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答题指津,阅卷警示,专题对练,返回目录,考情分析,返回目录,2013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中有11篇散文类文本阅读,其命题特点有:1命题材料以中国现当代散文为主,中国现代、当代散文并重,其中有的作者是现代一流的名家,如老舍、徐志摩等,但多数是像李清明、黄毅等这样的普通作者。2题型稳中出新,题量、赋分不一。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题量在36道题之间,绝大多数为4道题,福建卷、广东卷最少,为3道题,天津卷最多,为6道题。赋分也各不相同,最多的为27分,最少的为15分,其余的为2024分不等。3主要考查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考查侧重于理解文意、赏析语言、鉴赏(艺
2、术、人物)形象、分析,考情分析,返回目录,结构思路、赏析表达技巧、阐释和评价、思考探究等角度。尤以分析结构、理解内容、理解词句含义和语言表达艺术考查为多。尽管如此,各套试卷散文阅读的命题都坚持“主题辐射”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的,有关结构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的,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4选文注重文质兼美。命题材料在1500字左右,注重内容丰富、时代感强、技法多样的散文,这些文本底蕴深厚、文情并茂,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设题在注意考查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同时,还着力引导考生披文入情,发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3、考情分析,返回目录,高考散文类文本阅读的备考,应继续重视对形神兼备、情理各具、虚实相生的精妙美文的阅读训练。,考情分析,返回目录,2013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负重的河流 黄 毅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绝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把河床
4、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和霸气。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像鱼一样
5、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他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
6、,返回目录,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
7、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C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沙漠静寂无声,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
8、范。D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E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答案 CE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奔流不息”错误,原文是“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E项,文章只是对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进行了分析,并没有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2文中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9、析。(6分)答案 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解析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从结构上看,第段之前主要是写河,之后主要是写人,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从思想内容上看,第段写胡杨林的形象,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美感,也为与后面写树之死形成鲜明对比;写树之死是为了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暗示塔里木河荒漠化速度之快,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考。,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
10、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6分)答案 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的坚韧的较量;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恐慌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重的思考。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阅读全文内容,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塔里木河面临的困顿和人们对此的沉重思考,文章标题就有统领全文的作用。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找到塔里木河有哪些“负重”和造成这些“负重”的原因。,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4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
11、系谈谈你的思考。(6分)答案 示例一:河流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塔里木河曾赋予罗布泊人浪漫的生活气息,长江、黄河乃至家乡的每一条河,都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地球上的许多河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样在萎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示例二: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塔里木河的率直坦荡,既是自然属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人格的写照。在漫长的历史中,自然的河流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萎缩乃至消失,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现存的文化中感知河流的,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形态与历史,感悟河流的文化意义。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
12、从文章内容出发,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解答。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亦可。,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体验,返回目录,一、词句含义类例 2013大纲全国卷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1)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2)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检索区间 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会步行去的。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
