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 一 、 何谓 “ 诗 ” 毛诗序 : “诗者 , 志之所之也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诸言 。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 ” 严羽 ( 南宋 ) 沧浪诗话 说: “ 诗者 , 吟咏性情也 。 ” 喜 、 怒 、 忧 、 思 、 悲 、 恐 、 惊 。 二 、 中国 “ 诗 ” 的发展 二言诗: 弹歌 : “ 断竹 , 续竹 , 飞土 , 逐肉 。 ” ( 吴越春秋 ) 断竹 , 把竹子砍下来;续竹 , 把竹子接起来 , 作成弓箭;飞土 ,出发打猎了 , 尘土飞扬;逐肉 , 箭头追逐着动物 , 射到
2、猎物了 。 把一个原始的狩猎场面写的多生动 , 多有气势 ! 四六句: 诗经; 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 ; 七言诗: 绝句 、 律诗; 长短句: 词; 自由诗: 新诗 、 现代诗 。 三、中国诗文体裁常识 1、体裁大类 ( 1) 古代就语音形式看,将古文体分为: 韵文、散文 ( 2) 现代就艺术形式看,将古今文体全部分为: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 2、诗歌 分类:旧体诗与新诗 旧体诗 从字数看: 4言、 5言、 7言、杂言(骚体) 从行数看: 4行、 8行、多行 从形式看: ( 1)古体诗 古诗(古风) ( 2)近体诗 格律诗(律诗、绝句) ( 3)乐府(歌行) ( 4)词 ( 5)曲 (
3、 6)赋 四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五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使至塞上 ) 七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崔颢的名诗 黄鹤楼 ) 杂言: 噫吁戏!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 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 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 蜀道难 ) 骚体: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 (离骚 ) ( 1)古体诗: 一般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古体诗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 长短随意、声律自由的诗体。 (古诗、古风) : 秋 浦 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
4、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 2)近体诗: 也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它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规定。近体诗分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在字数、压韵、平仄、对仗上有严格的格律规定的诗体。主要有绝句与律诗。 绝句: 五绝: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七绝: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
5、是荔枝来。 律诗: 五律: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律: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3)乐府: 我国古代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两汉较为盛行。后世把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旧题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其主要特点是:叙事性作品中出现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的情节。句式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五言为主,又多变化,押韵较自由。标题有的加上 “
6、歌”、“行”、“吟”、“曲”、“引” 等。 原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指采集来的民歌和文人仿写的作品。有汉乐府和六朝乐府。白居易等仿民歌的诗叫 “ 新乐府 ” 。苏轼的词称 “ 东坡乐府 ” 。 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南北朝乐府: 木兰(诗)辞 新乐府: 卖炭翁、竹枝词 歌行: 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琵琶行、长恨歌 ( 4)词: 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一种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原是合乐的唱词,后变为诗的一种,但沿用原词牌。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节叫作 “ 阕 ” 或“ 片 ” 。 词 大致可分 小令 (58字以内 )、 中调 (59一 90字 )和
7、 长调 ( 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字)。有的主张 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 “慢词” ,都未成定论。 小令: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中调: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长调: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8、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5)曲(散曲): 金元两代兴起的由 “ 词 ” 蜕化来的歌曲,似词而更自由,可加衬字,喜用口语。分为小令、套数 。 “衬字” 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 ,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 ,衬字一般用于句首。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小令: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套数: 南吕 一枝花 不伏老 关汉卿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弄柳拈花,一世里
9、眠花卧柳。 ( 6)赋: 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原是 诗经 铺陈叙事的一种表现手法,后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其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有序,说明作赋原因,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本身;最后是“乱”,对全篇作结。 具有散文与诗的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喜铺排。交叉分类成: 骚体 /散体 、律赋 /文赋 、体物大赋 /抒情言志赋等。 (散文) 抒情: 贾 谊: 吊屈原赋 张衡: 归田赋 (文赋) 杜牧: 阿房宫赋 欧阳修: 秋声赋 苏轼: 前赤壁赋 大赋: 枚 乘 : 七发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杨 雄: 甘泉赋 羽猎赋 班固: 两都赋 张衡: 二京赋 ( 7)骈文 :
10、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这类文章常用四、六字句,所以也称 “ 四六文 ” 。它源于东汉,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讲求骈偶,讲求声律,讲求用典,重视藻饰。因骈文过分讲求形式美,故内容大多空洞贫乏。不过,也有一些内容充实深刻、具有独特风格的佳作。 (散文) 南朝吴筠: 与朱元思书 四、新诗( 自由诗) 1、新诗 :指 “ 五四 ” 前后产生的用白话文写的诗歌。它不讲究格律,对节数、行数、字数没有固定要求,略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 2、 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自由诗 又称新诗,这是相对旧体诗而言的
11、。它在章节、音步、押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没有格律诗那样严格、固定的限制和约束。一般认为,美国 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 自由诗 的创始者 ,代表作 草叶集 。五四前后, 自由诗 开始在我国流行,如郭沫若 女神 、胡适、刘半农、徐志摩(“新月派”)。 自由诗 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学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前旧体诗词的腐朽最为明显,反映在思想内容上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在形式上又死死坚守着陈腐不变的格律。 3、 新月诗派 : 在新诗第一个十年间,继自由诗确立之后,格律诗的问题便被提出来了。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 “ 戴上镣铐跳舞 ” ,并且在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
12、绩的当首推 闻一多 。他于 1926年发表 诗的格律 一文,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更以自己的创作来印证,得到 徐志摩 、朱湘、陈梦家诸诗人的应和,围绕 北京 晨报 “ 诗镌 ” ,迅速形成了以讲求格律为标志的流派,并创办了 新月 和 诗刊 ,即 “ 新月诗派 ” ,也就是格律诗派 。 4、 象征派 : 20年代后期,诗坛上被称作 “ 诗怪 ” 的李金发 ,是一位风格独具的诗人。他把源于法国的象征派诗艺引进中国来,打破程式,任意涂抹,刻意追求一种新奇神秘的色彩,以其奇特的意象,出人意料的丰富想像和自由联想,真实地表现了其身羁异乡的抑郁孤独。 同样受到西方象征派诗风影响的还有著名诗人戴望
13、舒 ,他的 雨巷 是现代诗的经典之一。 5、 朦胧诗 : 朦胧诗的代表有 北岛 、顾城、舒婷、江河、杨炼北岛诗中以人本主义为价值核心的启蒙精神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 回答 、 宣告 等诗的时代精神的郁结是最浓的。舒婷的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 致橡树 、 双桅船 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写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顾城的 生命幻想曲 、 一代人 、 弧线 等诗可以看到这一 “ 童话诗人 ”精神世界的多侧面。经历了对文革的批判与反思,他们转向历史文化寻根之作,后一个阶段的代表诗人是杨炼和江河。杨炼的 天问 、 敦煌组诗 、 西藏组诗 及 与死亡对称 是 “ 文化寻根 ” 诗的优秀代表作品。 五、 文学鉴赏的两条路径 其一: 知人论世 孟子 万章下 : “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 清代章学诚 文史通义 文德 : “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 知人论世,应当是 “ 论世 ” 第一, “ 知人 ” 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其二: 以意逆志 孟子 万章上 : “ 故说 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朱自清 诗言志辨 比兴 : “ 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