋于沉寂。作者以此作为思考的背景,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1、这原是祭祀的场
39、所,是古人对生与死祈祷和祝福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安谧的地方,最适于展开对生命的思考。,我与地坛,2、古园的荒芜冷落与作者的悲苦命运有相通之处。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其苦自不待言,在这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地坛衬托着作者的心境。3、园子里的小生物、草木可看做是世界或生命的一个观照,从这个角度说,地坛本身也是世界或生命的体现。所以,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或旅游点,而是作者思考人生的圣地,是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我与地坛,地坛令作者牵动魂魄,它看似沉寂、荒凉、萧瑟,但幽深之中却蕴涵着醇厚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作者在文中由自身的体验出发,对人类共同关注
40、的生命、命运、苦难等问题进行了不懈的追寻和解答。全文可分为七小节:第一节写地坛的古园风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基本理解,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进而提出了“怎样活”的问题。,我与地坛,第二节写母亲,从对母亲的追忆和母亲对待生命的态度中,解答了“怎么活”的问题,即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命运和苦难。第三节着意抒发人与自然、物我不分的情境和情怀,强调地坛给予自己理解生命的启示。,我与地坛,第四、五节写与地坛有关的几个人物,突出“我”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所获取的生存感悟,进一步强化从母亲那里所获得的对苦难、对生存价值的理解(阅读时要读出这些人物行动所蕴涵的意义)。第五节是一个高潮段,作者
41、以漂亮而弱智的女孩作为契合点,把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人类生命的流程里,说明个人对苦难的承受是对人类整体存在的担当,“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残酷而冷静、透彻地解答人生困境和苦难的根本原因。,我与地坛,第六节用不断变化人称的对话方式,在哲理的层面上思辨“人为什么活着”,这种叙事法把问题的探讨放在了整个人类上来(你、我、他的交织可看作一个整体)。第七节再次以地坛作为倾诉对象,说明人与宇宙的关系:宇宙是生生不息的,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家(这个宇宙可理解为是抽象的),我们之所以生活在现在的这个现实之中,不过是跑出来玩一趟,终究是要回去的,所以,我们应坦然地看待这世界的一切。这种超然的生命观正是此文的摄人魂
42、魄之处。,我与地坛,阅读这篇文章,还应注意两个问题:1、体味文章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语气。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但到第七节,倾诉的对象忽然转为地坛。注意这种因情感强度的加重而导致的叙述方式的变化。其二是冥想的气氛。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与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辨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气氛。,我与地坛,2、这篇文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对人类普通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认真思考文中涉及的健全/残疾、幸运/不幸、生/死、苦难/救赎等一系列生存悖论。尤其注意五、六、七节中表现出的一种广漠而悲悯的类宗教情怀,这是作者超越困境的方式,也是作者借以俯瞰(回顾)人生和人世的立足点,也可以说,这是这篇文章得以产生的原因。,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