13、返回目录,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思考角度 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此外还要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如第(1)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是“荏弱”及“被遗弃的人”,这是“我”听完鼓声之后的心理活动,我受到了鼓舞,此时“我”有了这样的希望。第(2)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是“幸福”及“分不到”。“幸福”是说这个鼓手他近乎自然,“分不到”是说“我”不能分享他们此时的愉悦,这是“我”感到遗憾的事情。,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答题模板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答案印证】 (1)现场鼓手的演奏结束了,“我”因不能再次听到鼓声和听众一起疯狂而失落;受到鼓声的鼓舞,“我”希望能过上一种新鲜有力的生活。(2
14、)鼓声让“我”相信,这个鼓手是近乎自然的,因而他是幸福的;作为听众,“我”被鼓手的鼓声吸引,却不能分享他们此时的愉悦,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二、技巧、手法类例 2013大纲全国卷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6分)检索区间 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意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的变化,
15、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还确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而新
16、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人,而这人必,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定是遒劲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骛,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思考角度 先从语句的内容中确认手法,如“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等是排比;“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是夸张的手法;还有关于“我”的情感的变化,这是对比。指出手法之后,根据内容分析手法的效果即可。答题模板 手法(技巧)如何体现这种手法(技巧)表
17、达效果。,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答案印证】 用排比的手法,表现鼓声的节奏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的过程;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了鼓声的感染力;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以此突出鼓声给“我”带来的影响。,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三、赏析类例 2013天津卷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检索区间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
18、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思考角度 手法及表达效果;内容及作用。答题模板 手法(语言特色)分析。【答案印证】 抓住典型景物,写出额济纳秋色之美;营造氛围,烘托胡杨人家;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景物鲜明生动。,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四、作用类(一)语句作用例 2013福建卷“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检索区间 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
19、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我感到了瓦的力量。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思考角度 答题时分两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分析结构上的作用要注意该句在文中的位置,并用相关的术语作答;内
20、容上的作用可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和上下文来作答。答题模板 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答案印证】 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内容上,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意思对即可),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二)形象的作用例 2013四川卷 文章第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检索区间 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他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
21、。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
22、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思考角度 答题时分两步,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思考。从结构上看,第段前主要是写河,其后主要是写人(思考),因此,可以说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从思想内容上看,本段主要
23、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胡杨的形象,苍翠旺盛、高壮顽强。另一个方面是胡杨走不出这块土地,死了。写胡杨形象,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美感,也为与后面写树之死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突出主题;写树之死是为了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暗示塔里木河荒漠化,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速度之快,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思考。答题模板 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答案印证】 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困顿;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
24、指津,返回目录,五、观点主旨类例 2013江西卷 请概括本文的主题。(5分)思考角度 根据主题句(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往往表现为议论、抒情性的语句)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根据标题、开头、结尾段的内容概括文章主旨。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背景,概括文章主旨。答题模板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事件、景象),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答案印证】 本文通过叙述沈从文平常而又不平常的工作、生活,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和缅怀之情。,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六、探究类(一)含义类探究例 20
25、13江苏卷“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思考角度 本题是含义类探究题,既要考虑语句本身的含义,又要考虑语句中流露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有时含义类探究题还得考虑语句本身在表情达意中的手法和艺术效果。本题可以从何容的角度探究,像我这样的朋友对何容的重要性;可以从朋友的角度探究,“说得来”表明何容在朋友心目中的位置;可以从时世的角度探究,如果没有,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几位说得来的朋友”,何容就不“喜爱北平”,因此这句话中还隐含着何容对时世的失望。答题模板 语句含义表情达意的效果。【答案印证】 说明朋友是何容
26、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二)主旨类探究例 2013湖北卷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思考角度 此类“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的题目,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文本中的罗兰的成功受到了谁的影响,二是自己生活中的成功者又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答题模板 摆出观点(启示)依据文本分析联系实际。【答案印证】 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
27、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联系现实略。(此题考生作答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三)观点类探究例 2013安徽卷 第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写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
28、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8分)思考角度 本题属于观点类探究题,题目的观点已经明确,只要结合文本,选取恰当的角度加以分析,即能准确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见识和魄力”的意思,从文本中可看出,见识指明智、正确地做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魄力指处置事情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然后选取角度,如从“改革发展变化前景的信心和期待”“老百姓文,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化娱乐生活需求的洞察和关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与思考”等角度思考,分别指出作者的“见识和魄力”在哪里。值得一提的是,考生千万不能把题目误解成“见识”和“魄力”两个方面,那就属于审题错误
29、了。答题模板 观点分析。【答案印证】 示例: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发现和积极肯定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通过对桐庐长街变化的观察,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并通过对桐庐风貌的描写,赞美与肯定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对改革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笔下的樱桃,虽未完全成熟,甜味也只是淡淡的,但还是让作者欣喜;樱桃“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发的生命的力”,预示着未来更大更多的收获,作者对此抱有坚定信心。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洞察和关注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多地关注物质生活的进步与变化;而作者却从影院前人群兴奋
30、、专注的神情,景区内游人激增的现象中,洞察到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渴求。大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赋予在古诗词中象征惜春的“樱桃”以新的寓意,再借品赏齐白石的画丰富其内涵,以此体现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讴歌当时那种坚实、健旺、充满生机的时代精神。,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对桐君山历史气息的描述,对桐君祠重修的肯定,表现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之初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关注;同时,对这些景点被游客冷落的现象,作者也流露了些许遗憾。,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答题指津,返回目录,【阅卷现场】20
31、13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 舍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得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
32、,他能昼夜地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地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做,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什么他都出全力,为的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
33、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较他们,似
34、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我拿他做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
35、食住,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地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专题十
3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失分警示】1缺乏整体意识。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眼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这势必影响后面的答题。2摘取材料不准。看到题目涉及的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后,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答题时需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可有的摘取出来的材料不够准确。3答案没有条理。答题要方便阅卷老师评卷。值得注意的是,答题时应将最有把握的答案写在前面,如果没,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有字数限制
37、,在答出最主要的得分点以后,可以将其他一些可能的得分点整合,作为答案的最后一点。另外,还要分出条理来。4答题脱离文本。有的答题主观臆测,有的堆砌术语,有的轻描淡写,有的语言浅显,都缺乏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没有理解透彻。,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卷警示,返回目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风追司马 孙天才对于韩城,我心仪有加,夏日北上韩城正逢雨,好雨如斯。在丝丝的风雨中,车子一路上坡,在上到上不去的高处,这个古时叫梁的城市就到了。城的北面是象山,城的西面是梁山,芝水河从山梁上流下来,城的南边是福山,跨了合阳过来与韩城相接连。这城市的东边敞了口,面对的是黄河。黄河经过了晋陕峡谷的急湍咆
38、哮,一过龙门,到了这平川好地方,身子就懒了,松弛了,张胳膊伸腿地平躺了。这城市就这样被三山包围,又由一水牵出。自西而东的芝水河,似乎还没有迈开步子,就一头涌入了,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由北而南的大河。这条大河的东岸是山西的运城,那里是三国关羽的故里,河西岸的老崖上立着司马迁的祠墓。要拜这个文史祖宗,先要过芝水桥,桥下是条细流,像条绳索,清清亮亮地流着。这芝水桥的望柱上,是两排五谷瓜果,高粱、玉米、西瓜、南瓜、石榴、柿子,真真切切。几千年了,这些饱满的粮食滋养着人们的生命,却因为普通平凡而让人或熟视无睹,或习惯性忘却,或许有人还觉得这些粮食难登大雅之堂。但这个古城的人把
39、这些宝物举起来,放在了显眼地方,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过了叫“灵芝”的小桥,是一条石砌的古道。古道临崖而上,一直延伸到“高山仰止”的地方 ,一直延伸,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到龙亭原,一直延伸到古都长安。这就是负有盛名的“司马古道”,祖祖辈辈的韩城人正是沿着这条古道,融入茫茫的大千世界,开始他们或辉煌或悲壮的人生历程这古道是用石块砌成的,石块大者一米见方,像卧着的牛羊,小者也如挑水的桶口和吃饭的碗。大大小小的石头像是随意地错落在一起,自然得像篇美文,平平仄仄,凸凸凹凹,气韵大如钟鼓,好生了得。几千年了,人踏车辗,风雨侵蚀,深深浅浅的脚步,横横竖竖的沟壑。但它老而圣,老
40、而刚,怎么看都像是不屈的强者。路边有古松在风雨中作响,风吹来,云起处,陡峭的山崖下,有炊烟缭绕的人家。不知为何,走在这条不平坦的古道上,我想到了马致远的秋思,也想到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书,想到了那句令人悲怆的诗句断肠人在天涯,也想到了那句豪放的诗句男儿有梦心如铁。这条用石头堆起来的古道,几千年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一直沉静地躺在这里。这条古道的石头是这样坚硬,像一块块的骨头。我又想到了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汉子,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舍弃了,换来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义勇。当时的朝廷有多少文官武将呀,但站出来为李陵说话的竟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这书生也可以
41、一死了之,但他没有选择死,而是选择了生。他要屈辱地活着来写三千年的历史。如天如山一般的责任和使命,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个人竟写了三千年,而且是在那样的暗室幽闭中完成的。这个人是咬着牙,含着泪,用血和命写,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的。走在这石头铺成的路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坚定不移的思想和灵魂。这条路是用石头一样的精神立起来的。我在这曲折的路上肩负精神踽踽前行,带着一种沉重的思索,走到了“高山仰止”的地方。还有九十九级台阶要上。我知道,那上面有太多的人在跪拜和敬仰。献殿上的石碑已记载了他的神圣,诸如鲁迅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立于“高山仰止”的牌坊下,回首这段仅留存了3
42、00米的“司马古道”,我在心中向这“文史祖宗”鞠躬了。我想,到此为止,也就够了。因为我知道,在“高山仰止”的背面写着“景行行止”。芸芸如我者是不能止的,能够做到“既景迺冈”,能够从这光芒耀眼的日影中辨认出自己行,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走的方向,能够从这上下皆茫茫的大千世界找到自己心灵应该居住的地方,这就足够了。风还在吹,雨还在下,我没有打伞,想尽情地享受这风雨吹打中的遐想。我想到了当地广为流行的一句话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这句话在当地被引以为傲,似乎成了韩城士风醇茂的见证。古往今来,“秀才”多如牛毛,但多的是追求光宗耀祖大富大贵的蚂蚱小虫。历数前朝人和事,如司马之不
43、屈人格境界者有几?如司马之忧而发奋为世立言者有几?如司马之义勇以命敢于担当者有几?如司马之悲苦不堪言说而存精神大道者有几?凄风冷雨,满地黄叶。古往今来,秀才比驴多,文人如牛毛,敢问萧瑟秋风,谁在追司马?朋友告诉我,古,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道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徐村。徐者,续之谐音也。那村子的人都是冯姓和同姓,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改姓的,而自古至今,那村子的牌楼上刻着四个大字风追司马。1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值得敬重的智慧”?答案 韩城人将滋养人们生命的饱满的粮食当作宝物供奉起来,同时也将司马精神当作宝物加以敬仰并继承。解析 从上下文的角度看,“这种值得敬重的智慧”首先是
44、第二段中谈论的韩城人在司马迁祠墓的望柱上雕刻了各种粮食作物的做法,然后结合全文中心主旨来看,这里的智慧自然更包含着对司马迁精神的继承。,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2文章第段写了“司马古道”的哪些特点?有何作用?答案 特点:写了“司马古道”的“老而圣,老而刚”的特点。作用:由此引起下文对司马迁的叙写,同时,“司马古道”上坚硬的石头也象征着司马迁的不屈。解析 提炼第段对“司马古道”的描写,不难概括出“老而圣,老而刚”的特点,第二问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思考作答。,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3从全文来看,作者有哪些“沉重的思索”?请概述。答案 什么是坚
45、定不移的思想和灵魂?芸芸如我者该如何敬仰司马迁?古往今来,追慕司马迁精神的有多少?解析 首先在文中定位能体现“沉重的思索”的段落,在第自然段之后,然后确定角度一一概括即可。,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标题“风追司马”的理解。答案 “风追司马”这一标题有多层含义,既指作者在风雨中去瞻拜司马迁的祠墓,也指作者对司马精神的追慕与敬仰,还指韩城人对司马精神的继承与推崇。解析 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既要注意表面含义,还要注意分析语境下的文本含义、深层含义。,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你好,时间! 叶延滨你好,时
46、间。每逢佳节,都会想到时间。像一个恋人,追求过,也逃避过;等待过,也消磨过。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时间就是我自己,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从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才认真地打量时间,像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模样,有了白头发了,额头也有了皱纹,只是眼睛里还藏着笑意,好像说,你真的认识我吗?时间最早是床边的一只双铃马蹄钟。它一响,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只知道我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会吵会闹的钟,告诉我时间到了,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时间是起床,是上学,是作息时间表,是家庭作业,是我的逃学记录与鉴定书上的评语,也是老师严厉的批评。大人说,这孩子没有时间观
47、念,就是批评你不听话,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区高塔上的大钟。多少人在它面前走过去了,老钟依然走着,不管是皇帝在宫里还是换了老百姓来坐天下。上年纪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珍贵,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年少不知愁滋味,其实就是不知道时间可贵。用时间爬格子换学问,也用时间打游戏换快乐,用时间找朋友换爱情,也用时间编大网捞虚名。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有的就是大把的时间,轻抛不心疼,直到有一天有人对自己说:“没有时间了,真可惜。”自己才发现,,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无用之物,而时间的存折上已经支付得所剩无几。时间是有价的,
48、电视上的鉴宝节目里,那些专家凭什么叫专家,是因为他们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铜锈上的时间,那些变得苍老和憔悴的器物凭什么叫古董,是因为它们拥有久远的时间。可惜的是,人们总喜欢犯错误,当这些古董向人们展示时间的价值时,人们记住了钱币的数量,忘记了那不是古董的价值而是时间的分量。说光阴无价,这是诗性的表述。说时间有价,这是古玩行存在的理由。认识时间的价值,不需要改朝换代,坐上出租车,堵在街头,你就看那计价表往上跑数字,直跑得你心惊肉跳。当然时间也有贬值的情形,花了几百元,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对练,返回目录,订的报纸杂志,翻过了,到了月尾,收废品的用秤一称,只值几角钱了。时间会贬值,是因为时间还健忘。那些报纸当初拿到手上的时候,真叫如饥似渴,那些消息让我怦然心动,那些社论让我热血沸腾,那些事件让我揪心挂念。然而,时间过去了,那些事与人,文章与图片,都成了一捆废纸中的墨迹。时间还在向前,我告别了那一捆旧报刊,就像落叶后的树,又准备长出更多的叶片来,挂满朝露迎接新的太阳。也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健忘,也许这是时间最无情而又最必须的存在方式。人们用“年”“年代”“世纪”来丈量时间,简洁而清晰,然而,无数的像我这样的生命和非生命体就被匆匆地忽略了。伟人在评说历史时总说: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伟人之所以叫伟人,大,